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皇后的哥哥、皇上的大舅子这一点,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李释之暗箱操作吴卿丰一案,估计没几天,他又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宣政殿。
就在大家沉浸在遐想之中时,侍卫领着一个人,来到了大殿内。
wxi7
第二百三十四章 当庭对峙()
众人聚睛看时,那人面色枯黄,双目无神,一撇八字须长短不一,束起的头发还有些零落。
“草民周十五,拜见万岁!”周十五不知朝堂礼仪,只顾将头嗑得山响,然后将头紧紧的贴在冰冷的地板上以示虔诚,等待着皇上问话。
“抬起头来!”汉帝极具威严的抬高嗓音,冷眼斜睨周十三。
周十三听令,缓缓地抬起头,却不敢有半点怠慢,怯生生的有意避开皇上锐利的目光。
“你就是崔大人请来的证人吗?”
“正……是!”周十三极力地克制自己紧张的情绪。
“案件的始末你可清楚?”汉帝坐在龙椅上,缓缓地往软枕后面靠着,“一五一十如实禀报,如有出入或者半句谎言,可是杀头之罪!”
“遵旨!”周十三还是有些紧张与激动,咽了咽口水,才继续道,“草民十几年前原本是京都大牢里的一名普通牢头,一直以来兢兢业业,直到我听说吴卿丰因为谋反被抓,他的家人全都被关押在草民当时所管辖的牢房,吴卿丰则是被单独关押在天牢,原本彼此相安无事,只等烦人被处决,我们也就完成了任务。可是直到八月二十二日那天,也就是吴卿丰受刑的前一天晚上,一个官差模样打扮的人,脸上却蒙着面纱,直接就进牢房,找我商议事情,于是我们在门房里单独聊了一下,他说里面有三个要犯是皇上您……”周十三说到这里怯懦地眨了眨眼,没敢往下说。
汉帝怒目圆睁道:“继续说……”
“说是皇上您的旨意,要将那三人秘密交换。”周十三壮着胆子继续说,“当时草民还问怎么换,那人就说随便找三个犯人,趁没人的时候掉包,而且掉包的人必须将脸用刀划到不能辨认的地步。于是草民才想起来在那不久因为偷牛被关押的三个母子,后来才有了掉包的情况。”
兵部尚书徐秉德紧跟着质问道:“大胆刁民,我看分明是你失职,如何一个人随随便便进牢狱说掉包,你就真的帮着掉包了?”
汉帝也有些不置可否的问道:“对啊!你当时可有对他的身份进行确认?”
“草民不敢撒谎……”周十三连连扣头,“有……当时那个官人手里拿着就是皇上给放行令牌,否则草民就是九个脑袋,也不敢私自放人啊!而且那人还说此事机密,不可外传,临走时还留下了十两黄金。”
“崔大人方才说你还有一个同伙,他现在身在何处?”汉帝继续问。
“是的,原本还有一个人,他叫金五,也是牢房里一个看守,是草民最信任的副手。由于我一人行事不便,所以才找他来帮忙,事成之后,我还分了五两金给他。”
汉帝渐渐已经开始相信周十三所说的话,“那你可知道让你掉包的人是谁?你们又为何会失踪这么多年?还有……”汉帝顿了顿,“被掉包的那三个人又是谁?”
殿内的官员们,看着周十三,都紧张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草民原本并不知道让我们办事的人是谁,直到吴卿丰一家在八月二十三那天被斩之后,当年晚上我们清点完被斩的人头,我们几个狱卒忙到深夜才回家。等我刚睡下的时候,金五匆匆地跑来我家,神色紧张的说有人在跟踪他,说是不是上峰派人来灭口了?当时我们又惊又怕,好在我们二人都没有家眷,当晚我们就直接收拾细软,找了个地方多了起来,挨到天亮城门开了,我们才乔装成樵夫出城。”周十三回忆起过往,满是辛酸,眼角垂下泪来,“不过出城没几里,还是被他们派来的官军追上了。当时我们躲在一个破庙里,金五说他口渴,想去破庙门口的那口古井打一桶水。当时我就在庙里休息,听到庙外面有马蹄声,心想不好,于是赶紧躲在已经塌倒得矮墙里。不幸的是金五被他们抓了,金五当场就被灭口。他们料定我在破庙内,可是找了半天,都没有把我找到,后来从他们谈话里得知,他们是大理寺卿李释之的手下,他们也都是大理寺的人,他们为了能够向李大人交差,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将金五的尸体砍去一个脑袋和一只左手,谎称分别是从我和金五的尸体上砍下的……”
李释之已经听不下去了,赶紧制止周十三继续说下去,怒道:“荒唐……子虚乌……”
“住口!”汉帝喝止道,“让他继续说。”汉帝转而继续问周十三,“被掉包的那三个人究竟是谁?”
周十三有些战战兢兢,这三个人的身份,他有些不敢透露,因为事关重大,如果真的说出身份,想必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可是如果不如实说,料定今日难以从这个宫门出去了。
汉帝见周十三有所顾忌,于是道:“尽管说,朕保你无虞。”
周十三就等着皇上的这句话,“那三个母子掉包的也正是吴家的三个母子,吴家所掉包的那个孩子的母子正是吴卿丰的正妻,另外两个孩子则是他们的嫡子……”
“什么……”
一语既出,宣政殿内所有人先是目瞪口呆,紧接着一片哗然。如果眼前这个证人所说属实,那么李释之犯下的可是杀头重罪,暗箱操作不说,放的人偏偏是吴卿丰的遗珠,这可是犯了大忌。
汉帝依然强压怒火,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释之问道:“国舅……你有何话说啊?”
李释之脸色铁青,神情紧张,本来还想辩解,可是抬头一看皇上那冰冷的目光,不禁又支支吾吾,半晌搭不上话。
荀谋见机,知道丞相已经乱了方寸,于是继续质问周十三道:“空口无凭,如何让人信服。皇上,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凭他红口白牙,只怕是挑拨离间、诽谤陷害啊!我看这个周十三分明就是居心不良之人收买来构陷丞相大人的。”
“荀将军说的没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此人居心不良,应当立即处死……”
汉帝狐疑地看看李释之,又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周十三,继续道:“你可有直接的证据吗?”
崔皓不等周十三开口,便抢答道:“陛下,证据在臣身上。”
wxi7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势已去()
证据?难道崔皓手上真的有证据?这怎么可能?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能找到周十三这一个人证就已经不错了,怎么还会有证据?李释之满腹狐疑,一大团的疑惑和惊恐交织在他的心底,浮现在他的脸上。李释之自我感觉十二年前,这件事自己已经处理得天衣无缝,当然,除了自己的属下竟然会弄虚作假这件事除外,毕竟自己被蒙在鼓里,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要杀的人是谁。
宣政殿内,又陷入了沉寂,向来严肃喜欢端架子的大臣们,此刻竟然像是来到菜场一般,离崔皓位置远的其他官员都踮着脚尖驻足观望,都想看看崔皓到底会拿出什么证据。
崔皓此时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拿出一件用青色丝帕包裹着的物件。众人盯着他缓缓地翻开丝帕,里面似乎包裹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崔皓双手呈上,太监张岑赶紧上前接过来,然后送呈到汉帝的跟前。
汉帝微睁着双眼盯着张岑手里的铁牌,那铁牌上满是污垢和锈迹,汉帝有些嫌弃,但还是伸出右手连着丝帕一起接过铁牌,紧接着前后仔细端详着手里的铁牌。虽然牌子上铁锈斑驳,但还是能看出上面印刻的几个大字。汉帝凝眉边端详边念道:“大理寺。”,汉帝大骇,反过来再看,“主簿万子鱼!”
汉帝看罢,忙喝问道:“万子鱼何在?”
吏部尚书权师道畏畏缩缩地躬身回答道:“回禀陛下,万子鱼原本确实是大理寺的主簿,不过……”权师道犹豫了一下,斜眼偷觑了一眼狼狈不堪的李释之后继续答道,“不过他在九年前就因为贪墨亲戚财产,被人告发,便被免职了,如今不知去向。”
汉帝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可置否的看向李释之,质问道:“此案也是你受理的吧!”
李释之已经瘫跪在地,涕泪横飞,磕头如捣蒜道:“陛下!臣一时昏聩铸此大错,还望陛下开恩,开恩啊……”
李释之这一跪,举众哗然,看来事情已经坐实了,等待李释之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
汉帝凝着眉头,生气得五官扭曲,涨红的脸摇着头,“李释之啊李释之,这非犯错,而是大罪!朕真的想不到,你竟然会徇私枉法。”接着怒斥道,“说……吴卿丰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儿子跑去哪儿了?”
“臣……”李释之已吓得面色涨红,颤抖的双手缩在宽大的衣袖内,抖动的双唇支支吾吾得说不上半句话,“臣不…不…知!”
“说……”汉帝近乎怒吼。
群臣见状全都瘫跪在地,不敢抬头。
李释之眼见大势已去,如若再不说一些有价值的话来,只怕现在就会被拉出去处斩,而且说出实情,兴许还能多活几日,彼时自己的妹妹还有时间为自己开周旋,留条活路。李释之思忖片刻后,忙答道:“臣只知道他们母子三人往西逃走,后来便不知去向了!”
汉帝强压怒火,犹豫片刻后,脸色一变,又一副平静似水的模样,冷冷地道:“来人呐!将李释之押入死牢,等候发落,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此时殿内鸦雀无声,没人再敢出面替李释之说半句话。几名龙虎卫整齐的脚步声,在大殿内回响,令群臣胆战心惊。
宣政殿内再一次陷入了死寂,大家都在等着皇上的意思,但是谁也摸不透他下一步到底会是什么!
“刘衍……”
汉帝忽然有些心力交瘁的唤着孙儿的名字,群臣又紧张的将目光落在刘衍的身上,看来皇上是要找太子清帐了。
刘衍颤颤巍巍的深深一揖,“孙儿……在……”
汉帝再次沉默许久,才痛心疾首道:“上元节……你是否宴请了你宁王叔?”
“正……是!”刘衍虽然已经准备好了应答之语,但还是被皇爷爷的气势所压倒。
汉帝突然脸色一沉,“你王叔宴后中毒了,你可知道?”
“这……”刘衍慌忙跪下辩解,“皇爷爷,孙儿是在不知情啊!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皇叔肯定是在哪里被人下了毒的。这与孙儿无干啊皇爷爷!”
汉帝闷哼一声,“朕说此事与你有关了吗?”
刘衍一怔,一时无言以对。其他人见今日的势头不对,全都不敢帮忙说话。
“这几日,很多大臣跟朕反应太子偏听偏信,肆意妄为,无顾打压同僚,排除异己。可有此事?”
刘衍又是一怔,更是哑口无言。
“陛下。”荀谋赶紧接话道,“这些话不过是有人不满太子才出言诽谤的,这几日太子上任,还是有些功绩……”
“是吗?”高筠听到荀谋又想为太子开脱,于是揶揄道,“那臣的兄长如何会枉死?而且未经定罪,还将已死之人斩首示众,这又是出自何人的功绩呢?又是何人无辜将杨大人流放?又是何人深夜派人刺杀大夫陆大人的?这些统统都是……”高筠说罢指向刘衍,怒道:“国之储君应该干的事情吗?”
高筠一语即出,所有人目瞪口呆,高筠这分明就是为了哥哥高翰要跟太子撕破脸啊!荀谋也没想到高筠竟然会来个鱼死网破,看来今日要么就死太子被贬,要么就是高筠人头落地啊!
汉帝站起身,背对着群臣,似乎有意的想掩饰自己的情绪,此刻没有人知道汉帝到底是何神情,也都不敢出面说话。
陆佐虽然被方才李释之一事困扰了片刻,但是见高筠已经准备和太子同归于尽之时,马上醒过神来,知道现在是扳倒太子的最佳时机,皇上之所以背过身去,就是在做最后的思考,只要有任何一人出面替太子说情,皇上一定会放太子一马,但是同样有任何一人再添油加醋,汉帝也一定会下定决心罢黜太子。陆佐没有等其他人开口,马上接话道:“陛下,昨日确实有刺客要刺杀臣,幸而臣的家丁们拼死护佑,否则臣恐怕再难有机会侍奉陛下。好在没有一人伤亡,不过……”陆佐说罢,当即下跪,“不过还请陛下治罪臣擅杀大臣之罪!”
wxi7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怒其不争()
宣政殿外寒风呼号,原本守卫内宫的龙虎卫每日三班轮值,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守护内宫的龙虎卫到现在已经申时了,却迟迟没有队伍来换班。
而宣政殿内,此刻充满了浓郁的**味,所有人都屏息凝气,静观其变。大家听到高筠和陆佐这一对朝堂后生一唱一和,纷纷吓得面色惨白,这两人分明就是想趁太子陷害宁王后,皇上怒气未消,才落井下石而置太子于死地啊!
汉帝听罢陆佐说“擅杀大臣”,心中已然知道原委,但是淡淡的道:“你且说来!”
陆佐娓娓道来,“臣昨夜于家中熟睡,却不料六个蒙面黑衣人突然闯入厢房,当时臣和郡主二人吓得魂不附体,好在郡主武艺高强,臣夫妻二人才得以脱身,后来六个刺客有五个伏诛,一个逃脱。其中为首的有一个正是金吾卫上将军——邓灼。”
群臣的目光再次聚集在太子刘衍的身上,现在事态已经越来越明显,邓灼是刘衍的心腹,可以说没有太子,邓灼不可能成为金吾卫的上将军。邓灼刺杀陆佐,如果没有太子的授意,谁敢如此胆大包天。
刘衍已经有些开始动摇了,向来果敢的他,身体有些微微颤动,额头汗珠滚滚,犹豫着是否据理力争,偷偷看了一眼皇爷爷的背影,见他依然背对着,威武的身躯不动如山。刘衍终于忍不住对着陆佐破口大骂道:“陆佐,你这是何意?难不成邓灼是本宫指使的不成?你一个山野村……”
“住口!”汉帝喝止道,然后缓缓地转过身,眼神冰冷地看着刘衍,“你还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