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竺魈斐实郾菹碌氖ブ汲厦嫘吹那迩宄饪刹皇鞘裁椿罕啤!

    他倒是光棍,没等人家质疑,自己先把话头给堵上了。小西行长半信半疑地接过来,先跟身边的松浦镇信耳语几句,确知此人确实是前次沈惟敬和王子晋使团的随员之一——松浦镇信在平户城还曾经抓过刘阿三的现行呢,哪能对他没有半点印象?只不过刘阿三昔为阶下囚,今为座上客,此种反差越发衬托出在朝日军的轨迹,恰好是一个高开低走,两边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松浦镇信在证言之余,心里也不免有些古怪起来。

    小西行长将手中的圣旨抄件看罢,差点眉毛都乐得飞起来。怎么?现在我军大败亏输,眼看着几万大军的粮食都成问题了,大明朝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求谈判?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这会别说是来谈判了,你就是要让我马上让出平壤城,这事也有得商量啊!

    在这里,王子晋之前的一一系列动作显示出了他的效果,假如不是平壤的倭寇已经被逼到这种地步的话,小西行长哪里会这么好说话,几乎是上赶着接受了明朝的谈判要求?

    不过,转过身来,当他将明朝的这份要求通报给同在平壤城的两位高级将领,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时,这俩同时一拍大腿,懊恼无比地叫了起来:“上当了!”

第十二章()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的聪明有的笨蛋。能够混到几万人的头上,能够带着千万人跨过大海去征服异国,这种人的胆略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显然都是属于这样的人才,就这一点来说,后世有很多中国人看不起所谓的战国英雄,是有失偏颇的。虽然日本很小,他们的冲突也有很多夸大和偶然的因素,那些“名将”的含金量确实带着水分,但这不能抹杀一个事实,草莽之中尚且有很多豪杰,何况是在战国那种时代中拼杀出来的人尖子?那可是不管怎么吹都吹不出来的,因为有死神这么个铁面无私的淘汰者存在。

    小早川隆景家学渊源,其父是号称战国三大智将之一的毛利元就。毛利元就的一生,素来都是以弱胜强,他以一个地方小豪族的身份,周旋在大内和尼子两个大名之间,最终成功吞掉这两家,崛起在关西的土地上,其成就着实令人惊叹。而小早川隆景就继承了他的智慧,也以审时度势为人所称道。

    此前的战事发展,就已经让他们心生疑惑,因为明军的动向实在是太诡异了!此时平壤倭寇的形势,实在是坏得不能再坏了,因为缺少粮食和武器的补给,毛利辉元是率先跑路,黑田长政也在留下大友吉统部防守承义港口之后,向后撤到了开城。这并不是他们缺乏勇气,而是这么多人拥挤在平壤的话,又因为粮食紧张而不能向前进攻,在军事上这也是很浪费的一种行为。

    在水师遭到惨重失利之后,朝鲜义军对于从釜山到汉城的补给线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骚扰,这样的情况下,平壤的倭寇不得不分散开来,如果明军真的有志于收复平壤的话,现在就是个最好的机会了,因为城中无粮,那么就连守城待援都不是个选项!一旦这时候明军的主力出现在城下,这几员倭寇的主将心里都很清楚,除了出城冒险一战,然后夺路而逃放弃平壤之外,他们别无任何选择!

    可是,明军居然没有来!而是派来了一个使者,要求双方开始和谈!到了这个份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已经摆在了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的眼前,那就是明军实力不足以明刀明枪地收复平壤!至于小西行长,他也不是这么笨,只是立场不同,他在平壤一直面对着明军的沉重压力,这日子可不好过,因此在接到谈判要求的一霎那,如释重负的感觉使得他甚至没有仔细去咂摸咂摸这里面的味道。

    经过小早川隆景的提醒,小西行长也醒悟过来了。他和小早川隆景等人不同的有一点,他认识王子晋,俩人打过交道!从李宾的口中,他也知道现在王子晋就在义州的明军之中,而且位高权重,连总兵官都要时时向他垂询。而现在,明军图穷匕见,在如此极端有利的情况下提出和谈的要求,送信的又是王子晋的亲随,这中间的真相不言而喻,一切都是王子晋在捣鬼,因为他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把这个结论说出来之后,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都是面面相觑,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横跨整个朝鲜半岛,相距上千里的距离,这么广大范围内的多方协同作战,竟然是此人一手操作出来的?小早川隆景下意识地就把这样的大手笔和自己的父亲比较了一下,结论令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假如毛利元就的手腕也有这样的水准的话,当年毛利家也就不会被大友家从九州赶出来了!

    这并不是说毛利元就的脑子不好使,而是王子晋的理念不同,试问这世上还有谁有他的经验,可以对方圆三千里,牵涉到数十万人的物流系统作出精确的计算?虽然没有计算机,王子晋算出这些数字来很是辛苦了一下,不过只是估算的话,再加上几十把算盘的帮助,他还是做到了。如果王子晋站在他们面前,大方地讲解这一课的话,结论必然是:“这是领先数百年的理念的胜利!”尼玛,身为穿越者就是这种时候最爽了有木有!不能大声说出来真的很憋屈啊亲!

    惊叹,不信,最后还是只能接受事实,那就是不管是这家伙一手策划实施,还是因势利导趁机摘了桃子,现在王子晋的手里是一手好牌。他甚至很体贴地考虑到了在朝鲜的各路倭寇的立场,小西行长不用说了,在平壤是度日如年,能够把这个矛盾上交到丰臣秀吉那里,对于他是求之不得。

    加藤清正远在咸镜道的崇山峻岭中打转转,被当地土著的抵抗弄得焦头烂额,现在也在饿肚子呢,这会平壤城如果不稳,他就得沿着朝鲜东海岸那极其简陋和危险的道路向南撤退了,所以他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谈判开启;倭寇水师就不用说了,现在这状况要保证对马到釜山的航运都很成问题,天边一点帆影出现都会让藤堂高虎的水师惊慌失措半天的,他们更加需要时间来重整实力。

    水师出了问题,朝鲜的其余倭寇想要调整态势都很难做到,驻守原地等待谈判,这起码能够少消耗一点物资吧?正好还可以顺手绥靖一下地方,把最近跳得很欢腾的朝鲜义军们打压一下,所以他们也没多大意见。

    最主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明军和日本还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的交战状态,除了小西行长所部之外,其余人和大明都没有多大的仇恨,那么这仗,晚一阵子再开打,又有什么关系呢?

    几个人碰头这么一商量,就发现自己就算再怎么不服气不情愿,都不得不承认,接受明军的条件,大家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进行谈判,这才是最佳的选择!谁不服气?立花宗茂就很不服气。

    他是少年英雄么,父亲和岳父就是九州名门大友家号称双璧的名将,自己打仗也很有一手,几年前面对席卷九州的岛津家大军,立花宗茂不顾双方数量上的悬殊差距,很是打出了几场漂亮仗,在丰臣秀吉的九州讨伐军登陆九州岛之前,将北九州的形势给稳定了下来。也是因为这些战功,他被丰臣秀吉赞誉为“关西义勇第一”。

    少年成名,意气飞扬的立花宗茂来到朝鲜,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光大家门,要知道这立花家的家督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家里那只母老虎立花訚千代,到现在可都还认为她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家督呢!摊上这么个心气高又有本事的老婆,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入朝以后,立花宗茂这仗是打得很顺手了,不过也很无趣,他的兵力太少,只有两千五百人,精锐是很精锐了,却打不了什么大仗。况且朝鲜的军队也太脓包,一触即溃,前面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一路势如破竹,后面的只有跟着吃灰的份,立花宗茂发财是发了一点,正经仗没打过一场!

    这令他甚为无趣,所以这次虽然情况不利,他也要留下来帮着小西行长防守平壤城,倒不是因为他跟小西行长有多要好,而是因为好容易捞到机会和传说中强悍无比的明军交手,立花宗茂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全身的斗志都燃烧起来了!

    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在自己还没有见到敌人的真容之前,就莫名其妙吃了一个大亏,整个朝鲜的倭寇全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乖乖地接受对手的安排,转入和谈之中,以便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这叫跃跃欲试的立花宗茂情何以堪?

    所以理智虽然告诉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这情感上还是接受不了。回去之后,立花宗茂彻夜难眠,居然破天荒地给自己的老婆写了一封信,诉说近日来的遭遇——嗯,确实是破天荒,立花宗茂的个性要强,对于自己那个貌似比自己更加强势的老婆总是有种不服输的心理,所以除了报喜和炫耀之外,他还真的很少给立花訚千代写信。

    在这封信中,他将自己所知的最近的朝鲜战况大略说了一遍,最终的结论就是,不管承认不承认,王子晋这个大明人,在没有动用明朝大军的情况下,便胜了漂亮的一仗!“——倘若此人不去,则除非太阁亲征,否则我军在朝鲜前途堪忧!”这就是立花宗茂的结论。

    身为大友家两大名将的传人,立花宗茂的兵学是相当务实的。他虽然不能像王子晋那样精确地计算和调度,但是也看到了此次王子晋成功的诸多因素。最要紧的,当然是朝鲜倭寇对于海路后勤无可救药的依赖症,一旦这方面受到重大打击,立刻就像是把在朝鲜的十余万大军都绑上了枷锁,纵有千般智勇,也无施展的余地!为将者,最怕的就是这样的敌人,根本不给你用刀锋来争取胜利的机会,而是一点一点把绳索套在你的身上,让你捆着双手等死!

    除了海路之外,统一指挥也是个大问题,此前朝鲜各路倭寇的作战,都是预先拟定好的方略,大家按照名护屋城出发时商量好的计划,一路打过来,很是顺利。一旦遇到大规模的突发状况,甚至没有人能站出来统合一下。就拿王子晋这次玉碎计划来说,只要坐镇汉城的宇喜多秀家稍微有点大局观,把自己真正当作朝鲜全军的总帅来进行调度,至少不会出现几万大军出发到了平壤之后,才发现军粮要断供这样的乌龙吧?

    “——总之,一旦和谈不成,战端重开,大明军大举前来,则除非太阁亲征,否则我军危矣!斯时,吾亦无心功业,只盼武运昌隆至全身而退,得以再见柳川城,便足矣!”九州的柳川城中,当日曾经和王子晋的名护屋城中有过一面之缘的立花訚千代,将手中的信笺放下,微微蹙起好看的眉毛,嗤了一声:“别扭的家伙,就不知道说一点好听的吗?”

    在她的手边,是另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九月十二日,太阁下令,接受大明使者讲和之请,朝鲜全军即日起原地待命,不得妄动,由西笑承兑与石田三成前往平壤迎接大明使者!”

    “大明使者——还是当初的那个人吗?”

第十三章() 
接到日方发来的回音时,义州的总兵官署衙门里是一片欢腾。祖承训很高兴,因为可以不用打仗了,这些日子来他指挥着手中不到一万的兵力不断挑衅平壤城的倭寇,压力也是不小的,尤其是平壤城里的倭寇总数增加到六万五千多人的那段时间,祖承训每天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生怕梦中一个霹雳打下来,倭寇大队朝着义州杀过来了!

    使团的成员们当然也很高兴。他们都不知道王子晋这些日子忙了什么,但是事实明摆着,这边送信过去要求和谈,那边很快就同意了,而且是先下令全线停战,然后还派了要员前来迎接,这姿态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了!说得极端一点,哪怕这次谈判最终毫无结果,还是要开战,就凭倭寇这停战谈判的姿态,他们回去都能向礼部交差了。

    朝鲜人的心情相对要复杂一些,他们当然觉得,是因为我们的水师神将李舜臣打了大胜仗,所以倭寇才这么老实了。这会大明却要和倭寇和谈了,那么我们那些烈士的鲜血会不会白流了?不过,朝鲜人的情绪总体还是向好的,因为这怎么说都是一场大胜利,在有利条件下开展的谈判,至少大明用不着再出卖我们的利益了吧?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万历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大明使团从义州出发,一路前往平壤,然后在那里,他们将会合前来迎接使团的日方人员,然后一同前往东瀛九州的名护屋城。

    作为使团名义上的正使沈惟敬参将,现在对于王子晋的信心又多了几分。这一次的环境比上次出使要糟糕很多,上次到东瀛的时候,倭寇大军还没有正式踏上朝鲜的土地,双方还没有撕破脸呢。就是这样,他们也在松浦城坐了差不多十天的冷板凳,如果不是王子晋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还不知要被倭酋丰臣秀吉晾到什么时候。

    而这次,朝鲜已经打得都快烂掉了,大明军的手中沾满了倭寇的鲜血,光是砍掉的首级就多达两千!嗯,前有顺安之战,咸镜道的小小冲突,然后是平壤前线的一系列战斗,还有郭梦征对于敌后的袭扰,加起来砍下的首级确实是超过两千级了。这种情况下,倭寇空有二十万大军,却只能乖乖地停战接受和谈,还派了重臣前来平壤,千里迢迢把使团迎接到名护屋城去!就冲这架势,沈惟敬就深信,这一次的出使,大概又可以像上次那样,混个名利双收了吧!那么,自己这颗脑袋,估计又能稳稳当当在脖子上多待那么一阵子了。

    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于王子晋的态度是恭敬再恭敬,甚至都有点奴颜婢膝的味道了,不得不如此啊,他的性命,还有儿子的未来前程,沈家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希望,全都在王子晋的手里捏着呢!这会他甚至连京城里那位大人物,兵部尚书石星都不指望了!

    顾允成则是很懊悔,他原本已经下定决心要对王子晋进行盯人防守了,甚至为此不惜一直跟到顺安前线去,结果一不小心就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