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他主动忽略当今圣上年事已高这茬吧,夏元鼎可能是没有注意这些,不然他会更加上心的。
夏继祖不在这些天,学堂一直是大伯替着教的,现在夏守仁恐怕没时间关心这些事情了。
不过休息过后,夏元鼎还是一如既往的要去杜园的学堂去看书。现在的他主要是做些文章,以应付以后的考试。之所以还去学堂,主要是需要爷爷对他所作的文章进行评点,优劣都被夏继祖说出来,夏元鼎也好改正。
“元鼎,你回来了!”
数日不见,这元德堂兄怎么还长胖了,肯定没少去奶奶那要吃的,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贪吃。
夏元鼎笑着说道:“几位兄长,好久不见,近日一向可好?”
夏元鸣顿时说道:“怎么你还文邹邹的,跟我们说话不要这么装了,听着别扭!”
算了,读书人居然镇不住他们,果然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夏元鼎心想不行啊,看样子这过县试对他们还是没有震撼作用。
不是说他都被誉为天才少年了吗,在三合县还从来没有这么小的年纪就过县试的,难道不是应该被崇拜的吗,夏元鼎摇头表示搞不明白。
他当然不知道,没了爷爷这些天的约束,夏元德他们别提多高兴了,大伯的威严还是不够,管不住人。
夏元鼎换了种语调,有些调皮的说道:“说吧,喊我什么事?”
一听夏元鼎变得乖巧了,夏元德脸上现出了神采,咧着嘴笑道:“我听说,你和元杰去考县试通过了,没错吧?”
夏元鼎回复道:“这还有假吗,过了就是过了,长案不都发了,怎么你们还不相信?”
夏元德连连摆手,说道:“这那还能不信,考试作不得假的。”
夏元鼎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夏元德说道:“我们寻思着,是不是你帮我们跟爷爷说说,就让我们兄弟三个明年也去参加县试,我想到时候我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看着夏元鼎已经陶醉在考试过了的喜悦场景中,夏元鼎的心抽出了一下,看着在自己身前的夏元德、夏元鸣、夏元初三人,突然觉得这几位堂兄的脑洞真大,怎么就有勇气敢明年就去参加县试呢。
可能他们的逻辑也很简答,两位年纪小于他们的,今年都过了,而他们就算再差,到了明年,时间也算挺长了,去考个县试总不至于还考不上吧。
夏元鼎不知道他们这种朴素的观点还能维持多久,如果他们现在就认真学习的话,明年没准还真有可能,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可能明年真的去参加县试,那时候就是他们希望破灭的时候。
好像这么说也不对,他们的希望应该是征战沙场的英雄才对啊,怎么就突然一下子脑热,要去考试了呢。记得爷爷每次要求他们写字背书都是他们罪头疼的时候,这时候突然这么积极,不太正常。
“既然你们如此好学,我等会就去告诉爷爷,不过你们要想好了,到时候可别后悔了,你们做好了天天背诵文章的打算了吗?”
夏元德开始有些为难道:“元鼎,你可别吓唬我们,考个县试,还有那么难吗,到底要背诵多少文章才行啊!”
夏元鼎眼珠一转,说道:“至少百八十篇吧!”
“什么?”
“怎么会这么多?”
“我的天呢!”
夏元鼎觉得好笑,才百八十篇的文章,他们就觉得难了,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他们认为容易的。
“你们想好了再来决定是不是要我跟爷爷说吧!”
撂下一句话,夏元鼎就进了学堂,把书包往桌上一扔,安静地坐在位子上。
比他早到的,已经有几个学生了,都是同村的学童,爷爷新收的学生,
看到夏元鼎进来,几个年轻的学生纷纷看向他,眼神是在打量他。
夏元鼎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可看的,以前不都是见过的吗,难道自己又变帅了,不行,夏元鼎决定回家好好照照镜子。这么想也不对,同性应该是相斥的才对,自己应该没有那么大魅力才对,他们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修养而羡慕,这么解释,夏元鼎觉得比较合理。
外头,夏元德的两根眉毛都快挤到一起了,本来以他这个年纪,应该是为了朦胧的爱情而忧愁的,可是现在他完全不在乎那些,反正到了娶老婆的年纪家里会帮着操办的,觉得合适就娶了。
“元杰这小子也跟着元鼎学坏了,现在也开始不听我们的话了!”夏元鸣这样说,身为元杰亲哥哥的夏元初倒不能说什么。
夏元德思考时被打扰,自然不爽,生气说道:“我平时怎么教你们的,让你们多看书,你们还不听,看看,现在什么忙都帮不上,还不得都是我想,你们别烦了,我们先进去再说吧!”
学堂里,此刻是座无虚席,就等着名师来教。
本来旷了那么久的课,再次回来,夏继祖是应该高兴的,可是又被这上头选妃的事烦了,所以今天来看,他是一副严肃表情。
这副表情被夏元德看到,他的脑海里顿时蹦出“不好”二字,爷爷这是又因何心情不好,恐怕城门失火,要殃及池鱼了!
但是结果他却想错了,整堂课夏继祖还是像是没注意到他似得,一心扑在书本上。
而夏元鼎和夏元杰可不会这么清闲,他们得到了爷爷出的一道题目,要他们作文章一篇。
至于这个题目吗,在夏元鼎看来是很常见的了,只有短短两个字,“子曰”。拿到题目的那一刻,夏元鼎看了看夏元杰一副懵逼的样子,也不知爷爷为什么不想个好点的问题。
这“子曰”二字看上去挺简单,但也不是你可以随便来联想的,要言之有物才行。
看到这个题目,夏元鼎稍微感到轻松起来,对这个他有些印象,虽然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却能把印象深刻的写下来。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夏元鼎不知道爷爷看到这样的开篇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但是既然爷爷敢这样出题,他就敢这样写,而且他觉得这两句极好的,决定不该了,就这样写了。
随后,夏元鼎下笔如飞,开始炮制起这篇文章来。本来还在苦思冥想的元杰,看到堂弟已经动笔,他哪还能再犹豫,也开始写了起来。
还好这是爷爷单独开的小灶,不怕被别人打扰。夏继祖给他们出了题目,便又去教其他人了,等到他教完其他人赶回来,就能看他们二人所作的文章了。
夏元鼎所写的这两句话,一句话扣着一个字,不禁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铿锵有力,你一看这两句,难道就没有看下去的想法吗?
夏元鼎只希望爷爷看到这两句的时候,不会拿着戒尺打他,毕竟他这两句虽然合格了,却感觉稍有不妥。
夏元鼎先把文章写好,赶紧活动一下手腕,写这么多的字,真是有些酸了。
等到夏元杰也放下笔,开始检查起自己的文章来,夏元鼎主动问道:“五哥,要不要我们都相互检查一下如何?”
“不了,我们还是各自检查各自的!”夏元杰断然拒绝。
夏元鼎没想到这堂兄还是如此,不就是上一次帮他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在每段停顿处给帮忙加了个点,却被误以为是故意破坏纸张的洁净,这么长时间过去,还为这事耿耿于怀,这心胸怎么能做大事。
夏元鼎只好自己又把所写文章看了一遍,看到尾句,点头表示满意才把纸张压好,不再看它。
夏继祖教得很慢,他是为两个孙儿留了充足的写作时间,等他教完这一批缓慢地赶往夏元鼎作文处,此时他们已经等了一些时间。
看到夏元鼎和夏元杰身前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工整字迹,夏继祖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他走到元杰的身边,先拿起桌子上所写的文章,做到自己的座椅处,慢慢地看了起来,看到关节处,还不忘细心的指点一下,夏元杰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就是让人等的有些着急。
终于点评完了,夏元鼎主动的把自己的文章递给爷爷,反正刀山火海他也不怕,要批评尽管来批评好了。
可是,夏继祖拿到文章后,反应似乎比夏元鼎预想的还要强烈。
只见夏继祖一下子身子从座椅上腾起,那个动作保持至少三秒,复有一下坐了下去,拿着卷子的手在巍巍颤抖。
再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夏元鼎没见到雷霆之怒,也没见到雨露夸奖,这种不说话还真是不是好气氛。
看爷爷是看完了,夏元鼎还是壮着胆子问道:“爷爷,您觉得孙儿写得可有什么不妥?”
夏继祖确是欣慰的看着他,说道:“好,好啊!”
原来是觉得好,夏元鼎不用担心了。
第五十七章 被拒绝()
得了夏继祖的夸奖,夏元鼎心想爷爷的品味确实非常的高。
相对的,夏元杰虽然不会因此而就嫉妒于他,但是心里对夏元鼎所写的文章很是好奇,凭什么就得了爷爷的夸奖。
“好了,回头我去取几篇文章来,都是依着很常见的考题而作的文章,你们一人拿回去几篇,也好好看看,希望你们也能从中学出些东西来!”
除了做文章以外,夏继祖还为他们准备了以前一些文人所写的文章,不是说这些文章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每一篇都作的四平八稳,非常切题。
夏继祖认为只有这些文章,对初学者来说才是有利的,拿出非常好的文章来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造成学习者的眼高手低,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什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步来才能到达想要的终点。
拿着一卷前人写的文章的时候,夏元鼎忍不住苦笑起来,没想到什么时候,应付考试的方法总有少不了押题这一项。
接下了的府试,乃至后来的院试、乡试,出题人的出题自然是在划定的几本经书中,不会出了范围,不然就属于超纲了。
针对这几本在考试范围内的书出题,经过大量的训练,这考试便十拿九稳。从这一点看,夏继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他知道怎么让考试容易过,培养大儒可不是他的心愿。
放学后,把从爷爷那里得来的文章装进了书包,夏元鼎便一个人走回家去,走到路上的时候,有时候他会出神的思考一些奇怪的东西,以前的时候,村民还会觉得奇怪的指指点点,觉得这孩子是不是精神有些问题,可是这趟从县试回来后,再见到这种情景,村民便觉得很正常了。
回到家中,看到母亲还在织布机前辛苦的劳作着,夏元鼎会默默记在心底,每当自己想放弃这条艰难的科举之路的时候,总是没有勇气面对母亲那种渴望的目光。
这时候他也不是一个人啊,当别人为你牵挂的时候,你的心怎么会没有一点点的触动呢!
与母亲通禀一声,夏元鼎便回到自己的小屋,把从爷爷那里得到的文章从书包里拿出来,抽出一张放在自己的书桌上认真的读起来。
“。若曰,君子之道,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元鼎,出来吃饭吧,天黑了就不要念书了!”
“知道了,娘!”把文章放下,夏元鼎便出去了。
今天的晚餐,萝卜白菜,看到这两样,夏元鼎的食欲一下子就长上来了,这顿饭挺丰富的。
“唉~~~”夏守智不知何故的突然唉声叹气把原本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一顿晚饭气氛给弄没了。
“当家的!”夏李氏埋怨地看着丈夫,怪他不该在孩子们面前作此姿态。
“好了,都别愣着,赶紧吃吧!”也知道自己失态,赶紧招呼人吃饭,想把他刚才的叹气掩盖掉。
到底父亲是在因何而叹气呢,夏元鼎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想着。
原来还是选妃那事给闹的,正是今天下午的时候,村正周通正式得到了消息,三月初一是上面定的选妃日。
不行,夏元鼎想,一定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自己堂姐还是妙龄的年华,怎么能给老皇帝糟蹋呢,若是真的选上了,进了宫,然后不就老皇帝就嗝屁了,那才是人间悲剧呢!
要想个办法阻止这一切,夏元鼎的大脑飞速的转动着,怎么样才能落选呢!
看看选妃的标准,第一条就是五官端正,人要美。夏元鼎脑海里浮现着堂姐夏晴雪的音容面貌,不由自主的感叹一声,堂姐好美啊!可是接下来就是心灰意冷,这么说这一条并不能让堂姐落选了。
第二条就是要知礼数,有学识。可是这一条大多数初选的人都是符合的,难就难在不能在这一条上故意弄虚作假。因为你故意的表现出不知礼数,很有可能给你安上个冒犯的罪名,最后难免牵扯到家人。
看样子,只有用蠢办法了,煞费苦心的,夏元鼎整理了自己的思维,对着夏守智说道:“爹,我有个办法能让堂姐在选妃时落选,您要不要听?”
夏守智脸色有些不自然,疑惑地问道:“你说你有办法让晴雪在这次选妃中落选?”
夏元鼎一看成功的勾起了父亲的兴趣,便信心满满的高兴说道:“是啊,保证一定落选,我说给您听?”
“咳!”夏守智一声打断夏元鼎的话,说道:“元鼎啊,这些都不是你该关心的事,你回去再看会书吧,天黑的话就把灯点上,别看坏了眼睛!”
夏元鼎听了后,刚才的热情顿时冷却下来,没想到父亲竟然连一个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他,难道是认为他的注意根本就不管用吗,夏元鼎有些丧气,人微言轻啊,说的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
既然都不愿意听自己的话,那就算了,谁能救堂姐脱离火坑,就让谁去救吧,夏元鼎不再想这个了。
回到自己房间,夏元鼎此刻也没有心情看文章了,于是把已经拿出来的文章都收好,独自坐在凳子上发呆。
“失败的人生啊!”
夏元鼎感觉这两年真跟虚度了一样,什么大事都没办成,与其他前辈比,他简直一无是处。
说锄强扶弱,咱们山村民风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