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械、火炮、钱财、粮草和战马,原登莱巡抚孙元化组建新军的时候,大明王朝对于新军寄予厚望,期盼通过不断壮大的新军,彻底击败后金鞑子,稳定辽东局势。

    而且,登莱之地的商贸也特别的发达,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更是商贾常来常往的地方。

    这一切,随着孔友德等人叛乱,灰飞烟灭。

    登州和莱州是独立于山东之外的,朝廷专门设立了登莱巡抚,这也彰显了登莱之地的重要性,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登州属于皮岛、旅顺以及永宁等地的大后方,有了登州的支援,后金鞑子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拿下皮岛和旅顺等地。

    历史上也是如此,登莱兵变之后,登州和莱州失去了军事重镇的地位,自顾不暇,皮岛和旅顺相继陷落,后金鞑子完全控制了辽东,朝鲜也被迫归顺了后金。

    这个时候,吴宗睿希望出任登莱巡抚,任何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

    登莱之地已经成为不毛之地,登州和莱州两座主要的城池,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恢复,要说青州都要强上很多。

    更加重要的是,登莱之地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皇上和朝廷不会再注意这里,当初徐光启和孙元化信心勃勃的在登州和莱州训练新军,结果大量的新军反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原登莱巡抚孙元化被孔友德放走,回到京城之后,尽管有内阁首辅周延儒以及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人的极力营救,还是被斩首弃市。

    这说明了一点,训练新军的策略,以及被朝廷彻底放弃。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储存于登州的大量火炮和战车,还是保存下来,没有太多的损失,大部分的战马也保存下来了,还有无数的火箭军械等等,这些武器,在登州府城被拿下之后,完全封存,任何人不得染指。

    当然,这也是率先进入登州府城的吴宗睿,专门做出的决定,且得到了监军高起潜和山东巡抚朱大典的支持。

    也就是说,作为军事重镇的登州府城,其骨架还在。

    九月初五,监军高起潜、山东巡抚朱大典,率领大军班师,让所有人吃惊的是,高起潜代表朝廷宣布,吴宗睿暂时留在登州府城,解决登州和莱州所有的后续事宜。

    登莱之地不仅破败,官吏也剩不下多少了,莱州知府、登州知府、蓬莱知县、黄县知县等大量的官吏空缺,府州县衙门基本难以支撑,而此时登莱之地两名主要负责人,分别为督查院右佥都御史、青州知府吴宗睿,以及莱州总兵杨御蕃。

    杨御蕃在莱州保卫战之中,立下巨大的功劳,当初孔友德等人诈降,杨御蕃坚决不相信,不出城接受孔友德等人的诈降,而出城的登莱巡抚谢琏、莱州知府朱万成,悉数被杀害。

    正是杨御蕃的坚守,才让莱州府城坚持下来,抵御了叛军疯狂的进攻。

    高起潜等人班师离开的时候,杨御蕃也随同前往京城,仅仅留下了吴宗睿。

    此次剿灭叛军,吴宗睿可谓是居功至伟,奇袭和拿下了登州府城,让叛军失去了老巢,以最快的速度崩溃,叛军主帅孔友德走投无路只好自杀,若是往朝廷呈报,首功也不为过,按说是必须要跟随大军一同前往京城的。

    偏偏高起潜让吴宗睿留在登州府城,住持登莱之地的全局。

    吴宗睿明白高起潜的意思,他出任登莱巡抚的事宜,肯定没有问题了,而且提出来的几个要求,估计皇上和朝廷也会答应,这个时候,需要尽快熟悉登莱之地的全局,到京城去就没有意思了,无非是上朝见一见皇上,接受皇上的旨意。

    至于说封什么样的官职,究竟是几品官员,吴宗睿倒是不在意。

    大军班师,吴宗睿几乎成为了光杆司令。

    留在他身边的,有刘宁等五十人,还有金国奇和金国臣专门留下的一百名辽东边军,从当初跟随吴宗睿奇袭登州府城的那一千军士之中抽调的,而且是吴宗睿自己挑选的。

    经过了奇袭登州的战斗,金国奇和金国臣等人,对于吴宗睿已经是刮目相看,吴襄更是透露出来让吴三桂来到登州的意思。

    莱州府城倒是还有驻军,但也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巡抚衙门,厢房。

    桌上摆着登州和莱州的地形图,这是从巡抚衙门找到的,也许孔友德和耿仲明当初压根就没有注意这些地图。

    吴宗睿的神色颇为严肃,刘宁、罗典明、罗典勇和罗典召等人站在前面不远处。

    “登州和莱州还不平静,今后一段时间,怕是有不少的事情,叛军军士大部分被剿灭和生擒,但还是有少部分逃走了,隐藏在登州和莱州各地,因为叛军作乱,登莱之地的土匪猖獗,有些土匪是叛军支持的,力量还不小,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剿灭土匪,让登州和莱州彻底稳定下来。”

    “登莱之地的百姓农户,损失至少在六成以上,剩下的绝大部分怕是都想着逃离此地,没有了人户,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就算是朝廷免去登莱之地三年的赋税,也没有丝毫作用,所以说,下一步我们要想法设法的吸引人流。”

    “那些想要离开登莱之地的百姓和农户,我们没有必要强留,由他们去,我的初步想法,还是从皮岛、宁远等地大量吸引辽东汉人。”

    “登莱之地的有些规矩,需要我们来重新制定,目前我们有这样的条件,这里的士大夫家族、乡绅家族几乎不存在了,少了这些家族,我们就少了很多的羁绊,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事情,皇上和朝廷暂时不会关注这一片的不毛之地。”

    。。。

    吴宗睿说完之后,刘宁忍不住开口了。

    “大人,您难道要留在登州吗,这里都要成为不毛之地了。”

    吴宗睿看着刘宁,不紧不慢的开口。

    “你说呢,监军大人将我留在了登州,暂时负责登州和莱州的一切事宜,难道是说笑。”

    “大人,剿灭叛军,您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怎么还要留在登州啊,这不公平。”

    吴宗睿再次看着刘宁,意味深长的开口了。

    “刘宁,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动脑子,你跟在我身边好几年了,应该要学会思考了,今后你多向曾先生和文儒讨教,只要你认真思考,就会明白好多的事情,明白我为什么留在登州,淮安好不好,很好,可我们在淮安不舒服,不自在,这是为什么,青州相对来说,目前强于登州和莱州,但也不是很好,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样是束手束脚。。。”

    刘宁的脸有些红,没有仔细听吴宗睿的话,罗典明、罗典勇和罗典召等人更是不用说,云里雾里,压根不知道原因。

    其实吴宗睿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刘宁,罗典明,罗典勇,罗典召,我想皇上的圣旨很快就会到登州来,有些事情我们需要着手进行了,罗典明,罗典勇,你们带着二十名军士,迅速返回青州,将我书写的信函,分别交给曾先生和廖文儒,告诉他们做好一切的准备,一旦圣旨下达,马上按照我信函上面的要求行事,不得有丝毫的耽误。”

    “刘宁,罗典召,你们负责训练留在登州的一百名军士,你们记住,现阶段的训练,重点不是训练方面的,而是思想方面的,他们的战术素养不错,战场上能够拼命杀敌,可是在军纪军规方面,就不一定了,所以你们重点强调军纪军规方面,要让他们将军纪军规牢牢的刻进脑海里面。”

    “至于说莱州府城的驻军,下一步想办法,也许我和杨御蕃之间,还有很多需要协调的地方。。。”

    说到这里,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请求出任登莱巡抚,留在登州,面临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好的,唯独这个杨御蕃,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存在的难题和问题。

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莱巡抚() 
登莱巡抚衙门,厢房,吴宗睿手里拿着圣旨,轻轻念出来。

    “。。。敕封吴宗睿为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赏赐白银五百两。。。钦此。”

    曾永忠、廖文儒和刘宁等人,都在厢房。

    一转眼就是九月底,皇上的圣旨终于来了。

    将圣旨放在桌案上面,吴宗睿扭头,看着曾永忠。

    “先生,卢发轩、史可法和崔云辉什么时候前来赴任啊。”

    “大人,我估计就是这两天了,史大人出任登州知府,卢大人出任莱州府知府,崔大人出任蓬莱县知县,都是皇上直接下旨,大概是考虑到登莱的特殊情况。。。”

    吴宗睿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

    高起潜的确守信用,要求卢发轩、史可法和崔云辉等人到登州和莱州等地,都是吴宗睿当着高起潜的面,直接提出来的要求,卢发轩是吏部员外郎,史可法是户部员外郎,崔云辉是上元县县丞,从品阶上面来说,卢发轩和史可法都被提拔了,崔云辉则是平级调动。

    不过三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谁都知道京官和地方官不一样,京官前程远大,史可法与卢发轩身在吏部和户部,每年能够得到不少的灰色收入,可他们到了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出任知府,那就不一样了,谁不知道登州和莱州惨遭叛军蹂躏,已经是穷的叮当响。

    唯一得到些许安慰的是崔云辉,崔云辉身为上元县县丞,虽然也是正七品的品阶,但那毕竟是副职,而且崔云辉只有举人的功名,想要出任知县几乎是不可能的。

    吴宗睿进入官场的时间不长,而且调动较为频繁,严格说起来,还没有形成班子,思来想去,也只能将这三人拉到登莱之地。

    至于吴宗睿自身,虽然出任了登莱巡抚,可还是正四品的品阶,与卢发轩、史可法等人一样,不过权力方面完全不一样了。

    登莱巡抚管辖的地方,不仅仅是登州和莱州,还要节制永宁至皮岛这一大片的区域,而且这些地方的驻军,都归登莱巡抚节制。

    当然,吴宗睿上任的时候,大明朝廷已经丢失了复州和永宁等地,仅仅剩下皮岛还在掌控之中,偏偏皮岛的局势危如累卵,皮岛总兵黄龙,无法统管驻扎皮岛的兵丁,导致大量的军士逃亡,皮岛上面的辽东汉人,人数也是锐减。

    “大人,杨都督同知专门谴人送来了信函,说是回到莱州之后,会专门到登州,前来拜会大人。”

    吴宗睿点点头,没有说话。

    莱州总兵杨御蕃此番进京,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赞誉,不仅继续出任莱州总兵,还被敕封为都督同知,成为了从一品的武官。

    说来有些好笑,杨御蕃尽管是从一品的都督同知、莱州总兵,但原则上还是要接受吴宗睿的领导,偏偏吴宗睿只是正四品的文官品阶。

    武将是不能直接统领军队的,这是文官才能够做的事情。

    登莱之地,作为朝廷的军事重镇,登莱巡抚在某些方面,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授权,譬如说在调动军队、认命军队中层军官的事情上面,有不小的自主权,也正是因为这些权力,当初孙元化能够大量的招募辽东汉人进入新军之中。

    当然孙元化在朝中还有老师徐光启的支持。

    再次看了看桌案上面的圣旨,吴宗睿一字一顿开口了。

    “大军撤离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登州和莱州不少地方,就发生了匪患,大量的百姓和农户逃亡,士大夫家族和乡绅家族更是连着串离开,看样子叛军留下的后遗症还是不少,我想信义押司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全部搬迁到登州府城,镇压匪患的任务,就交给信义押司了。”

    “高起潜已经来信,告知我皇上同意继续在登州和莱州组建新军,由我兼任登州总兵,同时监管莱州新军,但有一个要求,就是朝廷不再提供饷银和粮草,与此同时,皇上和朝廷免除了登州莱州三年的赋税。”

    “借此机会,信义押司的军士,悉数加入到新军之中,成为新军的主力,我将向朝廷和兵部呈奏,廖文儒和刘宁分别出任游击将军,罗典明、罗典勇、罗典召、秦大龙和乔明俊等人,出任千总,这个官职,与你们的能力是不匹配的,不过不能着急,你们毕竟在军中没有任何的功劳,而我的直接权限,最多也就到游击将军这一层,至于是副将、参将等职务,待到登州新军搭起骨架,真正发挥一定威力之后,我再来向朝廷和兵部举荐。”

    “莱州新军彻底改组,不再增加新军军士,以地方守备衙门为主,原有的新军军士保留,归于莱州总兵杨御蕃节制,服从巡抚衙门的调遣。”

    “廖文儒,刘宁,信义押司军士,十天之内搬迁到登州府城,直接进驻军营之中,不得延误,十月中旬,军士开始平定登州和莱州境内的匪患,年底之前,登州和莱州必须完全平静,让老百姓和农户能够安安生生的过年。”

    。。。

    卢发轩、史可法与杨御蕃等人,同时来到了登州府城。

    残破的城墙还没有来得及修缮,一眼就能够看到战火的洗礼,三人进入府城的时候,神色各不相同,史可法与卢发轩两人,脸上更多是失落的神情。

    首先进入厢房的是都督同知、莱州总兵杨御蕃。

    吴宗睿开门见山,告诉杨御蕃,莱州新军的规模保持现状,维持目前的规模,皇上和朝廷已经决定,不再拨付新军军士训练所需要的一切开销,军饷与其他卫所军士完全一样,这也就意味着,莱州新军的开销将要大规模的削减,甚至可以说,莱州新军已经不存在。

    杨御蕃倒是没有特别吃惊,大概是这一次到京城去,已经听到了传闻。

    在吴宗睿的面前,杨御蕃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丝毫傲慢的态度,毕竟吴宗睿率领仅仅一千军士,把握住时机,迅速拿下了登州府城,断绝了叛军的后路,导致叛军丧失斗志,最终被全部剿灭,吴宗睿这等的能力和气魄,杨御蕃自忖做不到。

    吴宗睿身为青州知府的时候,粮草调度有方,保证了驰援大军的开销,而且稳住了青州的局势,至少让那些驰援的大军,不敢在青州境内骚扰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