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垂下眼睑,看了看手里拿的书卷,沉吟了一会儿,抬头说道:“嗯……确实有些事情。你们都知道,我现在于并州有那么一点的地盘,人手不够……”
“……子敬,平阳城下,新复垦的土地现在只有十之三四,还有大片的土地荒芜,而且我还准备组织人手前往河西,去采购一些新的物种……我原本希望你能去,我会任命你为屯田校尉,专职农桑之事,挑选良种,改良土地,精化耕具,或许有一天,你会成为新的神农,接收农夫三牲供奉……”
“……子鉴,徐师兄托我照看于你,但是很抱歉,我却没有很多的时间给你指导,你在术数方面很有天赋,我计划内若是你在平阳,我会委你做水衡从事,专职制定各种衡具,确定标准,计算工程,统管劳役,你的祖上曾经有一个太史在史学上写出了不朽之作,而我希望你能在算经计量上写下你的名字……”
“……至于元直,你是天生的谋士,而现在我即将领兵北上阴山,然后肯定有数不清的战斗在等着,你绝对不会闲着的,而我希望到最后你能独领一只军团去开疆扩土……”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们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们向外人展示了耀眼无比的光华,就必然会被他人所窥视,而这些人或许会用任何手段来引诱,胁迫你们……”
然后斐潜还没有讲完,众人齐齐的“切”了一声,一哄而散,竟然将斐潜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了原地……
第五四五章 细微的转变()
一阵秋风吹过,吹下了几片树叶,打着卷儿从斐潜身边萦绕而过,一时间,场面冷清到了极点……
庞统斜斜的瞥了一眼,然后有些恨铁不成钢模样的摇了摇头。
“呃……这个,我做错什么了么?”斐潜有些愕然。
庞统慢悠悠的说道:“不是做错了,而是做的太对了。”
斐潜眨眨眼,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怎样,该说的还是要说,那么,说完了,我也就该走了……”
这些事情斐潜也考虑了很久,但是最终决定还是要讲清楚。
这个是斐潜在后世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或许是和汉代的习惯有些不相符,越是朋友之间,越需要讲清楚。
就像是50:50的两人股份公司最容易陷入各种相互扯皮纠纷一样,朋友之间的情谊是一种促进的催化剂,同样也会极容易变成摧毁一切的毒药。
亲兄弟,明算账。帐算得越清楚,兄弟做的越久,一旦糊涂了,兄弟也就做不长了。
在汉代,强行将人带走,然后指望着对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发作?
趁着庞统、郭嘉、田丰、诸葛亮等等还未投靠他人的时候,绑架携裹而去?哈哈,汉代的汉子多读的是正版的孔子著作,以直报直,以怨报怨是最基本的认知,提刀杀人也并非屠夫才会干的事情。
除非是软禁终身,否则一旦给了一点机会……
特别是对于智慧见长的谋士来说,轻易的将人带到沟里去简直不用太容易。陈宫三言两语煽动了整个兖州的反叛,贾诩一句话就搞定了力大无穷的典韦外加曹昂。
曹操用徐母赚了徐庶,徐庶未必不知道就算是到了曹营,其母也未必能活多久,但是终归是选择了无愧于心,无愧于亲人,离开了刘备,前去了曹营。
结果并非徐庶在曹营不献计,而是徐庶和曹操都是聪明人,都明白相互之间的不信任,还不如不说。
因此,在徐庶赤壁时主动说要去偏远地区的时候,曹操大喜,立刻在众人面前一阵猛夸,然后将徐庶星夜送走……
并不是曹操真的相信谣言,也不是为了徐庶主动献计而高兴,而是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将这个碍眼的,随时可能爆炸的不定时炸弹远远的扔到西北边疆去,只需要派遣一个偏将,就可以将徐庶看的死死的,怎么能不开心?
因为斐潜觉得庞统、枣祗、徐庶、太史明多少也算是自己在汉代真正住在一起,沟通交流,思想碰撞的朋友,不讲清楚,于心不安,至于讲了之后,是否愿意一起同行,就凭个人意愿吧。
否则就算是花言巧语,或者是强行胁迫,最后也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斐潜拱拱手,然后转身就走。
庞统放下了手中书卷,问了一声:“你准备什么时候返回并州?”
“过两天吧,我在黄家隐院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庞统哦了一声,然后又懒洋洋的重新看起书来。
“对了,”斐潜远远的扬声说道,“……估计过段时间,有个比你小一些,比你聪明一些的人会来,记得替我问候一下……”
庞统一愣,然后很是自信的“切”了一声,大声说道:“若是真有人来,问候肯定是会问候的,但是比我还要更聪明……嘿嘿嘿,哼哼……”
“……信不信……由你……”斐潜摆了摆手,走了。
在黄家隐院的书房之内,斐潜和黄承彦相对而坐。
在两个人之间的桌案之上,摆放着一个木盒,木盒似乎是分了好多的格子,每个格子之内都放有一些东西。
斐潜说的在黄家需要处理的事情,就是工匠。
造纸的,铸铁的,制器械的,基本上来说,斐潜都需要,而且都很急需。
黄承彦的目光在木盒当中的物品上流连,眼中闪烁着一种难言的光彩,就像是好酒的人看见了一坛美酒,好色的人看见了一个美女……
黄承彦本身也是对于工匠之事很是熟悉,所以当斐潜将这个长度跋涉带来的木盒摆到面前的时候,就吸引了黄承彦。
木盒之内,是斐潜在并州收集到的各种矿物。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两样,煤矿和铁矿石。
早在秦朝时期,煤就已经开始进入了中原人的视野范围,但是因为原始的煤矿罕有大量的杂质,尤其是含硫,因此燃烧后极易产生大量的黑烟,被古人所不喜,所以至今还是以木炭为主。
另外一个煤没有能够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就是燃烧不易控制,并不像添加几根柴火或是木炭就能明显的控制火焰大小。
但是斐潜现在装在木盒之内的,却是经过第一次粗糙加工后的煤块,也就是一块小号的蜂窝煤,掺杂了一些粘土和石灰。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利用煤的伟大发明。
另外就是铁矿石。
吕梁山一带甚至还有少量的铜矿……
云母。
石灰石。
这些矿石装满了整个的木盒。
对于黄承彦来说,这一个木盒甚至比装满了金银财宝还更有吸引力。
黄承彦将小小的蜂窝煤取了出来,端在手中细看:“此物为……石炭?”
汉代人对于煤,尤其是煤精,也称之为煤玉,还是很喜欢的,甚至有人专门用天然的煤精做印章,跟琉璃基本上处于同等的地位。
但是普通的煤粉,就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
“此物如何制作?”黄承彦问道。
斐潜说道:“煤粉碎洗,沉淀,取其细末,加入黄泥,粘土,石灰,木炭粉挤压成型……”
黄承彦向外叫了一声,让仆人取了一个火盆来,立刻将这个小蜂窝煤当场就置于火盆内引燃了,然后静静的看着,目光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随着蜂窝煤的火焰跳跃着。
黄承彦正容说道:“此物……制作之法,几人得知?”
这种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却往往被人所忽略。
煤这种东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煤渣,煤球等等形状作为燃烧的用料的,不仅是不易燃烧,而且多半会因为燃烧不完全导致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等物质产生。
现在加入了一些助燃剂和脱硫剂之后,又因为蜂窝的孔状结构,保证了空气的流通,燃烧自然更加的充分,而且二氧化硫也在燃烧的过程中被钙化……
斐潜说道:“平阳之地工房,涉及矿物及器械的,都是黄斗在负责……如今事务繁多,他也有些不堪重负,瘦了非常的多……”
黄承彦愣了下,笑道:“好好!”
啊?瘦了还好?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黄承彦也有周扒皮的潜质不成?
第五四六章 物理之上的推动()
煤这种东西,是现代工业的助推剂。
并不是煤都优于木炭,而是煤具备了木炭所不具备的便利性。
木炭要砍伐,然后封窑闷烧,最后才能将木材碳化成为木炭,但是煤挖出来即可使用,并且也不受木材生长的限制。
在需要大量能源的时候,煤的优势就比较的明显了。
但是煤也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杂质比较多,尤其是硫。脱硫,斐潜确实懂得不多,只是还记得在中学化学课的时候有一个硫钙化的反应,因此便只是粗略的水洗粉碎晒干之后,掺杂进去了少量的石灰,发现居然还是有那么一点效果,至少燃烧的时候,没有再闻到二氧化硫的臭味了……
当然,这样的脱硫还是远远达不到炼钢的要求的,因此要炼好钢,现阶段还是要用木炭。
不过在其他的方面,作为燃料的煤就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了。
斐潜现在有很多的东西,只能和黄斗去说,然后黄斗为了保密,便只能是自己亲自去捣鼓,连轴转的结果导致原本黄斗像是一颗大号黄豆的身材,现在都瘦了好多。
黄承彦拿着火钳,将火盆之中的燃烧完毕的蜂窝煤的残骸捣得稀烂,然后说道:“就仅凭此物,黄斗可再记一功!但是……”
黄承彦没有说完,但是方才的举动的已经完全表达出他的担忧。
这玩意虽然不错,但是并不适合大量的进行成品销售。任何人只要能拿到原物,那么多少都会模仿出一个七七八八出来,虽然在其中的一些细微的添加物有可能察觉不出来,但是如果只是用来普通的取暖做饭等等燃烧之用,那么就算是没有这些添加物的话也是差别并不大……
技术含量太低,不足以形成门槛。
这点斐潜也是同意,除非他能够将整个并州包括上党、太原全部拿下,封闭太行八径,将整个的山西煤矿产地全部控制住,否则这种没有什么难度的技术,会很快的蔓延而开。
不过斐潜注重的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在工业物理上加热的替代物出现,对于整个的工程科技的推进作用……
斐潜说道:“这个我并没有打算进行销售,而是我们自己进行使用。在永安至北屈,有一条完整的河流,在这条河流的两岸,有不少的合适的地点可以建设大型的工房,而大部分的工房的燃料……”
斐潜指了指蜂窝煤。
钢铁工艺除非将煤炭再往前推一步,变成焦煤,然后再研发出脱硫技术,否则还是比不上优质木炭。
但是其他的并不担心硫磷等杂质的项目,比如初步的粗胚水泥,含硫高但是更加绚丽的玻璃,红砖或是煤渣砖,青瓦或是彩瓦等等消耗能量的大户,煤却能成为这些产品的一个有力的基础……
别的不多说,如果将原本用于烧窑造砖的这些木材木炭全部节省下来用去炼铁,就会产生出多少的钢铁量?
还有,直接取暖。
人类,畜牧在冬天的供暖,而植物,甚至配合出琉璃产业,开发出温室蔬菜……
小冰河时期即将来临,煤炭将给斐潜在整个的北方部队和牲畜都提供绝佳的保护!
这种物理上的小小变化,带来的却往往是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他的不用多说,单单如果在冬日之时,能够有一点点的青菜绿叶,这对于治下来说,其实也就跟祥瑞的意义相差不多了!
在汉代,琉璃还是非常名贵的,而用琉璃房种出来的蔬菜,那简直是无价之宝……
而这些的一切,源头都在于这个,小小的,黑黑的煤炭身上。
有了煤炭,斐潜至少可以保证在接下来小冰河时期的时候,至少在城镇之内,不会因为气候的原因,导致各种人员牲畜的损失,同样,因为煤炭的大量运用,也不会导致区域性的大规模树木的砍伐。
其实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的考虑,斐潜并没有和黄承彦说。
历史上为了取暖,在没有大规模运用煤炭的时代,所有人的目光便直勾勾的盯上了树木,而树木的砍伐过度,不仅仅是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变了整个的生态环境,黄沙侵蚀,到了最后,后世当中西北的许多古城的残骸不就是这样产生的么?
煤炭越早进行大规模的运用,实际上也就是对于植被的保护。
斐潜说道:“茫茫吕梁山,荡荡烟霞光。层层黑煤浆,处处青矿藏。石炭、石灰、铁矿、粘土等一应俱全,俯首可得也。小婿欲于此地,沿河修建大型工房,一方面可用水力,另一方面可用石炭,打造各类的军械,民具,并且对琉璃,瓦当,耕具等等再行研究和开发,同时对于黄氏传承自墨家的工程工艺等等进行再次规范和确立,立书著作,让工匠亦可如孔孟一般,传于后人……”
不过单单斐潜对于在并州将来的整体规划上的描述,已经是足够吸引黄承彦的了。黄承彦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但是表情却越来越纠结,沉吟良久之后,艰难的只说了一句还要好好想想,便将斐潜赶走了。
这个……
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斐潜虽然觉得画风转变的太过突然,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长辈,只得起身先行告退。
黄承彦一个人独坐在书房之内,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黄氏已经在荆襄立足了百年,大部分的工匠和产业都是在荆襄附近,一时半或要抽调人手去并州,的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斐潜所描述出来的情形,又是包括黄承彦在内的所有工匠极其向往的地方,有水利,有矿产,有燃料,有场所,还有斐潜这样绝对支持工匠研究的官场人员……
如果能年轻二十岁,不,或许只需要年轻十岁,黄承彦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