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此是何意啊?”项超一时不明所以,狐疑的问道。
“武陵城以南的稻谷熟了,已然可以收割了。”芈桓笑着道。
“项超明白!”项超恍然大悟道。
。。。。。。
至晚,东吴陆军大寨东营,韩当正与众将商讨应敌之策。
此次东吴率多路大军会剿义军,其中一路三万余人,由大都督陆逊统帅,负责围攻武陵城;另一路一万余人,由老将程普统领,目标便是城外的芈桓所部。
那老将程普将大军分两地驻扎,建起东、西两座大营,进攻时可两路会合,防守时,则互为策应。程普自领了西大营主帅,又将东大营交于韩当全权负责。
“今日一战,贼军尽皆丧胆,就连那芈桓都已龟缩于营帐之内,不敢出来应战了。”率先发言的是周泰,只见他志得意满的高声道,“楚山贼寇,不过尔尔,明日再寻敌决战,一战可定。”
周泰说着话的时候,眼睛的余光却分明的扫向徐盛。
徐盛被周泰傲慢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他全然明白周泰的意思,这周泰今日胜了一阵,便张狂焦躁了起来,这种情绪的滋生对于己方是极为不利的。
徐盛当然知道因自己曾数败芈桓之手,周泰有些瞧不起自己。但有些话他不得不说。
“芈桓绝非等闲之辈,切不可轻视了。”徐盛耐着性子道。
“这便是徐将军连吃败仗,最终兵败被俘的原因了,尚未开战,心中便先自胆怯了,焉能不败?”周泰注视着徐盛讥讽着道。
“周幼平,你。。。。。。”
徐盛焉能受此奇耻大辱,突然起身,手指周泰,怒目圆睁,但却一时语塞。
尽管对方极尽讽刺之能,但徐盛却无力反驳,因为对方说的却是实情,自己确确实实不光彩的做了俘虏,且被对方毫不在乎的放归了回来。如此这般的经历,换了是谁都可以看不起自己吧。
确如徐盛心中所想,这些都已然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徐盛自从被俘放归以来,屡遭冷遇,就连吴侯也对自己冷淡了三分。
徐盛心中愤愤不平,正欲上前理论,却被韩当喝住了:“文向,你且先下去冷静一下。”
徐盛心中徒然升起一股寒意,在坐一众将校,竟无一人站出来为自己仗义执言。
这偌大的江东,竟没有了自己立足之地了吗?徐盛神情沮丧的悻悻的退了下去。
是晚,吴军众将士自以为义军已然丧胆,更皆义军兵力远远少于己方,故而防备并不严密,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一场猛烈的袭击即将降临。
芈桓率了五百精骑,人衔枚,马裹蹄,悄然摸至吴军东大营近前。前方几个善射的士卒,搭弓在弦,瞄准了吴军箭楼上的几个哨兵。
嗖——嗖——嗖。。。。。。
几声利箭破空之声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紧接着吴军的几个哨兵没有发出多大声响,便应声而倒,没了动静。
芈桓骑乘上马,将手一招,几个士兵立刻娴熟的舞动着手里带着长绳的钩子,投掷了出去。那钩子牢牢的勾住了营寨外面的鹿角,那几个士兵抓着绳子向两边猛力一拉,那鹿角便向着两边横倒了下去,营门洞开。
芈桓将手中赤血两刃刀向空中猛一招,率先冲入了营寨,五百精骑发一声喊,随着芈桓冲杀了进去。
五百骑兵冲入敌营,先自在营帐之中放起火来。随后紧随芈桓,芈桓那一身玄铁乌金甲,以及红棉的百花战袍,在滔天火光之中显得尤为夺目。芈桓杀到哪里,那五百精骑便顺势杀到哪里。
吴军上下乱作一团,韩当于大帐之中只听得外边喊声大作,忙出营观看。但见营内四下火起,一彪人马径自在营寨之中往来冲杀,如若无人。
韩当心下大惊,却不知敌军来了多少人,正自踌躇。突见火光之中一骑飞奔而来,头戴乌金虎头盔,身披乌金玄铁甲,外套红棉的百花战袍,一手持一杆硕大赤血两刃刀,一手持一口乌金玄铁鞭。
“韩当休走,芈子轩在此!”芈桓大喝一声,催动赤兔马猛冲了过来。
韩当在几个心腹的簇拥之下,慌忙后退。
“韩将军莫慌,周泰来也!”
危机关头,周泰突然策马持刀挡住了芈桓的去路。
芈桓也不搭话,挥动刀、鞭便向周泰发起了攻击。
周泰忙将手中大刀隔住芈桓捅过来的赤血两刃刀,哪知此是虚招,芈桓左手的巨大玄铁鞭应声而下,那玄铁鞭带着划过长空的呼啸长吟,猛然向着周泰右边肩膀劈下。
周泰见芈桓身后大量精骑随后冲杀了过来,心中发慌,本无心恋战,却被芈桓这一鞭正中右肩。
周泰顿觉一阵钻心的剧痛,那一只右臂好似脱臼了一般,竟然使不上一点力气,手中的大刀也似有千钧之重一般,瞬时脱手。
芈桓正待要上前结果了对方性命,却不妨董袭、陈武从两边杀出,徐盛亦单骑挺枪赶来。
三人未明敌情,也不敢久战,护了韩当、周泰二人,且战且退。
身在西营的程普,闻报东营遭袭,沉思道:芈桓亲率大军袭击东营,声势浩大,则其带兵必不在少数,彼军营寨必然空虚。自己此番带兵前去营救东营,必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若是敌军于半道伏击,则自己反遭算计。不如乘机发兵袭击敌军大营,则两边相换,己方也不吃亏,敌方便就失去了根本,岂不一举可破?
程普深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下令即刻发兵突袭敌军营寨。
程普匆匆集结队伍,率三千之众疾奔义军大营,程普心中念想着兵贵神速,火速进兵,并未沿途打探情报。
看看将至敌军大营,远远的看到彼军营寨灯火稀疏,人流稀少。程普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心中暗喜。
却不妨,道路两边突然战鼓齐鸣,喊声大作,一支大军举着火把突然杀奔近前。那熊熊燃烧的火光,只将夜幕映照得如同白昼。
火光之中一人一骑率先冲出,伴着恍惚不定的火光,程普隐约看清来人,头戴乌金虎头盔,身披玄铁甲,外套红棉的百花战袍,手里紧握的似乎便是赤血两刃刀。
来人猛然大喝道:“程德谋,你已中计矣,识得芈子轩否?”
“此处如何也有芈桓?”程普狐疑不决的道,心中已自慌了神。
程普未及思索,对面已然率众冲杀了过来,吴军一众将士早被芈桓前日阵前的战力震怖,如今又见这芈桓神出鬼没,一个个被吓得心胆俱裂,早已慌了神,哪里还敢接战。
吴军将士的意志瞬间崩溃,未及接战,便已先自溃散,竟被对面一阵冲杀,瞬时兵败如山倒。程普情知不妙,急率军退却。
围困武陵城的陆逊早已得到自家军队大营遭袭的消息,但他却不能轻举妄动,因为此时此刻,武陵城东、南二门早已火光冲天,守城的士兵尽皆全副武装,手举火把,只将城楼照得如同白昼。这是城中的黄权正在默契的配合着芈桓的战术,他是在用此举告诉陆逊,他要是敢挥军前去营救程普,自己便带着这城中一万多军马突然杀出。
陆逊之所以不发兵救援,倒不是全然惧怕了这城中的义军,他有着自己的全盘计划。而且他心中明白,芈桓所部不过五千人,纵使袭击了自家营寨,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来,只是令己方两座大营将士心生恐惧罢了。对方袭营必然是一种游击的策略,自己贸然前去救应,非但挽回不了损失。万一城中义军不过一切的突然杀出,拼个鱼死网破,则自己这里又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芈桓,有点意思。”陆逊嘴角微微上扬,微笑着自语道。
第64章 陆逊的袭击()
芈桓夜袭敌营,以横扫千军之势将吴军东大营肆虐一番,只唬得吴军一众将士尽皆胆寒。见预期的战略意图已经达到,芈桓也不多做停留,火速率五百精骑回援本寨。
行至半道,正遇败退的程普,芈桓不加犹豫,与正自追击的己方部队会合,迎头痛击敌军。
影影倬倬的火光之中,程普眼见又一个芈桓冲杀了过来,不敢相信的瞪大着眼睛,此处如何又有芈桓?难道是自己老眼昏花了。
吴军将士亦和主将一样,正自惊疑不定,却遭两路夹击,被冲了个七零八落。当此危急关头,幸得留守营寨的老将黄盖率军接应,这才慌忙逃出生天,躲进营寨之中,再也不敢出来。
“兄长果然妙计,经此一番战斗,吴军将士尽已丧胆,今晚必不敢复来了。”许晟催马赶至芈桓近前,慨然的道,他的身上还穿着伪装的玄铁盔甲,外套了那件斌燕仿制的红棉百花战袍。
“事不宜迟,你速率这三千人前去助项超收割粮草,我领此五百精骑于营盘四面巡视,以防有变。”
芈桓简单吩咐道,如今收割粮草当属第一要务,芈桓今晚的整个战术布局,都是为了这一目的。经此一番折腾,敌军已然丧胆,必不敢轻出了,但还是小心为上,因此芈桓决定自己亲率五百精骑留下巡视,以防突生的变故。
芈桓所担心的是陆逊,此计虽瞒得过他人,却瞒不得陆逊,即使对方是一时失查,也会立时察觉。
千余亩稻谷的收割,需要时间,芈桓只希望对方能蒙在鼓里更久一些。他在心中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敌军察觉后来袭,他便率这五百精骑与其周旋,以便为粮草收割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一夜,风平浪静,吴军的队伍总算没有再次出现。天色微明,东方天际出现了清晨的第一抹鱼肚白,一缕轻风拂面,裹挟着谷物和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芈桓贪婪的深吸一口气,陶醉于这夏日晨间的难得清凉与芳香。
芈桓将营寨悉心安排一番,便带了几个随从往城南那一片良田飞奔而去,前方天际那影影倬倬的人群逐渐映入眼帘,越来越近了,逐渐看得清楚。
芈桓兴奋的策马狂奔了过去。
“兄长如何来了?”许晟放下手中的农具,忙迎上前来道。
“愚兄过来看看,收成如何?”芈桓看着尽皆收割整理的谷物问道。
“共计得粮八千余石,如此,我军粮草今日无忧矣。”项超也凑了过来大声道。
芈桓欣然点了点头道:“便在此处就地搭建粮仓,以备军资。”
众军士不辞劳苦,齐齐动手建起一座大粮仓,又沿着道路修建了直通大营和武陵城的甬道,以便快速运输、供给两地粮草。
。。。。。。
吴军大营。
陆逊听着军中探马的谍报,脸色渐渐凝重了起来。这个芈桓当真不简单,他先是凭借个人的勇武,以及骑兵的机动灵活,奇袭了吴军东大营。而后又充分利用吴军将士畏惧于他的心理,巧施疑兵。只一战便令吴军众将士丧胆,躲进营帐竟不敢再出。他却乘着夜色的掩护,收割了城外的稻谷,当真是妙绝。
自己竟一时失察,没有窥透芈桓的全盘计划,陆逊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虽说自己军队有江东大后方支撑,这点粮食算不得什么,但它之于芈桓却无疑是雪中之炭,有了这批粮食,对方便可以顽强的与自己抗争到底。
两军实力的对比,从来都是此消彼长,对方实力的增强,便等于是己方实力的下降了。陆逊有一丝沮丧,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但他很快的从失意中走了出来。
芈桓,真正的较量开始了,你就等着接招吧,陆逊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斗志。
。。。。。。
义军这边甬道不日建成,留项超分一千兵士守护粮仓,并夜以继日的不停向两地运输粮草。
这一日,芈桓正与许晟商讨对敌作战方略。突一斥候来报:吴军一支军马袭我粮仓。
芈桓猛然起身道:“粮仓乃我军安身立命之根本,岂可一旦有失。我必当救之。”
“兄长,我也随你去。”许晟慨然道。
“不可,此处大营亦甚为要紧,你需防守此间。愚兄去去便回。”芈桓忙阻止道。
正说话间,又一小校来报:吴军尽起大军于武陵东、北二门猛烈攻城。
“兄长,我恐彼军虚取我粮仓,实者攻城,使我大营不能与城中互为策应耳。”许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虚实实,又岂能有定数,亦或两者皆为实也。粮仓乃我军根本,不可不救。”芈桓看了看许晟叮嘱道,“你留守大营,时刻留意吴军攻城动向,倘若城门吃紧,可率兵往救之,我救得粮仓,即刻率军与你会合,再做计议。”
“诺!”许晟应诺一声,不再争辩。
芈桓率一千人马火速赶往粮仓所在,比及到得近前,果见一众吴兵围攻粮仓甚急,项超正率众奋力抵御。
那吴军后队居然开始引燃火把,芈桓叫一声不好,急率军横冲直撞了过去,吴军将领乃是蒋钦,见芈桓来得凶猛,忙率众丢弃了火把,掉头便走。芈桓率军在后一阵追杀,因对方跑得快,斩获毕竟有限,反倒让芈桓有些不甘。
芈桓正欲回营,却又得报:吴军袭我运粮甬道武陵城门段。
这甬道乃是运输粮草的高速公路,如若被废,则运粮之道路被阻断,无异于斩断了己方补给的大动脉,又岂能不救。
芈桓简单叮嘱项超一番,即刻率军赶赴甬道武陵城南门段。
芈桓率军赶到之时,见吴军领军之将乃是董袭、陈武,二人正在率众人攻击毁坏甬道木质栅栏。
芈桓大怒,爆喝一声,催动赤兔便飞奔了过去。董袭、陈武二将壮了胆子,二马齐头并进,便来双战芈桓。
芈桓勇斗二将,全无惧色,三将丁字儿般大战二十余合,芈桓突的爆喝一声,一刀挑落了董袭的盔缨。
那董袭猛吃一惊,唬得冷汗直流,刚才要不是下意识的低了一下头,自己早就身首异处了。
董袭不敢再战,虚晃一刀,掉头就跑,陈武瞬时会意,拔马也走。一彪人马跑得比兔子还快,一溜烟早没了踪影。
芈桓不敢再追,因为他总算看出了端倪,敌军这是分了好几股部队多点出击,处处皆为虚,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