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一说,孙特的脸色登时就黑了,这样当面接揭人话来,着实让他下不来台。
而卢仟的话也还没有说完,继续道:“现在你这一通违心之言,无非就是想蒙蔽陈太乐,想给自己找点借口,但太乐令何等人物,岂会偏听偏信?我劝你不要白费功夫。”
说到这里,他将目光从孙特身上收回,朝陈止拱手道:“陈太乐,在下也是久闻先生之名,一直有心拜访,但今日实不是拜访之时,只说今日事,还请听我如实到来,这次的事,起因就在孙特身上……”
“卢仟,休得血口喷人!”孙特哪里能忍,当即就呵斥起来,也要开口诉说:“太乐,切莫被此人的道貌岸然迷惑,此人实乃笑里藏刀,今日的事,明明是他从中挑拨,无事生非,且听在下道来……”两人一前一后的开口,谁也不愿意谦让,更不愿意停下,二人同时诉说,这场面立刻混乱起来。
更让董绪等人难受的事,这其他书院的众人,见了这二人的表现,也好像被提醒了一样,都不愿意落于人后,纷纷上前,说着类似话语,也开始介绍自家情况,同时开口,就好像谁不开口,就真的站不住脚一样。
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话,为了盖过旁人,更是一个比一个声音大,纷纷攘攘,令这场面登时混乱至极。
四周,马上就被嗡嗡声响淹没,领董绪等人不住摇头,心中更是哀叹连连,都觉得场面失控,彻底控制不住了。
“这下可是糟了,这新任太乐令陈止,终究是惊讶不够啊,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出面,等于是把太乐署给逼到了悬崖边上,这可如何是好?”
“这一个个都开口了,背后还都有一二势力撑腰,你帮了一家,就得得罪一家,那被帮的一家,其背后的势力不会记得你的好,觉得是我们太乐署本该做的,而被得罪的一家,却会记着太乐署的冒犯,说不准什么时候,那后台就得找司衙的麻烦,得不偿失啊。”
“最大的问题,还是他们都开口了,还都是情绪颇为激动的,在太乐令这位正官面前开口,这就不好敷衍和安抚了,很容易就被看出端倪,引来更大的愤怒,说不定一个处置不当,这些人彼此之间的仇怨和争执,都要迁怒道太乐署身上了。”
几个从属官彼此对视,心里想着当下局面,越发无奈,但也无能为力,只想着,若能在这样的局面中,保全自己,就已是万幸了,根本不觉得陈止可以度过这次难关了。
就在几人愁眉不展之际,陈止却还是面色如常,甚至还留有一抹笑意,说着:“诸位,稍安勿躁,你们这样开口,我如何能听得清楚,不如都先入堂,一个个的说清楚,如何?”
人群中当即就响起了一个声音:“咱们在这都把事说的很清楚了,太乐令难道还要听他们的胡言乱语不成?”
“是啊,莫非太乐令觉得我所说的,并不足以讲清楚当时情况?当时比琴之前,我等是有言在先的,是他们先不遵守诺言,乃是小人行径。”
“太乐令,莫不是想要和稀泥吧。”
……
听着这些人对陈止之言的反应,董绪等人唯有苦笑,这种情况他们早已料到,都是激愤之时,不管这背后有没有幕后推手,至少在这群人看来,自己都是占着理的,在这种人的眼里,他人主持公道,就是有所偏颇,哪里能从?
“何况陈太乐初来乍到,来洛阳也没有几日,上任时间更不常,洛阳之外的名声不过点缀,在这城里他根基尚浅,也没有威望,镇不住这些人啊。”
想着想着,董绪叫来了一个差役,在他耳边低语道:“速将这里的情况,告知太常上卿,不,去……去告知太常丞吧,请他想想办法。”他的话中颇为犹豫,因为这样去让其他司衙相助,无疑会被人看低,也会影响陈止的评价,但总好过事情爆发,不可收拾。
“唉,事后若被追究,就由我来承担吧。”董绪心中叹息着,脸色越发苦涩了。
那差役也在焦急,听得吩咐顿时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
他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为所有人都目光都还集中在陈止的身上,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然后就在混乱的情况下,陈止忽然说出来一句,让所有人的意外的话来——
“诸位,我想你们是误会了,我为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我请你们进去诉说情况,不是要给你们主持公道,也不是要做裁决。”
这话,不光让董绪等人愣住了,连吵吵嚷嚷的书院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下话来,一个个都是满脸错愕。
“我是不是听错了,这新任太乐令刚才说了什么?不是主持公道,也不是裁决对错,那他要他这个太乐令何用?”
这突然的一句话,竟然意外的让所有人不约而同的住嘴了,现场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陈止继续笑道:“诸君心中当有不少疑惑,待得入堂,本官会给诸位一个答复,现在还请入内。”他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然后当先迈步,踏入堂中,余下众人互相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跟了上去。
还真让他把混乱暂时压下来了。
董绪几人对视片刻,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怪异之意,他们刚才都烦恼着局面控制不住了,甚至都要去求援了,结果近乎难以挽回的局面,竟是被陈止一句话给扭转了局面。
只是这句话……
“咱们这位太乐令,到底是打着什么主意?”
周傲、马选、高疆面面相觑,同样看不出陈止话中的深意,但莫名的,他们都想到了陈止刚才提到的“根治”之言。
“难道和此事有关?”
这几位想着想着,越发惊疑不定了,就也快步跟了上去。
等入得堂中,董绪等人无奈的发现,里面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这本就不大的厅堂,被诸多书院之人占了个干净,而且他们都还尽量坐下,看那一个个的表情,就好像谁站着,谁就低人一等似的。
“董丞,来本官这里。”
正当董绪等人进退不是的时候,坐在最里面的陈止朝他们招招手,让几人过去,与他平齐,坐于身边的席上。
董绪等人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走了过去,按理说,坐在陈止身边,在官场礼仪上来说,肯定是失礼的,但当下局面特殊,他们身为太乐署的官吏,岂能离开,那就是主客颠倒了,更不要说,他们心里也好奇陈止想要做什么,而且隐隐还有些预感,若是离开,错过眼前之事,定会后悔。
于是,几个人考虑片刻,就很干脆的走了过去。
等董绪等人坐好,这堂中众人就有些等不及了,再次鼓噪起来,有故态复萌的迹象。
“陈太乐,你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可以明言了吧,”还是那个守拙书院的孙特,第一个按耐不住心思,很干脆的询问起来,“你刚才说的话,孙某很是疑惑,若是太乐署不主持公道,那我等来此,还有何意义?”
“孙先生莫急,陈某正要与几位分说,”陈止还是面上带笑,没有半点慌乱,“说来也巧,陈某本就有意请几家书院过来,只是担心人微言轻、没有威望,各家不会买账,没想到诸位今天居然主动上门,真乃幸事。”说话的时候,他脸上自然而然的露出了欢喜之色,看的董绪等人、堂中众人都是一阵无语。
这些人没有谁不清楚,这么多人上门,对于这个衙门意味着什么,换成了往日的太乐令,早就求爷爷告奶奶,只求众人不要闹事,别搞个大新闻,然后尽快离开,结果这个陈止,却一副正中下怀的模样,不得不让他们疑惑。
“陈先生,莫非你是希望广邀书院,然后制定章法?”那卢仟也忍不住询问了,试着猜测。
“卢先生误会了,”陈止摇摇头,“陈某亦知文无第一的道理,各位身后书院,都是传承许久,各有坚持,陈某何能,怎敢约定章法。”
但他越是说,其他人听着就越是糊涂,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到底是何用意?
陈止见铺垫的差不多了,便直说道:“好叫诸君得知,陈某听诸位方才所言,所谓争执,或出于文章,或起于音律,或源于黑白子,归根到底,乃是求一个高下,是以陈某就思量一法,让诸位能分高下。”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
“你有办法,让我们分出高低?”
这堂中的众人听到这里就惊了,只觉得世上之奇,莫过于此言。
不要觉得这些人整天争执来去,就不知道他们这样的行为有多么难以治理,但知道是一回事,事到临头他们肯定不会因为体谅主管部门,就放弃争执。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身的诸多问题,是不可能轻易平息的,至于说分出高下……
“若是这么容易分出高下,哪里还能有这些个争执,这些人就是都不服输,才会每天争执来去,就算是分出了高下,他们也不会承认的。”
董绪等人对视一眼,这心里重新担心起来,尤其是陈止这一句分出高低一说出来,他们就知道要遭,这不是直接提醒了这些人,要有高下之别么?
果然,他们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几乎就在陈止话音落下的同时,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人群,再次的鼓噪起来,那孙特、卢仟更是对视一眼,神色不善。
然后,孙特又转而看向陈止,问道:“怎么?莫非太乐令,您是想要给诸多书院之间,评判高低?”这次,他哈中的语气,就有些不善了。
陈止却哈哈一笑,说道:“误会了,阁下是误会了,哪里能让陈某来给予评判?陈某乃是太乐令,每日政务繁多,若是精力都花费在给诸位评判高低上,那如何对得起朝廷的看重,岂非是尸位素餐?”
他这话一说,众人又惊了,而且半晌才回过神来,意识到陈止到底说了什么——
他乃太乐令,没有闲工夫陪着众人玩评判。
这话一说,比他直接给人评判还要得罪人,那众人的脸色直接就变了,彼此之间也不争执了,都是目光不善的看着陈止,一个两个眉头紧锁。
“我的太乐啊,这话可不能说啊!”董绪等人更是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偏偏这个场合,他们已经不好开口。
“那我就不明白了,若是陈太乐不出面评判,如何能让我们分出高下,又怎么能让人服气?”卢仟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隐隐和孙特表现出一个战壕的意思。
这两位刚才还针锋相对,现在却又有了联合趋势。
“到底是一个阶层的啊。”
陈止看着这一幕,只是感慨,并不意外,面前这两个人的争执,不过是意气之争,而自己的话,却冒犯了对方的阶层,自是分得清敌我。
不过,陈止丝毫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两位是误会了,诸君也不用这么如临大敌,陈某无疑贬低,而是有自知之明,诸位之间的矛盾,我已知悉,有文章、有书法、有棋艺、亦有音律等等,包罗万象,然人力有时而穷,我哪里能在这些方面都给评判。”
“既然如此,何以大言?”孙特是一点都不愿意客气了。
不光是他,那卢仟以及身后众人,也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陈止却道:“陈某不可,但洛阳乃是帝都,城中内外贤良不知凡几,莫说其他,就说我前几日见过的那位知敏阁主刘近,就是音律大家,书法亦扬名天下,若是他来评判,诸位在音律上,谁高谁低,诸位可能服气?”
“阿嚏!”在洛阳一角,这几天饱受留言之苦的知敏阁主刘近,忽然就打了个喷嚏,然后后背一阵发冷。
“这两天流言四起,我这心弦紧绷,都有些不爽利了。”
在那太乐署中,众人在听了刘近之名后,都是面面相觑,这位的大名他们当然知道,也知道其人音律惊人,更知道前几天此人专门去陈府,给陈止分析当前各家书院的局势。
“这坊间传闻,说是刘近与陈止一见如故,所以就忙不迭的将自己对这洛阳内外书院局势的看法,全部都告知了陈止。”
“对,听说他还不惜冒着得罪各家书院的可能,给那几家书院评了名次,这几天因为这个消息,连家门都出不来,一出来就有人过去找他评理。”
“别的不说,若是寻得这位知敏阁主作为评判,那至少在音律上,我等是服气的。”
一番议论过后,众人稍微安定了一点,董绪等人也听过传闻,也觉得陈止和那位音律大家有着不小的交情,若是请来此人,由他评判,自是能说服当前众人,可这终究只是一人,治标不治本,更让人忧虑的是,刘近再厉害,众人也只是在音律上服他,在其他方面、哪怕是刘近同样擅长的书法,怕也有人会不服。
果然,就见孙特上前,拱手说道:“若是由知敏阁主来品评音律,我等自是服气的,但不说别的,我和这卢仟,那是因为文章起了争执,这一点知敏阁主可是无法点评,倒是太乐令您可给予指点,您的《六国论》、《师说》都是顶好的文章,偏偏太乐您不屑于指点。”
说到后来,他意有所指,话中还有怒气。
边上,卢仟也开口道:“况且,除了这文章和音律,还有其他诸多争执,太乐令您刚才也说了,人力有时而穷,您不能面面俱到的品评,其他人也做不到,那这要如何分出高下?”
他给陈止出了一个难题,针对陈止刚才说出来的话,更显刁难,这屋里的人都等着看陈止如何应对。
“这个好办,”陈止却还是浑不在意的样子,笑了起来,“知敏阁主刘近先生,可以品评你们的音律,而让诸位都服气,是因为他在音律之道上,为洛阳翘楚,冠绝此城,而书法、棋艺、画技等等,亦有高人,帝都乃是天下精华所荟萃,最是不缺这般人物,到时候这各个技巧,皆请几位当世绝顶人物,由他们来评判,岂不是一清二楚了?”
“你说什么?要请来诸多技艺的当世人物?这怎么可能,这样的人,不是一般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