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鞋都是这样,冬衣就更别提了。这到了冬天还怎么打仗?以至于众奉行中最悲观的增田长盛甚至主张,只要大明的条件不是要倭寇全师立刻撤出朝鲜,将所有到手地盘全都交出去,那么就要维持谈判,最好是拖到明年开春以后,再做打算!至于这个冬天干嘛?很简单,大家在朝鲜盖城堡吧,反正身为战国武士,建城是很多人都懂得的,而且以后如果要把朝鲜的土地分给大伙,不还是要建立城堡嘛?索性就现在搞起来,先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令增田长盛没想到的是,大谷吉继提出了一个令他完全没有想到,但是却无法反驳的盲点:谁在哪里建?听上去很简单,你将来分到哪一块地盘,就在哪里建么,可是事实上很不简单,现在大明使团到了名护屋城,那些朝鲜的大名们铁定都竖着耳朵在听这边的进展呢,如果说朝鲜的地盘只能割让出一部分来,那么大家铁定都一窝蜂跑到南边来圈地建城了,北面谁肯去,建好了再交给大明吗?以为建城不要钱啊!

    搞不好,就因为这一条建城过冬令,朝鲜北面的土地上会连一个倭寇士兵都不剩下,朝鲜人一觉醒来,就发现随着今年一场雪的降下,倭寇就像候鸟一样全都跑到南方去过冬,这片土地又都是他们的了!

    所以这个谈判,真的不比打仗简单多少,很多时候在战场上没有丢掉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却保不住,这其实未必是谈判代表们丧权辱国,而是现实使然。就拿打仗来说,春秋时就有很多例子,一些小国打胜了,国家却灭亡了,打败了反而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如果光靠武力强大就能生存,那么全世界到现在都还是姓秦的了。

    总之,丰臣秀吉最终的决定是,继续拖吧!就像今天这样,大家先谈一谈,彼此闹起来了,就搁置不谈,带着明朝使团耍一耍,开心一下,甚至拉出去游览踏青都可以,过几天再拉回来接着谈!当然,为免万一,他也给西笑承兑和石田三成交了底,如果大明真的想通过谈判来解决朝鲜问题,底线就是要大明册封自己做朝鲜国王,同时割让朝鲜南四道的土地给日本。

    石田三成听了也只能苦笑答应,他知道丰臣秀吉的心思,这次入侵朝鲜,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丰臣秀吉对日本的统治,所以丰臣秀吉对于朝鲜的王冠是志在必得!而如果能够得到大明的册封,那么就算是功德圆满了,为此丰臣秀吉可以不介意到手的土地少了将近一半!石田三成也只是答应下来而已,心里很明白,丰臣秀吉这个梦,至少在王子晋那人的手里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那家伙不把你日本九州岛割一块下去已经可以说是大发慈悲了!

    会议开完,众奉行退去,只有黑田官兵卫留了下来。等到所有人都不在屋中了,丰臣秀吉才道:“如水,你也听到宗湛所言了,家康和明国使者王子晋之间的说话,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十七章() 
丰臣秀吉最大的潜在挑战者,就是德川家康!这一点,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清楚,包括他们俩自己。和丰臣秀吉相比,德川家康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名门出身,他是前代将军足利氏的庶支苗裔。虽说关系很远,有点类似于刘备那种“中山靖王之后”的感觉,不过这谱系到底还是能排得上的。事实上,德川家原本的苗字是松平,他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血统以及和足利幕府的关系,才改了这个苗字,那时候他才刚刚统一了三河这么个小地方而已,可见做天下人,最要紧的是野心,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话说回来,在日本这地方,似乎从来都不缺野心大的家伙,所以德川家康这种雄心大志也不算什么。

    而恰恰是在身份这个环节上,却是丰臣秀吉最大的隐痛!他在掌握了实权之后,为了这个统治日本的名义问题,着实伤透了脑筋,首先他跟幕府的关系是八杆子打不着,所以开幕府是不成的。嗯,别看日本的历史上有三个幕府,他们自己宣称其实都是一家,第一届的镰仓幕府是源氏开创的,后来的室町幕府是足利氏,也是源氏一脉,德川幕府和足利氏的关系刚才也已经说明了。而丰臣秀吉想要把自己攀扯到源氏的血脉中去,那是很难的,你这个家谱实在不好搞,人家都是一窝子亲戚,摆不平啊!

    所以只能从朝廷那方面想办法,但是问题又来了,日本文官体制最高的官位是关白,这个职位历来只有四大家才能担当,丰臣秀吉为了能当这个关白是手段出尽,先是死乞白赖拜了藤原氏为义父,后来实在搞不定,只好是天皇下了一道旨意,赐下了丰臣这么个姓氏,成为有资格担当关白的第五姓,才最终解决了这个统治名分的大问题。所以说,丰臣秀吉成为丰臣秀吉,那才只有几年的功夫而已,根子浅到不能再浅了!至于太阁,乃是日本对于归隐之后关白的称呼。

    丰臣秀吉自己搞一个关白的职位如此羡慕,反观德川家康却是手握着将军家庶支的名分,时刻可以轻松上位,开幕府只要通知一下天皇就可以了。这样的巨大反差,怎由得他不羡慕嫉妒恨!而德川家康不光是有名分,更有的是手段和实力,他之所以到现在还屈居丰臣秀吉之下,只不过是因为运气不好,没有继承到织田信长的政治遗产而已。

    所以王子晋当初对黑田官兵卫说出,他会选择德川家康来结束两国之间的战争,这让丰臣秀吉真的是无比棘手。秀吉心里明白,他不是不想除掉德川家康,可是家康的狡猾令他无计可施,他毕竟是日本的统治者,而且更多是靠着政治手腕和经济约束来统治日本的,手中并没有压倒性的实力。如果他无罪擅杀家康,率先挑起战事的话,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意想不到的重!

    最终,秀吉才让德川家康去主持谈判,就是要逼着德川家康和大明一边划清界限,或者,如果在谈判中让他抓住岔子的话,削弱德川家的实力,甚至于逼迫德川家康退隐或者切腹,那才真是好日子到来了!只可惜,神屋宗湛今天传来的消息表明,德川家康到底是德川家康,三河狸猫的本色尽显,居然不惜以谈判破裂为威胁,也要和大明使者表明立场。

    对于朝鲜战事,德川家康是打明了旗号表示反对的,可是现在面对大明的使者,他在前线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坚持立场不动摇,这又能讨好一大批人,简直是好人全让他一个人做了,秀吉自己却要承担其政治后果!这叫秀吉如何能甘心?可是这件事还不能公开,所以他只能和黑田官兵卫私下商量。

    黑田官兵卫心里苦笑,他从釜山一回来就建议秀吉,最好是趁着现在大明还没有正式大举介入朝鲜战事,利用这次谈判,寻求一个体面的收场,结束这场朝鲜战事。虽然秀吉也部分同意他的观点,可是对于什么叫体面的收场,大家的理解显然相去甚远,像割让朝鲜之半,册封秀吉为朝鲜国王这种条件,对于大明来说和侮辱性的宣战没有什么区别吧?

    低着头,叹着气,黑田官兵卫道:“太阁殿下,家康殿下这件事处理得非常果断,没有给明朝使者以利用的机会,在下以为,不如就这么算了,还是按照原来的安排,让石田大人接管和明使的谈判吧。”按照刚刚丰臣秀吉定下的谈判策略,都已经摆明要拖了,确实用不着家康一次次出面,况且从家康的表现来看,也不会给秀吉留下什么可以问罪他的口实。继续让他谈判下去,说不定还会给他以积累更多政治资本的机会!

    可是,秀吉却有着不同意见,身为上位者,他要整治自己的手下,有几种办法,一个就是削他的权,让他靠边站,但是对于家康显然没什么影响,家康原本就不在他的政权之中担任什么实职,这会还没有五大老体制呢,那是要到秀吉清洗丰臣秀次之后重组丰臣政权的时候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让他做事,只要你做事,就不怕挑不出你的错来!显然,在自己和家康之间的裂痕被大明使节窥见之后,秀吉已经变得相当不淡定,很想借着这个机会试试看能不能铲除家康这个变数了。

    但是黑田始终持反对意见,最大的理由就是,哪怕被你抓到了什么罪名,如果家康不肯俯首,难道要开启内战吗?那不是正中了明使的下怀,丰臣秀吉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动手清洗家康的情况下,还能维持朝鲜战事的!他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是最重要的!

    俩人争执的结果是秀吉小小退让了一步,实际的谈判由石田三成担纲,家康则负责监督指导——这搞得跟沈惟敬和王子晋之间的关系一样了!

    以至于,等到谈判重开,王子晋听说了日方的宣告,看到德川家康坐在和自己相同的位子上,再看看端坐在前排的石田三成,他是费尽了全身的气力,才没笑出声来:你俩可是以后争天下的死对头啊,德川家康对于石田三成的处置,是难以想象的残酷,他是将石田三成大半截身子埋在沙地里,然后用个竹锯子一点一点把他的脖子给锯断了!就你们俩,现在居然成了这么亲密的战友关系?真是世事难料啊!

    好笑归好笑,没发生的事当然对于其他人也没什么影响,所以谈判还是继续。这一次,似乎日本方面的诚意多了一点,石田三成上来就承认,己方应该尊重大明对于朝鲜的权力,所以这个朝鲜的罪过嘛,是要向大明申诉的。不过,让步之后就是提条件了,他提出的条件让大明这边又很难淡定下去了,册封秀吉做朝鲜国王!听清楚,是朝鲜国王,不是日本国王!

    然后,这一天的谈判就又中止了。没法不中止,这种要求对于大明的官员,尤其是顾允成这样正统教育的儒生来说,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关于日本的地位,不在此次封贡商议的范围之内!要知道,从名义上来说,王子晋他们这次到东瀛来,就是为了要商议册封日本国王,还有关于日本朝贡的事项,所谓的封贡,就包括了这两层含意。可是,现在日方却提出,不要册封日本国王,而是要册封朝鲜国王,这还怎么谈下去?

    另一层意思也就不用说了,大明当然不可能册封一个日本人做朝鲜国王,这等于是让大明自打嘴巴,收回此前对于朝鲜国王的册封和支持。对于天朝上国来说,再没有比这样的要求更具有侮辱性的了!

    按照顾允成的意见,大家这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完全是南辕北辙,这还怎么谈下去?你要谈朝鲜国王,我们根本就没这权力,不如等我们回去请了圣旨再来?当然他回去是绝对不会提这茬的,那是给他自己找不自在呢,他顶多说日寇狂妄自大,需索无度,只能是大明天兵去让他们清醒清醒了。

    但是日方却死活不放,这一次石田三成不说话了,德川家康出来打圆场,先是表示一下歉意,然后听了大明对于谈判的要求,随即便建议,就双方的要求,先换个文吧,当然也不用签字什么的。

    此言一出,王子晋很是疑惑地看了德川家康好半天,不晓得他这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这在后世的谈判里倒是不算多新鲜,不过是签个备忘录之类的文件而已,表示到目前为止,大家谈了什么,哪些方面一致,哪些方面不一致。可是咱们现在有一致的吗?就连双方的谈判要求,都没法写到同一张纸上,这看上去根本就是两次不同的谈判啊!这备忘录能起到什么作用?

    谨慎起见,他就将自己的意见提出来,意即这东西签的没什么意思,你们要文本的话,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要求提供一份,至于换文就不必了,你们那些要求,我大明是不会接受的,所以这文本也就不用交换了。

    此言一出,他就有点后悔了,因为德川家康的脸上笑容一下子变得灿烂了起来。嗯,单从表情上看,还是那种憨厚的笑,可是王子晋怎么就觉得,这家伙是在得意地笑呢?

    一直到了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才明白过来,把桌子一拍,正侍候她洗脸的李笑妍吓了一大跳:“公子,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被他利用了!”王子晋感慨道:“这老狐狸!用我大明来彰显他的正确性和秀吉的错误,这是给他自己捞取资本呢!”

第二十八章() 
思前想后,王子晋算是明白过来,德川家康为何要提出那种要求,在遭到拒绝之后又为何奸笑了。王子晋很明白丰臣秀吉的处境,知道他出征朝鲜也是为了巩固他自己的统治,所以这个朝鲜国王的光环,秀吉是志在必得。可是这么被大明断然拒绝,两国势必要开战,对于前线的那些将士们来说,为了秀吉的一顶虚无飘渺的王冠而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挣扎,这心里不骂秀吉痴心妄想害死人才怪了!

    他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消息,来显示他反对朝鲜战事这个立场的正确性,同时让秀吉在天下人的眼中变得越发可笑!想通了这其中的关键,王子晋真是感慨万分,这政治斗争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丰臣秀吉让德川家康来主持和谈,是为了让家康出岔子,自己好找机会收拾他。可是家康也看破了其中的风险,来个知难而进,反过来利用这次谈判将秀吉的那点小心思暴露在天下人的眼前,叫秀吉偷鸡不着蚀把米!这两个战国天下人之间的争斗,好不高端!

    说起来,这事和他其实没什么大的关系,严格说来还是件好事,因为如果德川家康掀掉丰臣秀吉掌权之后,势必会从朝鲜撤兵,这个仗就打不下去了,小伙子们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嗨嗨,还是别说这种话的好——可是,战争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结束,那王子晋还有什么功劳?况且,就这么白白被利用了一把的话,自己在德川家康的眼中也就没什么份量了吧,以后想要合作搞风搞雨的,说话腰杆也不够硬了丫!

    于是,在第三次谈判的时候,王子晋出人意料地提出,自己愿意邀请日方的使者德川家康前往大明京城,商讨关于日本国王的册封事项。从德川家康的脸色上,王子晋就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反击让家康也有点窝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