《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状态,还是即将进攻,这是很有些蛛丝马迹可以看的。根据他俩的观察,那些日本军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收拾打点好了,马上就可以进入行军转移的状态,这显然就是要出征了,士兵和武士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但是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军营还处于驻守状态之中,活动比较少,除了一些日常的操练之外,看不到多么紧张。

    两种状态相比,几乎是差不多的比例,而且越接近名护屋城,驻扎状态的军队就越来越多,出征状态就越来越少了。这也令俩人感到非常疑惑,这不像是马上就要出征的情形啊!

    王子晋听完,也是楞了一下,然后才想明白,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的缘故,他在认知的过程上和这些人相比是有些断层的,也就造成了一些盲点。便解释道:“嗯,这不奇怪,丰臣秀吉此次攻打朝鲜,国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地支持,最为积极的,也就是他手下那些从龙之臣,因为日本地方狭窄,用来酬庸从龙之臣的土地不够,但是全国基本安定,又不好贸然发动战争,所以就只得向海外进攻,朝鲜便是不二之选了。”

    几个人一边听,一边点头,但是还是一脸的不解。沈惟敬还好些,他好歹懂日语,又和日本方面有过多年交往的经验,对于日本的形势不是那么隔膜,其余三人就差得远了。王子晋只得再耐心地给他们做扫盲工作:“此次秀吉侵朝大军,多半都是关西和九州一带的诸侯居多,关东和陆奥等地的大名虽然也做了动员,但是并没有安排先期出发,只是当作预备队而已。喏,你二位所见到的那些围在名护屋城周围,看着不像要出征的军队,多半就是这些关东大名的部队了。至于真正要出发前往朝鲜的军队,此时该当已经陆续前往港口准备登船,甚至先锋队已经上了对马岛也未必可知。”

    这么一说,几人就觉得有理了,心中更增忌惮,日本居然动员了这么多兵力!大明朝就算出兵,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打得赢?沈惟敬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任务,这个什么缓兵之计,人家都要上船了,自己再来搞这个缓兵之计,哪里有什么把握?

    他就盯着问王子晋,这个主意本来就是你出的,现在情况这么严峻,你要负责啊!

    王子晋不慌不忙,话说只要是有他这么多的资料,想要动点小心思迷惑一下日本方面,简直是太容易了,问题就在于这种事情都是诡道,可一而不可再,所以手里的筹码要想好了如何打出来。

    被沈惟敬问得紧了,王子晋便笑道:“沈大人,你别急,咱们这一次来,就是要给日本这边施加些压力,同时也给他一点希望。呐,就是方才我给那小西行长的错觉了,如果能够得到大明的支持,可以自由切取朝鲜的土地,这是多大的诱惑?如果大明幡然震怒,百万大军冲入朝鲜,这又是多大的威慑?两相权衡,就足以影响日本的许多决心了,管保他们就算是上了朝鲜三千里江山,大开杀戒了,也要瞻前顾后地做人,这不就是缓兵之计了?”

    沈惟敬听了,也觉得有礼,高攀龙可不干了,正色道:“王大人,你乃是天朝上国使者,对待属国,可不能一味行这等诡道,还是该以大义责之,否则夷狄纵使能降服一时,久后还当作乱,那可是你的责任呐!”说得倒是语重心长的。

    王子晋这个腻味,现在时代不同了大哥,西方的大航海时代都过去将近一百年了!整个地球正在渐渐走向一体,你到苏州和松江府去看看,那里的贸易商眼光都会放到欧陆和美洲去了,就你们这些读书人还拘泥于圣人的学说,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无锡人!

    要说圣人的学说,并不是说不好,而是时势变化,几千年下来,中国和中国人的生存环境都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一套东西虽然也在变,可是终究是有其极限的。就如何处理国际关系而言,当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在明末和西方文明发生交集的时候,儒家这一套显然就很不合时宜,比方说澳门被事实占据,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在儒家的学说中,根本都还没有意识到国土和边境线的概念,更没有地缘政治应有的理念。

    日本和朝鲜也是一样,如果是用儒家的学说来衡量,其实这事大明朝都不应该管,两个属国打架么,现在这两家都闷声不吭的,哪一家都没有找大明来出头,那就让他们打去好了,关我大明什么事?持这样观点的人,王子晋在兵部尚书府里就见过好多!

    他想了想,决定正视这个问题,稍微敲打一下高攀龙,于是便正色道:“高先生此言差矣!”

第十二章名护天守(上)() 
要讲理论,十个王子晋都比不上高攀龙。不是说他的思维层次不够,也不是说他不够口才,关键这个时代的思维逻辑和他是不一样的,辩论起来要讲权威理论,说话要么是引用圣人的言论,要么是前贤的例子,或者是用什么典故,总之要有所依据,不能自己发明。

    而王子晋脑子里的思维逻辑,都是后世教育和他自己实践的产物,和这个时代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在高攀龙这些人看起来都是异端邪说,最低限度也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歪理,怎么拿来说服人?何况王子晋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当初去见王锡爵的时候,他被所看过的那么多穿越给误导了,上来就是滔滔不绝,嘴上没个把门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把能批的明朝制度弊端都给批了一个够,没有被批的不是他不想批,而是暂时还没接触到而已。

    结果就那么一次,就让王锡爵看透了他的“反动”本质,看透了他骨子里“绝圣弃智”的本质,然后就是暗杀和排斥,到现在能有一条命在,能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自己都觉得非常侥幸,甚至都要怀疑是送他穿越过来的那股神秘力量在帮他开外挂了!到现在是藏拙还来不及,哪里敢和高攀龙搞什么正面的辩论?

    所以他要说的,只是眼下的权谋而已:“高先生,在下是受命于兵部尚书石大司马出使东瀛,为的就是朝鲜兵事。所谓兵者,诡道也!此番我等来到东瀛,就是为了打赢朝鲜这一战,说那些话都是骗骗日本人用的,这兵事上头不用诡道,还能用王道么?真要用王道来处置,那就不是在下所能置喙和与闻的,而是该由你们礼部为主了。高先生,你说是不是?”

    一席话说得高攀龙大悦,连连点头,这小子不是不知分寸的人啊,这脑子太清楚了,我都没想得这么明白呢!可不是吗,出发之前就很明确,这就是兵部尚书派出来探路的,什么使节团,只是个幌子罢了,连礼部都没有首肯,内阁也没有经手,能算是正式的使节团吗?也就是这些东瀛的蛮夷才会上当罢了!真要是讲圣贤之道,来让这些蛮夷畏威怀德,甘服王化,自然还是要我们这些饱读诗书之人来做,那才是正理!

    于是他点头称是,心下已经对于王子晋有所改观了,李三才所说的果然是有些道理,他的目光如炬啊,这王子晋不是不堪造就的朽木!嗯,且看他如何发挥吧,说不定还真是个边吏之才呢!

    王子晋若是听到他的心声,又要哭笑不得。什么叫边吏?九边的巡抚,及其手下文官系统,那都是边吏,专门负责处理和塞外有关事务的,基本上是情报、外贸、和民族宗教事务一肩挑,甚至在宣大那边,前些年还有个边吏,因为被蒙古俺答的遗孀三娘子掳去,俩人有了奸情,相好甚笃之后又放回来,此人就因为这段男女关系就当上了巡抚!这也是边吏中的异葩了吧!

    话说回来,如果让他选,王子晋还真是宁愿选择当一个边吏,因为在大明朝的体制中,他只会显得越来越另类,到那种复杂的岗位上,说不定还能够让他有所发挥。只是对于一个穿越众来说,这样的下场,未免太憋屈了吧?

    他却没有想到,高攀龙今夜对他的认知,以及此后一段时间的确认,对他未来在大明朝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今夜的一时敷衍,给王子晋日后埋下了一颗不容忽视的种子。世事之难料,往往是过后方知。

    第二天是风平浪静,小西行长到了中午才来晃了一下,行色匆匆地告诉他们,丰臣秀吉已经答应见他们了,不过鉴于事关重大,毕竟是丰臣秀吉第一次接见来自明国的正式使节,因此要郑重其事。

    高攀龙一听郑重其事就有点担心,因为在中国的话,这往往就意味着一整套的礼仪程序,什么斋戒沐浴了,什么告天祭地了,还得算特别的日子,麻烦的不得了,拖上个几个月都不在话下!好在日本终究是小国,丰臣秀吉又是个暴发户,所以这些东西一概没有,就是召集一下应该到场的重要人员,明天就能晋见了。

    于是又过了一天,几个人换上带来的簇新的袍服,李鱼儿和张彪是护卫,无法随行,就是沈惟敬、王子晋和高攀龙三人,捧着封好的兵部尚书石星的亲笔信,跟着前来导引的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长俩人,迈着方步朝前走去。

    名护屋城号称是在五个月中就建成了,于是王子晋等人一路走来,就看到了和松浦家城堡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显然不是为了军事防御目的而建成的堡垒,没有那些七弯八拐的甬道,墙上也很少射击孔,只有人工挖掘出的河道在城中划分出若干区域。看那些区域中建筑的形式,就能看出这座城大概的功用,就是用作指挥中枢和后勤转运,除了仓库之外,就是一排排的屋敷,好一点的是独家院落,那也是最靠近城中心天守阁的地方。

    往远处看,城墙紧挨着海滨,那里有无数帆影桅樯,日本最流行的安宅船一眼望不到边,和平户港外萧条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一队队民夫正在络绎往来,将各种各样的货物往船上送去。王子晋不由得联想起在某些电影当中看到过的场景,如果此时能够弄上一架直升飞机,来个航拍,场面或许会很壮观?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二十万大军啊!

    可以想到,他们住的地方,已经是属于城中比较靠近天守阁的区域了。然而这一路上,一直走啊一直走,居然还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走到了天守阁面前。抬起头来看,面前这座典型的日式天守,从外面看是有五层,内部则根据记载应该是七层,装饰极尽奢华之能事,品位之类的且不去说,单说这往建筑物外墙上贴黄金的劲头,就足以显示其所有者的心理,一定是比较缺少自信和权威的。

    在西汉历史上,刘邦委任萧何修建长安宫室的时候,萧何将宫室修建的非常豪华壮丽,原本应该是暴发户心理的刘邦为此大发雷霆,认为萧何不顾国家草创财政艰难的窘境,这么乱花钱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过萧何有他的道理,刘邦是个暴发户,没有任何统治的根基,他不属于秦,也不属于任何六国后人的阶层,所以格外需要树立权威,而壮丽的宫室就是一种权威的体现。

    所以说,暴发户自己的心理未必就不健康,这只是统治的实际需要而已。秀吉就是这样一个人吧?和刘邦说起来是有点相似的,都是从一个平民,最后获取了至高的权力。不过丰臣秀吉的运气比刘邦差了好多,他头上还有个天皇在,虽说皇室是比较好控制的,可是变数就多了很多。

    一路琢磨着丰臣秀吉的处境,揣测着他的想法,王子晋抬起头来,迈入了面前的天守阁。这里面的装饰和环境,让王子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大概就是自己在许多日本战国游戏里见到的那种风格,墙壁的颜色,窗户的形状,绘画的风格,甚至楼梯的设置,都很眼熟。不得不说,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日本对于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比后世的国内要强上太多了,做个游戏都能做得和古代一脉相承,别的可想而知!

    从接近天守阁开始,周围注意到他们的目光就开始多了起来,然后王子晋就想到,这些目光之中,有多少是属于自己曾经在游戏里、电视里还有各种资料里面看到过的名字?或许自己曾经为了某个人的入手而兴奋不已,或许自己曾经因为某个人的数值太低而将其无情地追放,或许自己曾经因为某个家伙使出的特色技而捶胸顿足

    当踏入名护屋城的天守阁,意识到自己正和主宰着这时代日本无数人命运的一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而这群人,则从原本仅仅是一堆或深刻或浅薄的符号,陡然变得真实起来,接近起来。在这一刻,他恍如置身梦中,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在哪个时空,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自己是谁。

    下一刻,他转醒过来,望着身前微微诧异的小西行长,露出了微笑:“小西大人,请带路吧。”总之,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来到了这个地方,现在所要把握的,不再是游戏里的数据,不再是可以读档重来的过程,面对的也不再是那些经过游戏官方设定,或者是编剧导演填充好的角色。这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是自己要面对的对手,过去一切,都已成空!

    小西行长望着王子晋,这个年轻人已经让他充分领教了其难缠的程度,甚至连他对于这名护屋城的嘲讽都叫人印象深刻。可是刚刚,又是什么让他显得惘然若失?这个明国来的使节,心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小西行长摇了摇头,转过身去,引着明朝使节这一行三人上了阶梯,连上三层之后,第四层就是一个极其广大的空间,占据了这一层所有的地盘,四面的窗户都开着,海风带来腥咸的空气,让人闻起来格外清新。

    随着王子晋的脚步踏入,不知谁高声道:“大明朝使节入!”王子晋陡然间全身毛孔都竖了起来,这是他从穿越时空到现在,所面对最大的场面!

第十二章名护天守(下)() 
“战争的秘诀,就在于威慑。进攻,然后世界就为之屈服了。千万不要忘记,真正能影响历史的进程的,只是一个人的意愿而已。”

    当王子晋走入四层大厅,或者用日本方面的术语,应称呼其为评定间的地方时,脑子里不期然地想起了这么一段话。这是某款射击游戏中,主角评价自己对手危险程度的话语,在那款游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