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睿看了看吏目,冷冷一笑。
“就凭你一个五城兵马司的吏目,有资格问我是什么人,我告诉你,好好整顿这一带的治安,你身边的这个地痞,三日之后,送到应天府,我想到时候他会说很多的事情,若是你不想送他到应天府,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找你。。。”
吏目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狠毒的神情。
如果地痞被押解到应天府,那他也跟着搭进去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人,说话为什么这么大的口气,难道是应天府的官员吗,这不大可能,应天府还没有如此年轻的官员,再说了,应天府官员出行,早就亮出身份了。
“你、你好大的口气,居然敢命令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做事情,就凭这一点,我可以直接拿下你。。。”
“怎么,狗急跳墙吗,你还真的不想要项上人头了吗。”
。。。
“前面的吵嚷声是怎么回事。。。”
吏目回头看见过来的队伍,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
“副指挥大人,这里有人闹事,公开持械行凶,还口出狂言。。。”
“有这等事,为何不拿下。”
一个穿着对襟军服的军官,出现在眼前。
五成兵马司的副指挥,正七品的品阶。
跟随副指挥的军士至少二十人,如果他们强行动手,吴宗睿肯定吃亏。
大明一朝,文官比武官的地位高太多,举个例子说,正一品的都督,见到了正二品的兵部尚书,甚至可能行跪拜礼,手持尚方宝剑的正二品兵部尚书袁崇焕,敢于不请旨就斩杀了正一品的左都督毛文龙,由此可见大明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差距。
不要说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就算是五城兵马司正六品的指挥,见到吴宗睿这个从六品的应天府推官,也不敢肆意妄为。
没有等到副指挥再次开口,吴宗睿上前一步,冷冷的开口了。
“看来你是五城兵马司北城的副指挥了,本官应天府推官吴宗睿。。。”
四周瞬间安静下来,副指挥的脸色骤变,看了看身边的吏目,眼睛里面喷射出来怒火,他当然知道应天府推官是干什么的,眼前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也不至于冒充应天府推官。
吏目的脚已经软下来了,他记得很清楚,刚刚眼前这位大人说过,让他三日后将地送到应天府去,本来以为是狂妄之言,想不到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之人,居然是应天府推官。
地痞再次趴在了地上,低着头身体颤抖,不知道想些什么。
“怎么,副指挥想要看吏部的敕书吗。”
“不是不是,卑职不知道是吴大人,这么看一定是误会。。。”
吴宗睿微微一笑,初来乍到,他不能够打击太多人,否则不好立足,也会引发议论。
“也罢,今日之事,由三个地痞惹起,本官本打算教训一下这些地痞,无奈出现其他鼓噪的声音,这些都不说了,三个地痞是必须要追究的,不知道由副指挥来处置,还是请吏目将地痞送到应天府去。。。”
“大人说笑了,维持地方治安是五城兵马司的职责,这等的地痞混混,自然由五城兵马司处置,这三人胆大妄为,敢在大人面前嚣张,卑职一定严惩。”
。。。
眼看着吴宗睿一行人离开之后,副指挥脸色铁青,看着身边瑟瑟发抖的吏目。
军士早就将周遭的商贩驱散,将三个地痞押解到一边看管起来。
“不错嘛,为了几个铜板,脑袋都不想要了,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副指挥大人,刚、刚刚吴大人不、不是说了吗,此事由五城兵马司处置。。。”
副指挥气的挥起手中的皮鞭,一鞭子唰下去。
“如此蠢笨,怎么跟着我做事情,看样子为了几个钱,你真的不想要命了。。。”
“大人,小的真的不懂,请大人指点。。。”
“杀了这三个地痞,找个机会,将杀死他们的理由说出去,一方面震慑其他的混混,一方面让吴大人知晓,我等看看吴大人如何应对这件事情,你若是做不到,就等着掉脑袋,到时候我可不会保着你。”
“小的明白,小的马上就去做。”
“土街口一带,好好整顿一下,真的弄到天怒人怨,我也保不住你,这里是京城,不要为了几个小钱,不知不觉丢掉性命。”
“小的明白,小的马上整顿。”
“好了,去做吧。”
距离五城兵马司军士数十米处,有两个人看着一切。
“大哥,那个年轻人好像挺有权势的,您看。。。”
“等等,看看,别着急,我们到南京的时间不长,万事都要谨慎小心。”
“当官的不都喜欢银子吗,我就不相信了,银子还拉不到他们。”
“胡说什么,你以为是说书吗,要是碰上硬茬,倒霉的是我们。”
年轻一些的人看着稍微年长一些的人,有些不服气的低下头。
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
第八十三章 运气()
刚刚翻开桌上的文书,崔云辉进来了。
“吴大人,府尹大人要见您。。。”
吴宗睿楞了一下,看了看崔云辉,没有掩饰吃惊的神情。
按照朝廷的规定,大明各级官府的官吏每月休沐三日,府州县都是如此,不过在署理政务方面有所区别,作为最基层的县衙和独立的州衙,知县和知州每天都要召集县衙和州衙的官吏,商议当天的事宜,落实工作进度,而相对超脱的府衙,府尹和知府每月召集府衙官吏三次,商议部署和落实相关的工作,这已经成为惯例。
相对于应天府衙来说,每月的四号、十二号与二十二号,就是府尹大人召集官吏商议落实工作的时间,今天不过二十号,还剩两天时间,府尹大人不需要单独见自己。
当然,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府尹大人也可以这样做。
进入厢房,吴宗睿一眼看到桌案背后的府尹大人。
桌案上面摆着吏部的敕书,尽管隔着一定的距离,但吴宗睿还是认出来了,那是有关他吴宗睿个人情况的吏部敕书,这东西相当于每个官员个人档案的副本,正本的档案全部存在京城的吏部,副本的档案则会由吏部发往官员任职所在地,这份档案上面详细说明了任职官员的情况,官员一旦调离,则档案的副本会由专门的人送往继任的地方。
知县的档案副本,送往府衙,知府的档案副本,送往巡抚衙门,县衙的官员,府衙的官员,包括部门的官员,其档案副本都是送往任职所在地。
吴宗睿的档案副本,自然是送到应天府衙。
当然,能够看到这份档案副本之人,仅仅是府尹大人,若是府尹大人授权了,府丞大人也能够看到。
“下官吴宗睿,见过府尹大人。”
“好,好,吴大人请坐,今日你到府衙来点卯,本官正好闲暇,见一见你。”
“谢府尹大人。”
“不用那么客气,你是江西赣州安远县人,去岁乡试高中,今岁会试高中,殿试二甲第四十五名,十六岁的年纪,不简单,本官记得,我大明一朝,尚无如此年轻之二甲进士。”
“这个,大人,下官乃是得到皇上垂青,不敢自得。”
“说得好,说得好,十六岁的年纪能够如此的沉稳,很不错了。”
还没有等到吴宗睿明白过来,府尹大人再次开口了。
“吴大人,推官一职,责任重大,特别是在应天府衙,更是要注意,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感觉到为难,可以直接来询问,遭遇疑难不决之事宜,不要急着断案,且慢慢思索。。。”
吴宗睿听得非常仔细,内心也更加的疑虑,府尹大人的话语,听起来是对自己的关心,不过以前他从未见过府尹大人,更谈不上有什么交集,府尹大人为何如此关照。
。。。
终于,府尹大人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吴宗睿连忙站起身来,稽首给府尹大人行礼。
“感谢大人的教诲,大人事务繁忙,下官不打扰了。”
“好,你去好好做事情。”
走出厢房,吴宗睿差点撞到了崔云辉的身上。
原来崔云辉一直都在厢房外面等候。
吴宗睿看了看崔云辉,微笑着点头之后,朝着官署的方向走去,来到府衙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遇见的事情太多,他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崔云辉跟在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官署的方向而去。
来到官署的门口,崔云辉停下了,吴宗睿也停下了。
“崔大人,若是没有其他要紧的事情,进去坐坐。”
“这个,下官不敢打扰大人。”
“算不上打扰,我今日刚刚点卯,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尚需要慢慢熟悉情况,也做不了什么事情,若是崔大人愿意,可否帮忙介绍府衙相关的情况。”
崔云辉的脸色略微发白,咬咬牙还是进入了官署。
崔云辉的动作表情,吴宗睿看的很清楚,他内心略微的失望,想想崔云辉本就是举人出任官职的,多半是因为家境窘迫,无力支撑参加会试的费用,迫不得已才做官的。
能够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本就不简单了,在社会上还是有地位的,如果家境优越,可以不断的参加会试,一直到金榜题名,何苦勉强进入朝中为官。
“崔大人,府尹大人刚刚鼓励了我,让我好好做事情,大人如此关心,令我感激,可我对大人的基本情况都不知晓,这实在是失礼,崔大人可否为我介绍一二。”
崔云辉楞了一下,不自觉的开口了。
“下官对府尹大人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略微知晓一些。”
“崔大人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下官知晓府尹大人名讳詹士龙,万历年间的进士,其余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崔云辉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脑子里划过了一道闪电。
詹士龙,江西建昌府辖下广昌县人,本人的名气不是很大,可儿子詹兆恒算是明末小有名气之人,詹兆恒是崇祯四年的两榜进士,殿试高中年仅十九岁,大明灭亡之后,成为反清复明的勇士,拼死抵御清军的进攻,最终捐躯。
有关詹兆恒的轶事,还有一个传说,当初福王称帝之后,请詹兆恒出山辅佐,专门到了家中,詹兆恒的母亲为福王准备了荷包蛋,若是福王一口气吃下荷包蛋,则意味着福王能够一统江山,若是福王敲碎了蛋壳吃下,则意味着江山破碎,复国没有希望。
福王不仅敲碎了蛋壳,还让蛋壳成为了数不清的碎片,詹兆恒的母亲见状,叹了一口气,要求詹兆恒不要出山辅佐福王,没有什么希望,詹兆恒不听,坚持要出山,为光复大明努力。
最终,詹兆恒为大明捐躯。
这是传说,是不是可信还不得知。
说起来,詹士龙的儿子詹兆恒,与吴宗睿同岁,而且詹士龙也是江西人,广昌县距离安远县不是很远,赣州也紧挨着建昌。
难怪詹士龙会有今日的接见,会说起那些话语。
吴宗睿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样子自己的运气还是不错。
“崔大人在府衙应该有些年头了吧。”
“回禀大人,下官天启七年就来到了应天府衙。”
“也有三个年头了,崔大人经历了几任的府尹大人。”
“这个,下官经历了三任的府尹大人,天启七年,下官到府衙的时候,府尹大人乃黄景华大人,去年底,黄景华大人出任应天巡抚,今年五月,毛堪大人出任府尹,七月调往京城,七月底,詹大人调任应天府衙,哦,詹大人来到应天府之前,乃是淮安府知府。。。”
吴宗睿听得头皮发麻,短短三年的时间,应天府居然更换了三个府尹,这速度也太快了,让人目不暇接,更加让人吃惊的是,詹士龙的前任毛堪,上任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调往了京城,这应该不正常。
当然了,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朝中调整的官员超过了千人的规模,调整幅度很大。
闲聊了几句话之后,崔云辉的额头上面出现了汗滴。
八月下旬已经是夏末,不过南京的气温还是很高,长时间坐在屋子里,还是感觉到闷热。
吴宗睿感觉到,崔云辉说话很小心,将自身也放得很低,这应该是可以压制情绪的结果,其实这样的强行压制很不好,容易扭曲人的性格。
“崔大人,我看你一直都很小心,想必你是以举人身份出任府衙知事,在其他的同僚面前,感觉到抬不起头来,我以为不必如此,大家都是朝中官员,都是效忠皇上,若是在同僚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战战兢兢,这官也做得委屈。”
“当然,崔大人可能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得不如此。”
“日后崔大人在我的面前,万不要如此,崔大人这等小心,让我看的难受。”
“不瞒崔大人,我也是出身寻常之家,侥幸得中两榜进士,以前说话做事也是小心翼翼,与人为善,尊奉中庸之道,不过这等的做法,在某些人看来,好似懦弱,有过几次教训之后,我再也不这样做,别人如何对我,我如何对他人。”
“崔大人,这是我之感受,今日说出来,与崔大人共勉。”
。。。
崔云辉嘴巴瘪了几下,最终没有开口说话。
眼看着崔云辉离开,吴宗睿摇摇头,应该说长时间的压抑自身,崔云辉的性格已经出现变化,一时半会不可能出现变化。
吴宗睿和崔云辉说这些,没有什么用心,纯粹是想着帮助崔云辉,不愿意看见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彻底毁了,他这样做有些冒险,大明一朝,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不管是谁,都要遵循这一套约定俗成的制度和规矩,如果随意的反抗,会遭受到数不清的打压。
略微的平复了情绪,吴宗睿看向了桌案上面的文书,这些文书应该是应天府衙断案的诸多文书,他这个推官上任,务必要仔细阅读这些断案的文书,掌握其中奥妙。
什么时候有案子说不清楚,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