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宗睿拿着塘报,看着史可法,笑着开口了。

    “宪之兄,看样子朝廷里面不安生啊,这内阁首辅刘宇亮,运气真的不好,要说中原局势恶化,流寇猖獗,与刘宇亮有什么关系,他虽然是内阁首辅,但几乎没有过问兵部的事宜,熊文灿是杨嗣昌举荐的,也得到了皇上的支持,最终刘宇亮却因为熊文灿遭受牵连。”

    史可法的脸上也带着笑容。

    “大人,下官以为,刘宇亮被削籍罢免,是迟早的事情,皇上不过是找到了借口,要说皇上对刘宇亮早就不满意了。”

    吴宗睿点点头。

    “咱们的这个皇上,很有意思,做事情遮遮掩掩,明明是自己做错的事情,承担责任的是下面的官员,要我说啊,皇上是最伟大的,最英明的,不会犯任何的错误,大凡朝中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下面的臣子没有做好。”

    史可法的脸色微微发白,尽管他早就知道吴宗睿不在乎皇上和朝廷,但听见吴宗睿如此说,还是有些吃惊的。

    吴宗睿没有特别关注史可法的表情。

    “宪之,薛国观出任内阁首辅,你认为皇上是怎么想的。”

    史可法毫不犹豫的开口。

    “大人,下官认为,皇上对朝中的大人,算是失望至极了,薛国观原是阉党余孽,一直都跟随在魏忠贤的身边,皇上清算阉党,薛国观被迫致仕,这才多少年的时间,皇上居然启用薛国观出任内阁首辅,也不知道朝中那些大人会怎么想。”

    吴宗睿看着史可法,神色变得略微的严肃。

    “宪之,我和你的看法基本一致,应该说皇上此举是迫不得已,如果朝中有人,皇上也不至于让薛国观出任内阁首辅,这样做意图太过于明显,皇上自登基以来,无比的信任朝中的大人,可那些大人们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各地的灾荒愈发的严重,那些大人们嘴里喊着救济百姓,体恤百姓的疾苦,可朝廷要从南方调集钱粮的时候,那些南方出身的大人异口同声反对,说什么不能与民争利,硬生生的护卫自身的利益,他们以为皇上看不清楚吗。”

    “后金鞑子屡屡入关作战,四处烧杀劫掠,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迫造反,这么多年流寇一直顽强的作战,导致中原局势的混乱,朝中的大人想到的是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是皇上操心的事情,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算是后金鞑子打到了京城墙根下面了,他们依旧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我们再来看看朝中的党争,愈演愈烈,不管是东林党人,复社,还是浙党、楚党,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获取权力不遗余力,他们嘴上说的好听,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可惜他们做的事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如此情况之下,皇上不信任中官,还能够信任谁。”

    史可法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吴宗睿拍了拍桌案上面的塘报。

    “不想那么多了,我们只要关注杨嗣昌的情况就好了,杨嗣昌算计他人太多,现如今自己也陷进去了,我想杨嗣昌从京城出发的时候,一定志得意满,企图凭借一己之力稳定中原的局势,可惜天不遂人愿,杨嗣昌怕是遇见麻烦了。。。”

    “大人的意思是说,杨嗣昌很有可能败给流寇吗。”

    “初期不至于,时间长了,就说不准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关之战(7)() 
大散关位于汉中与凤翔交界的地方,为关中四关之一,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关中通往西南的唯一要塞,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秦汉时期,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大散关经过,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七十余次。

    大散关距离三国著名丞相诸葛孔明病逝的五丈原不过几十里地,南宋诗人陆游留下著名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光”,让大散关名声大振。

    明朝中叶以后,因为官道的修通,大散关逐渐成为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的游览之地,失去了战略位置的作用,到了天启年间,因为往来的商贾逐渐稀少,众人都选择从官道行走,虽然距离远一些,但相对安全,导致大散关逐渐变得冷清。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途径大散关的官道,不是那么安全,险峻之处很多,天启年间,陕西各地的义军开始兴起,朝廷大军数次征伐,更是破坏了经过大散关的官道,一些从汉中进入凤翔前往西安府城的商贾,再一次选择大散关栈道。

    大散关关口,两人矗立关口之上,纵目远眺,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是密不透风的屏障,关口之下,湍急的河流奔腾,而经过关口的官道,就在河流的旁边不远处。

    矗立的两人,正是李自成和张东涛。

    李自成眉头紧皱,大散关的美景,在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美感。

    “张东涛,官军从大散关进入汉中,一定会选择走官道,我刚刚得到情报,贺疯子进入凤翔府城之后,纵容官军烧杀劫掠,杀人无数,整个的府城都毁了,想不到啊,官军居然如此的疯狂,哼,皇帝老儿还说我们是流寇,我看官军才是真正的强盗。”

    “闯王,我以为官军肯定会急行军,经过大散关进入汉中,这里是凤翔进入汉中的唯一要道,要不然我们毁掉官道,在栈道四周设伏,围剿官军。。。”

    李自成摇摇头。

    “不行,如果我们毁掉官道,势必引发贺疯子的注意,贺疯子与我们交手多次,熟悉我们的作战风格,大散关地势险要,贺疯子率领官军经过这里的时候,必定是高度戒备,我们想要偷袭他们,难度太大了。”

    张东涛点点头。

    “闯王说的是,那我们索性在凤县设伏,围剿官军。”

    李自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张东涛,我不是没有想过在凤县设伏打败官军,不过凤县的地形你是清楚的,没有合适的设伏地点,去年我们设伏打败了辽东边军,那是因为特殊的地形,贺疯子一定会警惕,行军的途中如果派遣斥候沿途侦查,我们就没有办法设伏,如果我们一味的考虑设伏围剿官军,强行的部署,一旦官军不上当,最终被动的就是我们了。”

    “所以说,我们只有面对面和官军对着干,贺疯子厉害,我们也不弱,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贺疯子是对着我们来的,那我们就没有必要总是躲着,就和他堂堂正正的厮杀,看看究竟是谁厉害,当年我们进攻凤阳府城的时候,比现在还不如。”

    “这里就是最佳的决战地点,关口地势险要,官军无法全面铺开,而且他们不一定熟悉这里的地形,如果我们打不过官军,我们熟悉地形,有着充足的时间撤离,官军追不上我们。”

    说到这里,李自成再次看向张东涛。

    “张东涛,前几天我说过,让你率领部分的老营军士,朝着湖广的方向撤离,今天我再说一遍,这是命令,我以前与贺疯子交过手,贺疯子的确厉害,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们可能打不过贺疯子,所以我们必须要保存实力,朝着湖广的方向撤离。”

    “你不要开口说话,这场战斗由我来亲自指挥,我已经决定了。”

    “我们撤退的目的地是河南的洛阳一带,一旦我们败给了贺疯子,你马上带着老营的军士撤离,越快越好,不要在襄阳府一带逗留,一定要担心张献忠,如果他知道我们是残兵败将,怕是想着吞并我们。”

    “各路义军之间,一直都没有很好的配合,相互之间的算计倒是很厉害,我这个所谓的义军首领,就是大家举出来的牌子,没有任何的号召力,各路义军都不会听我的,如果真的遇见危险,大家巴不得我被官军彻底剿灭。”

    张东涛的脸色微微变化,等到李自成说完之后才开口。

    “闯王,如果我们打不过贺疯子,何不马上朝着河南洛阳的方向撤离,以保存实力。”

    李自成的脸上写着无奈。

    “唉,没有办法啊,我是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高应登等人都看着我,去年我们打败了驰援陕西的辽东边军,张献忠等人都专门派人来了,表示了祝贺,你也知道,现在官军再次前来围剿,我们要是马上撤离,说不过去。”

    “其实我舍不得汉中,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惜我是义军的首领,目标太大,皇帝老儿看着我,朝廷的大军也看着我,只要他们准备征伐,第一个目标就是我。”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说到这里,李自成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情。

    “两年多以前,我们只剩下十多个兄弟,还不是挺过来了,现在我们有了近二十万的兄弟,和两年前完全不一样,就算是再次败给了贺疯子,我们只要及时撤离,保存实力,就可以继续和官军对着干。”

    “所以说,张东涛,你的任务很重,如果我们敌不过贺疯子,你一定要率领兄弟们及时撤离,以保存实力,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折腾,不想再折腾了。”

    张东涛看着李自成,内心翻腾,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蔓延。

    如果有可能,张东涛一定会将李自成引荐给吴宗睿,可惜现实根本不允许。

    贺人龙行军的速度非常快,其麾下的大军仅仅在凤翔府城逗留了两天的时间。

    大军再次开拔的时候,贺人龙下达了命令,所有军士都要服从指挥,每日急行军,不准叫苦,大军尽快赶赴汉中,剿灭流寇。

    在凤翔府城两天的时间,贺人龙想清楚了,流寇不会在凤翔境内与他决战,应该是选择在汉中的某处地方,毕竟流寇在汉中经营多年,熟悉地形,也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再说了,李自成造反多年,身经百战,知道如何把握机遇。

    贺人龙绝不会藐视李自成,他非常重视与李自成之间的厮杀,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确保能够彻底击败甚至是击溃李自成。

    大军经过宝鸡的时候,略微的停留,不出预料,宝鸡城内没有流寇,整个的城池同样显得萧条,看不到多少人。

    这一次,贺人龙没有允许军士进入到宝鸡城池。

    凤翔府城基本被毁掉了,大军驻扎府城的两天时间,进入了每一个屋子,军士劫掠的钱财虽然不是很多,但杀的人不少,副将禀报的时候,说这些人都是暗藏在府城之中的流寇。

    贺人龙没有过问,要说军士斩杀的全部都是流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劫掠钱财的时候,军士红了眼杀人,也没有多么稀奇,贺人龙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儿,既然军士在府城内开了杀戒,就不用中途去制止,让麾下的军士发泄出来,获取到一些钱财,对于日后的征伐,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能够时时刻刻出现,所以在路过宝鸡城池的时候,贺人龙命令大军在城外驻扎,仅仅带着百来个军士进入城池之中,这样能够制止军士进入城中搜刮,如果军士进入到城池之中,贺人龙就无法真正阻止他们了。

    宝鸡过去就是大散关,过了大散关,就是汉中府所辖的凤县。

    贺人龙知道大散关,但不是特别熟悉,出任陕西总兵官之后,他主要的活动地点在延绥一带,如果不是熊文灿的干涉,贺人龙很有可能成为延绥总兵,再次跟随在三边总督洪承畴的身边作战。

    大军从宝鸡出发的时候,贺人龙派遣了六路斥候,前往大散关一带侦查。

    大散关是贺人龙重点关注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官道破败不堪,很多地方都紧靠着大河,稍不小心掉进大河之中,尸首都找不到。

    如果流寇在大散关设伏,贺人龙还真的不好应对。

    大军卯时不到就出发了,斥候寅时就出发前往大散关侦查了。

    这一次大军的行军速度不是很快,以保证安全为前提,贺人龙也不会催促,他在队伍的最前方,副将则是在队伍的最后面。

    两万多军士,精气神都是很不错的,绝大部分军士都在凤翔府城抢到了钱财,至于说搜刮到的粮草,全部都归公了,贺人龙没有想到,在凤翔府城搜刮到的粮草数量还不少,足够大军维持三五天的时间。

    为什么流寇占据了凤翔府城,没有在城内搜刮,还留下了不少的粮草,这个问题贺人龙感觉到奇怪,内心也隐隐有了一丝的担忧。

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 
“报,将军,大散关关口下方官道发现流寇。。。”

    斥候的禀报让贺人龙大为吃惊,难道说斥候那么容易就发现了设伏的流寇吗。

    “禀报的详细一些。”

    “将军,流寇在大散关关口下方的官道摆好了阵势,好像是要迎战我大军。。。”

    贺人龙脸色发白,神情惊愕,他压根没有想到,流寇居然敢于在大散关与自己麾下的军士决战,以前从未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么多年围剿流寇,贺人龙都是追击作战,从来没有哪一路的流寇主动迎战的。

    “你们侦查的情报准确吗,若是有误,小心你们的脑袋。”

    “禀报将军,六路的斥候侦查,消息一致,不会有误。。。”

    贺人龙的神色变得狰狞,几年时间过去,想不到流寇变得如此的猖獗,居然敢于和朝廷大军面对面作战,这让贺人龙感觉到了羞辱,那些所谓的流寇,无非是流民组成的队伍,害怕饿死抱成团造反,没有什么战斗力,还敢在朝廷大军的面前逞威。

    贺人龙感觉到更多的是惊恐,短短几年时间,流寇居然敢于和自己面对面作战,假以时日,流寇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岂不是要杀向京城。

    几乎没有犹豫,贺人龙下达了作战命令。

    “大军全速开拔,所有军士做好战斗准备,剿灭流寇。。。”

    贺人龙同样是一马当先,朝着大散关关口的方向而去,他的身后,是急速行军的军士。

    贺人龙麾下的一万多军士,战斗力还算可以,不过秦军军士的战斗力更强。

    在指挥秦军军士作战的时候,贺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