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子就不问我昨夜在哪里歇息的吗。”

    “妾身不会问,夫君有夫君的事宜,只要夫君时时刻刻想着家里的事情,妾身就满足了。”

    吴宗睿眼巴巴的看着陈灵雁,突然觉得羞愧,也许他对这个时代所谓的三从四德,没有真正的感受,也不大可能真正的理解。

    男人的三妻四妾,这没有什么稀奇的,吴宗睿是男人,自然不会反对这一点,要不然他就是傻子了,只不过如何兼顾到每一个女人的感受,或者说兼顾到每一个老婆的感受,那就需要智慧了,强压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后院肯定不稳,家中也会出现太多的事情。

    如果家庭内部都不稳定了,吴宗睿怎么可能去做大事情。

    “娘子,你也多注意身体,每日里都要坚持散步,万万不要做什么耗费体力的事情,等一段时间,我让人到家里来看看,给你把把脉。。。”

    “噗嗤。。。”

    “娘子,你笑什么啊。”

    “夫君,这是女人家的事情,你关心什么啊,妾身会注意的。”

    吴宗睿脸色变得严肃了。

    “娘子说什么话,这哪里是女人的事情,这是你我的事情,是家里的大事情,男人若是对女人怀孕生产的事情都不关心了,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陈灵雁看着吴宗睿,好一会才开口。

    “夫君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我什么时候在你的面前说过假话啊,虽说这生孩子只有女人才能够完成,不过男人的责任是摆在那里的,我以为,男人若是混账了,就不配让女人为他生孩子。”

    陈灵雁已经靠过来,挽着吴宗睿的胳膊。

    “柳隐,到厨房去看看,早饭准备如何了。”

    柳隐的身影消失之后,陈灵雁看着吴宗睿,微笑着开口了。

    “夫君今日如此的关心妾身,究竟是怎么了。”

    看着陈灵雁的笑容,吴宗睿的头皮发麻,该来的终于来了。

    “这个,娘子,我不是一直都很关心你吗,怎么说今日特别关心啊。”

    “夫君一夜未归,妾身睡不着,很早就起来了,在花园闲逛,妾身想了很多,甚至想到了当年夫君准备入赘我陈家的事宜,若不是玉环,妾身与夫君失之交臂,这辈子还不知道如何度过,来到南京城,住进这座府邸,妾身时常觉得不真实,随时可能失去一切,做梦都梦见了安远县,最近一段时间,妾身才真正的安定下来了。”

    吴宗睿伸手,轻轻的拍拍陈灵雁的手背,没有开口说话。

    “在妾身的心目中,夫君就是大山,妾身要是失去了夫君,活不下去。”

    “娘子,就不要说这些话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陈灵雁的头靠向吴宗睿的肩膀,身体也依偎过来了。

    “妾身知道,夫君不仅仅是在妾身眼里是大山,在好多女人的眼里都是大山,远的不说,就说玉环,也是一辈子跟定在夫君身边了,还有柳隐,虽然年级不大,可妾身能够看出来,她看你的眼神完全不一样,再说秋叶,前几日和玉环闲聊,也说到不会离开家,宁可一辈子老死在府邸里面,这已经表明了态度,所以说,妾身是不会强求夫君的,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想法,妾身不会有。”

    “妾身不强求夫君,不过夫君若是有什么想法,也一定要和妾身说,妾身理解夫君,绝不会随意的干涉夫君的事宜的,只要是夫君觉得合适的事情,妾身都会支持的。”

    。。。

    回到书房,吴宗睿看着刘宁,脸色有些发青。

    “刘宁,你给我老实说,昨夜回来禀报的时候,究竟给夫人说了什么。”

    “少爷,我什么都没有说啊,我就说少爷和詹少爷一同喝酒去了。”

    “小子,还想瞒着我吗,老实说,到底说什么了。”

    “少爷,我、我真的,没有说啊,我可以发誓。。。”

    “别发誓,那我问你,昨夜回来禀报的时候,你还见过哪些人。”

    “这个,我好像没有见过谁啊,给夫人禀报之后就离开了。”

    吴宗睿盯着刘宁的双眼,目不转睛。

    刘宁突然拍了一下脑袋,不好意思的开口了。

    “少爷,我见过春梅。”

    “你和春梅说了什么,老老实实说出来,对了,你们之间的情话不需要说,说了什么其他的话语,全部说出来。”

    “少爷,让我想想,春梅问我少爷在什么地方喝酒,我说在酒楼里面,春梅问少爷晚上回不回家,我说少爷不回家。。。”

    吴宗睿气的指着刘宁,险些说不出话来。

    “少爷,您这是怎么了,我真的没有说您到那里去了。”

    “笨蛋,你这和说了有什么区别,本少爷到酒楼去喝酒,喝酒之后岂不是回家了,难不成本少爷在酒楼睡觉吗。”

    “这,少爷,我真的没有想到啊。”

    吴宗睿气的直哼哼,他其实嘱托过刘宁,就说和詹兆恒一起,到詹兆恒租住的府邸去歇息了,虽说这个谎言也不是很高明,总是稍微好一些。

    眼见吴宗睿气的在书房里面转来转去,刘宁开口了。

    “少爷,有句话,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说。”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好,那我就说了,我看徐、徐姑娘对少爷也是一往情深,要我看,少爷应该迎娶徐姑娘回家的,这样的事情,少爷还不如早点和夫人说,免得日后不好开口。。。”

    吴宗睿看着刘宁,有些发蒙,他想不到刘宁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少爷,我说的是实话,我觉得,只要少爷做出了决定,夫人是不会反对的,我听春梅说过好几次了,夫人心里想着的就是少爷。”

    吴宗睿微微点头。

    “刘宁,你的意思是说,夫人不会反对我迎娶徐佛吗。”

    “夫人肯定不会反对。”

    “何以见得。”

    “这个,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一个人想着另外一个人好的时候,不会让他伤心的。”

    吴宗睿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看着刘宁,眼睛里面透露出来震惊,刚才在花园的一幕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面,那个时候,自己想到的就是担心和愧疚,竟然没有体味陈灵雁的话语。

    爱屋及乌。

    恐怕昨夜自己在秦淮河留宿的事情,陈灵雁已经知道了,不然不可能一夜睡不着,家中有那么多的下人,随便派一个人出去,跟随在刘宁的身后,就能够探查清楚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陈灵雁不知道他昨夜在什么地方歇息,凭着直觉也能够感知,须知夫妻本就是一体,女人的心思特别敏感,怎么可能不知道。

    想到这里,吴宗睿的脸色略微变化,抬起衣袖,仔细闻了闻,一股清香味道传来。

    这是徐佛身上的味道。

    “哎,女人心,海底针啊。”

    “少爷,您说什么啊。”

    “没什么,你不懂,这女人啊,一个比一个精灵,倒是我没有想到啊。”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柳隐来到书房门口,请吴宗睿去吃早饭。

    这一顿早饭,吃了足足一个时辰,玉环、柳隐和春梅等人离开之后,吴宗睿和陈灵雁还呆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吴宗睿回到书房的时候,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但是已经看不到忐忑了。

    刘宁进入了书房。

    “少爷,您准备出去吗。”

    “嗯,你备好马,我们到南京城外去转转,来到南京这么长时间了,很少到城外去看看,趁着休沐,也该四处走走了。”

    “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出发,夫人如果问及,实话实说。”

    刘宁离开之后,吴宗睿走到了桌边,开始磨墨。

    。。。

    骑马来到城外,面对略显空旷的平地,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刘宁,你记住,我们都是男人,必须为自身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任,特别是对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要许下任何的承诺,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难堪甚至是痛苦的局面,但长痛不如短痛,咬咬牙就挺过来了。”

    刘宁连连点头。

    “少爷说的话,我记住了,是不是夫人不同意您迎娶徐、徐姑娘啊。”

    吴宗睿看了看刘宁,颇为无奈。

    “怎么想到徐佛了,我迎娶徐佛的事情,你操心那么多干什么,我给你说的是以后做事情的规矩,譬如说信义帮,如果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掌控信义帮,那么很多的事情我就不能够做,就要忍痛割爱,等待机会,一旦我做出了决定,那就毫不犹豫的实施,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是这个道理。”

    “你今后同样会遇见这样的事情,记住我今日所说的话语,你就知道该怎么决断了。”

    “这里有一封信,午时过后,你到盛泽归家院去一趟,将信函交给徐姑娘。”

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 
午时,吃过饭后,吴宗睿回到书房。

    这个时间点,任何人都不得打扰他,包括陈灵雁。

    穿越近两年时间了,吴宗睿的脑子几乎就没有停歇的时间,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就在脑海里面回忆明末的历史,有些事情记得很清晰,但有些事情已经开始模糊,所以需要不断的发掘,让那些模糊的事情慢慢的变得清晰。

    后金鞑子、农民起义以及朝廷三个方面的情况,这是吴宗睿回忆的重点,也是务必要记忆清楚的重点,这关乎吴宗睿今后迈出的任何一步。

    这好比是压在吴宗睿头上的三座大山,将来需要一步一步的去攻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吴宗睿的优势在于知晓历史发展的轨迹,金手指也在这个地方,如果不能够彻底展开金手指,最大限度发挥优势,他将和明末其他的士大夫一样,要么屈膝投降,成为大清的一名臣子,要么陪着大明王朝一道覆灭。

    只有这两条路,所谓的避开政治做富家翁,那是骗小孩子的。

    整理出来的信息,吴宗睿用简化字记下来,一些事情甚至用特有的图案标记下来,以加强记忆,这是以防万一,就算是有人看见了这些图案和字画,也能够遮掩过去,毕竟吴宗睿有寒鸣寺三个月的经历。

    崇祯元年、崇祯二年和崇祯三年的大事情,通过不懈的回忆,吴宗睿悉数记录下来,而且每一件大事的后面,都有相应的标注,结束了科举考试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几乎都集中到这方面了。

    崇祯元年到崇祯三年,属于真正的多事之秋,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这里面包括了朝廷官员大幅度的变动,农民起义大规模的兴起,以及后金出现的政权动荡等等,相比较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有是三件大事,第一是崇祯皇帝剿灭魏忠贤,清算阉党,导致了朝廷局势的风云变幻,第二是袁崇焕擅自斩杀毛文龙,消除后金鞑子的后顾之忧,导致辽东的局势出现不可逆转的改变,第三是农民起义在陕西全面爆发,朝廷自此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当然,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局势更加的恶化。

    每一件事情,吴宗睿都标注出来应对的办法,以及对自身力量发展的利弊等等。

    说起来吴宗睿有些冷酷,面对历史的时候,他是无情的判官,不会在乎大明王朝,不在乎百姓的疾苦,更不在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甚至不在乎后金鞑子对关内的劫掠,他在乎的是明末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对于自身力量的壮大,会有什么样的机遇。

    偶尔吴宗睿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的冷酷了,至少从解密的诸多史书记载,崇祯皇帝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皇帝,生性多疑、志大才疏,却是勤勤恳恳,最终无法挽救大明王朝的颓势,成为了王朝的殉葬品。

    不过理智最终战胜了感情,吴宗睿清楚,他不可能辅佐崇祯皇帝,伴君如伴虎,何况崇祯皇帝性格本来就存在巨大的缺陷,毕竟崇祯皇帝根本没有做皇帝的机会,以前当王爷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皇宫里面的算计和倾轧,在恶劣的环境里面生存下来,性格的确有些扭曲了。

    性格平和的吴宗睿,想要让自己变得绝对的平静与冷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少爷,有人来拜访。”

    “刘宁,忘记我的吩咐了吗,要说清楚什么人来拜访。”

    “知道了,少爷,我没有来得及说,张溥、吴伟业、杨廷枢和冒襄专门来拜访。”

    吴宗睿站起身来了,看着刘宁,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

    昨日在盛泽归家院发生的事情,吴宗睿试图忘记,毕竟他与复社不可能有深交,面对这样一个自我意识与思想逐渐成熟的社团,他无法驾驭,更不可能感化,力量不足的情况之下,与复社和平相处,力量足够的情况之下,毫不留情的清理复社。

    至于说昨日在诗词比赛上面碾压张溥,让张溥萌生退意,意图放弃复社,那不过是张溥颜面尽失情况下的愤怒和沮丧,不值一提,一夜过去,张溥必定痛定思痛,重整旗鼓,让复社变得更加强大,到了那个时候,无人敢于随意挑战张溥的权威。

    吴伟业、杨廷枢与冒襄等人,都是复社的骨干,对于复社的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人一起前来拜访,目的是很明确的。

    吴宗睿是现实主义者,他对于复社有着异常深刻的分析,这种分析是深入骨髓的,不能说张溥是奸猾之人,可是随着复社的发展壮大,处于巅峰的张溥,品尝到了权力的魔力,见证了复社剧烈的膨胀,要命的是复社发展的趋势不是他能够左右的,这也让复社逐渐成为朝廷和社会的累赘,甚至是毒瘤。

    一句话总结,吴宗睿与复社之间,或者说与张溥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

    “知道了,让他们在会客厅稍稍等候,我一会就过去。”

    几分钟之后,吴宗睿出现在大堂。

    张溥依旧是神采飞扬,不过态度谦逊了很多。

    吴伟业、杨廷枢和冒襄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看不出他们的心情。

    “吴大人,今日我等来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