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事态很快平息。

    百无一用是书生,五城兵马司军士真正开始动手,他们马上怂了,四散而逃。

    可惜五城兵马司的军士,早就盯住了那些个闹得最欢的读书人,将他们悉数抓住了。

    被抓住的读书人,全部都羁押到应天府衙的大牢。

    。。。

    让吴宗睿想不到的是,被抓的读书人之中,居然有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

    复社的金陵大会,应该是崇祯二年的二月召开的,史书记载,这一次的金陵大会,规模超过了尹山大会,为崇祯六年的虎丘大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崇祯六年的虎丘大会之后,复社的规模和声威达到了顶峰,不要说读书人,就连朝中的官员,都纷纷加入到复社。

    “文儒,带着护卫迅速离开南京城,回到淮安去,现在就出发,绝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你们的踪迹,你记住,没有我的命令,这些护卫不准到南京来。”

    “大哥,我这就出发,您多保重。”

    酉时,得到通知的吴宗睿,匆匆赶往了府衙。

    詹士龙坐在大堂之上,脸色阴沉。

    府衙的官员全部都到齐了。

    “诸位,今日发生在国子监和府衙前面的事情,你们都清楚了,蔡家更惨,蔡家公子、门房以及下人都遭遇到毒打,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差点就冲进府邸里面去了。”

    “赵大人,刘大人,蔡大人,闹事的读书人,全部都羁押在府衙的大牢,劳烦你们连夜审讯,看看是谁挑起的这宗事情,你们记住,务必要查的清清楚楚。”

    “吴大人暂时不要参与其中,崔大人,后日你依旧到上元县衙赴任,也不要参与其中。”

    “此事影响恶劣,不过本官相信,很多读书人都是不明事理,遭遇到蛊惑,所以三位大人查察的重点,是背后蛊惑之人。”

    。。。

    大堂的气氛颇为紧张,今天发生的事情,众人都知道,尽管那些读书人只是在府衙的外面叫骂,不敢冲击府衙,不过这够严重了,要知道南京城内还从未发生过这等的事情。

    众人很快散去,赵从荣等人知道轻重,这个时候不会讲价钱了。

    大堂上,留下了詹士龙和吴宗睿两人。

    “瑞长,今日发生的事情,兵部胡大人很震怒,责令严查,羁押这些读书人,是胡大人下令的,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复社以及复社的张溥等人,如此的狂妄,以前他们聚会讨论时政,议论朝中的某些官员,我还觉得没有什么,想不到他们将官府的爱护,当做了纵容的理由,真真的混账透顶,这一次,府衙若是轻轻放过了复社,我也不要做这个府尹了。”

    “大人,事情不会到这一步吧,复社真的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詹士龙看了看吴宗睿,叹了一口气。

    “瑞长,盛泽归家院发生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你的隐忍是不错的,身为朝廷官员,不与张溥等人一般见识,不过你可知道,有些读书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些许的小事情,睚眦必报,梁书田是复社之人,徐名时亦是复社之人,张溥等人利用复社,败坏朝廷的声誉,达到打击你我的目的,可惜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吴宗睿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

    “大人,怎么会这样,下官真的没有想到,今日有读书人提及了徐名时的案子,诽谤官府官官相卫,下官非常愤怒,险些走出府衙与那些读书人理论。”

    “瑞长,多想想吧,这一幕,让我想到了很多,复社若是如此发展下去,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

    吴宗睿走出府衙,回家去了,这里没有他什么事情,至于说事态的延续,他当然会特别的关注。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 
府邸外面,有两个人正在等候。

    吴宗睿下了马车,借着门口的烛光,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两人。

    吴伟业和杨廷枢。

    明末这两人的名气都很大,吴伟业不用说了,杨廷枢的爷爷杨成,曾经是南京兵部尚书,也是典型的官宦之家,杨廷枢崇祯三年乡试解元,后来成为复社的领袖。

    吴宗睿倒是没有托大,主动走过去了。

    “骏公,淮斗,二位夜里到府邸来,有什么事情吗。”

    吴宗睿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也没有邀请二人到府邸里面去坐坐。

    吴伟业和杨廷枢同时抱拳稽首。

    “我等今日来拜见大人,就是想说明白天发生的事情。。。”

    “二位不用多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二位还是回去等候,等待调查的结果,我能够告诉二位的是,我同样在等待消息。”

    “大人,我等就是想着说明白天的事情,的确与复社没有关系,天如兄压根不知道。。。”

    “骏公,淮斗,你们不用多说,找到我没有任何的作用,你们若是真的想要辩解,还是去其他的地方询问,看看能否找到地方说明情况。”

    “大人真的没有参与审查吗。”

    “二位,我说的是实话,没有必要蒙骗你们,信不信是你们的事情。”

    吴伟业和杨廷枢看了看吴宗睿,再次稽首行礼。

    “大人,白天有人借着徐名时的事宜,辱骂了大人,我等都是知晓的,我等也想为大人鸣不平,徐名时的案子,我等心服口服,绝无其他的看法。”

    。。。

    看着吴伟业和杨廷枢远去的背影,吴宗睿眯起了眼睛。

    翌日,卯时,吴宗睿准时进入官署。

    崔云辉抱着一叠文书进来了。

    “大人,这是下官协助大人办理案子的文书。”

    “好的,崔大人,恭喜你了,明日到上元县赴任。”

    “谢谢大人的提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大人绝不要推辞,否则下官心里不安。”

    “崔大人,你我之间何必来这一套,你在府衙这么多年,俸禄不是很多,还要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艰苦,我若是收下了你的银子,才真的睡不着了,崔大人如果有心,他日我到上元县衙,摆酒设宴款待于我,我就很满足了。”

    “这、大人。。。”

    “别说了,这里是官署,你我推脱让他人看见不好,你快去准备,明日赴任吧。”

    崔云辉收起了锦袋,看了看吴宗睿,咬牙开口了。

    “大人,昨日的审讯,府尹大人要求下官也参与了。”

    吴宗睿看向了崔云辉,没有开口说话。

    “昨夜询问了近五十人,尽管他们都是相互推诿,可事情基本查清了,被官府羁押之人,全部都是复社成员,其中的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曾经是江西豫章社的盟主,豫章社并入复社之后,他们亦是复社的骨干力量。”

    “询问的时候,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都提到了大人,说在南昌府参加乡试的时候,他们与大人是同年,不过赵大人后来询问,才得知万时华、徐世溥等人,与大人有些过节,而且复社的张溥等人,与大人之间的过节,昨夜也审讯清楚了。”

    “今日一大早,府尹大人就到兵部去了,应该是去禀报昨夜审讯之情况。”

    吴宗睿微微点头。

    “崔大人,谢谢你了,昨夜复社的吴伟业、杨廷枢也去找我了,他们还想着为张溥和复社说上几句话,撇清关系,可惜我无能为力。”

    “大人说的是,吴伟业和杨廷枢前往大人府邸的事宜,府尹大人同样知晓,吴伟业和杨廷枢都没有能够进入大人的府邸。”

    吴宗睿倒吸了一口凉气。

    辰时,崔云辉再次进入官署。

    “大人,府尹大人派人来通知,让您到南京兵部去。”

    吴宗睿匆忙收拾一番,离开府衙,前往南京兵部。

    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全部都靠近皇宫,威严虽在,规模与北京的六部都察院无法比较。

    吴宗睿来到兵部的门口,早有官吏等候,带着他进入大门,朝着里面走去。

    官邸里面很安静,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无人在这里办公。

    终于,吏员在后院一栋官署前面停下来。

    “吴大人请稍候。”

    。。。

    进入官署,吴宗睿看见了桌案后面的兵部尚书胡应台,胡应台左边的礼部尚书董其昌,国子监祭酒贺逢圣,以及胡应台右边的应天府府尹詹士龙。

    “下官应天府推官吴宗睿,见过胡大人、董大人、贺大人,见过詹大人。”

    “吴大人,坐吧,我们正在讨论昨日的事情,其中牵涉到你,你来听听,也说说建议。”

    胡应台的态度较为和蔼,这出乎了吴宗睿的预料,前面想到的所有可能,都归结为一种,那就是事情对他是很有利的。

    果然,贺逢圣首先开口了。

    “诸位大人,昨日的事情,有辱读书人的斯文,詹大人连夜询问清楚,证明此事系复社组织,而且还弄清楚了,复社打算在开年之后,再次在南京城聚会,壮大复社的声势,至于说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为何如此做,我看与吴大人有一定的关系,但牵涉不大,更多的还是读书人缺乏磨砺,狂妄自大,曲解朝廷决策,抹黑朝廷官员,这等的趋势,务必要阻止。”

    “胡大人,下官建议,取缔和禁止复社在南京的聚会,处置和惩戒复社盟主张溥,且将此事奏报朝廷。。。”

    贺逢圣说完之后,董其昌开口了。

    “贺大人的建议,我完全赞同。”

    董其昌的来头可不小,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师,尽管朱常洛仅仅做了二十九天的皇帝,就因为服用红丸暴卒,不过这帝师的名头,谁都不敢小视。

    果然,胡应台开口了。

    “董大人与贺大人的建议不错,詹大人,你认为如何。”

    “下官赞同惩戒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

    “好,吴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吴宗睿压抑了狂喜的心态,他想不到,如此之快就算计了复社,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冷静,务必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狠狠的打击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

    “诸位大人的建议,下官完全赞同,下官与复社的张溥等人,有过接触,下官以为,复社乃是读书人集会结社而成,他们慷慨激昂,议论时政,多有批评,很少实际的建议,空谈成分居多,乃是因为不懂朝中事宜,此等的风气不可助长,需要遏制。”

    “下官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有过此等的心态,怀揣报国之心,昂昂然无所顾忌,殊不知所说的话语,可笑幼稚的成分居多,现在想来,都感觉到羞愧。”

    “进入朝中为官,下官才知道署理政务之艰难,绝非张嘴胡言就能够做好的。”

    “复社乃是读书人结社形成,且容纳了数十家的学社,其声势颇为浩大,官府处置复社,需要谨慎,如若不然,昨日的情形会再次的出现。”

    。。。

    胡应台频频点头,董其昌看着吴宗睿,眼睛里面出现赞许的目光,贺逢圣与詹士龙二人,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们了解吴宗睿。

    “说的不错,吴大人,年纪轻轻,考虑问题如此的周到,不简单了。”

    说到这里,胡应台站起身来了。

    “关于处置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之具体建议,我看还是以训诫为主,惩治为辅,国子监在监生放假之前,对诸多的监生予以训诫和教训,并将昨日发生的事情,制作成为详实的文书,发给每一个监生,让他们清楚昨日之事情的由来。”

    “应天府训诫所有被羁押的读书人,包括国子监监生,令他们具结悔过,留下文书,算是对复社的惩戒。”

    “复社盟主张溥,负有主要责任,务必要予以惩戒,建议取消其参与明年乡试的资格,复社在三年时间内,不允许举办任何大规模的聚会与集结,若是复社依旧如故,则官府会严惩复社骨干,且责令其解散。”

    。。。

    离开兵部的时候,吴宗睿有些恍惚。

    如果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所说的惩戒完全兑现,对于复社是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复社盟主张溥的声誉会一落千丈,且难以继续领导整个的复社。

    离开了张溥,复社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吴伟业和杨廷枢等人,暂时都没有资格出任复社的盟主。

    复社计划的金陵大聚会,应该不大可能举办了。

    回到官署,吴宗睿还没有来得及坐下,崔云辉进来了。

    “吴大人,府尹大人请您到厢房去。”

    吴宗睿来到厢房,看见了面带笑容的詹士龙。

    “瑞长,坐吧。”

    “你可知道,惩戒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的事宜,由南京礼部与国子监直接办理,可见胡大人对此事的重视。”

    “刚刚我才知晓,复社也是胆大包天了,南京和南直隶,包括整个的南方,一直都很稳定,胡大人居功至伟,开年之后,可能调往京城的六部,如此关键的时刻,复社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胡大人自然恼怒了。”

    。。。

    回到府邸,吴宗睿迅速来到书房,关上门,哈哈大笑了。

    他的运气太好了,本想着稍稍算计与打击复社的气焰,想不到老天都帮忙了,给予了复社最为沉重的打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余音绕梁()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皇上的圣旨抵达南京城。

    南京国子监祭酒贺逢圣,出任京城礼部右侍郎。

    送到府衙的塘报,倒是没有谁关注了。

    吴宗睿更为关注的是这份朝廷的塘报。

    塘报上面的消息不多,不过有几个最为关键的点,十一月,孙承宗复出,任少师、兼任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两日之后,改兼兵部尚书,驻守通州,负责防御后金鞑子,十二月初四,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因重大过失,被捕下狱,孙承宗正式负责抵御后金鞑子的全面事宜。

    刑部尚书乔允升,因后金鞑子逼近京城,京城大乱之时,疏于对刑部大牢的管束,导致一百七十多名囚徒越狱而出,进一步搅乱京城局势,被免去刑部尚书职位,囚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