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看向清风楼内众人,笑着说道。
“那里,那里,朱大人客气了,配合您办事,是我们的应该做的。”
“没错,没错。”
这些官员,商人们,此时对待朱勇的态度,一个个都变成谄媚起来。
“都散了吧。”
朱勇懒得和这些人墨迹,挥挥手便离开了。
“郭玉,秦海,王、赵两府都查封了嘛?”
刚出酒楼,朱勇就对郭玉、秦海两人问道。
“是的,大人。王,赵两府已经被我们的人查封,我们的人正在清点两府上的财物。”
郭玉点头应道。
“那就好,那可都是咱们的战利品呢!”朱勇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吴达也从酒楼出来,朱勇随即对其说道:“吴知府,从明天开始,你要派人全城查封王、赵两家的产业,一处都不许落下。
本官手里的人手有限,这还需要你们府衙,也派出衙役,还有让宋伯也出官兵,负责在城里查封王、赵两家的产业。”
“好,本官回去就安排人手,全权交给朱大人指挥。”
吴达笑着回应,此时他的心情好极了,他想扳倒王、赵两家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可惜之前哪怕是知府,都能以撼动王家在临汾的地位。
要是没有朱勇领军过来,就凭王家手里捏着那些官员的把柄,让那些官员不得不给王家提供保护伞,没人能扳倒王家。
“走,带我去王府。”
朱勇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对郭玉说道。
哪怕现在天都已经黑了,朱勇都没在意,想着第一时间赶到王府,去查看他这一次的战利品。
一想到王家积攒上百年的财富,马上就要落入到他的口袋,朱勇就激动的浑身发抖。
“王家上百年的时间,能积攒下多少财富呢?一百万两?不,太少了,两百万两?
那得足够支撑我组建多少个新军营啊!”
朱勇骑在马上,赶往王府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猜测起来了。
第56章 金山银山()
56金山银山
【新书求收藏推荐!】
朱勇跟着郭玉他们来到王府,都已经是半夜,不过这个时候的王府却动火通明。
王府内人影攒动,一名名新军士卒两人为一队,正将一口口木箱子,从王府地窖里抬出来,大院里已经放了很多这样的木箱子了。
而且,这些木箱子因为放在地窖的时间太长,有些木箱都已经腐烂了。
只见两个新军士卒抬着的一口木箱子,‘哗啦’一声,木箱子的底掉了,一锭锭银元宝便撒了一地,顿时让周围的新军士卒瞪大了眼睛。
“看你们两个毛毛躁躁的,还看着干什么,赶紧重新找口好箱子,将这些银子装进去啊!”
一名新军什长走过来,对着两个新军士卒吼道。
“大人。”
这个时候,朱勇也带着彭浩,郭玉他们到来,就看到散落了那一地的银元宝,每一锭都是二十两,想不注意都难。
“哈哈,果然王家没让本官失望啊!”
看着撒落了一地的银元宝,朱勇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心情大好,笑道。
“大人。”
看到朱勇到来,一名新军哨长跑过来。
“嗯,王府查抄的怎么样了?”朱勇点点头,问道。
“回大人,将士们正在一间房一间房的搜查,但凡王府内所有值钱的财物,属下都已经下令,让堆积到前院了。
那里有人负责将所有搜出来的财物登记入簿,具体数量暂时还不清楚,大人如果想知道,可以过去看看。”
这名新军哨长如实回道。
“好,本官知道了,你带人继续忙吧,我自己去看看就行。”
“是,大人。”
朱勇一行人很快就来到王府的前院,只见面积广阔的王府前院,此时到处都堆放着木箱子,大量古董,玉石,绸缎,书画等名贵物品。
那些木箱子太多了,都堆积在一起,就像一座小山般,那简直就是一座金山银山呢!
一些新军士卒正穿梭其中,将所有财物登记到账簿上。
“好家伙,这王家好东西还真不少啊!这么大一个院子,都快要装不下了。”
彭浩看着眼前满院子的财物,也是一脸的震撼,开口说道。
相比起彭浩的震撼,朱勇却没有多少意外,要是一个上百年的富商家族,这么长时间还积攒不出这些财富,那才真叫不正常呢。
而且,特别是像王家这种,私底下走私私盐,偷税漏税,巧取豪夺的霸道富商,积累财富的速度,更是吓人的。
在明末这个时代,临汾王家在整个晋商当中,也是能排的上号的。
至于后世鼎鼎有名的晋商八大家,此时绝大多数都还没发迹,他们的祖先此时大多还都是小商贩,远没王家这些商人富裕。
历史上的,晋商八大家主要是在清朝时,富裕起来的。
即便是,臭名昭著的鞑子八大皇商,此时在鞑子没入关之前,他们也没有成长为大商贾。
他们只能往返于大明与关外之间,与鞑子交易,赚取了大量财富,为他们积攒了第一桶金子。
等鞑子入关后,这八大皇商更是得了很多特权,才真正发展为大商贾的。
而在明末这个时代,晋商中真正的大商贾们,大部分都是明初,或中期发展起来的商人。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积攒,让他们完成了从小商贩,到大商贾的蜕变。
正是因为如此,朱勇才会选择临汾王家下手,因为这条鱼够大够肥,值得开宰。
而那后面所谓的鞑子八大皇商,此时因为是小商贩,朱勇心里虽然十分厌恶他们,但这次却没对他们下手。
这一次朱勇主要是为捞钱,当然要选大户,那些小喽啰以后再收拾。
朱勇走到一个书吏跟前,接过他手里的书簿,看着上面一页一页密密麻麻的财物统计,让朱勇的笑容更灿烂了。
“大人,目前院子里一共搬出二百三十多口箱子,每口箱子里面装有五十锭银银元宝,一共一千两银子,以及十箱子金元宝。
我们发现的数处王家地窖里,还有不少银箱子,将士们正在往外搬。
由于很多木箱子,放在地窖的时间太长,搬运的过程都坏掉了。
所以,我们这边需要更多木箱子,来装运银子。
同样的,从王府上还搜出了大量书画,古董,金银首饰,玉石等财物,暂时无法衡量价值,也需要箱子装运。”
旁边的这名书吏一脸的兴奋,对着朱勇解释道。
“嗯,很好,我知道了,我会派人通知吴知府那边,让他想办法给你们弄来足够的箱子。
你们继续,将王府内所以财物全部装箱带走,一根毛也不要留下。”
朱勇指示道。
“是,大人,卑职明白。”
朱勇兴奋的走了,带着郭玉等人深入王府,看着古朴古风,占地面积巨大的王家大院,也是让朱勇赞叹连连。
“这样一处宅院,要是放在后世,得卖多少钱啊!”朱勇在心里流口水。
最近这段时间,朱勇缺钱缺疯了,现在他看什么都想买了,变成钱。
等朱勇他们来到王家的议事大堂时,朱勇更是被这些的气派所镇住。
只见大堂顶上檀木做梁,墙上挂着用金银丝线绣着的山水图的幔帐,绣工极为精致,银制的灯架,梨木的家具,楠木的椅子,在朱勇看来简直奢靡。
“妈的,这群商人住的,都快赶上崇祯的皇宫了。”
这个时候,崇祯的皇宫早已经好多年没有翻修过了,没钱啊!
所以,此时在朱勇看来,崇祯的皇宫虽然辉煌大气,但却显得老旧,而王家这里全都是崭新的,明显修护的很好。
“彭浩,你说王家这处宅院,也得值不少钱吧!”朱勇对身后的彭浩,问道。
“那是当然,大人。”
大人啊,你现在看什么都想变成钱,你是掉到钱眼里去了嘛?彭浩在心里不由得吐槽。
不当家不知菜米油盐贵啊,朱勇现在可是有两个新军营要养活,很快就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这么多新军营,每年的开销巨大,朱勇不拼命捞钱怎么养活啊。
幸亏,朱勇最近想出的新办法,就是用他们抓捕的青壮流寇,将他们编练成新军士卒。
以给他们‘戴罪立功恕罪’的名义,前一年的时间,是只管吃喝穿住,不发军饷的,这总算是给了朱勇极大的缓冲时间,让他想办法捞钱。
“走,去王家地窖看看。”
看完了王家奢靡的豪宅,朱勇带人直奔王家的地窖。
“大人,我们发现的王家地窖有好几处,还发现了大量的暗室,全都是他们藏匿金银珠宝的地方。
其中有几处地窖已经搬空了,我带你来还没搬空的一处地窖吧。”
秦海给朱勇领路,说道。
很快,他们就来到一处地窖,一队队新军士卒整搬运出一口口箱子。
“王家这地窖修的挺亮堂啊!”
原本朱勇以为,地窖应该是阴暗潮湿的。
但让他没想到,王家这地窖修的光大敞亮,入口和过道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更像一个地下仓库。
墙上到处都是煤油灯,光线不暗,和朱勇自己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能修成这样的地窖,都是需要钱的,进了王府之后,朱勇处处都能看出王家的富裕。
穿过外面一段过道,他们进入到地窖里面,此时这处地窖里还有不少箱子没搬完。
“好,好啊!全都搬走。”
朱勇看着那一口口大箱子,喜形于色,说道。
“大人,这处地窖除了他们藏有金银箱子之外,外面这部分主要是储备酒水和粮食的,这应该是王家最常用的一个地窖了。”
朱勇果然看到,地窖靠外的区域,一坛坛酒水叠在一起,堆积成小山般,另外一边还有白面,腊肉等等。
“这些也全都搬走,带回军营,犒劳将士们。”
朱勇恨不得刮地三尺,什么都不会给剩下的,这些粮食酒水,他们新军正需要。
巡查到半夜,朱勇也困了,便直接在王府找了个房间睡了。
第57章 巨款()
57巨款
【新书求收藏推荐!】
二十七号大清早,朱勇起来跟彭浩在王府院中打拳,而新军士卒一部分驻扎在王府大院,一部分还在搬运清点从王府抄出的财物。
吃完早饭之后,郭玉也赶过来向朱勇汇报。
“大人,王家的所有财物,都已经清点完成了。”
“哦?是嘛,说来听听。”朱勇顿时来了兴趣,放下手里的米粥碗,问道。
“大人,经过我们连夜的清点,我们一共从王家宅院抄获四十万两现银,以及一万多两黄金,还包括大量铜钱在内,约合七十六万七千五百余两银子。
此外,我们还查抄出大批粮食,布匹,丝绸,珠宝,古董,书画,玉石等贵重物品,但价格暂时无法估计。
这是具体的抄获清单,请大人过目。”
随即,郭玉将手里的清单,递交给朱勇。
“整个王家才抄出七十来万两银子?”朱勇接过清单,微微皱眉,疑惑的说道。
虽然,七十多万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大数目,对于此时的朱勇来说,简直就是场甘霖。
但朱勇还是不太相信,整个王家上百年的剥削积攒,就只积攒下这么点家当。
“你们检查仔细了吗?没有遗漏的地窖或暗室了?”
“大人,我们都检查仔细了,绝无遗漏。
而且,我们昨天下午就偷偷对王家人进行了审讯,其中王落开的几个儿子,被我们稍微一吓唬,一个个都老实交代了。
王家大院的所有暗室和地窖,我们全都找出来,王家确实就只有这些财物。
不过,大人,你可能有误解。
王家确实经商上百年,乃是临汾最大的商贾世家,按理说应该积攒下巨额财富。
但同样的,这几年王落开大肆扩张王家的商业版图,王家从以前晋南最大的盐商,逐步发展为晋南最大的商贾。
王家在临汾乃至整个平阳府,那座县城没有许多商铺,府宅和田产,这些才是王家最大的财产。
根据王家人的交代,他们在临汾光是粮仓,就有七处,囤积了大量粮食,高价售出,获利颇丰。
我们从王家抄出的这些财产,估计至少王家的一小部分,王家的财富主要集中在盐池,粮仓和不动产这一块。”
“对啊!”
朱勇被郭玉这么一解释,立马也就想通了,刚才是他一时糊涂了。
王家的真正财产,都在他们家的产业上,绝不止王家私藏的这些金银珠宝上。
“王家的财物查抄方便,但王家在各地的产业,对我们来说,根本没用,本官得想办法变现成银子才行。
看来我一时半会是走不了了。”朱勇在心里思索着。
片刻之后,朱勇抬头看向彭浩,说道:“彭浩,你让钱勇,拿着本官手令,去襄陵等县城,将咱们之前挑选的那些青壮流寇,全部带来临汾。
既然咱们一时半会离不开临汾,那就在这里扩编新营。”
“是,大人,我这就让钱勇去办。”
朱勇还要在临汾待一段时间,一方面他要处理掉王家的那些产业,变现成银子。
另一方面,他还想好好敲诈一番临汾其他商人,多少得让他们也出出血,不能白来一趟啊!
要知道,朱勇从王家找到的那些书信里面,就是晋南很多官员,商人的把柄,有这些东西在手,朱勇就不愁自己从他们身上榨不出油水来。
朱勇也没打算,再将对付王家这样,将晋南其他商人也赶尽杀绝,那样就过犹不及了。
有了钱的朱勇,直接就准备在临汾扩编新的新军营,兵员是现成的,就是一个月他剿匪抓得那些青壮们。
“郭玉,将从王家抄获的钱粮,全部转车送到我们的军营,派重兵看押。
至于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