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出任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十七岁的吴宗睿,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兼任淮安府知府,自然会引发注意,不仅仅是淮安府衙的各级官吏,所辖州县的知州知县,就连漕运总督府,都注意到了吴宗睿。
当然,吴宗睿尽管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淮安府知府,在漕运总督杨一鹏大人眼里,并非是那么显赫。
漕运总督杨一鹏,以户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兼任漕运总督、凤阳巡抚,节制南直隶所辖淮安府、凤阳府、扬州府、庐州府以及徐州、和州、滁州三州,天启元年,漕运总兵归于漕运总督节制,由此,杨一鹏不仅管辖漕运事宜,还直接管辖漕运兵丁。
可以说,杨一鹏的实际权力,甚至比南京兵部尚书还要大一些。
吴宗睿出任滁州知州的时候,就算是杨一鹏的属下,只是滁州地方小,位置不重要,不会引起杨一鹏的注意。
漕运乃是大明王朝的命脉,明初北方稳定的时候,陆路运输兴旺,漕运的重要性还不是特别突兀,天启年间到崇祯年间,北方逐渐呈现乱象,陆路运输基本断绝,漕运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北方粮食的产量低,难以自给自足,缺口的粮食需要从南方运送过去,
漕运总督府的特殊性还在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很少招惹漕运总督,一方面漕运总督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任,一方面也是漕运总督府相对独立,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基本不可能渗透进入其中,毕竟漕运是大明王朝的命脉,皇上和朝廷都不会允许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搅乱漕运总督府。
很可惜,明朝中叶以后,漕运逐渐成为大明王朝的毒瘤,疯狂吸取民脂民膏,也在不断的盘剥大明王朝的财富。
吴宗睿到过淮安府城,不过没有进入府城,而是在信义帮护卫驻地呆了几天的时间。
远远看见淮安府城的城墙,吴宗睿拉住了缰绳,身后的两名护卫,也拉住了缰绳。
看着前方淮安府城的城墙,吴宗睿的内心突然涌现一股豪气。
当年参加乡试,路过安远县城,登上安远县城外面的翠屏峰,极目远眺的时候,吴宗睿心中曾经涌现一股豪气,那是舍我其谁的豪气。
这一次涌现的豪气,与当年有些不一样,这个时候的吴宗睿,已经有了不错的资本,入主淮安府城,他将为了心中的目标,竭尽全力,也许他离开淮安府城的时候,心目中的计划,就可以开始逐步实施了。
足足一刻钟的时间,矗立在官道中间的吴宗睿,没有移动身形,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小心的避开,他们很清楚,敢于在官道中间矗立之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还是不要招惹。
吴宗睿倒是没有注意这些,扭头看了看身后的两名护卫。
两天时间,赶路四百多里,算不上很快,可对于缺乏长期锻炼的吴宗睿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他已经感觉到骨骼的酸痛。
至于说跟随的两名护卫,倒是没有什么大碍,脸色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前方不远处出现了奔驰的马匹。
“少爷,廖队长和刘队副来了。。。”
吴宗睿点点头,他也看见了。
不到一分钟时间,廖文儒和刘宁等人出现在前方。
距离还有十多米的时候,廖文儒和刘宁都是飞身下马,牵着马匹迅速走上前来。
吴宗睿也下马了。
走上前来的廖文儒和刘宁,缰绳递给了身后的护卫,双双单膝跪地。
“快快起身,看样子你们在城外等候不短时间了。”
“大哥,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您到淮安府来了,这下好了,昨夜我和刘队、罗家兄弟商议了,从今日开始,我们有了主心骨。”
吴宗睿看了看廖文儒和刘宁,微微一笑。
“未必,难不成我不到淮安府来,信义帮护卫就没有主心骨吗。”
“大哥,我说的是真的,护卫兄弟都知晓您是统领,可他们轻易见不到您,难免私下里议论,有些时候,我们也感觉到无所适从,上一次您率领护卫剿灭夏镇匪帮,迄今护卫兄弟还在私下里议论,他们都认为,能够全歼夏镇匪帮,都是因为您的勇猛和睿智。。。”
吴宗睿挥挥手,示意廖文儒不要说了。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和麻烦,吴宗睿清楚,军官军士长时间见不到主帅,军心不可能特别稳定,而且军士的心理容易出现波动,总是没有归属感,若是主帅和他们在一起,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更加关键的是,主帅时时刻刻与麾下的军士在一起,更加容易得到认可,关键时刻能够将军士拧成一股绳。
“文儒,刘宁,辛苦你们了,这次我来到淮安府,自此就与护卫兄弟在一起了,今后若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可以朝夕相处。”
“大哥,是不是先到府邸去看看,接着到驻地去看看,护卫兄弟都知道您到淮安府来了,特别激动,想着尽快的见到您。”
“不着急,我是到淮安府衙赴任的,首先还是要到官府去,而且需要去拜会杨大人,否则有些人恐怕在背后嘀咕了,你告诉兄弟们,后日我专门到驻地去,看望他们。”
“好的,秦帮主还在府邸的外面等候您,府邸距离这里不远,十多分钟就到了。”
“你去告诉秦帮主,我即刻进城去,拜会杨大人之后,前往府衙上任,明日才可能到府邸去看看,夫人最多五日到六日的时间,就到淮安府来了,到时候她们直接到府邸去,让秦帮主做好一切的准备。”
“是,我这就去告诉秦帮主。”
“你们先去忙吧,不用陪着我进城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职权范围()
吴宗睿来到漕运总督府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一刻。
首先引发吴宗睿注意的,就是府衙大门左右两边的亭子,分别是旌善亭与申明亭,亭子里面各自立了一块石碑,分别为旌善碑和申明碑,此乃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建起的亭子。
所谓申明,就是定期张贴朝廷告示、公布本地犯罪人员与犯罪行为的石碑,所谓旌善,就是公布本地仁举善行和孝子贤孙的事迹。
可不小看申明碑和旌善碑,在淮安府城乃至于江北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其次引发吴宗睿注意的,就是大门前方的一对石狮。
这是一对高达三米的白矾石雕刻而成石狮,通体都是乳白色,颜色柔和,一尘不染,石狮微微张开的嘴,展现出来百兽之王的威严。
吴宗睿记得很清楚,史书记载,这一对白矾石雕刻而成的石狮子,由元代的波斯进贡而来,全国仅仅两对,漕运总督府留下一对,另外一对运往了京城,可惜的是,几百年之后的一场浩劫,让这一对珍贵的白矾石石狮被砸碎了。
石狮体现衙门的官威,告知百姓这里不是等闲地方,无关人等不得随便进入。
左右两边的廊柱上面,书写一副对联,上联为: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下联为:官做群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石狮内侧哥站立两名漕运兵丁,一人在石阶下方,一人在石阶上方。
下马之后,吴宗睿仔细看了看这对石狮,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身后的护卫,径直朝着总督衙门而去。
大门处守卫的漕运兵丁看了看吴宗睿,没有开口询问。
门房早就看见骑马而来的吴宗睿,知道此人身份不一般,待到吴宗睿来到衙门前面的时候,已经走出来,站在了台阶下面。
门房一般都是漕运总督府的吏员,负责通禀和上下联系事宜。
还没有等到门房开口,吴宗睿抱拳说话了。
“本官淮安府知府吴宗睿,前来拜见杨大人,还请通禀。。。”
“原来是吴大人,请稍候,小的这就去通禀。。。”
门房脸上带着笑容,鞠躬弯腰,后退几步之后,转身进入府衙大门。
门口守卫的四名漕运兵丁,不自觉的后退一步,他们可不敢得罪淮安府知府大人。
不到一分钟时间,一名官员匆匆走出来,门房跟随在身后。
“下官漕运总督府知事龙建宏,见过吴大人,请大人随下官来。”
从左边的耳门进入总督府衙,迎面依旧是照壁,绕过照壁,漕运衙门的公署大殿出现在眼前,大殿一层层的往后延伸,公署大殿左右两边都是偏殿。
整个的建筑看上去异常宏伟,绝非地方官署能够比拟的。
漕运总督府的官署同样设立大堂和二堂,后院则是大观楼。
漕运总督杨一鹏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二堂旁边的厢房署理公务。
漕运知事龙建宏来到二堂厢房前面的时候,低声开口,让吴宗睿稍稍等候。
吴宗睿点点头,眼看着龙建宏走进厢房。
按照时间来说,申时以后为休沐的时间,吴宗睿来到漕运总督府的时候,总督衙门已经下班了。
不到一分钟,龙建宏走出厢房,示意吴宗睿跟随其进去。
进入厢房,居中一张桌案,桌案后面坐着的就是漕运总督杨一鹏。
杨一鹏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元年擢升户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下官南京督查院右佥都御史、淮安府知府吴宗睿,拜见杨大人。”
吴宗睿恭恭敬敬的稽首行礼。
杨一鹏是正二品的朝廷高官,手握重权,吴宗睿不得不放低姿态,再说年龄方面,杨一鹏年过五旬,比吴宗睿父亲还要年长,也是长辈。
“原来是吴大人,坐下说话吧。”
左首变有椅子,吴宗睿倒也没有客套,走过去坐下了。
其实杨一鹏很吃惊,总督府衙昨日才接到塘报,原滁州知州吴宗睿,以南京督查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兼任淮安府知府,仅仅过去一天时间,吴宗睿就前来上任了。
作为朝中的户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杨一鹏当然知晓朝中的很多事宜,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吴宗睿,前段时间所做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吴大人之前在滁州为官,本官因为事务繁忙,没有来得及到滁州去巡查,今日才有缘相见,吴大人一表人才,果然是少年俊杰。”
杨一鹏说完,吴宗睿连忙站起来来,抱拳开口。
“大人赞誉,下官不敢当,下官在滁州时间不足一年,没有做出多少的业绩,想来颇为惭愧,大人事务繁忙,下官在滁州为官,应该是要主动前来拜见大人的。”
杨一鹏略微楞了一下,看向吴宗睿的眼神,略有些不一样了。
“吴大人请坐,你是今日到淮安赴任的吧。”
“是的,下官进入府城的时候,申时已过。”
“这么说你尚未到府衙去。”
“下官尚未到府衙,第一时间来拜见大人,下官知晓,淮安府衙之主要职责,就是协助署理漕运相关事宜,下官见过大人之后,方能明白职责之所在。”
杨一鹏点点头,站起身来,绕过桌案,走到了前面。
“不错,刚刚赴任,就想到了职责所在,本官很欣赏你的敬业之心。”
吴宗睿抬头看了看前面不远处的杨一鹏,随即低头。
杨一鹏此人,在明末有一定的名声,万历三十八年高中进士之后,授官成都司礼,任期之内,播州一带出现动乱,朝廷准备派兵围剿,杨一鹏主张安抚招降,结果不动一兵一卒平定了播州的叛乱,尔后在四川采办黄木的差吏,敲诈地方百姓,杨一鹏毫不畏惧,出面制止,赢得百姓尊重,调任吏部郎中之后,量才授官,险些遭遇魏忠贤的陷害,升任兵部左右侍郎,同样秉公办事,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被授予户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当然,杨一鹏最终的结局还是颇为悲惨,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攻克凤阳,焚毁皇陵,皇上震怒,巡抚凤阳的杨一鹏被朝廷处死。
根据史书的记载,总体来说,杨一鹏还是清廉正直、有能力的,如此皇上才会让其总督漕运,赋予重权。
穿越的吴宗睿,当然不会完全相信史书的记载,史书的记载只能参考。
再次的抬头,杨一鹏已经站在了前方不足一米的地方。
吴宗睿连忙站起身来。
“吴大人,淮安府衙协助署理漕运,职责重大,本官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好一切事情。”
“敢问大人,淮安府衙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一句话,漕运船队在淮安境内,所有运输和安全职责,皆是淮安府衙负责。”
“下官明白了,还有一事,下官斗胆询问大人。”
“说吧。”
“据下官所知,漕运钱粮征收,淮安府衙义不容辞,这安全事宜,概由漕运兵丁负责,淮安府衙恐怕力不能及,还请大人示下。”
杨一鹏看了看吴宗睿,微微点头。
“吴大人,看样子你对漕运事宜,知晓不少啊,既然你开口询问了,本官就好好说说。”
“京杭运河三千余里,漕运路线漫长,漕运之安全由漕运兵丁负责,沿途各级官府亦要协助,否则仅凭着漕运兵丁,如何能够保证漕运之安全。”
“当然,本官要提醒你,漕运兵丁概由漕运总督府调遣,地方官府无权调动,也不可调动,漕运沿途各级官府,皆有守备衙门,其主要职责,就是保证漕运之安全。”
“漕运关系重大,务必竭尽全力保证其安全,否则朝廷责怪下来,本官也保不住任何人。”
吴宗睿有些发懵,按照杨一鹏的说法,漕运沿途的官府,必须保证漕运钱粮的征收,保证漕运船队的安全,保证钱粮及时安全的运抵北方,乃至于京城,这看上去全部都是责任和义务,却没有说到丝毫的权力。
没有权力的保证,哪里来的责任和义务。
隐隐的,吴宗睿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漕运存在如此之多的乱想,沿途的地方各级官府,如果按照漕运总督府的要求做事情,恐怕穷的裤子都要当出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