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马越。
“子度。”
马越起身拱手肃立。
“在北地,要保证我们的地位,必须要有一只强大的骑兵,而且还要是一只好的骑兵,所以,子度,趁着我们现在和南匈奴关系尚可,必须抓紧时间练出一只熟练的骑兵!你的目标就是——秋收之前,要训练组建出一支不包括胡骑,不少于三千人的骑兵!若需何物,人员调配,只管过来寻我,此事若成,当记你一功!”
当下汉骑已有五百,然后在半年的时间内再训练出两千五百人,虽然有些压力,但是毕竟现在先天的条件还是不错的,至少马匹这一块并不是非常的缺乏,毕竟现在和南匈奴逐渐的合并一些小部落,因此还是很有希望能完成的。
马越当下也就领命,然后坐了回去。
“永厚。现在平阳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各种商铺全数皆无,所以,商业贸易这一块还是需要你先做起来,与河东、西河之间的物品往来,以及对于太原郡、上党郡的商贸也要尽快的设立。除此之外,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收粮草,作为储备,这个事情也难以给一个定量衡量,这样吧,秋收之前,衣食日用等相关的商铺,须在平阳城内开设备齐,与西河,太原,上党须有商队往来。同样,若成,也是当记一功!”
这个是崔厚的老本行,只不过要开辟出太原和上党的商业线路有些难度,不过并不太难就是了,况且此事也是应有之意,否则单单只凭着西河和河东,也是绝对无法消化掉胡人的这些年未有商贸积攒下来的那些皮毛……
因此,崔厚也是欣然领命。
“孟连,”斐潜跳过了贾衢,先跟卫留说道,“农乃国本,如今平阳、永安两地补耕补种,事务繁杂,水利基础也需疏通完善,也请孟连多费心思,调配妥当,若是能够保证平阳永安两地耕作有序,秋收有获,均产一石,也当记你一功!”
汉朝亩产一般在2至3石,但是毕竟一个是初耕,一个是补种,所以并不能期望太高,亩产一石也算是比较恰当的一个数值,不高也不低,因此卫留也毫不犹豫,当即领命。
斐潜将目光转向了贾衢,沉吟了一下,说道:“虽然现在有些仓促,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需要将这件事情早些督办起来……”
“梁道,可曾记得,前几日我与你在平阳城墙上所说的事情?”
贾衢眼珠转了两圈,顿时喜形于色的说道:“可是要开……这个林宗山门?”
“什么?!”崔厚和卫留几乎是在同时间的问道,相互看看,都是一脸的惊喜。
反倒是马越对于“林宗”二字似乎并不是像文人这么的敏感,当下看到另外三个人又惊又喜的样子,而自己完全是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又不好意思问,顿时尴尬无比。
斐潜见状,示意卫留跟马越解释一下,然后又说道:“如今雒阳太学多舛,众多学子跋涉千里求学,如今却……”
斐潜长叹一声,这个话也只能说到这个份上,其他的不能讲了,“……我原先拜于蔡中郎师门之下时,也曾于太学奉过束脩,因此也算是半个的太学弟子……如今,实在不忍求学之人读书无门,而且也曾和师傅有所提及,若我在北地能有立足之地,自当重设一学府,效仿林宗先生,让天下有志求学之士,至少可以有个地方读书……”
“梁道,我已下令调杜文正来此接手负责后勤相关事宜,而此学门之事,就交待给你了,可于平阳城西北山内寻辟一地,着手开始修建……”
贾衢肃然离席而拜,高声说道:“主公此举,功德无量!衢当尽心尽力,以全主公美意!”
第四七六章 建学()
平阳城位于黄土高原的褶皱边缘处,往西不远处便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谷地起起伏伏,宛如一张黄纸被狠狠的蹂躏了一番之后又重新摊铺开,虽然还算是一张纸,但是在其上的那些折痕却再也消失不去了。
就像是人的思想,原先就是一张平滑的纸,然后随着人生的拓展,一言一行,就像是在纸张上留下了印记,待到老了回头一看,其实自己的人生路似乎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被自己的性格画好了……
一个平素胆小怕事的人,会有胆量去参与那些要压上全副家身的事情么?
不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会过一个比较平静安稳的日子,只是在夜里梦回的时候,似乎想起了当初有一个姓马的找过自己投资。
一个习惯贪小便宜的人,会有机会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扩展家族么?
不会的,因为这些人大多只盯着眼前,看到有便宜了便要占的干净,然而越是大生意越看人品,就算是退一步来说,过着平常日子的,也没有人会喜欢和一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人交往。
斐潜特意选择贾衢来做这个事情也就是因为如此。
贾衢年少,受到各种方面影响比较的小,成长空间和方向都还是可以雕塑和修正的,若是找一个年长的学者,执拗起来的时候,到底谁听谁的?
而且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
蔡邕挂名,等于是名誉校长,然后斐潜肯定是要在这个学门里面挂职的,否则就是给他人做嫁衣了,因此若是让其他的人来负责此事,比如像卫氏或是其他的什么人,那么难免就会有一些在内掺沙子的动作,带一些家族里面的人员来,这肯定是难免的……
而对于贾衢来说,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贾衢家族丁零。
斐潜默默的骑在马背之上,看了一眼贾衢,有时候觉得自己跟后世比较起来,真的是差了太多了……
在后世自己只是一个公司职员,看得顺眼的人就多说几句,看不顺眼的就少聊几分,上班八小时,下班拍屁股就走,虽然钱不多,但是胜在轻松自在。
如今,却是似乎时时刻刻都在盘算些什么……
唉!
斐潜在心中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山路漫漫,黄尘蒙蒙,一路马蹄踢踢踏踏,转过山脚之后忽然眼前一亮,一大片的粉红娇艳映入眼帘。
贾衢用手一指,向斐潜说道:“主公,便是此地了!”
斐潜抬头一看,心境也为之一松,未曾想到竟在就在山里有如此的美景!
不知何时,不知何始,这一片山地竟然是长了满山漫野的桃树。
时当三月,桃花纷纷绽放,浅红粉红嫩红漫红,映得天地之间仿佛就只剩下了这些娇艳的颜色,又宛如千百名豆蔻少女精灵一般的在枝头嬉闹浅笑,那朵朵绽放花朵,就像是少女腮边的羞意。
一阵山岚袭来,将阵阵郁郁芬芳迎面送至,就像是情人的柔荑,温温柔柔细细润润的从头一直抚慰到脚,身上千万个毛孔在这个瞬间仿佛都在舒畅着,呻吟着,欢歌着,骤然间就像是可以将凡间的一切俗事全数抛开一般。
“好地方!”斐潜不由得大声称赞道。
因为山上有桃树,自然会有野桃结果,所以也就有一些走兽和人前来取食,也就将山上踩出一条小小的山路,盘旋而上。
斐潜和贾衢以及一帮护卫沿着小小山路登上山顶,居然发现在靠近山顶处的一片石坪之上竟然残留有一个道观的遗迹,只不过也是残破不堪,门倒梁歪了……
道观原先的围墙已经坍塌不成型了,道观前院的地上也是长了一人多高的野草,也进不得人去,斐潜在外面看了看道观残破的正殿,也没有看到有什么牌匾之类的,也就无法得知这个道观原来的名号。
汉初,多喜黄老之术。上有好,自然下面的人也跟着走,所以天下道观也建得多了。后来因为从汉武帝开始转向了儒家,也因为战乱,修道的人自然也就慢慢的减少了,没有了官家大族的支持,像这样开设在深山之中的道观,也就如同失去了提供养分的血管一般,最后自然是枯萎衰败了……
在残破的道观之后,隐隐有可以见到一条小溪流下,汩汩有声,想必是在山头之上有山泉涌出,蜿蜒至此。
或许对于一个道观来说,没有香火,离城池又远,确实不是一个比较好的场所,但是对于斐潜现在来说,却是再好不过了。毕竟要开设的是学门,所谓欲求学,必需先静心,而此地距离平阳城不远不近,距离适中,又有这么一片天然景色,简直就宛如天赐之地一般,正好作为一个极佳的学门场所。
“梁道,或许数十年后,此地也将成为一个胜景,”斐潜呵呵笑着,连日积攒下来的疲倦也似乎是一扫而空,“……若是在山下做一个门牌,就称之为衢门如何?”
贾衢惊讶的长大了嘴,呆了半响之后方连连摆手说道:“在下微末之人,安能据此名耶?万万使不得也!”
其实说实在的,贾衢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何尝是不想将自己的名号留下,纵然是只有一个名字,但是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要知道这或许将来有无数的学子通过这里,走向山上,都会在这个门牌之下,仰望着……
但是自己确实是名望不显,虽然诱惑极大,但是贾衢还是强制忍住了,向斐潜拒绝。
“衢,四通八达也,正所谓求学之道,用衢门之意,正当时也。”斐潜笑了笑说道,“况梁道修得此地,焉有不留名之理?子路受牛,观化远之。”
子路受牛的事情,基本上每一个有读过论语的人都是知道,所以贾衢沉默了一会儿,也就不再继续推辞,而是改口说道:“衢自当尽心尽力,以全此功。”
斐潜笑着点点头,继续兴致勃勃的四下看着。
贾衢站在后面,看了一眼斐潜,目光闪动,有了此名,自己幸苦也算值得,而且从一个方面来说,若是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了,名垂青史也是有望,然而斐潜就简单为了一个贾衢的“衢”字么?书中有言:“行衢道者不至……”
第四七七章 起点()
如果说当初是斐潜自己要小心翼翼的,多观察,多猜测别人的内心活动,而现在不知不觉当中,他自己成为了别人观察和推测的标靶……
这个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上好楚腰,宫女饿死,就是这样的。
贾衢往前走了两步,立于斐潜之侧,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学院初立,来的人恐怕是寒门子弟居多……”说完,看了看斐潜的神色。
“寒门啊……”
这个阶级观念……
不管社会进步到哪一个阶段,不管用什么样的文字或是解释来掩饰,只要有阶级存在的一天,阶级的剪刀差就不可能消除。
汉代的寒门不是指那些平民。
因为平民连门都没有,就连窗户都用木条给封死了……
寒门是只那些之前荣耀过但是现在衰败了的,或者是大家族里分出去的落魄分支,就比如像穿越之前的斐潜,比如像贾衢自己,有家学,有书卷可读,但是并没有多少钱财,也没有多少的不动产、仆人等等……
或者换句话说,寒门是士族世家的备胎。
普通的农户,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底层阶级是完全连门都没有的。
“梁道,关于这个事情,你是怎么看的?”斐潜看着眼前树枝上的一簇桃花,开得正艳,桃树之下,隐隐有一些人和动物踩踏出来的印记。
贾衢微微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是我本人的意见,我是赞成的,因为我前些年就曾经欲求一本书而求之不得……但是,若是像一些甲族望姓,这个恐怕……”
斐潜点点头,这个回答很符合贾衢的性格,刚正直接。
这么多天和贾衢算是慢慢的磨合,斐潜也是多少猜测了一些出来。各人的性格做法都不太一样,比如这个话原封不动的去问崔厚,估计崔厚就只会跟那个徐晃说那一句同样的话——“使君您看着办,我没有意见……”
“梁道看见那一条小路没有?”斐潜指了指脚下,又指了指从山顶上蜿蜒而下的那一条小小山道,说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贾衢寻思了片刻,郑重的拱手道:“衢明白了,谢过主公。”
斐潜呵呵一笑。
这个就是身在高位的好处了,就比如像现在的斐潜说了什么么?
啥都没说对吧?
只是说了个桃花桃树,与寒门不寒门的有半毛钱的关系没有?
就像是后世光腚菊花一绽放,只然就有蝴蝶飞舞一般……
咳咳……
但是贾衢就能明白了……
好吧。
你明白就明白了吧。
其实斐潜不光是想着寒门的这个门,还有更多的准备松动这个门窗的措施,只不过现在都暂时做不了而已。
就比如教化胡人,怎么教化?
光拿着一本书能教化成功么?定然是要胡萝卜加大棒吧。
再加上洗脑术,比如在后世的某个国外的保健品公司的那一套就是极强极其好用的洗脑模式吧?
但是,这些都要慢慢来,急是急不得的……
至少现在第一步都已经开始了,匈奴在集市上开始使用五铢钱了,春耕在胡人马匹的帮助下也顺利展开了,就连这里的桃花山上桃花也开了……
急事缓做,这是斐潜在后世办公室学来的,这也是他能够稳稳的坐着老油条的交椅,领导有什么事必然先找斐潜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且缺人才么?
缺!
当下缺粮草么?
缺!
当下缺钱财么?
缺!
当下缺兵卒么?
缺!
然而就能因为现在急迫的需要这些东西,就乱了节拍么?慌乱急促是更容易导致事情被办砸的。就像是一个赛程,要先站在起点,才能看见终点,若是连自己的起点在哪里都不是很清楚,又何来终点?
眼下的这一个衢门,这一座桃山,就是斐潜人才的起点;
在蒲子、永安、平阳三地,在昕水河和汾水之间的耕田,就是斐潜粮草的起点;
北屈的胡人需求,在平阳的建设需求,和西河、河东、太原、上党四个郡的商贸往来,就是斐潜的钱财的起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