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也是一个个的热泪盈眶,一副高兴欲哭的表情。
但是当牛拖着犁具在走了一百多米的距离后便是挺了下来,认牵牛的族人再是如何的抽打就是不走,在这个族人对牛打的狠了之后,这头牛非但不再前行,而且还拉着这个族人往后退了起来,直至卧底不起,让这个战士愣是如何的拉拽和抽打,反正就是不再前行了。
我在看到这一幕的情况之后,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是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了。
怪不得前世的人都说某某人是牛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了,反正都说牛很犟,就单从那个犟字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眉目了,上面是一个强,下面是一个牛,如此说来想要牛给你干活的话还不得不使用一些狠招了!
(本章完)
第96章 初试牛耕(二)()
这时我才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些对于如何赶牛的事情了,小的时候我记得,牛的缰绳不是和马一般是套在头上的,而是在其鼻孔中穿一个铁环,而后将绳子拴在铁环上用来牵牛的,这样牛就算是在脾气大,不想干活,但是迫于鼻子上的铁环被拉扯使其非常的疼痛,这时牛就会因为剧痛而不得不被牵着走了!
任你如何的犟,如何的脾气大,也是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了,呵呵!
感情原来这些事情还都是有典故的啊!
相同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便是找来了这些东西,铁环还是很好找的,之前为了打造铁箍,还是有很多的剩余的,只是找来了一个穿在牛鼻子上便可以了。
但是这个大家伙你把它弄疼了之后也是了不得的,撅起蹄子了是谁也收拾不了的,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吩咐族人们先将这个大家伙四蹄捆绑结实了才是敢让族人们给它上环,不然这个动作还是蛮危险的!
再给老牛的鼻子上上环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的,直接就是把这个牛哥疼的是涕泪交流,也就是它不会说人话,要是会说人话的话,我想它现在早就将我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过一遍了!呵呵!
之后在牛哥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们又对牛耕作业进行了一下实验,这次牛哥可是不敢在偷懒了,也不用拿着鞭子抽了,只要你轻轻的拽着缰绳向前走,他就是累的不行不行了,也是依然会跟着你向前走。
直接就从一个倔脾气的犟牛,变为了一个乖顺的老黄牛了!
在我们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是翻耕了有近一亩地的大小了,可见牛耕的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期间我们让这位牛哥休息了一会又是开始耕作了起来。一天下来没两个小时让这个牛哥休息半拉小时,等到快要太阳下山之际,已是开出了有近十三四亩地大小的耕地了。这还是只有我们三个劳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劳动量,想想要是将我这次经过贸易得到的近三千头牛都用来耕种的话,那么只需要一万人来操作,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翻耕将近三万多亩的土地了,八万亩的土地只是需要三天你的时间就可以全部翻耕完毕,这个效率可以说是杠杠的了!
从开始创造耕具开始到将耕具制作完成,在到最后进行翻耕实验,总计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其中,制作耕具主体花费了半天多一点的时间,而打制犁头最是用时较长,用去了差不多一天半还多的时间,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是没有花费多少时间的,只是一个小时便是组装好了。最后就是用了一体的时间对工具的使用情况,和配套的牲畜这些所有翻耕所需要组合的东西都组合在一起进行了实验,在这一天的实验当中,也是检验了耕具的结实耐久程度以及可靠性,同时也考察了牛和耕具之间的组合配套情况,直到一切发明验证的工作完成。总共用去了三天的时间。
在牛耕的情况如此之好下,我决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的将这个技术扩大,形成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在春雨前完成我们所有的耕种任务。
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资源和人力都投入到制作犁具的工作中来,也就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大量的犁具。
期间我和木鲁一块制作犁身的时候,姬颢也是一直在打着下手,对于这个东西已是不再陌生了,我在吩咐吴山的伐木小组大量的砍伐这种制作犁身的松木之后,便是吩咐姬颢大量的制作这种犁身。
现在必进是已经开始春耕了,我要是不加快速度的话是不能够赶在春雨来临之际就将所有八万亩耕地耕种好的,所以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要向准备春耕这个方向倾斜,以保证春耕能够按时的完成。
想到这之后,我又是再次啰嗦的给吴山安排一切其他小组所需的木料砍伐工作都放下,全部加入到砍伐犁身用料的木材之中来,以保证在制作犁身之间不会因为木料的短缺而造成,犁身制作的速度受到影响。
在有图纸和具体数据的前提之下,又有尺子这样的度器的帮助,对于加工犁身这样的工作是不困难的,现在木工作坊的工人已是达到了一千多人了,在制作家具,建造房屋所用的木料建造等一些木工活的经验的积累之下,这一千多人,可以说都是非常熟练的工人了。再加上我们部族对于铁的冶炼和用用,使得木工的工具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对于木工制作木器的速度和效率以及木器的复杂程度都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在由此条件之下,我就直接的向姬颢发布了体质一切出了制作犁身以外的所用活,在伐木小组的大量木料的支持下,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制作一千副的犁身的工作。
我想这样的要求还不是很苛刻的,毕竟按人头来计算的话,每个木工只需要在三天的期限之中完成一幅犁身的制作就好了。
我想这样的任务是不难的,在在现在耕具还没有制造出来之前,我们还是不能干等的,要先组织人耕,必进现在的时间可是耽误不起的,就算是在秋收时这些人耕的土地的收获并没有牛耕的收获多,也要从现在开始进行翻耕的工作。
只能是在翻耕的过程中,下线一个耕具,就在翻耕的工作中投入一组耕具,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不会因为等待耕具而使得耽误了春耕的时间,同时也是让族人们看到了人耕和牛耕的差距,首先是效率上的,其次就是翻耕的质量上的差距。
在这样的两厢比较之下,我想族人们是很快就会接受牛耕带来的方便了,也让他们能够意识到新型工具所带来的好处!以前也有牛,也有木头加工,更有铁器的使用,但是从来也没有人想到将这一切结合起来会得到如此高效率的组合。
起到一个促进他们开动脑筋,加强了他们的创新创造的动力,让他们能够思考到如何去改进工具,使工具的速度效率更高,更方便使用,怎么做更加的省力又速度更快。为以后工具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
必进对于这些新型工具的改进和创造这样简单的发明而言,完全都是没有必要我来做的,只要是这些族人能够认识到这样的好处之后,我想以后就算是我不在发明和改造这些工具了,族人也会在这个启发下,摆脱从前的拿来就用主意!
能够想到,这个工具到底是怎么省力的,我怎么做才能使这个工具更加的省力并效率更高!
能够有这样可以开动脑筋思考的族人不需要很多,就算是出现一两个也是会对我们部落的发展起到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必进我是人又不是神,总不能所有的发明创造的工作都有我来做吧,总是的要培养一些头脑灵活的人来代替和接替我的发明工作的吧。
要是这些都我来做的话,一个是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完成它,再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作者一切。就算是我一辈子不停的发明创造,也是不能提高这个时代人族的技术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发明创造的这份伟大事业中来,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够将这个时代人族的科技不断的提高发展,就算是以后我百年后也是有能人不断的出现,来继续带领人族的科技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提高。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建立学校,为什么每次发明一些东西的时候,都是要找很多的人来和我一同工作的原因了。
建立学校是让他们能够打好文化的底子,能够更快和更好的理解我所做的这些东西的道理。在发明是让很多人参加,是我想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本章完)
第97章 组织翻耕()
我在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是用心良苦的,就是为了以后将我从这些繁琐的简单工具改进改造的工作中能够解脱出来,能够更好的去解决一些对时代进步产生巨大作用的一些发明和创造。
就比如前期的铁矿石冶炼,包括最后的铁的用途和打制成工具。以及煤炭的使用等这些会对人族科技起到决定性促进作用的发现和创造一般。
而不是再去参加一些像是弓箭的改进啊,新工具的创造啊,等一些繁琐普通的发明之中。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很难,就算是现在的条件下这些原始人在受到启发下就能够做到。但是因为知识的浅薄,理解力太差,再加上不善于思考和动脑。才导致了有牛,不懂得和工具组合起来进行耕地,有制陶的技术,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的用制陶技术烧制砖石用来建房的情况了。
我想在我的教育普及之下,以后这样的情况也许就会改观不少了,等到这些原始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本质能够很好的认知之后,便是会自然而然的开动脑筋,去通过改进工具来抗衡和克服大自然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了。
第四天的时候,我就带着制作好的十副耕具和耕牛以及一些经过简单培训的操作手一块来到了姬由所负责的耕种小组了。
准备将这些新创造的耕种工具迅速的投入到翻耕的工作中来,加快翻耕的速度。
为什么这么快就有了十套的耕具呢,因为我先前在做好实验用的耕具木架的时候,是吩咐了姬颢大量的生产这些配套的部件的,而后在铁犁头打制好的时候也是吩咐了莫冶要将现在的铁匠铺的工作主要以铁质犁头的打制为主,在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已是断断续续的制作组装好了九副耕具的部件了,组装的工作是比较快的,再有第一个耕具的组装经验之下,在众多熟练工人的组装之下,并没有费很多的时间便是能够组装成一套套的耕具了。
所以在第四天的时候加上最先制造的那副试验用的耕具的话,就是有了总共十副的耕具了。就在我们来的时候,铁匠作坊也是打制出了几个铁质犁头了,但是因为并没有经过淬火打磨等工序,也是没有和木质耕具主体组合,所以是并没有做好的,我想在我们接下来的一天的翻耕工作之中也许就会有制作好的耕具不断的加入到翻耕的工作中来了。
总的来说制作耕具的木质主体框架并不会费很多时间,再有了尺子这个流水作业的大杀器之下,木工作坊的族人都是按照我的吩咐将一个个木质部件按照规定的大小粗细长度来制作的,最后再将所有的部件按照图纸组装起来就制成一个完整的耕具主体了。可以说在木料充足的情况之下经过流水线的作业下,这样的生产效率是相当的高的。
整个木工作坊权利开动之下,一天的时间完成几百套的耕具木质主体的制作也不再话下,必进木工作坊可是有一千多工人的,按照人头来计算的话没人完成一件耕具的制作,也有千套的规模,但是这样的东西是不能够按照人头来计算的,必进现在木工作坊的工人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耕具部件的制作技术,虽然在我看来这样的东西很简单,但是对于这些原始人来说就显得比较高难度了。熟悉制作工艺和流程还是需要时间的吗。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木工作坊的族人很快就会熟悉制作流程,对于这些部件的加工技术也会飞速的提高达到熟练的地步。
相对于木工作坊的耕具框架的制作来说,铁匠作坊的铁质犁头的加工就比较费时费力了。
一个是因为将铁矿石冶炼直接浇筑成犁头的毛坯还是需要时间和技术的,再就是冷去和加热也是一个漫长的工作。置于后期的锤炼,淬火以及打磨开封就更加的费时了。
这都是一些比较细心的活计,这些工作是马虎不得的,只能是按照严格的步骤来一步步的打制,少有差池便是会报废整个的犁头。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耕具的木质框架工作完成的是相当的有质量有效率,再有两三天的工夫便是能够将耕具框架主体制作的所用任务都完成了。而铁匠铺的铁质犁头的工作就明显的落后了,现在就是所有的耕具主体框架都在等待铁质犁头的加装了,等到这些耕具的框架都将铁质犁头安装到位之后,便可以参加翻耕的工作了。
也不能说是铁匠作坊的工人没有尽力,是偷懒了,必进就像我先前所说的,这是一个技术活计,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其严肃程度也是相当的高的,容不得半点的马虎。所以才造成了耕具主体框架等待铁质犁头的安装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到今天为止,铁匠作坊因为不断的在打制的过程中,随着打制铁质犁头的经验不断的积累,熟练度的不断提高,打制效率也是在不断提高。
现在铁匠作坊打制铁犁的速度比起先前来说已是快上了不少了。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天随着熟练的工人不断的加多,其打制的犁头质量和速度也会不断的加快。
随着我们这些使用新式翻耕作业的牛耕小组的到来,其余拿着锄头铁锹的族人也是向我们投来了好奇的目光,都是在疑惑的看着我们一行三四十人的队伍,并不是的相互嘀咕,也不知道族长这是又行的哪出!怎么带着一群人拿着奇奇怪怪的木头和牵着牛来到农田了。一时间也是好奇非常,对于我们一行人的动作并不理解!
必进,昨天的牛耕作业实验,我只是小面积的试了一些,虽然也是有族人看到了我的动作,并明白了我所做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