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消息是来自于他的后方,一个重要的后勤中转站遭到了袭击,数百石刚刚抢来,打算运到平壤城里的粮食被烧了!小西行长一接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不是“跳”,而是“笑”——冷笑,果然不出所料啊,明军之前拼命扩大交战规模,就是想要让我无法知道前方敌军的活动,以便于他们运动兵力来到我的后方,抄劫我的粮食据点!

    要说小西行长不心痛那几百石粮食,那肯定是假的,这不光是现在能不能吃饱的问题,这都是他的家底呢!而且夏天就要过去,这已经快要进入秋天了,朝鲜这地方,到了十月就要下雪啊,那时候冰封大地,自己这一万多人在平壤城里吃什么?想当初在日本的时候,哪个城里会常年养着一万多人过冬!

    可是,这既然是明军的活动,那小西行长就顾不得心痛粮食了,他得考虑一下,自己如果一怒出兵,会是个什么结果?很显然,前期明军为了掩护己方的迂回部队行动,进行了那一系列的小规模交战,他们的代价也小不到哪里去。打仗这个事情,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候也是很简单的,用大军来掩护小动作,这本身就很不符合常理,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划算!大军出动交战,所消耗的资源是惊人的,这样的代价只是为了烧上几百石粮食,小西行长自认为不会干这样赔本的买卖!

    当然,坐视不理也是很让人挠头的,因为这股明军到底有多少,现在自己都不知道,放任他们继续在后方活动下去的话,自己过冬的粮食就全都收不上来了!而且他们行动敏捷,显然都是骑兵部队,自己如果不出动大军前去围剿的话,一来未必逮得到,二来逮到了都未必打得过啊!

    到这个份上,其实小西行长已经有心向后方求援了,计毒莫过绝粮啊,明军来这一手,确实是非常歹毒的。偏生他还不敢全军出城寻找敌军交战,正像李宾所说的,敌人如果就是以这种方式引诱他出兵,然后在野外试图歼灭他的兵力,那该怎么办?嗯,义州的明军至少有五千人,这是已经确定了的人数,而且明军都是骑兵,在他已经将城外的部队大部分撤回的情况下,明军几乎可以说是自由行动的,人家从野外绕过去都不费什么事啊!

    ——当然,这种情况是很极端的,平壤之所以是平壤,在于此地是朝鲜的三都之一,附近的道路几乎都要经过这里,大部队,即便是骑兵,想要绕过这里在野外行军,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可是,兵法中向来是奇兵制胜,小西行长哪里敢用这种道理来揣度明军?

    可是,要求援的话,他也有点不好开口。离他最近的,是汉城的宇喜多秀家。这家伙深得丰臣秀吉的宠爱,带着自己的一万人在汉城作威作福,因为朝鲜国王李昖出逃之前把王宫一把火给烧掉了,所以他心有不甘,正忙着四处搜刮财物呢,就连历代朝鲜国王的祖坟都被他给挖了。

    小西行长也是过来人,他知道当宇喜多秀家的部队处于这种状态下,自己想要他前来救援的话,这可不那么好说话啊,人家正忙着发财呢,你召唤他来打仗,麻烦给个理由先?问题就出在这个理由上了,小西行长到现在甚至都不知道明军主力有多少人,想要做什么!这叫他怎么求援?

    这就是王子晋之前所考虑的,倭寇和大明人的思维不同了,小西行长身为一方主帅,预定的平安道领主,他如果轻易露怯的话,以后这队伍不好带啊!所以小西行长考虑来考虑去,他才发现自己先前收缩防守的决定貌似考虑的不是那么周全,你收缩可以,先把附近的几个道路节点给防守起来吧,免得现在明军都在他后方动手了,自己却连敌人到底是小部队渗透过去的,还是大部队直接开过去张开口袋等着自己都不清楚!

    其实这就是小西行长自己想多了。朝鲜的国土并不是多么发达,公共设施的建设很不怎么样,平壤附近不经过平壤而又利于大军行动的道路其实根本就没有,数千大军想要在这短短的三天之内从顺安前线分散的状态下集结起来,然后长途奔袭二百多里到达平壤的后方进行作战,这简直是非人类才能达成的高难度作战了。

    如果小西行长是个朝鲜人,即便他的才能仅仅是和李宾相当,他也会有这样的信心的。但是他不是,他是个倭人,而且是对于明军大兵团骑兵作战的方式很不熟悉的倭人!这种情况下,他能作出多么准确的判断,这就不用报太大的希望了。

    已经犯下的错误,那就没话说了,至于现在的局面,小西行长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出击,把自己的后方梳理一遍,至少要找出明军主力在哪里,数量多少,然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是求援啊还是怎么办。嗯,用现在人比较熟悉的术语来说,他决定来一次扫荡战。

    扫荡战,不是主力决战,当然不能把手头的筹码一股脑全压上去。小西行长调动了手下的嫡系一千五百人,加上宗义智和松浦镇信各七百人,组成了一支相对精锐的扫荡队,三千人这样的数量,又携带了很多铁炮,就算是遇到明军的突袭,也能撑上一段时间了吧?

    很遗憾,小西行长的期待最终落空了,坏消息以一种最坏的方式降临到他的头上。由松浦镇信统帅的这支扫荡队,出城的第二天就遭遇了明军大部队的进攻,在一场相当激烈的交战之中,明军的骑兵向倭寇轮番发起攻击,而松浦镇信则在“沉着”抵抗了一番之后,就作出了逐次掩护后撤的决定。

    这个时候,倭寇的军制反而显得比较有优势了。如果是明军,在不利情况下撤退往往会演变成溃逃,而面对着骑兵为主的明军,放弃掩护和抵抗的溃逃,几乎可以肯定将会演变成大屠杀!幸好,倭寇都是领主带着武士,武士带着足轻这样,大家都是认识的,而且相互之间的羁绊远远超过了一起当兵这种概念,其断后部队还真的是拼死抵挡住了明军的追击,尽管代价是大约三百人全军覆没,被明军统统砍掉了脑袋!

    这一场战斗的规模超过了先前的顺安之战,倭寇的损失大约是八百人,其中死亡超过了五百,其惨烈程度为小西行长生平仅见!而松浦镇信所作出的“明军至少五千人”的判断,也得到了小西行长的认同。一支至少五千人的明军到了自己的后方!那正面呢?小西行长很想照着李宾的脸上怒喷一口,你这家伙先前给的什么情报,入朝明军只有五千人的话,难道全都跑到我后面来了?

    其实他还真是冤枉了李宾,入朝的明军虽然总数已经将近一万,但是义州要防守,咸镜道方向要警戒,再加上顺安方向祖承训自领的亲兵,最终的迂回部队还真的是不到五千人,具体来说,只有三千四百多人而已,领兵的是因为顺安一战而行情看好的参将郭梦征。

    他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三千多人,迂回到平壤城的后方,等待城中倭寇出战之后,狠狠打上一仗,然后再大摇大摆地从平壤城的东面回到北方的己方阵线之中去。这一次回归的行程当然是被倭寇给侦察到了,先前小西行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就在附近的道路设置了观察哨。

    但是小西行长接到这个情报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明军已经切断了自己的后路,接下来只要持续如此的攻势,自己就只有坐困愁城的份了,他们怎么会又这么轻易撤走?紧接着,另一条情报就验证了他的怀疑,在平壤城的西南面靠近海岸的地方,又是一个倭寇的据点遭到了明军的袭击!而且这一次下手更狠,连倭寇带伪军,一百多人全都砍了脑袋,据点里的粮食和物资都被运走了,而不是烧毁!

    这下小西行长真正麻爪了,迂回骚扰部队面对敌方的物资,一般都是烧掉了事,只有真正的大部队才会把这些物资据为己有,用来长期作战!看来我是撞了大板了,大明军的大部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朝鲜,即将发起收复朝鲜的战役!

    事情到了这一步,当然是糟得不能再糟了,但是小西行长反而感觉轻松了不少,这总比他一天坐在那里云里雾里要强多了吧?当即就写了十封信,把自己遇到明军主力围攻的事情说了一遍,少不得添油加醋,宣称这是大明军来帮着朝鲜人收复失地了,一起渡海远征的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来吧,对手不再仅仅是朝鲜人了!

    这十封信交给二十名武士,骑上快马分头“突围”出去,这当然是为了保证求援的消息能送到后方的手中。结果还真的损失了好几路送信的武士,要知道明军郭梦征部虽然是撤回去了,但是李舜臣派出的突袭部队可是朝鲜本地人,他们登岸之后抢掠了倭寇的物资,便就地分发给那些坚持抵抗的朝鲜人,使得平壤和开城一带朝鲜人的抵抗活动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像这种几个人分头行动的倭寇武士,简直就是活靶子啊!

    宇喜多秀家在汉城正无所事事呢,忽然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一看就吓了一跳,他就算再怎么年轻不懂事,大明朝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是知道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嘉靖年间明朝在抵御东南倭寇方面露怯太多的话,日本估计没有人会想到和大明朝掰掰手腕的。自打登陆以来,大家其实一直都在等着明朝的反应,人家可不是不闻不问啊,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派了使者到名护屋城了!

    如今狼真的来了,宇喜多秀家不敢怠慢,连忙下令靠近自己的倭寇大军尽量向自己靠拢,定于五日之后在汉城召开军议,商议如何救援平壤城。

    而就在这同时,王子晋也下达了自己的命令:进入。

第七章() 
整个计划的第一阶段,就是要让小西行长在平壤城里待不住,迫使他在缩回去守城的同时,向后方发出错误的讯息,让倭寇主力以为明军主力已经入朝了。这样一来,倭寇的作战重心势必要北移,后方才有可能露出破绽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海上的突袭,使得倭寇必须在与想象中的明军主力交战之余,考虑到侧翼海岸的安全,不然一旦主力大军被人抄了后路,合围在开城和平壤一带,那里的几条江就够倭寇喝一壶的了!

    惟其如此,才能将倭寇的水师主力给吸引过来,为下一步的计划打下基础。

    但,不能等倭寇集结好兵力北上才发动,那样的话,说不定会弄巧成拙,因为现在正面的明军实力不足,万一有上十万规模的倭寇来到平壤城,听说自己后路有危险的话,说不定铤而走险反而去打义州,那王子晋可就是玩出火来了。

    何况,倭寇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小西行长虽然不算什么,但是真正会打仗的人还是不少的,比如那毛利元就的儿子小早川隆景,还有号称关西忠勇第一的立花宗茂——一想到立花宗茂,王子晋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名护屋城所见到的那位立花夫人,大名鼎鼎的女家督立花訚千代来。这个日本女人,似乎还很有点意思要到朝鲜来参加战斗呢!

    “嘿嘿,把你老公打败的话,你会不会来?”王子晋笑了笑,这可有点异想天开了,立花宗茂这家伙在游戏里数值堪比真田幸村,真实历史上的战例也是可圈可点,确实是一员后起的名将,所部又是立花家的精兵,历史上在碧蹄馆之战时,就是他一力抵挡住了李如松的连番猛攻,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李如松本人的性命,这家伙哪有那么好对付?

    现在王子晋所要担心的,是宇喜多秀家召集在朝的倭寇诸将大举军议,会不会有人看穿自己的虚实?虽然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做得相当好了,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王子晋又不是真正的天才将领?说到底他和小西行长都是商人出身,赶鸭子上架而已!

    因此一听说消息送进了汉城,宇喜多秀家下令所部集结了,他便决定开始这次计划的第二阶段了。第二阶段,便是以朝鲜后方忠清道、江原道、全罗道、庆尚道这四道的义军为主力,趁着倭寇集结兵力向汉城集中的机会大举出击,给倭寇制造足够多的麻烦,最好是打下那么一两座州城来。

    自从倭寇打败了朝鲜官军之后,其后方的义军活动就是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平息过。好比全罗道一带,就让小早川隆景一直很头痛,这次他奉命北上,权慄和高敬命的正面就等于空了出来,又有王子晋在背后支持,调运了许多兵器和物资,那还有不打的道理?于是就在汉城大军议召开的同一天,权慄和高敬命率领麾下八千人之众,冲进了庆尚道!

    庆尚道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朝鲜半岛最东南端,后世的朝鲜战争,在志愿军入朝之前,美军和南朝鲜军最后就是退到了这一带,凭借着此地周围险要的山势进行防守,在庆尚道的最东南面,就是入朝倭寇最重要的后勤转运中心,朝鲜最大的港口,釜山港!

    可想而知,八千朝鲜义军冲进庆尚道,这对于倭寇是多么大的震动!留守此地的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丰臣秀胜,这家伙纯粹是个农民出身,什么都不懂,仗着丰臣秀吉出身贫寒,身边没有多少亲族帮衬着,才得以窃据高位。丰臣秀吉当然也知道他的德行,一方面派了得力的人手给他当助手,另一方面只让他驻守釜山,管管后勤转运什么的,一个混事的肥差而已。

    一旦遇到这么大的事,丰臣秀胜顿时慌了手脚,怎么管后勤还要管打仗!他心慌不是因为这区区八千朝鲜兵,就算丰臣秀胜再怎么窝囊,他还是没有把朝鲜兵放在眼里过,义军终究是义军,揭竿而起才几个月的时间,再勇敢又能有多少作战经验?

    可是前方平壤那边出现了明军主力,这事已经传遍了整个朝鲜的上层了。对于明军,现在倭寇当中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沿袭嘉靖倭乱之中倭寇对于明军的认识,那些卫所兵实在是太豆腐渣了,比朝鲜人强不到哪里去。即便后来明军成功平定了倭乱,那些正宗的日本武士仍然觉得,这不是明军有多能打,而是在那时骚扰大明东南沿海的所谓“倭寇”之中,真正的东瀛武士太少,这种部队哪里能代表东瀛武士的战斗力?这是轻视明军的一派。

    另外一种就是对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