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绝新汉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冠绝新汉朝- 第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

    喊杀声冲天而起。

    经过艰苦操练、憋了好几年的精兵,宛如出笼的猛虎一样,拼命呼喊,声音混合着浓烈的气血煞气,冲天而起,连天上的云朵都被撕裂开来,露出一片晴空。

    狂暴的玄甲兵配合着精锐兵器,又在严格的指挥体系有序推进,刘和安排了人手,本来打算在巷战中挣扎一下,结果也是一触即溃,根本抵挡不住。

    于是他整个人崩溃了,开始怀疑现实。

    “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这说不通啊!”

    刘和扬天长叹,然后硬是被几个亲兵拽着,狼狈奔逃。

    “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这座城池,抵御了拓跋部多少次攻打?结果玄甲兵来了,一个照面就被破了,连巷战都坚持不住,被人肆意屠戮,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为什么会是这样?”

    他完全想不通其中缘故,但人到底还没有疯癫,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稍微清醒了一点,就带着众人就从密道中逃了出来。

    “咱们现在去繁畤,找到姜黄,把消息传出去,然后再固守……”说道最后,刘和没有多少底气了,说实话,他不认为繁畤就能比自家城池坚固,连崞县在玄甲军的攻势中都坚持不到一个时辰,繁畤还能有不同?

    但无论如何,刘和都已经没有了选择,只是当他们逃离崞县范围,进入野外没有多久,就碰到了一队匈奴兵马。

    “援军?”

    刘和心里升起一点希望,可等他看到对面带头的,是满脸仓皇的姜黄之后,心彻底沉了下去。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门() 
    狭窄的帐篷里,两个兵卒小心的挪动着,借着月光,他们能勉强看清东西。

    “队主,你说玄甲军现在到哪了?是不是已经打到晋阳了?”其中一人低声问道,这人看起颇为瘦削,脸上还带着一道疤痕。

    听了他的话,就有另外一个声音响起:“怎么可能那么快?玄甲军再厉害,最多也只是到崞县境内,可能正在安营扎寨,准备攻打崞县……”说话的这个人,身材倒是魁梧,不过说起话来却有气无力,似乎是受了伤。

    “还是队主有见识……”

    这两个人,正是之前边疆哨所的戍卒,违令外出,中途碰上了玄甲兵,不仅没有来得及传信,自己也交代在里面,死伤惨重,唯独这两人活了下来,成了俘虏,被放入营中,随着军而动。

    这时见玄甲军停了下来,二人不免疑惑,为了驱散心中惊恐,不得不找些话来说,才有了这一场对话。

    二人的疑惑持续了好一阵子,但随着一阵脚步声的传来,终于被打破了

    “进去!”

    就听一声厉喝,几道身影被推进了狭小的营帐里,这几人踉踉跄跄,其中一人还被魁梧队主的腿给绊倒了,好一阵狼狈。

    “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待着吧!”

    帐子外面,押送之人说了一句,便不复多言。

    瘦削疤痕男子和魁梧队主刚才不敢作声,等帐外的人好像是走了,才敢大声喘气,然后打量起新来第几位。

    因为光线灰暗,二人看不太真切,但分辨人数还是可以的这次被推进来的,一共有四个人。

    “兄弟,没事吧,对不住,身上有伤,没法动弹,绊着你了。”魁梧队主倒是一团和气,实是注意到这几人虽然狼狈,但衣着不凡,该是重要人物,能被玄甲军捉拿的,肯定是自己这方的人,当然得客气一点。

    那人却无甚精神,只是摇摇头,说着“无妨”便不复言语。

    余下三人也聚集过去,默然不语,倒是让这俘虏营帐中的气氛沉闷起来。

    瘦削兵卒受不住,忍不住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来历,也说出来,大家有个照应,我等乃是那边疆哨所的……”

    但他的话音还没有说完就已被打断……

    “你们是边疆哨所的?”打断的那人豁然起身,靠近过来,脸上满是怒气,“玄甲兵来袭,为何不提前通报?”他这一说话,立刻就有股官威呼啸而出。

    两个兵卒马上就被镇住了。

    过了好一会,队主才喏喏说道:“玄甲军势大,我等尚未来得及反应,便已被擒。”他当然不敢实话实说。

    另外一个兵卒小心请教四人姓名。

    质问的那人气呼呼的坐下,说道:“我是刘和。”他又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人,“这个是姜黄。”

    “刘和?姜黄?”

    两名兵卒面面相觑,他们如何不知这二人的名号,那可是镇守并州东北,赫赫有名之人,一个是匈奴宗室,一个是氐人大头领,在两个兵卒看来,都是利于匈奴国之上,呼风唤雨的人物!

    结果和他们一样沦为了阶下囚。

    震惊之下,二人久久无言,过了好一会,队主才猛然惊醒,一句话脱口而出:“两位既然在此,那崞县、繁两城,莫非……”

    这话,让刚才还满脸怒气的刘和一阵苦笑,他仿佛被抽去了浑身的力气,一下子坐了下来,摇摇头。

    姜黄则道:“两城皆破,玄甲军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开拔南下,攻伐并北!雁门危矣!”

    “这怎么可能?”

    两个兵卒面面相觑,感觉像是在听天方夜谭,他们只是随着玄甲军一路行军,到了地方安营扎寨,然后就有人过来说,两座阻拦拓跋部许久的城池,就已经都被攻破了!

    这才多长时间?

    但是,说这话的人却是两城的守将,他们可不认为,自己值得玄甲军特地安排几个假冒的,过来妖言惑众。

    “莫非那玄甲军,是天兵天将不成?”

    在二人的惊疑不定中,这军营果然开拔,连夜行军,等到了第二日,这营帐里又多了几个人,其中一人,架子最大,年龄不小,被几个人护卫着。

    这人名为王选,乃是太原王氏的一支,为雁门郡的太守。

    一日下雁门!

    此时,幽州动兵的消息才刚刚传开,甚至近在咫尺的祖逖、慕容、拓跋,也才刚刚知晓,尽数疑惑起来,不知这幽州为何突然之间就转守为攻了,而且还一下子就打向匈奴!

    至于拿下雁门郡的消息,他们都还不知道。

    甚至连匈奴本身,都一下子被打得有些找不着北了。

    “到底是为什么?”刘聪在朝会上再次大发雷霆,他拿着北边的战报,问着文武百官,“因为那两个使者被朕软禁,陈氏就不顾一切的要来攻伐?哪有这样的道理!若是如此,那朕现在就把那两人砍了,我倒要看看,他陈氏到底敢如何!”

    “不可啊!”

    “皇上请息怒,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是啊,还要从长计议!”

    匈奴国主话音刚落,臣子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阻止了,无分文武,皆显得很是急切。

    刘聪一听他们的话,就更不快了。

    “好啊!一听说我要杀幽州的人,你们一个个吓得,这是怎么了?看幽州这么快就攻下雁门,觉得朕的这国是顶不住了,害怕得罪了新主?”

    “皇上误会臣等了!”

    “臣等,皆是为了这国啊!”

    “还望皇上明鉴!”

    众文武的心思,被窥出了一点,也不慌乱,一个个振振有词的,当真是气势如虹。

    刘聪不好发作,况且玄甲军一夜忽来,雁门郡一下就陷落了,着实让他震惊和惊恐,现在发怒也有掩饰的意思,为了掩藏心底的恐惧。

    真要是幽州兵至,这满朝文武皆可投降,唯独自己,是怎么都跑不了的。

    “皇上,雁门本是重镇,当初围剿刘琨、以及这些年来抵挡鲜卑,都靠着雁门郡各个县城的支持,兵卒众多,战力其实不弱,在咱们国中的地方守军上,是数一数二的,这次因为那两支军队北上……”

    “对了!那两支军队!”忽然,刘聪眼中一亮,“原来是这样,不是玄甲军强,是朕之前为了对付柔然,将可战之兵调动往北,这才给了陈止可乘之机!”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气衰,废太子意动() 
    刘聪仿佛瞬间恢复了精神,红光满面,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说法。

    “陈止这次亲征,说不定要付出代价!他……”

    正想要来一番长篇议论,提振士气,偏偏就有人过来打断——

    一个小宦官从殿侧接到了一封传信,只是看了一眼就不敢耽搁,匆忙而至,经过层层传递,最终落到了刘聪手上。

    说实话,刘聪看到有人传信之后,就有些不自在,他现在非常不喜欢听到急信,但看着信封上的加急标注——这是经过宫中人检查之后,确定十万火急,才会在朝会上送交过来。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不安,刘聪缓缓打开了书信,只是一看,就瞪大了眼睛,然后两眼一翻,便昏倒过去。

    顿时,朝堂上一片混乱。

    众大臣一时之间是真的慌了手脚,连靳准都满脸疑惑,不明缘由,但他经验丰富,马上就意识到,传来的那封书信内容必然非同小可!

    皇帝当庭昏厥,这朝会当然是开不下去了,于是文武很快散去,靳准则第一时间发动人脉,让人打听消息。

    按理说,这样的消息十分敏感,在皇帝还没有下令之前,肯定是要保密的。

    但靳准到底不是一般人,有不少人出力,等他这边回府,那边就有人过来禀报消息,告知了原因。

    知道了根源后,靳准一屁股坐在胡椅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他才长叹一声,叹息道:“祸事了!大祸临头!怕是我匈奴国不保了啊!必须早做准备!”随后让人去召集族人。

    但等传讯的人一走,靳准又回过神来,又派人出去,把前面出去传讯的人叫了回来。

    家中子侄忍不住问起缘故。

    靳准却道:“此等时候,宫中那位更为慌乱,若被其发现我召集族人,定要多生事端,这时当低调不语,等机会再动!”

    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将亲近的族弟分别召唤过来,毕竟这事如果不早做准备,真到了跟前,临阵抱佛脚不见得来得及。

    不只靳准一家,那隐秘消息当夜就传遍了整个晋阳,令城中上下尽数担忧起来,纷纷做出反应,一时之间,整个匈奴国上层都惶惶不安,宛如乌云笼罩,所有的人,都在等待下一步的战报传来。

    凌晨时分,皇帝醒来,又发出了命令,让刚刚开拔、准备出塞的两支精兵尽数回防,跟着又向南边下达命令,让刘粲赶紧带着兵马回来护卫。

    ………………

    刚踏上北上道路的朝廷使节团,也是刚刚才知道陈止亲率大军西伐的消息。

    “这到底是为何?”

    温峤找了苏峻过来,二人相对而坐,都是愁眉不展,想不通其中缘由。

    “或是幽州与匈奴之间存在暗战,最终促成了这般局面,内里的原因,我等确实无从知晓啊!”苏辽揉了揉太阳穴,一阵头疼。

    二人这般上路就是去见陈止,结果走到半路,知道人家不在幽州,去了交战区,二人总不能也追过去吧,如此一来,这事就麻烦了。

    不过,他们的烦恼没有持续太久,当日下午,章武县令就派了衙役过来,终于追上了使节团的队伍,跟着就说让他们先返回章武。

    “怎么了?”苏峻不由笑了起来,“好不容易把我们盼走了,却又要让我等回去?”那位县令的心思,使节团里也有看得明白的。

    “说吧,到底是因为何事?”温峤没有玩闹的心思,他很清楚,这时突然找过来,让他们回去,肯定和幽州出兵的原因有关系。

    那衙役却摇头道:“这事缘由,县令并未告知小人,只是说让两位天使尽快回去,不久之后,祖都督会亲自过来,为两位解答。”

    “祖逖要来?”

    听到这,连苏峻都不由意外起来。

    祖逖如今已被正式授予了冀州都督之职,更挂了一个郡的太守名号,连直属关系都被调到了河间王之下,这些年虽然和河间王之间貌合神离,双方多有龃龉,至少在表面上还算和睦。但祖逖不会轻易踏足河间王的核心之地,而章武便算是其中之一。

    听得消息,温峤朝苏峻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我这几天才知道祖逖与河间王的真实关系的,这人其实和幽州关系匪浅,四年前他被石勒攻伐,还被各方排挤,就是靠幽州借的几千兵马站稳了脚跟,自那之后,祖逖与幽州的关系越发密切,粮草辎重多求于幽州。”

    苏峻说出自己所知,末了还补充了一句:“如今,祖都督的兵马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幽州系,时常被看做幽州在冀州的代行之人,前些时候,祖都督领兵攻伐石勒的地盘,想要逼得石勒回兵,却被石勒麾下的第一谋士张宾用计拖住了。”

    “既然如此,我等确实是要见一见这位祖都督了。”温峤说着,忽然笑道,“不过,苏君也有消息不够灵通的时候,那张宾早已不是石勒的第一谋士,这个位置,现在另有其人。”

    “哦?”苏峻听着一怔,却没有深究。

    车队马上就掉头往回。

    他们离章武县不远,还没有进入幽州范围,几个时辰之后便回到了县城,而当这支车队抵达的时候,祖逖早就先他们一步到达了。

    随同祖逖一同到达的,还有三千兵马,他们在城外安营扎寨,占了好大一块地,想当做看不到都不行。

    离着城池还有老远,温峤、苏峻就看到了这连绵兵营,不由一惊,更加意识到情况不对了。

    “河间王可不会允许祖逖带着兵马,进入自己的实控之地,为何这位都督的兵马会在此处驻扎?”

    二人的疑问,在见到祖逖之后,就被尽数击碎。

    他们知道了一条消息。

    “皇上驾崩了!乃匈奴所为!”

    温峤与苏峻顿时头脑一片空白。

    “祖某知道,两位身怀圣旨,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这几日还是待在此处,某家会派人保护二位,等征北将军归来,自会护送二位北上!”

    听着这话,温峤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