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球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猿球崛起- 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而在炉子的另一侧最低处还有一个闸口,并有一名族人负责看守,当炉中矿石熔炼之后,将会经过这个闸口被排出,而后经由导槽流入一个一米长宽的方形熔池,熔池的顶部分别站着几名族人,同时负责向池内抛洒石灰,用来继续分离池中铁水中的碳、硫等杂质,并加以搅拌,让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和熔池中的铁水反应,去除更多的碳,从降低铁中的碳含量,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钢材。

    显然此时开炉并没有多久,冶炼炉内的铁矿石还没有充分熔炼,所以现在这几名族人都在紧张的翘首以待冶炼炉中的铁矿石融化,做好准备,一旦冶炼炉开炉,铁水流入熔池之中他们就会立即开始紧张的工作。

    不过,此时熔炼池上面的将人虽然无事可做,但给熔炼池加温烧火的几名族人却是忙的不可开交。他们正在熔炼池下部加温的窑内不断投送焦炭,以保持熔炼池中的温度,避免待会铁水流入熔炼池中降温速度过快,导致搅拌不充分。

    虽然熔炼池上面的几名族人现在无事可做,但也炙热难耐,毕竟,他们可是站在熔炼池上面的,而熔炼池下面有在不断的烧火加温,现在他们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能不炙烤吗。

    结果就是熔炼池下面就是几口大水缸,你面盛着满满的水,这些熔炼池上面的族人不时的就需要跑到下面喝上几大口水,而后换要让水缸边的族人将他们身上的‘防护服’打湿,不然早就受不了了。

    就算是这样,还有好几组准备随时替换他们的族人站在一边,一旦他们其中有人感觉到不舒服受不了,就会被替换下去,以免造成高温中暑的现象发生。

    看到这整个场地的设置,以及所有设备和工具的准备,都是按照我给木鲁的建议弄得,而记得前世看过的天工开物上面的图画也是这样标注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纰漏啊,怎么会出现问题呢!

    这让我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人依照此法就能练出钢来,而我们就不行呢。

    按照原理来说,这样的土法炼钢,虽然并不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钢材,可是最普通的低碳钢还是能搞出来的啊!就算再不济,那练出来的钢也要比我们现在用的铁要好啊,怎么会出现太脆或者是太软的两种现象。而达到要求的钢材却很少!

    不过,光从这表面现象观察,肯定看不出什么问题。看来待会只能先看看族人们是怎么操作的,看一下他们是不是有些地方操作的不对,只要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那么解决问题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不过,趁着冶炼炉还没有出铁的这段时间,我还是要在细细的询问一下负责这块的木鲁,细致的了解一下情况,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也能给我省去不少的时间。

    昨天木鲁再给我汇报的时候,也只是粗鲁的给我说了一下,并不是很细致。现在细致的在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章完)

第800章 问题症结所在() 
    不过,趁着冶炼炉还没有出铁的这段时间,我还是要在细细的询问一下负责这块的木鲁,细致的了解一下情况,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也能给我省去不少的时间。

    昨天木鲁再给我汇报的时候,也只是粗鲁的给我说了一下,并不是很细致。现在细致的在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想到这,我就对身边的木鲁问道:“木鲁,你说你们冶炼出来的钢不是太软,就是太脆,这是怎么回事,你给我细细的说一下,我好找找问题,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原因所在。”

    听到我的询问,木鲁当即回道:“族长,是这样的。上次我给你汇报的时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熔炼池下面没有烧火,开炉后,铁水一流到熔炼池中,族人就按照你说的方法进行搅拌,可是没多会,池中的铁水就变得粘稠起来,温度也下降的厉害,所以我就赶快让族人将池中铁水放出,而后灌入准备好的模具之中冷却成铁块。可是这样的铁块虽然很坚硬,但同时也很脆,就像我们直接练出来的生铁块一样,不加热的情况下一敲就碎了。只要经过一番打制之后,才会好点。”

    “于是,我就想了,是不是我们搅拌的不够均匀,但不管我在投入更多的人力在经信局搅拌作业,得到的结果都是这样,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温度不够,导致池中铁水降温速度太快,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于是我就让族人吧熔炼池拆掉,而后在熔炼池底下建了一个窑,专门来给熔炼池保持温度。这一次效果很好,熔炼池中铁水因为池底加热,所以温度降低速度变慢,我们搅拌了好一会,是原先时间的一倍往上,池中的铁水才开始便的粘稠起来,于是我就让族人们将池中铁水灌倒模具中冷却。”

    “可是没想到这次我们得到的铁颜色和以前的大不一样,尽然是银白色的!我还以为成功了,高兴坏了。不过为了确定我们得到的东西就是族长你口中所说的钢,于是,我当即就安排族人拿到铁砧上捶打,可是没想到这种铁真是软,捶打的族人没费多大劲就能把铁块打成一把刀。锻打成刀具之后,我就让族人取来一根木头想要测试一下这种东西的质量,看到底是不是族长你所说的那种钢!”

    “这一实验可好,用这东西在木头上砍了半天,没见木头被砍断,却是刃口卷曲了,而且刀身也有些弯了,这也太软了。根本就不像族战你说的钢是一种韧性很强,却很坚硬的物体。所以我就知道,这不是族长你想要的东西。而后我们又经过反复几次实验,终于得到了少量你所说的那种韧性强,硬度大的钢,可是产量很少,十数次冶炼也就偶尔能够成功一两次,至于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我也搞不懂。可是每次我们的操作都是一样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就是搞不懂怎么每次得到的都是这种东西,而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不,实在没办法了,所以才找到了族长你。”

    说到这木鲁就不好意思了起来,神情显得有些沮丧,显然他既对这种失败有些耿耿于怀,但又因为这不到问题所在而感到很无奈。

    不过从木鲁的口中我还是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首先,第一次他们冶炼出来的确实是生铁。因为只有生铁才会是硬度大,却很容碎,不好加工。

    这可能确实是和铁水冷却太快,导致铁水中的各种杂志和碳没有充分和熔炼池中的铁水反应,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木鲁的做法很对,在熔炼池下加装上窑,用窑来给熔炼池加温,这样铁水温度减低速度变慢,能够充分的搅拌,通过搅拌让石灰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和铁水中的各种硫化杂质以及碳发生反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钢。

    可是因为他没有把握住一个度,过分的搅拌让铁水中的碳在充分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之后,熔炼池中的铁水就会变成纯铁了,而纯铁质地较软,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钢。

    而钢是控制铁内的含碳量在一定的数值,而不是完全脱碳,所以第二次木鲁得到的东西肯定就是纯铁了。虽然肯定纯度不高,但显然其中的含碳量太低,导致还没有我们现在所用的铁器坚韧。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之后,我就让木鲁把两次试验的产物给我取来瞧瞧,看看实物到底是不是我所猜想的那样,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毕竟,搞科学不能光靠猜想,还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对比来积累丰富的经验,并通过一次次的继续试验,用来证实猜想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目的,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木鲁得到我的吩咐后,当即屁颠屁颠的亲自跑去给我拿取前两次的失败作品,同时将成功的作品也一并取来,我要进行一番对比。

    木鲁速度很快,没一会就拿着三样东西赶了回来。这小子还算机灵,知道实物要有充分对比性的原理,所以给我取来的这三样东西都是打造成了初具刀的模样,方便我好判别。

    当他将三次试验物品交到我手中之后,我就细细的开始打量起来。

    一把断刀,表面颜色稍有银白,但略显暗沉,黑色明显,断裂处的茬口颜色和表面颜色差不多,显然这就是第一次的失败产物了,应该是生铁无疑。

    而另一把刀则是基本上都是银白,入手光滑,冰凉,卷曲的刃口和弯曲的刀身赫然在目,我在用力弯折之下,尽然能够让刀身更加弯曲,却没有出现任何即将要断裂的迹象,显然和我猜想的无二,这必定是纯度很高的铁了。

    最后一把则是成功的作品,打造好的刀身上泛着阵阵寒光,整具刀身通体雪白,不似第一把断刀那样颜色暗沉,也不似第二把弯刀那样通体银白,色泽介于两者之间,却更显美观,让人看着就很舒畅!

    (本章完)

第801章 炼钢() 
    而另一把刀则是基本上都是银白,入手光滑,冰凉,卷曲的刃口和弯曲的刀身赫然在目,我在用力弯折之下,尽然能够让刀身更加弯曲,却没有出现任何即将要断裂的迹象,显然和我猜想的无二,这必定是纯度很高的铁了。

    最后一把则是成功的作品,打造好的刀身上泛着阵阵寒光,整具刀身通体雪白,不似第一把断刀那样颜色暗沉,也不似第二把弯刀那样通体银白,色泽介于两者之间,却更显美观,让人看着就很舒畅!

    用手指轻轻一弹刀刃,能够发出轻微的嗡鸣之声,用手抚摸人口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把刀的锋利。

    回头示意阿大取来一根木头,转身握刀一个劈砍,感觉没用多少力气就将阿大手中木头一削两段,当真是锋利无匹,堪称好刀。

    不由暗自点头,这才是我想要的钢。

    可是这样的钢材,就木鲁汇报,产量很少,冶炼了十数次才能有一两次成功,而所得材料只能勉强足够锻造十几把刀,而且就为了得到这点钢材,木鲁他们可是忙活了十几天啊。

    要是依照这样的速度,麻痹的,等到年底所炼制出来的钢材也就只能打造几百把钢刀的,要想装备五万大军,那不得到后年马月去了!

    看着眼前这柄闪烁着幽冷光芒的雪白钢刀,双手轻轻摩挲着,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冶炼问题。

    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技术是炒钢法,其技术原理就是将铁矿石先冶炼成生铁,而后将生铁进行熔炼,加热成半液体或液体状,而后加入精铁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精铁粉和空气中的氧来稀释和去除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含碳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法。

    在前世,人们常把由矿石直接制钢的工艺叫一步冶炼或直接冶炼,而把先由矿石冶炼成生铁,然后再由生铁炼钢的工艺叫两步冶炼或间接冶炼。

    先前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一步炼钢,可是现在事实却是证明我的这个想法有些过于不切实际。也许最终导致我们炼钢成功率太低的原因就是这个问题导致的。

    看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还是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来,不能过度的盲目去追捧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然也只能让自己本想绕过弯路直达目的的想法落空,最终行的弯路却是越远。

    根据木鲁给出的三种实验材料我可以得出,首先由铁矿石一部也炼成钢材的难度太大,就投料多少为好,这个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实验,很难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并不是我们这个冶炼行业才开展了两年的原始部族所能够掌握的技术。

    之前对于我盲目急进的最好证实就是我们冶炼出的样品不是生铁就是熟铁,至于一步到位冶炼出来的钢产量低的吓人。

    看来我们的炼钢法还要改进啊,不然想要大批量的得到优质的钢铁材料那绝不要想了。还是踏踏实实的按照两部炼钢的方法来进行,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也练出合格的钢材。

    现在炼钢所需的熟铁我们已经能够出产,现在木鲁开炉冶炼的这座冶炼炉就能够出产熟铁,那把银白色的刀就是最好的证实。至于另一种材料生铁,冶炼作坊是最不缺的东西,每天都能产出很多,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现在所使用的这座冶炼炉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熟铁材料就好,而后经过一番加工,就是炼钢的好材料了。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就让木鲁在这块场地的一侧重新再堆砌一座高炉和一些相应的设施,并要求他让工匠们现在操作的这座冶炼炉负责冶炼熟铁,就是那种色泽银白,质地偏软的铁料。

    而冶炼钢铁则由新建的冶炼炉来完成这个工作。

    等到木鲁找来匠人,开始新建另一座冶炼炉的时候。这时,现在这座冶炼炉中的铁已经冶炼好了。开炉后,火红的铁水就随着引导槽流入了熔炼池,而后经由族人投料,搅拌,铁水中的碳在经过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后,不断减少降低。

    因为熟铁熔点高,有一千五百多度才会融化,而生铁在一千两百度时就会熔炼成铁水。显然出炉的都是生铁水,经过搅拌之后,其中含碳量降低,生铁逐渐想着熟铁变化,导致熔点升高,在温度不升高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凝固的现象。

    直至铁水液体变得粘稠,渐渐出现凝固现象后,我知道,现在熔炼池中的铁水中的含碳量已经很低了。基本上达到纯铁的样子。同时通过询问木鲁,得到木鲁的肯定,银白的铁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得到的。

    得到肯定后,我就吩咐木鲁让族人们将铁水浇筑到模具中,先冷却铸成铁块,而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大约一个小时候,当浇筑成块的熟铁逐渐冷却,在经过冷水冲泡进一步给其降温,达到人的手可以抚摸的程度后,我去过一块铁,拿在手中看了看,色泽银白,和那把软刀颜色相仿。

    又取来铁锤,敲打了一番,感觉确实如木鲁所说,质地很软,比其它的铁都要好加工变形,柔韧度延展度都很好,就是韧性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