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站起身来,端起了酒杯。
吴宗睿本不想站起身,不过大家都站起来了,他坐着肯定得罪人。
这位被称作贺兄之人,名贺耀廷,字公长,南昌府人氏,其父亲是陕西提刑按察使司正四品的副使,故而贺耀廷是官宦人家出身,在诸多举人之中身份自然不一样。
士大夫家族和士绅家族,异曲同工,常人听来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在明初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区别时明显的,士大夫家族务必有两榜进士,而且在朝中或者地方上为官,士绅家族也必须有两榜进士,但不一定在朝中为官。
到了明末,士大夫家族和士绅家族已经混为一谈,外界大都称之为士绅家族。
吴宗睿没有开口恭维,居然被贺耀廷看到了。
也难怪贺耀廷会看见吴宗睿,所有参加会试的新科进士,吴宗睿是最为年轻的,十五岁就高中举人,参加会试的时候,也不过十六岁,这个年纪,不要说在江西,就算是在整个的大明,也是了不得的。
所以贺耀廷会关注吴宗睿的态度。
一杯酒喝下去,贺耀廷端着酒杯,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了吴宗睿的面前。
“瑞长兄,你总是那么神秘啊。”
吴宗睿也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了。
“公长兄为何如此说啊,到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说笑,说笑,去年南昌府乡试,我就知道你了,滕王阁上的一首诗词,技惊四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等的诗词,我做不出来啊。”
“原来是此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今日是公长兄召集的聚会,我借花献佛,敬公长兄一杯酒。”
贺耀廷脸上的肌肉跳动了一下,端起了酒杯。
吴宗睿其实是引开话题,或者说不愿意提及此事,去年滕王阁发生的事情,牵涉到豫章社,之后吴宗睿与万时华和徐世溥之间的争执,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贺耀廷是不是豫章社的社员,是不是也拥护东林党,吴宗睿不清楚,他不会探听,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引开话题,让贺耀廷没有说话的机会。
吴宗睿对东林党人没有好的看法,可也不至于和东林党人开战,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做。
有些不甘心的贺耀廷,喝下这杯酒之后,没有转身离开的意思。
“公长兄,我敬你一杯。。。”
“原来是路廷兄,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这杯酒我一定要喝。。。”
贺耀廷脸上带着笑容,眼睛里面却没有丝毫的笑意。
吴宗睿已经坐下了,看着站起身来的卢发轩,微微的眨眨眼。
卢发轩是赣州府所辖宁都县人氏,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普普通通。
吴宗睿与卢发轩之间没有什么交集,今日聚会的时候才认识,不知道卢发轩为什么站起身来帮助他解围。
喝完酒,卢发轩神色平静坐下,看向吴宗睿。
两人的目光相撞在一起,都是会心一笑。
好几个人站起来,给贺耀廷敬酒,到了这个时候,贺耀廷再也无法与吴宗睿喝酒了。
趁着众人给贺耀廷敬酒的时候,吴宗睿端着酒杯,走到了卢发轩的面前。
卢发轩也站起身来了。
“路廷兄,我敬你一杯。”
“瑞长兄,我们互敬。”
“好,那我先干为敬。”
两人几乎同时喝完杯中之酒,相互亮了酒杯之后,脸上露出笑容。
贺耀廷当然看见了这一幕,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的光芒。
酒过三巡,十几个姑娘进来,开始了歌舞表演。
这种美人助兴的酒宴,明末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过吴宗睿还是第一次见到。
渐渐的,喝酒的氛围开始高涨,几个喝的有些兴奋的人,去拉正在表演歌舞的姑娘陪着喝酒,这些姑娘的脸上带着笑容,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有些高兴。
贺耀廷再次的走过来,手中依旧举着酒杯。
“瑞长兄,怎么不请姑娘一同饮酒,要不我给你挑选一位。”
吴宗睿站起身来,抱拳开口。
“谢谢公长兄的关心,只是我不谙酒道,公长兄好意请来姑娘,我若是得罪了这些姑娘,让公长兄丢失了颜面,那就不好了,还是那句话,我借花献佛,再敬公长兄一杯酒,感谢公长兄的关心与爱护。”
说完,吴宗睿端起了酒杯。
贺耀廷脸上闪过一丝说不清楚的神情。
“瑞长兄真的是客气,今日乃是我江西籍同年的聚会,一定吃好喝好。。。”
贺耀廷转过身之后,吴宗睿若无其事的坐下了。
这些请来的姑娘是什么身份,吴宗睿很清楚,她们悉数是青楼的女子,对外称之为姑娘,今日这类的场合,是她们最愿意来的,在座的全部都是举人,若是能够攀附到其中一位,就是才子配佳人,说不定就能够脱离青楼,从此过上正常的居家的日子。
吴宗睿倒也不会瞧不起这些青楼的女子,要知道秦淮八艳,几百年之后都是赫赫有名的,相信在座的举人,就算是会试高中,而后金榜题名,在历史上恐怕也没有多少的名气。
只是今天的聚会,他总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究竟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他暂时不清楚。
一年多时间,经历的事情很多,每一件事情,都让吴宗睿的感觉更加的敏锐。
。。。
一直到酒宴结束,贺耀廷再也没有走过来,当然他的身边少不了簇拥之人。
有几个人拉着姑娘出去了,周遭没有谁感觉到吃惊,好像这不算什么事情。
吴宗睿暗暗摇头,看样子大明读书人的风流倜傥,还真的是名不虚传。
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
翌日一大早,吴宗睿前往正西坊的某家客栈,前去拜访卢发轩。
独行侠行不通,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道理吴宗睿很清楚,只是他好像没有时间去结交关系,再说了,读书人之间的交往,落到最后都是结社,而誉满江西的豫章社,偏偏是东林。
熟悉明末历史的吴宗睿很清楚,短时间内,他没有撼动东林党的能力,万历年间,东林党人掌控了朝政,逼的浙党、齐党和楚党联合起来对付,天启年间,得到皇上完全信赖的魏忠贤,就算是下了狠手,也没有让东林党倒下,这样一个经历太多风暴的社党,岂是他吴宗睿可以随意撼动的。
穿越之人有优势,但要合理的利用这些优势,如果不知道天高地厚,死得会很惨。
“瑞长兄,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下。”
卢发轩的脸上写着吃惊。
“路廷兄,今日我专门前来拜访,说来惭愧,去年到南昌府城参加乡试,因为家中有事情耽误了,八月初才抵达南昌府城,埋头温习功课,没有能够结识路廷兄,此番参加会试,抵达京城的时间更晚,正月十四才到,没有来得及参加诸多的聚会,要不是昨日的聚会,我依旧无法结识路廷兄啊。。。”
“瑞长兄,我倒是听说过你。”
“哦,路廷兄莫不是也清楚滕王阁发生的事宜吧。”
“当然,不仅仅是滕王阁发生的事宜,还有之后的事情,我都略知一二。”
“惭愧惭愧,那都是过去之事,不提也罢。”
“呵呵,瑞长兄不想提及此事,恐怕有些人会想方设法的提及啊。”
说话间,吴宗睿进入了卢发轩的房间,一间甲等上房,外面是会客室。
卢发轩的话语,已经引起吴宗睿的注意,不过坐定之后,他没有马上开口提及此事,既然卢发轩主动说及,那就一定会阐明其中理由。
果然,书童上茶,带着刘宁离开之后,卢发轩开口了。
“瑞长兄,万时华、徐世溥以及陈弘绪都是豫章社的盟主,在江西的影响很大,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知晓他们,你却毫不在意,断然拒绝他们的邀请,不愿意加入豫章社,在读书人之中,影响很大,而后的乡试,你高中第十八名,更是引发了诸多的议论。”
“有这等事情啊,我的确不知,乡试结束,我就赶回家了。”
“那是自然,你我都要参加会试,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只是我并未立刻回家,乡试结束,在南昌府城逗留了一段时间,直接赶赴京城了。”
“路廷兄肯定知晓是那些议论,说来听听。”
“瑞长兄,我以为你应该知晓的。”
“的确不知道,鹿鸣宴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回家了。”
“你真的不知道吗,昨日你从容应对公长兄,我还以为你知晓。”
“什么意思,公长兄也是豫章社其中一员吗。”
“当然,公长兄在豫章社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
“原来如此,看来我还是孤陋寡闻了,不过昨日那样的情形,我不想提及已经过去的事宜,免得大家都扫兴。”
“我看出来了,想不到瑞长兄如此年轻,就能够从容应对任何事宜,当初听闻滕王阁发生的事宜,外面说你只有十五岁,我还不相信,今日是彻底相信了。”
“没有那么神秘,路廷兄,难不成你也和公长兄一样,认为我很神秘吗,我和你们不一样,自幼丧母,跟随父亲生活,家境一般,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含辛茹苦,累死累活供我读书,我若是不明事理,岂不是辜负了父亲的期盼与辛劳。”
“原来如此,说句瑞长兄不多心的话语,犬子也是十五岁的年纪了,县试都过不了。”
吴宗睿看着卢发轩苦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卢发轩摆摆手。
“还是说说豫章社的事宜,去岁你与万时华和徐世溥等人发生了争执,若是你乡试没有高中,此事也就过去了,偏偏万时华、徐世溥和陈弘绪等人,乡试全部落第,如此外界的议论就有些意思了,豫章社的几位盟主,乡试不中也就罢了,还要给人家新科举人厉害瞧瞧,这岂不是自取其辱,由此万时华、徐世溥和陈弘绪等人,面子不好看,豫章社也受到了影响,身为豫章社社员的公长兄,必定维护豫章社的声誉。”
吴宗睿微微皱眉,跟着开口了。
“我对豫章社并无恶意,当时的情形不一样,乡试在即,我想到的都是温习功课,自然也不会在意豫章社的事宜。”
卢发轩看着吴宗睿,微微摇头。
“我看瑞长兄并非如此想的,豫章社在江西一地,影响力不一般,诸多的读书人都以加入豫章社为荣,瑞长兄就算是不想加入其中,也没有必要与他们辩驳。”
“这很简单,我年纪不大,听不得那些不入耳的话语。。。”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卢发轩就站起身来,神色变得严肃。
“瑞长兄,你今日前来,若是仅仅拜访,我们就不用说及这些事情了,大可谈及风花雪月之事,想想你的年纪,想想你刚刚说的那些话,我无法形容内容感受,或许你是遭遇到诸多的磨砺,变得如此的成熟和睿智。”
卢发轩的话语,让吴宗睿的脸微微有些红,也许是穿越之后,几乎没有遇见什么知己知人,所以他变成了刺猬,警惕他人的同时,也隔绝了与外界的关系。
站起身来,对着卢发轩抱拳之后,吴宗睿开口了。
“路廷兄的提醒,醍醐灌顶,想来我以前遭遇到太多的事宜,都不知道如何敞开心胸了,若不是路廷兄刚刚的话语,以后我还不知道会闯下什么祸事。”
“瑞长兄,不必如此说,我以为,你可以不在乎豫章社,但切不可蔑视豫章社,那样后患无穷。”
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
“路廷兄,你我一见如故,在你的面前,我没有必要隐瞒,我尊重每一个人,不管他是读书人,还是商贩走卒,更不要说赫赫有名的豫章社了,不过若是有人依仗某种势力、站在高处强压,我绝不会屈服,集会结社都是自愿的,人家若是觉得你的倡议有道理,与你志同道合,不用你多说,人家自然会加入其中,反之强迫他人加入,以为自己就是正统,对于那些不愿意加入之人,蹬鼻子竖眼,甚至想方设法攻击,这样的学社,不管有多大的名气,我都不会加入其中。。。”
和吴宗睿不同,卢发轩的脸上露出一丝的笑容。
“瑞长兄真的是性情中人,你尚年轻,有资格如此说,我就不行了。”
“非也,路廷兄不也没有加入豫章社吗。”
“我和你不一样,人家豫章社看不上我。。。”
吴宗睿也笑了。
“路廷兄,你我半斤八两,你这话我若是相信了,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想想路廷兄高中乡试第二十一名,如此的文采,尚且不能进入豫章社,不知道豫章社招募的哪些俊杰。”
卢发轩看着吴宗睿,楞了一下,哈哈大笑了。
“爽快,好久没有这等感觉了,我已经三十五岁,足足大你二十岁,本以为勘破很多东西,却不知是自哀自怜,这等的心态要不得,要不得。”
。。。
书童进入房间,酒宴已经备好了。
卢发轩挥挥手,示意书童先行离开。
等到书童关上门之后,卢发轩略微严肃的开口了。
“瑞长,你要小心,豫章社与太仓的应社,本为一体,昨日我得到消息,太仓应社盟主张溥和张采,年前就发出了号召,让诸多的读书人前往苏州的尹山聚会,从南直隶传来的消息,正月就有近千学子前往尹山,豫章社首当其冲,万时华、徐世溥和陈弘绪等人,悉数赶往了尹山。。。”
吴宗睿微微皱眉,看来历史还是没有出现多大的变化,历史的长河依旧奔腾向前。
尹山聚会,直接的结果就是复社成立,在明末的历史上,复社的名气巨大,一段时间甚至左右南直隶的乡试,影响到朝政,内阁首辅周延儒,被罢免回到家乡,得到了复社以及张溥等人的支持,尔后再次出任了内阁首辅。
复社联合了数十家的学社,这里面就包括豫章社。
尹山大会,前往的江南学子多达两千五百余人,声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