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香窃明-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九部联军虽然兵力浩大,但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破绽,起码联军的指挥就是个巨大的问题,现在扈伦四部虽然实力较强,但是并没有哪个首领具有跨越部落的声望,能够统一指挥九部!

    具体的作战方案,现在还在酝酿之中,不过因为九部联军的巨大压力,而使得努尔哈赤的建州部内部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这是他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如果内部不能团结一心拼死奋战,那么不管敌人有多少破绽,自己却会露出更多的破绽!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他这次来,确实是像王子晋所想的那样,是期望从李家,从明军这里得到一点声援的表示,这可以帮助他安抚自己部落中的人,让他们能够安心,并且坚决抵抗九部联军的进攻,之后才能慢慢寻找战机。

    不过,李如柏的态度显得很暧昧,并没有一开始就答应努尔哈赤的要求,他甚至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只是在那里兜着圈子说话而已。李家在辽东的利益,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建州部的战争,会对李家的重新崛起有帮助,还是有害处,眼下李如柏也看不清楚,他怎能急于表态?这已经不是索取一些财物,或者要求一些战后的权益分配所能满足的了。

第四十六章() 
努尔哈赤虽然还能沉得住气,可是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他没有想到,李家对于自己这点小小的请求居然会如此态度暧昧!

    这一刻,努尔哈赤发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明军无暇东顾,这一战主要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奋战,这一点并没有错;可是如果就此认为李家也会袖手旁观,那就错了,哪怕不出兵,李家对于辽东周边的局势照样有很大的影响力,照样有很大的诉求!这是他没有想到的,而现在,这个错误似乎已经显示出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子晋说了一句话,让努尔哈赤感激了大半年:“二爷,建州部如果失利,咱们明军在朝鲜可就不能后顾无忧了,那帮南关和北关的人,一定会对着咱们后方的转运虎视眈眈的!如果,他们和朝鲜的倭寇再勾结上的话,那可就糟糕之极了!”

    王子晋这句话,真的让努尔哈赤很感动!锦上添花不算什么,雪中送炭那才是最要紧的,自己刚刚所犯的那个错误,在王子晋这样的说项之下,立刻就不成其为错误了。不过在此同时,努尔哈赤也有些警醒起来,不为别的,就因为王子晋这番话,说中了他心里一个很隐秘的盘算,那就是对于建州部来说,他们或许还真的有可能和朝鲜战事发生关系!

    前文说过了,现在加藤清正所部已经进入了咸镜道,那里的地势崎岖,人民较为彪悍,而加藤清正所部的补给都要从平壤运过来,小西行长那可不是好说话的,有事没事卡一下,加藤清正就够难受的。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加藤清正发挥他的顽强和凶悍,已经在咸镜道站稳了脚跟,就连明军戴朝弁部,也只能是凭借着较强的机动能力,从加藤的包围圈中抢出两位朝鲜王子,然后转身就走,而无法在咸镜道真正立足。

    咸镜道的地方,原本就和女真人的地域毗邻,那里渡过鸭绿江,向北从宽甸边上穿过,就能抵达建州的老巢费阿拉;而如果折向西,就可以进入叶赫部的地盘,也就是所谓的南关。由此可见,不管是建州部,还是哈达部,如果想要和倭寇取得联系的话,都是非常方便的,要知道女真人历年来四出劫掠,对象可不仅仅是大明朝的辽镇,朝鲜也是其中的一个目标!他们对于朝鲜的地形,原本就很熟悉了。

    努尔哈赤原先就曾经想过,是否可以从倭寇那里得到些支持,别的不说,就光是卖些兵器,还有马匹给他们,就能赚到很多东西了,比方说,传说中锋利无比的日本刀;甚至,还可以向倭寇借一些铁炮兵来,这种奇兵在战争中使用得当的话,会收到奇效的。

    可是,王子晋这一说,努尔哈赤登时就知道自己没戏了。他的立场和叶赫部等部落不同,他是站在倾向明军的立场上的,根本就不能公开和倭寇联系,而叶赫等部落却可以!如果被大明知道自己和倭寇有联系的话,只要大明表明态度,宣称建州部是叛逆,那么已经面临联军重压的建州部势必将会瞬间崩溃,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就是从这时开始,努尔哈赤对于王子晋这个人真正重视了起来,此人的战略眼光,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朝鲜、东瀛、辽东内外,甚至还有京城和江南,他都能够纳入统一的大视角当中来考量,这样的人是极其可怕的,因为你局限在一个战场上,根本就无法打败他!而现在努尔哈赤就是这样的局面,他还面临着身边族群的挑战和威胁,哪里能够上升到那种层次?

    “幸好,我现在还是和大明处在同一阵线上!”努尔哈赤心中竟然升起这么个念头,因为大明在他的眼中,真的是太强大了,先有李成梁,后有李如松,都是他仰视才能得见的军事巨人,郝杰这位辽东巡抚也是深藏不露,动辄出手就是又准又狠,现在努尔哈赤的心中,虽然仍旧埋藏着对明军杀死他祖父和父亲的仇恨,但是这仇恨并不能动摇他自己的人生信念,他只是要往上爬而已。

    这并不奇怪,在大明军中原本就有很多来自异国的人效力,别的不说,就说李成梁,他家先祖就是从朝鲜返回辽东,在铁岭安家落户,然后就成为了大明的一分子;后来历史上曾经和满清多年交战的名将满桂,也是地道的蒙古人。而努尔哈赤自己,根本就是明军出身,他如果不是为李成梁当家丁那几年表现出色,忠勇可嘉,哪里能得到外出重整建州部的机会?

    而现在,在他的眼前,又出现了王子晋这样一个人物!在王子晋身上,最让他警惕的是他的年纪,王子晋比他更年轻!李成梁,郝杰,甚至李如松,这些人都比努尔哈赤大了很多,可以说等到努尔哈赤壮年时,他们都已经进入老年甚至是死掉了,不可能再对他构成什么威胁,至于李家的其他人,那些小木头们,努尔哈赤和他们朝夕相处,这些人有多大的本事,他自问再清楚不过了,他有信心制服他们,压倒他们!

    所幸,这样一个值得警惕值得重视的人物,现在是帮着自己说话的,努尔哈赤真的为之庆幸,他几乎不能想象,如果明朝真的放弃自己,甚至转而和叶赫等部落联手来打击自己的话,就凭王子晋这样的眼光,会使出怎样的毒招来?当然,此刻的努尔哈赤不会想到,有另外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已经准备向自己的背后射出暗箭了。

    李如柏原本是沉吟不语的,听见王子晋说了这么一句话,顿时双眉一轩:“王大人所言甚是!努尔哈赤,我倒不是不想帮你,只是眼下我父亲已经不是辽东总兵了,想要调拨什么武器粮食之类的给你,我没有这个权力;况且眼下,大明即将大举入朝作战,委实无暇他顾。你说,要我如何帮你?”

    努尔哈赤赶忙称谢不迭,哪怕李如柏明说没法给他任何帮助,这个态度总是要先谢过的。至于说实质性的帮助,有当然是好的,没有的话,声援一下也可以啊!

    他把自己的要求一说,李如柏又是看看王子晋,然后才点头道:“若只如此,当然可以,我李家纵使手中没有兵权,故旧仍在,可以在边境上作出调动,甚至出边墙去找找南关和北关的麻烦,也无不可,只是大的动作是不会有的,你也知道,朝鲜战事在即,如果我辽东军擅启边衅,朝廷可不会放过我们。”

    努尔哈赤大喜,李家有这个态度就足够了!哪怕出兵只是虚晃一枪,只要能吓得叶赫部鸡飞狗跳一下,他就可以对自己的部众大肆宣扬,你们看看,李家可没有放弃我们,我们不是只有自己在战斗!而且这种军事上的调动,不光是精神上的威慑,同时也会使得叶赫部等联军的进攻路线受到限制,为了不刺激到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入朝作战的明军,他们势必将会选择较为迂回的路线来进攻自己,那就是地势较为崎岖,缺少现成道路的北路。

    就在这一刻,当取得了辽东李家的表态之后,努尔哈赤心中的战略已经初显端倪,他的目光甚至已经投注在了心目中的决战战场,那就是古勒寨!这座建筑在古勒山上的小城寨,现在已经凸显出了他的地位,努尔哈赤那在李成梁身边培养出来的军事眼光,已经确定了一旦联军从北路进攻,最适合决战的战场,就在古勒山!

    一场决战的发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中包含着双方的共同意愿,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不是双方都决定战斗的话,这会战怎么可能发生?对于缺少攻城兵器制造经验的女真等部落来说,战争的主要形式就是野战,而如果此时一方能够据有咽喉要道上的某个坚固据点,那主动权可就全部操于己手了!可以说,就是李如桢这个表态,就使得努尔哈赤对于决战的胜算陡然提高了三分之多!

    而这,都是拜王子晋所赐!还没等努尔哈赤对王子晋表达他心中的感激之情,王子晋又随口送上了一份大礼:“佟指挥,二爷这里是缚手缚脚,不能对你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援,我却不同,如今九连城那里,所有后勤转运都是我的人在监督,待我想想办法,从那里的军需之中调出一批来,年底之前交给你们,让你们能够兵强马壮,去迎战那南关和北关各部。你看如何?”

    活菩萨啊!努尔哈赤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天晓得女真人有多缺兵甲了,他起家的时候,全部家当只有十三副甲!每次和明军共同作战的时候,他们对于明军的装备都是口水长流,看看那些编织细密,又轻便又坚固的鱼鳞甲吧,那一副就是好几匹上等战马的价钱啊!就现在,别看他和自己弟弟扫一扫境内,能凑出六千可战之兵来,这六千兵手里连六千把刀都不够,盔甲更是不超过一千副,其中大多数还是破旧失修的。

    因为明朝对于塞外各族,在贸易上向来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尤其是对于铁器的出口,那是极为严格控制的,每年每个部落要想从大明买多少口烧饭的铁锅,买多少根针,都是有数的。至于钢刀,箭头,这玩意纯粹就只能是靠走私了,努尔哈赤如果不是有李家在背后支持,他哪里能这么快崛起?而在李家的支持之中,兵甲就是最大的一块,这使得他部众的战斗力真正凌驾于其余各部之上。

    如今王子晋竟然说要帮他调拨一批军需物资,这是多大的恩惠!努尔哈赤也不管对方的身份,也不管李如柏就在边上看着,当即翻身就拜,朝着王子晋狠狠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又冲着李如柏连连磕头,大声道:“小人努尔哈赤,叩谢二爷和王大人如此大恩大德!”

第四十七章() 
王子晋心里那个爽啊,简直就没法形容了:瞧瞧,你们都瞧瞧,知道这个给我磕头道谢的人是谁嘛?知道是谁嘛?就是后世某些人吹得神乎其神,仿佛英明天纵,古往今来没人可以比拟的努尔哈赤,满清开国皇帝!给我磕头,给我磕头了!嗯,能让一个开国皇帝给自己磕头,这机会难得啊,可恨自己的手机被扔到苏州城外的水塘里了,要不然非得拍张照片下来不可,留到几百年后让人打开看看,嗯,“当时就是这样,连老天都感动得哭了!”

    李如柏却是带着诧异地看了王子晋一眼,他可没想到,王子晋居然会为了建州部做到这个地步!一时间,李如柏还以为,是不是自己的表态,让王子晋以为他需要马上跟进,甚至那些说无法提供实质性支援的话,令他产生了某种误会,以为这是对王子晋出手的暗示?

    李如柏其实并不打算对努尔哈赤有多少支援,他也想过李家以后地位的问题,结论就是如果努尔哈赤这个被李家支持崛起的部落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其实李家也未必就能得到多少好处,只要辽东一天不乱,那么李家就一天无法回镇辽东。所以,尽管和李如桢的意见有些分歧,但是李如柏却是乐见建州部吃一个大败仗的,那样的话,辽东不稳,除了李家之外,谁能底定乾坤?就算不能让李成梁重新出山回镇辽东,也至少可以把大哥李如松调回来吧?

    这就是军阀将门的限制了,凡事都是从自己家门的角度出发,他却根本不去想,如果叶赫部真的大胜,打败了建州部的话,会对于朝鲜的战事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最坏的情况,就是像王子晋所说的那样,叶赫部和倭寇联手起来,遥相呼应,那么朝鲜这一仗根本就不用打了,明军只能是先撤回来,集中兵力把叶赫部给解决掉,然后才能说到解决朝鲜的问题!

    这终究只是李如柏自己的想法,李家的擎天柱李成梁,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表态。不过,刚才听到王子晋的分析,又看到王子晋这么大手笔的支持建州部,李如柏也不能当着他的面表示反对,否则自己刚刚作出的表态算什么?

    等到努尔哈赤千恩万谢地出去了,李如柏才皱眉道:“王贤弟,我适才只是有意推托,虚言以安其心罢了,建州部是死是活,关我甚事?你这出手,可也忒大方了些。”

    王子晋暗骂你个目光短浅之辈,难怪李家号称将门,却是儿子一个不如一个,李如松一死,后面没一个成器的!建州部这么重要的棋子,李成梁好不容易才扶植起来,这些年来用得如此顺手,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倒掉?且不说朝鲜如何,大局如何,单单对你李家在辽东的威信,那就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啊!

    这道理,李如柏当然也是懂的,可是什么叫利令智昏?这就叫利令智昏,李家长期以来把持辽镇的巨大利益,还有李成梁去职这一年来的巨大落差,再加上他自己仕途上因为家门的原因而受到的打压,已经让李如柏有些失去平衡了!

    不过,王子晋也不好规劝他什么,毕竟身份亲疏有别,他只是故作惊诧,连忙解释:“二爷,倒是我莽撞了!不过,这建州部也算是听话,如果就这么被人给灭了,以后咱们在辽东,那可不光是少了个好帮手的问题,说话要让人听都比以前费劲——”

    李如柏却把手一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