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统负了痛,大叫一声,跌落鞍马,四面军士齐出,将其按在地上,齐齐动手五花大绑了,来见芈桓。
“凌公绩,今日为我所败,还有何话说?”芈桓冷眼看着凌统问道。
“无知匪寇,山野刁民,我恨不能揭汝之皮,啖汝之肉。。。。。。”凌统犹自挣扎着骂不绝口。
龙治等四人听凌统骂得难听,正欲上前制止,却被芈桓把手一招,阻止了。
芈桓饶有兴致的看着凌统,任其一味的骂不绝口,始终不发一言。
“骂够了吗?”芈桓看着凌统冷冷的问道。
“没够,我大军将至,尔等俱都等着引颈就戮吧。”凌统任然怒气冲冲的大骂道。
“你今为阶下囚,我且问你,是降还是不降?”芈桓逼视着凌统冷冷的道。
“哈哈哈,可笑!”凌统仰天大笑道,“我江东只有断头将军,绝无屈膝之辈!”
“推下去,斩!”
芈桓语气平淡的下令道,他那冷峻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
第57章 兵贵神速()
芈桓下令斩杀了凌统,他虽在心中敬重凌统的忠肝义胆,以及欣赏他的出色能力,但他心中明白,这个人无论如何是不会投降的,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如今敌强我弱,更不能就此释放了这样的军中上将回去。对于自己面前的这个强大的敌人,不能鲸吞,唯有一步步蚕食。彼方每一点力量的丧失,都将预示着己方的实力的上升,此消彼长的道理谁都能明白。
以后必然也会这么做,这并非芈桓的冷酷无情,他别无选择。
清理了战场,芈桓率部徐徐退入辰阳城,途中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接下来应该兵发武陵了。
从凌统临死前的言行表现来看,他必然已将此处的近况飞报了吴廷。再加之程普的败退,不出意外,孙权将会迅速行动起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面对坐拥荆、扬二州的整个江东集团,自己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兵贵神速,必须出奇兵方能制胜。
思及此处,芈桓回到城中,急招众将商议即刻兵发武陵的具体事宜。情势紧急,容不得半分迟疑,芈桓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场众人也都对芈桓的提议心领神会,当下便没有人反对。
辰阳城现任县长周宏精神已然失常,县尉周卫战死,县丞王哲早已溜之大吉,不知所踪。于是芈桓便深夜召见县府主薄、典事以及三老等一班官僚,将一应事务简单吩咐已毕,便率了大军连夜启程,向着武陵郡进发了。
芈桓没有委任新任县长,一者周宏尚在,虽不能理事,但还有周薇、周航姐弟,算是给他们一个念想吧,自己所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二者自己兵力实在有限,不宜分散,宜当集中拧成一个巨大的拳头突然砸向对方,故而不能在这小小县城留守兵力,分化了自己的力量。
辰阳城打下来,又近乎被芈桓放弃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芈桓率近万人深夜出发,乘夜急行军,并不敢有半分迟疑。辰阳城距离武陵郡所相距三百余里,芈桓率部于次日午时,便已赶至武陵城近郊,离城二十里下寨。
芈桓率军万人,声势浩大,一路所过诸县,无不望风而降。又因霸王再世的名声早已响遍荆襄大地,虽则行色匆匆,然沿途民众无不诚心归附,并全力接济。大军行至武陵郡地界,已聚两万余众。
芈桓大军安营暂歇不表,且说那武陵太守徐盛刚接到凌统的急报,又得知老将程普败退,得全琮率解烦水军接应顺江而下,现已到达武陵郡水域,徐盛忙出城接入。
徐盛将程普等一众人殷勤接入城中府邸,正欲商议兵发辰阳,剿贼平叛。却得探马来报,芈桓率部早已直逼武陵,已在城外二十里下寨。
“竟来得如此之快?”徐盛猛吃一惊,不敢相信的问道。
程普与全琮亦是吃惊不小,他们没有想到芈桓竟然来得如此的神速,这速度快到他们都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组织起军力挥师讨伐了。
本来是要发兵讨贼的,可这贼军竟然直逼郡治,大有反客为主之意。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芈桓能快速的出现在这里,那么凌统的那支两千人的军队很可能已经招致惨败,凌统本人也很可能遭遇不测。因为从接到他的急报,直至得到芈桓大军压境的消息,这中间并无凌统进一步的信息。
这个芈桓当真可怕,徐盛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上次的惨败,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他必须再一次直面眼前这个宿命中的劲敌。
“贼军挟胜利之余威,席卷而来,今已聚两万余众,其势甚大大。两位可有妙计?”
徐盛与程普、全琮面面相觑有顷,最终问出了这句话。对于徐盛来说,芈桓绝非等闲,如今聚集两万余人,气势正盛,这武陵城他怕是志在必得。而自己目前城中兵不过五千,一时间恐难抵敌。
依照徐盛之意,宜当坚守待援。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问出了那句话。徐盛的言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这都是因为他上次惨败于芈桓。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奇,但他徐盛却做了俘虏,做了一群山贼流民的俘虏。这让他在江东朝野抬不起头来。
在那个时代,舍生取义似乎已经不太流行,但一个人的名节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尤其作为独镇一方的高级将领,这便是他的履历。战场之上要是有了污点,那将伴随其一身。就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早年跟随曹操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荆襄与关羽一战,七军被淹,致使惨败,那一战他也屈辱的投降了关羽。自此他便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关羽看不起他,放其北归,最后曹魏也不待见他。一代名将最终郁郁而终,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徐盛的境遇要比于禁好很多,然而,他近段时间以来所受的冷嘲热讽也不在少数。
程普似乎看出了徐盛的心思,于是拍着他的肩膀激励道:“胜败乃兵家之常,大丈夫处世当不拘小节,今日当是我等剿灭贼寇,建功立业之时,我当与文向共勉之。”
“程公。。。。。。”徐盛饱含泪光的看着眼前的这位七旬老将,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尽的感激与感动。
“然而彼军势大,不可小觑,可坚守此城,待机而动。另需遣使知会陆大都督,请其会师南下救援。”程普略一沉吟道。
“我亦是此意,坚守待援,待两军会合,便一举杀出,两路夹击,贼必可破也。”徐盛也来了精神,不无豪情的道。
“全将军。”程普回过神来看着全琮道,“劳烦速往江北走一趟,将此处困境说与大都督,请其发兵火速来救。”
“全琮领命!”全琮欣然应诺,即刻准备了,径往江北而去。
突一小校来报:“将军,贼兵于城下搦战。”
“程公,我等且往城楼一观。”徐盛看了看程普道。
“走,且往城楼一看究竟。”程普朗声道。
第58章 武陵之战()
程普与徐盛来至城头,但见城楼之下,敌军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粗略估计约有两三千之众。那为首的一员小将正是夏青,大军到得武陵郡,稍事休息,夏青便已按耐不住,急不可耐的向芈桓讨要了这头阵先锋的差事。
只见此时的夏青,黑衣皂马,手持长柄的宣花大斧,于阵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嘴里骂骂咧咧个不停。
此时,徐盛、程普所处的位置乃是南门,正当芈桓大营对冲,因此便是对方攻击的首当要冲。徐盛不敢大意,忙下令守城将士,一任其辱骂,任何人不得出城接战,若是敌军强攻城池,便用弓箭、石块、檑木招呼。又令副将蒋钦、丁奉各领一军分守东西二门。因这武陵城北门临近沅水,料想敌军不会绕道北门攻城,于是徐盛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北门未置重兵防守。
未出徐盛所料,东西二门也出现了敌军攻城的方阵。此时项超正奉命在西门搦战,防守西门的是吴将丁奉,他忠实的执行了徐盛的将令,任凭项超如何骂得难听,他就是缩头不出城门。
但防守东门的蒋钦却没有那么好脾气,此时他正被陈兵此门的龙治骂得心中火起,无奈徐盛军令在前,正自强忍了满腹的怒火无处发泄。
此时正值午后,火辣的太阳炙烤得大地如火炉一般。龙治等一众将校在烈日之下暴晒了多时,早已酷热难当,汗流浃背。
龙治骂得累了,便将长枪往地上一掷,那枪头便竖直插在了地上,他也全然不管此时正值两军阵前,径自下了马,席地而坐,挥动着他那宽大的衣袖猛扇了起来,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赶走一身的燥热。麾下士卒见主将如此,便也纷纷效仿。
此时的东门城下,全然没了军容军貌,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躺倒了一地。
蒋钦见此番光景,心中暗喜,这毕竟是一群流民草寇啊,哪里还有军纪可言,此时不杀出更待何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机稍纵即逝,蒋钦未及多想,也没有向主将请示,便自点了一千人,打开城门突然杀奔了出去。
那龙治正在几个士兵的簇拥之下纳凉,却冷不防城中一支大军突然杀出,忙不迭的起身上马。
蒋钦率众径直横冲直撞了过去,那些躺倒在地的士兵哪里还来得及列队抵抗,一声哄起身便做鸟兽散。龙治喝止不住,象征性的抵抗一阵,便率众仓皇逃窜。
蒋钦见敌阵打乱,败退之际一片狼藉,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于是他紧跟在龙治后面,穷追不舍。
龙治一连奔出十余里地,回头见蒋钦任然紧追不舍。于是勒住马头,也不再跑了。
龙治以枪指蒋钦大骂道:“无耻贼徒,何故苦苦相逼,我索性与你拼了吧。”
话音刚落,龙治挺长枪只取蒋钦。
蒋钦微微一笑,将手中大刀一摆,举刀相迎,便与龙治大战一处。
战有十余合,龙治毕竟心中发慌,哪里敌得过蒋钦,虚晃一枪,乘其不备,一扯马缰绳,策马便走。
“此贼可恨,我誓杀之。”
蒋钦被龙治这种走走停停的打法激怒了,咆哮一声,举了大刀不顾一切的追了上去。
蒋钦穷追不舍,却见龙治与一众逃兵钻进了前方一片小树林。蒋钦来至近前,恐其中有诈,不敢轻举妄动,正欲遣一探马入林一探究竟。却不妨突然两边喊声大作,左有沙摩柯,右有傅肜,两队人马正自生龙活虎的向两边包抄了过来。
蒋钦正自惊疑不定,小树林之中龙治复又杀了回来,这帮人全然没了刚才的溃败狼狈之像,一个个卯足了一股子劲,杀气腾腾的飞奔了过来。
“不好,我中计矣!”蒋钦此时才恍然大悟,急令道,“退兵,退兵,速速回城!”
沙摩柯、傅肜、龙治三路人马来的飞快,须臾已至近前,瞬时锣鼓喧天,喊声大作。
三路人马来势汹汹,一阵生猛夹击,蒋钦哪里挡得住,更皆本队人马吃惊不小,无心接战,哪里还挡得住。
蒋钦别无他法,只得率军拼死抵抗,没命般的冲出重围,直往武陵城疾驰而去。
蒋钦心中明白,此番绝非自己中伏那么简单,对方的意图恐怕不是,设置伏兵,围歼自己这支千人小队这么简单。对方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武陵城。
蒋钦心中惶恐,深悔于自己的鲁莽失察。此时此刻,他别无他法,只得千方百计的摆脱敌方这死缠烂打的三支追兵,不顾一切的直往武陵城的方向冲突。
蒋钦在麾下死士近乎自杀式的分段拦截抵抗的掩护之下,拼了死命,总算摆脱了三路人马的追击。待到他奔至武陵城下,所部人马已然死伤大半,跟随自己的不过两百来骑。
精疲力尽的蒋钦等众人,满心想要进入城门再行坚守。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绝望了。
只见城门之下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海,战鼓齐鸣,马嘶人吼,这些人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前赴后继的向着城门方向涌动而去。冲在最前方的士兵已然架起了云梯,一些人正自一个接一个的往城墙之上攀爬,最前面几个虽然被守城的士兵用巨石、檑木等重物砸了下去,但更多人又接肘而至,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向着城上攀爬了上去。
东门的大部分守军已被蒋钦调出城门追杀敌军了,此时守卫此门的士兵本来就不多,哪里经得住这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不多时,已然有许多敌军爬上了城楼,两边的士兵立刻展开了短兵相见的白刃战。
守城的士兵在慢慢消耗殆尽,而登城的敌军却越来越多,直到那支如梦魇般的敌军小分队出现在城楼之时,胜负已毫无悬念了。如果说在此之前守军将士还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勉强拼死抵抗的话,而此时,在这队手持两边开刃的长刀手面前,他们竟毫无还手之力,俨然已成了待宰的羔羊。
蒋钦是后来才得知,这支小队有一个响彻天际的名字——校刀手。这一刻,蒋钦将永生难忘。
未多时,东门处燃起了熊熊大火,在浓烟滚滚之中,城外的大军毫无顾忌的鱼贯而入,毫无疑问,城内乱作了一团。
而恰在此时,北门升起了滚滚浓烟,这预示着北门的告破。原来是黄权奉了芈桓将令,率一众水军沿沅水而下,在北门登陆。北门守军本来就不多,又被城中这么一乱,竟被黄权轻取。
蒋钦仰天长叹一声,武陵城失陷了,程普、徐盛、丁奉三位将军必然唯有突围一途,自己这两百多人,此时冲入城中也于事无补,那无异于飞蛾扑火。更何况身后的三路追兵也尽在眼前了。
留得残躯在,他日引大军再来报仇不迟。蒋钦把牙一咬,率众径往北面急急退却。
第59章 攻克武陵郡()
武陵城东门在芈桓亲率大军如潮水般的攻击之下陷落,原来前番龙治所部的一切轻视、散漫之举都是诱敌之计。最终果然激怒了蒋钦,并成功调动其出城追击。这一出调虎离山之计是芈桓与众人早就谋划好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