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十五章() 
到了最后,李映从王子晋这里得到的反馈,应该说并不是那么让人鼓舞。大明和倭寇订立的初步封贡协议,这就足够让朝鲜人心惊胆战了,虽然王子晋说得很清楚,那只是大明的权宜之计而已,朝鲜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在具体的谈判中和倭寇相互不让,大明是不会来给朝鲜施加任何压力的。至于大明的军事行动,这都是机密了,王子晋当然不会告诉李映,反正需要你们配合的时候就配合好了。

    至于大明对于朝鲜的安排,现在最令朝鲜君臣扼腕的就是之前被王子晋施加的各种压力给吓到了,给予了大明军在朝鲜最大限度的自由,其命令甚至拥有了朝鲜王命相同的地位!这是李昖和一众大臣们现在最头痛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一出,现在大明皇帝的态度已经明确了,他们如果再面对明军将领们类似的要求,就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来推托,官司打到皇帝御前都不会输。可是对于这既成事实,想要翻案就没那么简单了,你什么理由要降低大明军在朝鲜的自由度,难道朝鲜有意疏远大明吗?搞不好今天传出朝鲜君臣有意收回明军手中的权力,明天就会满世界都是流言,说朝鲜要和倭寇联手,对大明反戈一击了!

    王子晋的马虎眼,也是无奈之举,现在在这个问题上,他缺少足够有力和可靠的盟友,单凭他自己,再像以前那样利用含混不清的压力来让朝鲜人就范,显然是不大可能了。甚至,就连朝鲜人当中原本最接近大明的大臣柳成龙,他现在都不敢再轻易去接近,万一人家的立场发生了变化,给自己下个套怎么办?最稳妥的,还是赶紧离开义州回京城去,把自己的功劳落实下来,再说其余吧。

    就这么着,整个使团在义州只休息了三天,便又离开了义州,渡过了鸭绿江,向着数千里外的大明京城行去。他这么赶着走,不光是李如松的安排,王子晋自己的意愿,宋应昌这个朝鲜经略在其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袁黄虽然是使团的一员,不过这次就没跟着王子晋一道上路了,他留在义州,帮着焦头烂额的宋应昌打理明军的后勤事务,这项工作最好还是在王子晋不在情况下展开比较好。

    这一次途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就连路过广宁的时候,巡抚郝杰也没有对他们说什么。整个辽东,超过一半的兵力都已经渡过鸭绿江,跟着李如松去打仗了,剩下的部队由杨绍勋带领着,正在北面的开原和沈阳附近和土蛮等部落对峙,好在他们的压力也不算很大,因为现在辽东各部的注意力,都被以扈伦四部为首的九部联军攻打建州的行动给吸引去了!

    这一场战事,同样也是郝杰关注的重点,至于朝鲜那边,现在有了义州经略府,郝杰正乐得放手,他还忙不过来呢!所以经过广宁时,他也只是和王子晋叙了一下私交,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宴席,为使团上下庆祝万历二十一年的新年,并没有多留他们住几日什么的。

    一路趱行,终于是在正月十五之前赶到了京城。这时节,正是上元节的前夕,京城内外照例是放大假,甚至连宵禁都没有,满城都是节日的欢乐气氛,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们的脸上充满了欢笑,这是大明最后的辉煌时代,刚刚发生的宁夏叛乱也被敉平了,至于遥远的朝鲜那里,有什么日本太阁跳梁,那对于大明朝来说算什么呢?

    上元节之前,六部都没什么人办公的,好在王子晋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还能跑到兵部尚书石星的府中去交差,当然是带着名义上的使团正使沈惟敬了。至于礼部主事顾允成,在殷殷邀请王子晋到他的舍下相聚,定好了日子之后,便也施施然地回家过节去了。

    石星倒是很勤劳王事的,一听说是东瀛使团回来了,也不顾今天还是正月十四日,当即请俩人入见。此时的兵部尚书府,已经不复年初那般热闹,朝鲜的战事渐趋明朗,大明正式介入,连兵部侍郎和大军提督这样的职位都已经设立,哪里还有牛鬼蛇神们施展的空间?所以现在的兵部尚书府,再也见不到各种奇葩争奇斗艳的场面了,其实王子晋心里对于那种场面还是很有点怀念的。比方说那位叫嚣着要去暹罗国借兵来打日本的程云起,现在不晓得在哪里?

    看过了王子晋在途中写就的述职报告,再草草浏览了一下沈惟敬那份几乎是场面文章话的奏本,石星脸上笑得跟朵花一样,亲自给俩人倒了茶,还端出据说是他的爱妾手制的茶点来,殷勤相劝,待遇之隆重,态度之热情,令王沈俩人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也不怪石星这么高兴,原本这赴日商谈封贡的使团,可是他的一块心病啊!一个不好,这事没准就能落人口实,事情如果闹大了,连万历皇帝都保不住他,石星历任了三部尚书,仕途正在如日中天,向着顶峰冲击的要紧关头,这次朝鲜战事对于他来说,真的是太过重要。

    在此之前,王子晋一手策划的玉碎计划成功,已经给了石星一个巨大的惊喜。石星能做到大明朝的兵部尚书,这脑子是绝对够用,或许事情出来之前他看得还没那么明白,可是对马岛和霞浦两场海战的胜利,连京城都听说了,他还能看不出这两战彻底改变了朝鲜战争的环境,使得倭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主动权?

    就连万历皇帝,在接到这份战报之后,也结结实实地夸奖了石星几句。话说这里面其实没石星多少事,但是王子晋这人是他名下出来的,毕竟是兵部尚书府贴出的招贤榜文,才引来的王子晋,所以王子晋有了功劳,石星当然也有光彩了。

    得了这么大的彩头,石星早就在盼着王子晋早点回来,最好是带给自己又一个好消息!石星也知道,这和谈的实质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哪怕真的定下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只要回来当作厕纸擦干净了屁股,权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朝鲜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压力。但是人心苦不足啊,得陇望蜀这是人之常情,王子晋都已经给了石星这么大的惊喜了,他真的不介意再多来一点。

    等到听完了王子晋的陈述,石星又是一重欢喜,这小子当真是一员福将啊,真的是再没有什么结果,会比现在这样更好了!大明和日本有了封贡的草案,这就是下一步接触的基础,以后是进可攻退可守;至于用假和议来诓骗日本人这种事情,全都丢到朝鲜人的头上去,那些高丽人吃了倭寇这么大的亏,用出这些非常手段来,这也是情理之中吧?

    总而言之,王子晋的这第二次东瀛出使,令石星无比满意,看王子晋这张英俊白皙的面孔真是越看越欢喜,弄得王子晋很是忐忑,别是我这美色又惹来了狂蜂浪蝶吧?话说这大明朝也真是叫人受不了,士大夫们一个个都对同性恋毫无压力,这世道!

    幸好,石星还没到那个份上,也就是欢喜一下而已,又问了问王子晋对于下一步的想法,王子晋赶紧说了,这时候他也不再藏着掖着,就将自己出身苏州云楼,那里的人是什么个情况,大略说了一遍。当然,对着石星,他不会说什么朝廷不庇护自己的子民,反而帮着外国人来抄他们的后路这类言语,只说他们本是良民,因为海禁而私自下海求生的,所以最后都落了贱籍云云。

    这一年多来,王子晋的地位日渐高涨,日渐重要,他的底细早就不像初到京城时那么神秘,可以说,哪怕他八代祖宗都是穿越者,这八代祖宗来到明朝之后的作为都能被人翻个底儿掉。所以他和云楼之间的关系,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当然这也只是在某些小圈子里流传,大家都是明白人,这王子晋现在是朝廷的红人,有皇帝的亲笔密旨交付,有石星为他引领道路,还有像顾宪成这一帮子实力派官僚在那里隐隐照拂着,不相干的人也不会来传他的是非,顶多就是当个笑话说说,类似绿帽子换了乌纱帽之类的段子。也是因为王子晋现在只挂着武职,他要是真的进科举,到文官体系中来做官,那口水可就多了,想要当到六部郎中以上的官员,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了,就因为有这个当过差不多俩月大茶壶的经历。

    所以,听到王子晋提出要帮助那些青楼的人脱出贱籍,石星也没怎么意外。按说这点事,他兵部尚书发话就行了,可是细说起来,这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东南的倭乱,是近几十年来大明所受到最惨重的损失,沿海几十年骚然不安,都是因为这倭寇之乱。

    这场乱事之所以闹到后来那么大,跟明朝官员僵化的思维和明朝的体制其实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对于官员来说,宁可委屈了百姓也不能委屈了自己,这是官场中的铁则,所以这些内情也只能是永沉文渊之中,留待后人哀之了。简单来说,云楼中人当初的大头领李阿旺,那是真正的海上大寇,几千人远征马尼拉,甚至还差点就把当地的红毛给干掉了,这是何等惊人的大盗!再加上,后来这一伙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朝廷将他们一伙当作倭寇给剿了,那么现在如果要为云楼翻案的话,这牵涉可就大了去了。

    最起码,王子晋的身份,还有他的重要性,不足以让石星为他背上这么多政治风险!

第四十六章() 
见石星沉吟不语,王子晋也猜到他心里的顾虑,这会就显出李如松的诚意来,不管他的居心如何,至少他为云楼所安排的,确实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踏实的道路啊!笑了笑,王子晋道:“尚书大人,事有大小轻重缓急,下官不当如此不识大体。关系到朝廷的体面,那是没话说的,下官只是想用自己这一些提不上筷子的微功,换取这两千人不再落于贱籍之中而已,至于当年之事,径自随风而去便罢!”

    他也没想得到太多,至少让云楼中人的后代子孙,别再背着个倭寇余孽的帽子过活吧?那真的是太过凄惨了!看看刘阿三,看看六阿四,都是很有才华和理想的人呐,就因为他们各自祖先的作为,十几代之后都要背着这样沉重的枷锁过活,命运何其悲凉?至少,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吧!

    石星闻言,脸上还是稳定不动,心里却是松了下来,若只是如此,倒也不妨,将功折罪,这和平反昭雪,那就是两个概念了啊,操作性强得多了,也不会有太多的负担。不过,他还是要向王子晋表示一下自己的关心:“子晋,你奔波江海,出生入死,才换来这些功劳,这可不是些许微功啊,就连圣上都看在眼里,多次和本官说起你来,也是赞许有加,你可是前程似锦,当真为了这些贱籍之人消折了,本官有点为你不值。”

    不值?我认为很值的啊!王子晋也不多说什么,不需要解释,只需要坚持就好,至于别人理解不理解,有多重要?

    石星也就是随口一说,见王子晋坚持己见,也就由得他去。不过,从程序上来说,这也不是兵部一家的事了,贱籍的管理,那是户部的事,幸好当初石星也当过户部尚书,而且干得还很不错,至今遗泽尚在,石星念在王子晋帮了他不少忙,他这个兵部尚书看来是政绩斐然了,也不吝于伸手帮上一把,就大包大揽,说这事包在本官身上,户部那头我也一起帮你搞定了!

    不过,这件事要落到实处,还是需要个事由的。就说王子晋是将功折罪吧,可这功劳是他自己的功劳,他又不是贱籍中的,在云楼他都是个黑户,这功劳如何能拿来折云楼中人的罪?王子晋面临的是两个选择,要么就按照李如松说的,将云楼的人都当作是他招募的家丁和眷属,这就顺理成章,兵部这边过一下功劳簿,再通报一下户部,直接就搞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让皇帝下旨,叙王子晋前后功绩,把这些功劳也扯到云楼中人的身上去,然后推而广之,加以赦免当年之罪,这也说得通。

    石星倒是建议王子晋,不妨多等些时日,这次回来,皇帝必定是要见他的,到时候探探皇帝的口风,若能走第二条路,那好处可就多了,云楼上下两千人,可以即刻脱贱入良,做什么都不会再有人嚼舌头了,这可是皇帝特旨赦免的人呢!

    王子晋想想也对,便即谢过了石星,又坐着讲了一会朝鲜的事情,才告辞出来。出了尚书府,沈惟敬就趴在地上给王子晋磕头,也不管王子晋如何拉扯,就是死活赖在地上磕完了三个头才爬起来,老混混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冲着王子晋千恩万谢:“王大人,这趟要不是你曲意周全,小老儿这条命可就保不住了,我那爱妾和娇儿——真是不敢想啊!没说的,生我者父母,全我者王大人也!”

    王子晋也觉得很奇妙,想想一年前自己刚见到沈惟敬的时候,这老混混是什么嘴脸,现在俩人之间却是这样的相处,世事之难料,人心之难测,真是处处叫人意想不到啊!

    沈惟敬磕完了头,赶着回家去看自己爱妾和娇儿去了。看着他的背影,王子晋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冲动,他也很想看到那些牵挂自己,关心自己的人们,身为一个男人,面对着世界上的狂风暴雨,风刀霜剑,他的盔甲再怎么坚固,身躯再如何强健,也终有疲累的时候,唯有那恒久的灯火,方才是心的港湾。一想到,当听到自己带回来的好消息,云楼上下都将获得盼望已久的自由,那种场面,让王子晋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可惜的是,当他来到云楼在京城中的据点时,却得知大多数人都不在这里,都到朝鲜那边的大孤山岛上去了。说起来,这还是和王子晋有关,他一把火烧了对马岛,李舜臣又抓住机会干掉了倭寇水师的主力,使得朝鲜西海岸都变得安全了起来,那么这生意就有的做了,处于战争中的朝鲜,那可是无比渴望得到外界的物资的!

    现在留在这里的管事人,也就是陈大娘陈淡如一人,就连长住京城的钱掌柜,这会都到通州去接货物去了,不在屋里。所以,得到王子晋送来的这个惊喜的,也就剩下了陈淡如一人。

    这位风韵迷人的妇人,在得知终于见到了曙光之后,泪水不自禁地滑落,嘴巴里却是笑个不停,一边笑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