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诡三国- 第6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冏说道:“征西将军到下辩不假,但并非为了征讨西凉而来,而是为了采购粮草,亲自而来表示诚意,怎么就成了要进军西凉了?再者说了,真要是为了征讨西凉,难倒只会带这点兵力?”

    日渥基半信半疑:“真的?”

    姜冏斩钉截铁的说道:“某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嗯,”日渥基的眼珠子转悠着,“这就有些奇怪了……”

    “明白了……”姜冏点点头说道,“这样就说得通了……是马家小子说征西将军要讨伐西凉的吧?他如果不这样说,又怎么能够驱动你们在这样的时间点出兵呢?再说了,你们进军关中有什么好处?走番须道?鸡头山?瓦亭道?你们以为现在关中还和之前那样,会任由你们来去,毫不设防?”

    “哼!”日渥基不置可否。

    “老朋友,帮我将这个事情告诉给其他的部落……”姜冏笑呵呵的说道,“传个话而已,又不费什么劲……这样,给你的货物再加一成……”

    日渥基瞪着眼睛说道:“什么叫不费劲,万一你们说话不算,我岂不是要背这个黑锅?不行不行!”

    “一成半。”

    “呃……不行,不行……”

    “那就算了,我去找别人……”姜冏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日渥基跳了起来,一把拉住姜冏,伸出两根手指头:“两成,两成!只有我说的话其他人才会信!”

    姜冏叹了口气,说道:“我要贴本钱了……好吧,两成……”

    ………………………………

    “什么?”马超皱着眉说道,“征西小贼要撤退了?为什么要撤退?这……这……”

    征西的粮草被劫了,不应该派些兵马调查一下么?

    要调查,这些兵马自然就会接触到下辩北面的那一批特意安排的羌人,这群战力并不强的一群青衣和牦牛羌的人,其实就是马超给斐潜留下的饵料。

    只要征西的兵马一出现,马超安排在这一小群羌人里面的人,就自然会领兵去围剿征西派遣出来的查勘周边的小股部队。这些羌人的数目才两千,一旦暴露,按照常理来说,征西自然不会畏惧这区区两千羌人,必然再度出兵讨伐。

    一旦这些羌人被讨伐,被杀了,那么在西北方向由牦牛羌统领着的青衣、牦牛部落,必然就要报仇,并且还会带动其他部落的羌人……

    番须道的关中方向的援兵,有韩遂带人卡着。就算是韩遂看出有什么不对,也不可能会放征西的人就这样轻轻松松的通过陇山。

    而在陇右天水这边,有马超自己带着人防着,若是挑拨之计不能成功,也不会让征西得到什么支援,这样一来,接下来的发展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征西小贼也就越陷越深,最终便会在断绝了外援的陇右之地,遭受到没顶之灾。

    可问题是,征西小贼就像是看见了红线在哪里一样,蹲在下辩一动不动,然后也不派兵马出来,紧接居然要撤军了?

    征西小贼,你的勇气呢?你的胆略呢?

    这还什么都没开始呢,就撤军了?

    这怎么行?

    “兄长,现在要怎么办?”马铁在一旁问道。

    “走!我们去下辩!”马超几乎是没有考虑多久,立刻说道,“我们去拖住征西小贼!”

    马铁说道:“啊?我们不是原定要在这里等西凉诸部的么?”

    “是,没错,原来我是这样计划的,但是召集起来的西凉各部还在武威,就算是这些人当下立刻启程,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若是等这些人到来再动手,就什么都晚了……”马超说道,“不能再等他们了,我们必须先动手,无论如何都要将征西拖住,否则等他一退入阳平关,我们的计策就完全失败了!”

    “可是,兄长……我们人手不是很充足啊……”马铁转头看了看四周的人马,说道。

    马超忽然转身,一把抓住了马铁的领口,沉声喝道:“你忘了岱兄弟是怎么死的吗?你忘了我们马家在关中死了多少人了吗?你忘了我们祖上是谁了吗?告诉我,你姓什么?你是谁?”

    马铁被马超大力抓住了领口,呼吸都有些困难,艰难的说道:“我……知道……我知道……”

    “知道就好!”马超松开了手,看了一眼马铁,补充说道,“我们先去找牦牛羌,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去下辩!我们人没到齐,征西的人马也没有多少!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走!传令下去,出发,往下辩进军!”

第1184章 屯田名田爵田() 
关中。

    斐潜离开之后,原本搬离了长安的左冯翊和右扶风的治所,便为了相互协调和统一,便又重新搬了回来,归于长安城内。

    左冯翊的大印在徐庶手中,京兆尹的印在贾诩手中,至于右扶风的印绶么,虽然斐潜没有明讲,但是贾诩和徐庶两个人也自然的将其塞到了庞统的手里。

    当然,美名其曰是让庞统代为保管。

    然后关中三巨头便算是成型了。老中青三代,刚刚好。因此可以说,关中的事务,这三个人凑一凑,就算是代表齐全了。

    安置流民,虽然说是千头万绪,但是毕竟关中的底子还在,田地也不用重新开垦,只是需要将焚毁损坏的村寨村落,重新整理出来,统筹安排就是了,而这些事情,对于之前在并北和阴山就有这样工作经验的,斐潜从退伍兵卒当中安排的基层官吏来说,实际上难度并不是太大。

    只是繁琐,相当的繁琐。

    一群连左右都分不清楚,连最基础的一二三四都不认得的流民,要让其听从政令,并且懂得含义并且遵行,在人手并不是那么充足的条件下,自然是需要做出很多相应的细致工作的。

    而在这些工作当中,对于土地的安排,这一项最为贵重的生活生产物资的安排和规划,则是关中三巨头当下最为关键的一项政务。

    关中的这一片土地,可以说是经历了最多的变革,也见证了太多制度变换,从“井田制”到“名田制”,然后又经历了短暂的“王田制”,然后又重新回归“名田制”,然后又逐渐看着“名田制”走向毁灭。

    因为土地制度直接关系到了上层建筑最根本的问题,牵扯到了赋税和徭役,同时也牵连到了许多重大的后续政治的制度,所以当下土地的问题,不可不慎重。

    这一日,关中三巨头就坐在了一处……

    “……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徐庶捋了捋胡须说道,“奈何周王,成于井田,败也井田也,盖因人有私欲,田有私亩,以公代私,非惰即废也……”

    庞统点点头说道:“‘井田’不可用,‘王田’不可取……先秦以‘名田’而强,汉初以‘名田’而盛,征西将军以名田授民,暗合天意……而关中之辈,多属井底之蛙,着实可叹,竟欲螳臂挡车……”

    贾诩眯着眼,说道:“这也难免。并北行‘名田’,尚无大碍,可这关中田地,多有其主,‘名田’之策,便损其利也,’爵田‘亦如是也……不过若行‘限田’,亦难免震荡,不利于治……”

    井田,名田,王田,便是在关中之地,实施过的几个比较有名的田政。

    “井田制”,这个最早在华夏大地上成熟的土地制度,始自夏商,完善于周,灭亡于春秋战国。

    井田以方块为形,由八家共用一井而耕之,每家各占私田一百亩,中间一百亩为公田。经此细分之后的土地形状像“井”字,故谓之井田。八家需先在公田上耕作,以缴纳被称之为“助”的劳役地租,然后各家才能对自家的私田进行耕作。

    井田制之亩为百步亩,算是小亩,并且在上古之时,人口稀薄,不管怎么分都行。但是到了春秋中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得公田之外的私田被大量开发,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贵族领主对私田的狂热追求使得公田日渐荒废,国家岁入难以为继,随后各国不得不改变劳役地租的税赋制度,纷纷实行“初税亩”,“相地而衰征”、“十一而税”等税制,井田制随即逐渐荒废。

    先秦随着商鞅“开阡陌决裂封疆”的一系列改革,古老的井田制被彻底废除了,领主贵族的世袭土地所有特权也随之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名田制”。

    名田制最突出的特征是按户籍计口授田的同时,又按军功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和不同数量的土地,授出的土地即成为私人占有,国家不再收回,可以买卖。

    按户藉授田实现了国家借用土地对农民的严密控制,凡在户籍之民皆可得一定土地,也能使民休养生息从而国家安稳,税赋充足稳定。

    同时最重要的是,按军功封赏土地的制度打破了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世袭特权,产生了大批的军功地主,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秦因此国力大盛,最终可以一统六国。

    但问题是,一个制度限制了旧有的阶级,却诞生了新兴的阶级,伴随着旧的贵族消亡了,新的大地主阶级诞生了,虽然汉初有文景之治,有令后世艳羡不已的繁荣与昌盛,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土地买卖大量出现,土地兼并的浪潮开始冲击名田制。

    在这次土地兼并的狂潮中,除了普通自耕农的土地纷纷被豪强兼并外,另一类被大量兼并的土地便是军功土地。军功地主的子孙多半骄逸无度,难承其祖之遗风,他们或因违反国家法禁亡国陨命,或碌碌无为杂于庸保,祖上因军功所获得的土地皆被他们变卖一空。

    再加上适宜耕作的土地相对是有限的,可以用来授予庶民的田亩也不可能无穷无尽,随着人口的增长,在经历了最初的休养生息时候,到了汉武帝时期,便基本上已经是无田可授了。

    没有多余的田地了,便折算给钱了事。名田制,便完结了。

    汉武帝甚至不得不自动自发的搞出了一个“限侯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所有列侯都是有定数的,搞死了一个才再封一个,只不过汉武帝是又是裁判又是玩家,到最后他也动不动掀桌子坏了规矩,便再也没有人愿意陪他玩了……

    王莽篡夺帝位之后,曾实行了一系列新政。在土地制度上,他推行了“王田制”。王莽和其追随者认为,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的根源,他们对此有着非常深刻而正确的认识,故而所推行的王田制,正是以抑制土地兼并为主要目的。

    王田制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收归朝廷,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将男丁不过八口的家户所占土地限制在一“井”(九百亩)之内。超过部分分与乡邻宗族,无地农户可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标准由朝廷授予土地。

    只不过“王田制”严禁了田地买卖,这对于当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地方豪强势力而言,无疑于刨了祖坟一般,因此,王莽上台推行新政之后,没有过多久,便天下大乱。

    田地必须私有,否则还叫什么封建社会?

    虽然关中三巨头并不清楚什么叫做步子太大容易扯蛋,但是废除田地私有带来的负面影响,三人也是非常明白的,同时他们也是斐潜集团的新兴利益的获益者,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一生的努力,最后“啵”的一声全部成为泡影,然后土地重新被国家收回,子孙重新回归穷光蛋……

    这个是人性,和时代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当下的土地制度,只能维持可以私有,可以买卖,并且必须是这样。

    徐庶叹息了一声,说道:“某于左冯翊推行征西新政,以流民屯田,广储刍粮,战不废耕,耕不废守,守不废战,实为善法,初见成效……名田推行,虽有难处,也算尚可,唯独爵田一策……唉……某实愧于君侯也……”。。

    徐庶说完,不由得低下了头,面带愧色。

    屯田制最早开始于汉武帝,分为军屯和民屯,不过当时,屯田制度只是为了解决边远军队的粮草运输消耗过大问题而已。屯田的士卒和农夫耕种时要上缴朝廷和军队一定数量的佃租,留下的余粮归自己,且屯田之人不得随意离开,否则罪及妻子。

    这个屯田的制度可以迅速的沉淀人口,并可以迅速的产出粮草,也使一些无地农民能够依靠屯田糊口,有助于安抚百姓稳定人心,是安置流民的最佳政策。

    徐庶将一些逃离了左冯翊的士族无主土地,分配给流民进行屯田,然后将一些田地,以名田的形式登记人口,这个两事情进行得还算是顺利,但是爵田么……

    “元直不必如此。并北原属于交争之地,莫居瓯脱,田皆芜废,地广人稀,羌胡据山泽而弃平土,数百里而皆艸藁,故而名田之策推行无碍,然……”贾诩嘿嘿的笑了两声,继续说道,“……然关中之地,多有其属,夺其熟壤,难免民怨闇生……幸得元直警醒暂止,方不为乱也……此时此地,唯稳而已……”

    徐庶叹息道:“话虽如此……唉……”当初斐潜一再交代,结果自己只能做到一半,却不得不停下来,虽然知道自己是没有做错,但是徐庶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难受,也有一些对于左冯翊的这些地方豪右的不爽。

    如今并北平阳阴山一带,征西将军斐潜所推行的田地政策,实际上是屯田、爵田、名田,三种制度并行,加上了摊役入亩和以奴代役的一整套田地制度。

    并北和阴山,原本就是荒凉,人口稀少,土地众多,采用屯田制度,便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包括白波和黑山的民众,好处还是不少的,但是屯田也有极大的弊端,首先便是锁死了屯田之民的活动空间,虽然经历了苦难的第一代屯田民众会心甘情愿的承受剥削,但是其相对生活稳定一些的后代,却未必愿意继续做屯民,因此叛逃或是投身豪右的门下便会屡见不鲜……

    屯田没有了屯民,便会逐渐的荒废,而一旦荒废,屯田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