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直隶士大夫家族以及读书人的最爱。

    登莱新军进驻山东的事宜,传开很长时间了,南直隶前往山东做生意的商贾很多,在登莱新军负责山东各地防御事宜之后,南直隶的商贾是赞口不绝,都说山东各地变得安全,再也看不见土匪了,这也促使山东与南直隶的商贸交易变得多起来。

    还有一些读书人,也试着前往山东去游历,这些读书人回到南直隶之后,感叹山东的繁华富庶,已经超过南直隶各地了。

    诸多的传闻,让吴宗睿和登莱新军的名气更大了。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丁启睿看完了手中的信函,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对着众人扬了扬手中的信函。

    “诸位,十万登莱新军已经进入宿州,即将痛击流寇张献忠,吴大人专门写来了信函告知,这下宿州和凤阳安全了”

    说到这里,丁启睿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了,十万登莱新军进入宿州,难道驻守宿州的军官军士不知道吗,他们是怎么侦查的。

    不过,丁启睿难看的神色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他很快想明白了,三十多万流寇进入宿州,谁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是风声鹤唳,怎么还有可能去关心其他的事情。

    走向寅宾馆的时候,丁启睿的神色有些凝重,他不是傻子,蓟辽督师吴宗睿以及登莱新军将手伸向了徐州和凤阳等地,不可能仅仅是打败流寇,一定还有其他的目的。

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 
双堆集,一个廖文儒和罗典召从未听过的名字,这里是吴宗睿亲自确定的设伏地点,十万登莱新军将在这里迎战张献忠。更新最快

    双堆集距离宿州州城约八十里地,算是有些远了。

    十万大军抵达双堆集之后,廖文儒第一时间派遣斥候,侦查周遭的情形。

    整个的宿州,都属于淮北平原,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只有少部分的地方存在一定的丘陵,而双堆集就属于有丘陵的地带。

    双堆集集镇的规模很小,看上去和普通的村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是这里距离宿州城池有些遥远,且属于宿州辖下的灵璧县管辖。

    不过张献忠部如果想要前往湖广,必定要经过双堆集。

    按说可以选择的地方很多,至少可以距离宿州近一些的村镇,可吴宗睿选择了双堆集。

    廖文儒和罗典召绝对想不到,在吴宗睿的脑海里面,双堆集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数百年之后有一场闻名中外的战争曾在这里打响。

    拥有了撞击式燧发枪和红夷大炮的登莱新军,早就改变了以往老套的作战方式,弓箭不再是主要的进攻手段,骑兵也只是在追击和冲锋的时候发挥主要的作用,而击溃对手主力的战斗,大都是炮兵营和步兵营承担的,不管是步兵营的将士,还是骑兵营的将士,每人手中都配备有撞击式燧发枪,所不同的是,步卒手中的撞击式燧发枪,长度约为120公分,如果加上枪管上面的刺刀,总长度达到了150公分,骑兵以及斥候手中的撞击式燧发枪,长度仅有40公分左右,每个斥候与骑兵,还单独配备了钢刀。

    长枪和长矛几乎被完全放弃,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基本都不配备了。

    撞击式燧发枪目前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装填弹药需要一定的时间,连击的燧发枪尚未研制出来,战斗之中的击发,还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填装弹药,好在纸壳弹已经研发出来,填装弹药的速度快了很多。

    所以说,骑兵使用撞击式燧发枪还是存在难度。

    登莱新军每一次的战斗,重点依靠红夷大炮和撞击式燧发枪,骑兵主要承担快速追击与快速剿杀的作用,如此一来,登莱新军将士设伏的地点广泛了很多,不仅可以在大山之中设伏,也可以在平原地带设伏。

    张献忠部从徐州出发仅仅一天的时间,十万登莱新军将士就秘密抵达了双堆集镇,一路的行军都是昼伏夜行,斥候首先侦查好了线路,确定了安营扎寨的地方,大军严格按照预定的线路行军,天黑之后出发,天亮就宿营。

    安营扎寨都是在丘陵之中,尽量少的骚扰百姓,也尽量的保密,让廖文儒和罗典召想不到的是,据斥候的侦查,驻扎在宿州城内的明军军士,居然没有派遣人到四周去侦查,十万登莱新军将士抵达双堆集,他们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在双堆集安营扎寨之后,廖文儒和罗典召亲自出去侦查,到四周去查看地形,他们将所有画出来的地形进行全面的综合,选择具体的设伏地点,吴宗睿仅仅是确定在双堆集设伏,不可能明确具体的设伏地点。

    足足三天的时间过去,廖文儒和罗典召终于明确了具体的设伏地点。

    设伏地点距离双堆集镇两里地,官道的两边都有丘陵,骑兵将隐藏在丘陵中间,而步卒则是在距离官道一百米左右的距离挖出来战壕,步卒军士埋伏在战壕里面。

    挖战壕也是登莱新军首创的设伏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步卒埋伏,战壕挖好之后,步卒埋伏其中,以花草树木来隐藏战壕,距离稍远一些根本就无法察觉。

    如此的埋伏方式,对于操控火炮的军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炮弹的发射务必要准确无误,决不能伤及埋伏在战壕里面的军士,不过好在距离足够远,左右两边有两百米的距离。

    登莱新军将士此次作战,主要的目的并非是剿灭张献忠部,而是逼迫张献忠部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进军,所以他们仅仅是狠狠的打击流寇的先头部队,最好是给予先头部队毁灭性的打击,迫使张献忠部朝着淮安的方向撤离。

    如果是围歼战,登莱新军的部署肯定不一样。

    当斥候前来禀报,张献忠部先头部队距离宿州城仅一天的路程之后,十万登莱新军将士完全做好了准备,就等候张献忠的先头部队了。

    罗典勇率领五万登莱新军将士,直接进入了徐州城。

    城内凄凉的景象,让罗典勇的脸色苍白,让他的怒气险些全面爆发。

    大街上看不见什么人,一些被烧毁的房屋,露出了黑漆漆的木头,偶尔看见蹲在屋前屋后的人,脸上的神色是麻木的,眼睛里面的目光带着仇恨。

    在好些地方,罗典勇居然发现了躺在地上、散发着难闻臭气的尸首。

    吴宗睿的信函里面,已经告知廖文儒、罗典召和罗典勇,张献忠麾下的流寇,在徐州城内足足肆虐了三天的时间,整个的徐州州城遭遇到重创。

    罗典勇还是没有想到,被流寇荼毒的徐州城,几乎变成了一座鬼城。

    还在马背上的罗典勇,迅速下达了命令,军士马上在城内展开搜索,主要是搜索尸首,将这些尸首全部运送到城外掩埋起来,同时拖来石灰,在城内抛洒消毒,以免出现疫情。

    抵达州衙,淡淡的血腥味道依旧在蔓延,张献忠倒是没有一把火烧了州衙,这有些奇怪。

    罗典勇没有想那么多,将州衙明确为登莱新军的临时中军帐,同时派遣军士在大街小巷进行仔细的清理和巡逻,凡百姓家中出现哭声,军士敲门得到允许之后,可进去查询,若是发现有尸首,必须马上处理。

    同时,罗典明命令随军郎中,马上在州衙外面开设临时的药房,准备为城内幸存的百姓看病。

    好在气候尚有些寒冷,疾病暂时不会大规模的爆发。

    冷静下来的罗典勇,瞬间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一方面,他需要稳定城内百姓的情绪,必要的时候,还要给百姓粮食方面的救济,让城内的百姓能够活下去,另外一方面,他需要固守徐州州城,如果张献忠朝着徐州州城的方向而来,就要毫不留情的打败,让张献忠只能朝着淮安府的方向进发。

    整个的州衙,找不到完整的桌椅,全部被砸烂,看样子张献忠离开这里的时候,也没有打算手下留情。

    罗典勇叹了一口气,走出厢房,朝着府衙的大门而去,他要亲自到街上去看看,看看整个的徐州州城究竟被损坏成为什么样子了。

    “大人,有十来人朝着州衙的方向来了”

    军士前来禀报的时候,罗典勇已经走到了州衙的大门口。

    很快,穿着还算是不错的十来人来到了州衙的门口,看见了罗典明。

    十多人扑通全部都跪下了,为首的老者磕头之后开口了。

    “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徐州城被那些强盗无赖给彻底毁了”

    罗典勇准备上前去扶起老者,他身边的亲兵抢先一步,上前扶起了老者。

    老人看着罗典勇,嘴唇还在哆嗦。

    罗典勇叹了一口气,看着老者开口了。

    “徐州城的惨状,我看见了,这都是流寇犯下的恶行,我们一定会彻底剿灭他们,他们在城内做了什么事情,我能够想到。”

    “我们是蓟辽督师吴宗睿大人派遣来的登莱新军,今后就驻守徐州,护卫百姓的安全,绝不然百姓再次遭受杀戮,老人家,现在稳定城内的百姓是最为主要的,您是不是帮忙给百姓说一下,他们若是有什么难处,尽可以到州衙来找我”

    罗典勇还没有说完,老者就再次跪下了。

    “恩人,大恩人啊,吴大人救了我们,我们永远都记着”

    将老人带进府衙,详细询问之后,罗典勇才知道,这个老人曾经在州衙做吏员,年老之后没有做了,回家养老,流寇进入徐州城内,他躲在家里,四门不出,才避过这场灾难,不过他的家人没有那么幸运,儿子和儿媳都死于非命,孙子倒是幸存下来。

    流寇撤离州城之后,老者才走出屋子,在城内到处转悠,看见的惨状让他痛不欲生,几乎难以坚持了。

    登莱新军进入城池之后,马上开始收拾大街小巷的尸首,且没有骚扰百姓的迹象,老者这才鼓起勇气,前往州衙来,想着为城内幸存的百姓争取到活下去的机会。

    听到老者介绍了城内的情况,罗典勇稍微安心了一些,他吩咐军士端来饭菜,请老者以及其余人吃饭,等到十来人都吃饱之后,罗典勇告诉大家,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所以城内的百姓,要听从军士的安排,凡是家中有去世之人,尸首决不能留在城内,要运送到城外安葬,凡是家中的钱粮被抢劫一空的,登莱新军会拿出来粮食救济,让大家活下去

    老者千恩万谢的离开之后,罗典勇马上给吴宗睿写信,详细告知徐州城内的情况。

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 
“义父,前方就是宿州城,孩儿建议,展开对宿州城池的进攻。。。”

    指挥行军的孙可望突然前来禀报,协助孙可望指挥大军的刘文秀并没有出现。

    张献忠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四个义子之中,他最为看好的就是孙可望,孙可望的很多脾气和秉性,与他有些相似,作战非常勇猛,还有一定的智谋,但孙可望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喜欢争功,尤其看不得其他几个兄弟立下超过自身的战功。

    张献忠可以肯定,孙可望前来禀报进攻宿州城池的事宜,一定没有告诉刘文秀。

    其实张献忠也很想进攻宿州城,经历了十多年的厮杀,什么阵势没有见过,既然义军能够拿下徐州城池,也就有信心攻陷宿州城池。

    再次看了看孙可望,张献忠强压住内心的念头,且不说义军没有做好攻打宿州城池的准备,就说驻守宿州城池的明军,肯定是做好的充足的准备,此番攻打宿州城池,短时间之内不要想着攻陷,而且攻打宿州城池,与攻打徐州城池不一样,宿州更加靠近南直隶的腹地,更加靠近凤阳府城,可以肯定的是,南直隶驻守的其他朝廷大军,肯定会驰援。

    张献忠绝不想在南直隶与朝廷大军死拼,那样得到最大益处的是李自成和罗汝才。

    张献忠需要保存自身的力量,待到进入湖广之后,再行施展手脚。

    “可望,我知道你想剿灭驻守宿州的朝廷大军,不过这不符合我义军的目标,宿州距离凤阳府城不远,如果我们围攻宿州,一定会招致南直隶各路朝廷大军的驰援,我们在宿州与朝廷大军死拼,肯定有重大的损失,最终我们与朝廷大军两败俱伤,你说说,出现这样的局面,谁最为高兴啊。。。”

    孙可望的脸色微微发白,用力的点头。

    “义父,孩儿明白了,孩儿只是提出了内心的想法,孩儿觉得,能够尽量多的剿灭朝廷大军,我义军日后遇见的问题就越少。。。”

    张献忠看着孙可望点点头。

    “可望,你的想法不错,待到我义军进入湖广之后,你尽管施展能力,将湖广搅他个底朝天,让我义军尽快的掌控湖广。”

    孙可望对着张献忠抱拳。

    “义父,孩儿去指挥行军了,孩儿会命令所有兄弟,加快行军的速度,尽快经过宿州城池,任何人不得逗留。”

    “好,去吧。。。”

    张献忠对着孙可望挥挥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

    孙可望纵马回到队伍之中,正在指挥行军的刘文秀感觉到奇怪,先头部队马上就要路过宿州城池了,正是最关键的时刻,孙可望到哪里去了。

    “大哥,马上就要路过宿州州城了,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

    孙可望看了看刘文秀,面带不满的开口了。

    “我知道,所有兄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不要理睬驻守宿州城池的朝廷大军,二弟,你押后指挥,我在前面指挥兄弟们快速通过宿州州城。”

    刘文秀点点头,冲着孙可望抱拳,扭转马头,朝着队伍的后方而去。

    孙可望看着刘文秀的背影,鼻子里面哼了一声,刘文秀与李定国之间的关系很好,四弟艾能奇是个冷性子,就知道埋头打战,根本不关心外界的事情,作为大哥,孙可望有些忌讳,将来要是遇见什么大事情,或者到了关键时刻,刘文秀与李定国联合起来,对付他这个大哥,情形肯定不妙,所以说,孙可望要想方设法的打压刘文秀和李定国,让他们乖乖的听话,还要想方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