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图-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陆佐眉头紧促,“可是该执黑,还是该执白,徒儿实在难以定夺啊!”

    故知禅师抚须,微笑道:“执黑还是执白,为师相信你的能力,对你而言,输赢才是最重要的!”

    众人看他两这一来二去充满禅机的对话,都听得像丈二的和尚,殷季和高筠直接问:“你们这是打什么哑谜呢?”

    陆佐也没搭理他们俩,兀自的继续问:“可是选择黑白由我不假,这输赢却是天定啊!”

    “怎么?怕了?”故知禅师反问。

    殷季本想继续发问,可是第一次看见自己师傅的眼神里,空洞中透着可怕地杀意,原本想问的话,又怕得深深咽了下去。

    陆佐眼含凶光,紧抿双唇,露出狡黠而又仇恨的微笑,“徒儿踏出陆家庄的那一刻,就从来没想过回头了!”

    陆仁襄似乎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这些话里肯定跟父亲的案子有关,只是没想到哥哥一直以来,并未忘记父亲的大仇,而是一直忍辱负重,现在细细想来,自己与哥哥相比,确实嫩了许多。

    陆佐见师父并未接话,又想到师父的境遇,于是问:“师父,我这样来见你,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故知禅师哈哈大笑起来,“麻烦?你放心吧!反倒是你,接下来你的处境会更危险啊!”

第三十三章暗藏祸心() 
陆佐低头沉吟不语,其实自己也心知肚明,一旦卷入这朝堂之争,绝无回头的可能,相比太子、魏王、宁王他们有权有势,自己却如同蝼蚁,要么加官进爵、大仇得雪,要么重蹈覆辙、死有余辜。

    殷季虽然也听得不知所以,但是听到故知禅师说师父即将有难之时,赶紧问:“有危险?那怎么办?大师您不是无所不能吗?一定要帮帮我师父啊!”

    殷季说罢,赶紧“噗通”跪地磕头,请求故知禅师想想办法。殷季在和师父相处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深知师父聪明绝顶,世间少有,武艺高强更是冠绝群雄。如果什么事连自己师父都无能为力,那还能有谁能救师父呢?那应该也只有师父的师父——眼前这个神秘而又高深的老头了吧!

    殷季磕头如捣蒜,已经是痛哭流涕。

    这时连高筠似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跟着跪了下来,“大师,您也想想办法吧!陆大哥是您的徒弟,我也是他的结义兄弟,他要是没了,老子也不想活了。”

    高筠虽然说话粗鲁,但说的时候却极为诚恳。陆佐见他二人如此夸张,赶紧帮着把高筠和殷季扶起来。

    须臾,故知禅师才缓缓的答道:“办法嘛!老衲相信公辅有这个能力,这条路还是他自己来走吧!”

    陆佐点点头会意,并没有多问半个字。

    故知禅师接着道:“公辅啊!但是为师有一言要告诉你,一定要撑过这两个月,只要能撑过这两个月,你就能”

    故知禅师话说到此,便再没接着说。陆佐极为聪慧的点头示意明白。

    夜色深沉,晚上还是比白日冷了许多。太子府的抄手游廊下,有两个披着乌青斗篷的男子,正匆匆忙忙的往太子府的书房赶去。走在前面的是荀昱,跟在后面的正是儿子荀谋,今天是他们约定好商量对策的日子。

    太子刘衍的书房里,还坐着一个人,那就是太子的岳父,兵部尚书徐秉德。

    四个人寒暄坐定,太子直接开门见山的问荀昱:“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荀昱信誓旦旦地答道:“一切都没问题!”

    太子满意地点点头,“嗯!相信凭卫国公在朝的势力,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太子转而又好奇地继续问:“那陆佐怎么样?”

    荀昱点点头,眼神里满是赞赏之色,“此人确实是难得的人才,他的卷子,写得确实很好,也不用我们操作太多。头名的的确确是名副其实!”

    “嗯!那就好,还有几个呢!”太子迫切的问。

    荀昱得意的道:“也没问题,礼部都有我们的眼线,誊录的卷子,我们都用特殊标记,错不了。”

    太子情不自禁的一拍桌子,“很好!这一次,本宫要让我的九王叔尝尝这苦果是什么滋味!”

    荀谋却凝眉说道:“只是到时候太后可能会插手!”

    “那怎么办?”太子三人同时问道。

    荀谋思忖片刻道:“殿下,到时候还得您出面劝陛下手下留情才行!”

    太子刘衍甚是不解,睁大眼睛,抑制着激动的情绪,“休想!刘诩必须死。”

    “殿下!”荀谋淡淡的继续说着,“如果您想继续得到皇帝的恩宠,这个好人与其等太后来,还不如您直接抢在这之前做好人,您还能给圣上留下一个好印象。”

    太子这才若有所悟的低着头思索着,片刻才咬着牙问:“就没有斩草除根的方法么?”

    徐秉德也插话道:“荀将军说的不错,眼下是先想办法让魏王失宠,后面的事情,到时候再从长计议,况且现在这个态势也只是我们的猜测,万一这次行动”

    “没有万一!”太子赶紧打断徐秉德的话,“这次必须成功。荀将军这次就得靠你们父子的了!”

    荀昱胸有成竹地答道:“请殿下放下,必定万无一失!”

    太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若有所思的问徐秉德:“对了!最近宁王府那边怎么样?有什么动静没有?”

    徐秉德也怪道:“没什么反常的!自从多出了个魏王之后,宁王似乎就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了,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就好!眼下先除掉魏王要紧,想干掉宁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能把他死死摁住,不要让他冒头就可以了。”

    荀昱父子也点点头表示说得有理。

    徐秉德接着又好奇的问:“殿下,那陆佐呢?确定要也要把他除掉吗?”

    太子看了一眼荀谋铁青的脸色,接着轻蔑地冷笑道:“想成为我们的目标,他还不够格,我们的目标是魏王,陆佐只是一件工具而已。”

    “可惜这陆佐的确是个人才,无论才华,还是武艺,都能算是人中龙凤啊!”徐秉德倒还是挺爱惜陆佐的才华,若陆佐能为太子所用,那何尝不好?不过他也知道,太子之所以要除掉陆佐,也是碍于荀昱父子的面子。

    太子挥挥手示意徐秉德别说了,“岳父大人,不用说那么多了。不就一个草民吗!就算是杀尽天下的陆佐,也抵不过本宫的一个荀谋。”

    荀谋赶紧“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地千恩万谢。

    徐秉德看着太子得意的神情,不禁心中惊颤,太子刚才的那句话“就算杀尽天下的陆佐”包括牺牲自己这样的人吗?想到这里,徐秉德面沉似水,低头不语,便没再追问下去。

    太子赶忙把荀谋扶起来,“荀将军,多礼啦!您父子二人对本宫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鉴!”

    太子扶起荀谋后,又重新坐下,接着又问:“不过本宫还听说一事,不知荀将军和卫国公是否了解?”

    荀昱道:“殿下但说无妨,我父子二人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那本宫就不遮遮掩掩的了。”太子呵呵一笑,“听说陆佐身上有什么鬼谷纵横论的奇谋之书,不知道二位知不知道这回事?”

    太子刘衍和徐秉德都用期待和好奇的目光看着荀谋,等待着他二人的答案。

    荀昱父子面面相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说有也不是,说没有也不是,要是如实说不知道,可荀谋和陆佐又是鬼谷一门,只怕会让太子觉得自己是在故作深沉,乃至觉得包藏祸心。

第三十四章滔天大罪() 
荀谋犹疑片刻后,忽而才计上心来,“有与没有,只要到时候抓住陆佐,一问便知。”

    太子点点头呵然一笑,“说得对!本宫倒是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很啊!”

    入春以来,魏王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会试第一场结束的时候,便开始了评卷工作,当应试者答题完毕后,试卷就交由卷官,其再盖上印戳,然后再送至弥封所,弥封官再将试卷折叠、弥封、糊名、编号,然后再交由誊录所,由专人朱笔誊录后,还要交由对读所对读,再交收掌所收藏,最后交由主考和同考评卷。

    再加上此次皇帝龙体欠安,于是下令今科殿试无需皇帝亲测,直接由礼部擢选会试入选名单,一甲前三名由几名大学士协同魏王拟定人选,三甲的试卷由汉帝亲阅后,再裁定名次,这让魏王又惊又喜。

    由于今年参考人数众多,工作量巨大,所以发榜日期延后。乃至二月二十五日才终于填完正榜名单。

    今天正是向圣上呈交会试一应名单的时间,原定于二十五日揭榜,但是皇帝已然病愈,故此要在早朝的时候亲审名单,最终排定名次再公布榜单。

    这一日的前一晚,魏王刘诩整夜难免,翻来覆去,心中激动之情难以抑制。待到早朝的时候更是精神矍铄,恍然间感觉众大臣看自己的眼神都透露着恭敬与谄媚。

    宣政殿内早早就站满了文武百官,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天应该是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为朝廷选拔人才,可是兴旺国家的大事之一。大家也都关心自己的亲戚或者子侄是否都能榜上有名。虽然今天还不能完全得知全部的名单,但是以往年的旧例,皇帝应该会将文武科的一甲前三名公之于众。

    所有的名单,以及一甲前三名的人选,魏王刘诩已经于昨日交由汉帝了,就等汉帝今日事先公之于众。

    但是皇帝今日早朝却比往常晚了许久,大臣们左等右等,总不见人,殿内一个个慢慢地开始交头接耳,继而群起议论起来。荀谋和太子二人倒是相视一笑,他们心知接下来即将有一场好戏要上演,他们从昨晚开始就已经安排下去,在场的心腹官员该如何说话如何作答,如何随声附和。

    今天汉帝一反常态的举动,让魏王刘诩渐渐开始慌张起来,隐隐约约地觉得哪里不对劲,以父皇的秉性,睡晚了肯定不可能,难道有什么急事?可有什么还能比今天的事情更重要呢?难道他又生病了?可昨天不是已经病愈了吗?而且如果是生病了,执事太监应该会提前通知散朝的呀?魏王思来想去,也没整明白父皇这是怎么了。

    殿内已经有人等不及了,纷纷问殿前的內监“圣上怎么样了”。那內监也只是脸色深沉的仰着头,并没有理会其他大臣的询问。

    过了须臾,这才传来一声尖锐的声音,“皇上驾到,百官肃静列位。”

    此时汉帝从后殿缓步徐行的来到殿上,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汉帝面色凝重,一语不发,在太监的搀扶下,吃力的坐上龙椅,众人皆认为皇上应该又生病了。

    文武百官下跪行大礼,山呼万岁后,见圣上半天不说话,也没有让大家站起身的意思,于是都在底下用眼角余光左顾右盼,都误以为是不是自己没听见皇上的说话,可是大家都跪着呀?今天圣上的情绪似乎不对?

    有胆大的大臣,忍不住抬头看了一下圣上,但见龙椅上的汉帝面色惨白,双目赤红,鬓角似乎又添了几缕白发。汉帝的右手拿着一本折子,左手紧紧握着龙椅左边的龙头扶手上,身体微微前倾。

    汉帝看了看殿下的百官,接着咳嗽了一下,厉色正声问:“刘诩何在?”

    这时的刘诩正心下奇怪,听见父皇叫自己的名字,赶忙跪着出班,声音颤抖的答道:“儿臣在!”

    汉帝接着将右手折子重重的往殿下扔去,正中刘诩的头冠,“自己再认真看看!”

    刘诩在折子砸到自己的那一刹,全身如同雷击了一般颤抖着。刘诩慌乱中,强做镇定的捡起折子。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本折子,这就是昨日自己呈送给父皇会试的名单。

    刘诩颤抖着打开名单,重新看了一遍,长长的名单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啊?全部都是自己和其他同考官以及大学士们拟定的名单!一甲前三名也都是几位大学士力荐的名字。

    刘诩看罢,激动地道:“父皇,这就是儿臣和大学士们拟定的名单,儿臣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还没有不对!”汉帝左手一拍扶手,“你自己看看上面前三名的名字和籍贯。”

    “武举前三名,高筠,蒲州人氏。刘伯昭,括州人氏。王彦,新州人氏。进士科前三名,陆佐,鄯州人氏。陆仁襄,鄯州人氏。高翰,蒲州人氏。”刘诩朗声念道。

    众人等陆佐念完,堂上有些人知道原因的,都连连摇头,面色凝重。

    汉帝摇着头,怒道:“朕如此相信于你,没想到你竟然不顾礼法旧制,一味徇私枉法。”

    刘诩见父皇突然降罪自己,连连扣头,声泪俱下道:“儿臣实在不知错在哪里啊?还请父皇明察!”

    “你自己看看,按照祖宗法度,科考入选者必须按照地域划分名额,你看看这进士科前三名都是什么人?”

    刘诩再次定睛一看,才发现这鄯州人氏两名,蒲州人氏一名。果不其然,自己这回算是闯下滔天大祸了。刘诩磕头如捣蒜,“父皇明察啊,孩儿并不清楚其中缘由,况且这些名单也是其他几位大学士交给儿臣的,孩儿并不知情。”

    汉帝这才稍稍平息心中怒火,接着道:“好!那就宣本次参与评卷的几位大学士上殿。”

    不久,四位头戴纱帽,两鬓斑白的老者进殿来。四人施礼毕,见百官纷纷跪着,于是也跪着不敢抬头。

    汉帝指着他们几个大学士就问:“你们几个说说看,为什么进士科一甲前三名里面会出现同是北地的考生。魏王不知道,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

    中间年纪稍长者,气定神闲地解释道:“圣上请容秉,是臣等拟定人选不假,但是确定名单的是魏王,臣等为此情况提醒过魏王,按照我朝科选人才制度,所选名单,必须平衡好省际名额,贡生名额须按照南北六四,而前三名,南北籍贯又必须一二分。此次前三名所选名单,臣等原本已经拟好人选,并没有出现上述的情况,可是魏王何时做了修改,臣等实在不知。”

    那老臣说罢,几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