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人公是一位来自21世纪的青年一心沉醉在历史长河中在一次到锡瓦绿洲的旅行中遇见阿蒙神显灵主人公穿越到了公元前317年的继业者战争时期并附身到了亚历山大大帝与罗克珊娜之子亚历山大四世的身上从此主人公利用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不凡的智慧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先后打败了实力最强大的安提柯再降服了野心勃勃的托勒密进而击败了宿敌卡山德然后挥军与崛起的旃陀罗笈多决战使刚刚兴起的孔雀王朝迅速灭亡最后主人公开始完成亚历山大大帝临死前就拟定的政策率领他的庞大军队横扫阿拉伯及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国本文虽是架空小说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除了被主人公所改变的历史格局之外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都
71856
前言()
本书不会出现非常夸张的科技,主人公完全是作为一个公元前4世纪的国王在慢慢完成他的征服。不过作为现代人,免不了是要有些革新的,不然于理不符。书中会出现以下几种科技产品:一是长弓,威力基本等同于英格兰长弓,比当时就已经拥有的印度长弓要威力;二是马镫,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历史上更强大的铁甲骑兵,铁甲骑兵本也算是当时的产物,可多了马镫就完全不同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三就是石油,这是当时在西亚常常能遇见的东西,主人公把它运用到了军事上面。
本书除了一开始会出现主人公的前世姓名之外,日后基本都会以亚历山大四世的名字出现。由于这段历史比较偏,国人很少有研究,所以资料很少,不过还是要感谢黑色斯芬克司,他纠正了我不少谬误,虽然有一些资料已经无从考证,不过通过我们的探讨,解决了很多问题,文中有一部分引用了黑色斯芬克司仁兄的文章,在此必须做一下交代,之所以引用是因为那一段资料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当时的政治态势,对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复杂情势有比较大的帮助。说实话,想要理清继业者战争时代的复杂形势是比较有难度的,很多人即使看过了那一段历史还是一滩浆糊。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读者尽量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在看小说的时候思路能够清晰一些。
有些遗憾的是写的历史虽然是西方历史,但我所用的语言风格有些过于中国化了,可能受中国文学影响比较深,西方历史虽然比较熟悉但其语言风格并没有完全融会贯通。现在其实已经写了很多章节了,本想写完修改后再发表,但现在空闲时间没有去年多了,所以还是决定先发表。读者朋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我交流,非常乐意与大家探讨和分享相关内容。
由于我是第一次在网上写小说,所以很多东西包括规则什么都不知道,以后还望大家能多多提点一下。谢谢!
另外,书中的很多人物名字我用的基本上都是百度上能查到的,很多都是我自己编辑的,方便大家查找和了解。
巴比伦协议()
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6月11日下午死于巴比伦。次日,他的将领们开会讨论他死后新的形势。在名义上,作为马其顿帝国的代表,他们必须立一位新王。最明显的王位候选人是亚历山大的异母兄弟阿里达乌斯(arridaeus)。
阿里达乌斯是菲利普二世国王与一个塞萨利女子菲利涅(philine)所生之子,与亚历山大年龄相仿。但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斯是王后,而阿里达乌斯之母只是偏室。而且阿里达乌斯患有癫痫病,智力较差。在亚历山大在位期间,阿里达乌斯倒也没有危险,衣食无忧,但无所事事。亚历山大对他还是有所戒备的,当卡里亚总督皮克索达鲁斯(pixodarus)提议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阿里达乌斯时,亚历山大就出面干涉,否决了这桩婚事。在亚历山大驾崩时,阿里达乌斯正好就在巴比伦。
伙友骑兵队的长官帕迪卡(perdiccas)在亚历山大临死时接受了戒指。亚历山大在交给他戒指时说,他要把帝国交给“kratistoi”,即给“最强者”,但也可以解释为给“克拉特鲁斯”(craterus)。这样,就给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不过,既然帕迪卡拿到了戒指,他就有理由自认为是亚历山大的临时继承人。
在会上,帕迪卡提议等到已有六月身孕的王后罗克珊娜(roxane)分娩后再决定新王,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立为新王。帕迪卡的企图不言自明,他想一直垄断帝国大权到那现在还没出生的孩子未来成年之时。他的提议得到了骑兵方面的支持。
海军长官尼阿卡斯(nearchus)则支持亚历山大与巴耳馨(barsine)所生的长子海格力斯(heracles)。尼亚库斯娶了巴耳馨的一个女儿为妻。但巴耳馨只是一个波斯总督的女儿和亚历山大的情妇,海格力斯也是未被承认的私生子,所以他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大家按传统以矛击盾以示抗议,几乎要出现骚动了。
这时,托勒密(ptolemy)说,无论是罗克珊娜还是巴耳馨,作为亚洲人,她们的孩子作为国王都是欧洲人不能接受的。并提议在将领中进行投票表决。结果,支持托勒密的人多于支持帕迪卡的。
这时,阿瑞斯托诺斯(aristonous)发言,根据亚历山大的遗嘱,支持帕迪卡掌权。他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帕迪卡退缩了,表示不能胜任。
在反对帕迪卡的将领中,最重要的是步兵方阵的长官梅利埃格、墨勒阿革洛斯(meleager)。步兵与骑兵的矛盾由来已久了,眼看一场内战迫在眉睫。这时,在梅利埃格策动下,有人提出阿里达乌斯是第一继承人,并得到了步兵的广泛支持。梅利埃格立即把阿里达乌斯带到了会场,大家尊之为王,称“腓力三世”。双方于是达成妥协,腓力三世与罗克珊娜的遗腹子(如果是男孩)共立,同时帕迪卡作为摄政,执掌大权。帕迪卡重新确认了安提帕特(antipater)为欧洲总监,克拉特鲁斯为阿里达乌斯的王国监护人,而帕迪卡自己则采用了亚历山大的前密友赫菲斯提昂(hephaestion)的称号:“chiliarch”,并以梅利埃格为副官。接着,帕迪卡借口清洗军队,以国王菲利普的名义处死了在骚动中反对他的将领,梅利埃格不久也被处死了。
不久,罗克珊娜生下一子,取名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四世)。而对罗克珊娜和帕迪卡构成潜在威胁(因为怀孕?)的亚历山大的第二夫人、前波斯公主斯妲忒拉二世(statira)则惨遭杀害。
帕迪卡的行径在将领中引起了恐慌,为了安抚人心,他下令重新分配各省的权力:
托勒密为埃及、利比亚和邻近的阿拉伯总督,前任守将克里奥门尼斯(cleomenes)为其副官;
拉俄墨东(laomedon)为叙利亚总督;
菲罗塔斯(philotas)为西里西亚总督;
培松(peithon)为米底亚总督;
攸美尼斯(eumenes)为卡帕多西亚、帕夫拉哥尼亚及黑海沿岸地区总督;
安提柯(antigonus)为潘菲利亚、吕基亚和大弗里吉亚总督;…;
阿桑德(asander)为卡里亚总督;
米南德(menander)为吕底亚总督;
列昂纳托(leonnatus)为赫勒斯滂-弗里吉亚总督;
利西马科斯(lysimachus)为色雷斯及其以南地区总督,色雷斯以北、伊利里亚、伊庇鲁斯和马其顿、希腊本土则归克拉特鲁斯和安提帕特。
其他地区帕迪卡没有分配,仍归亚历山大以前任命的当地人管辖。
帕迪卡取消了亚历山大生前最后的征服计划,即对阿曼的海上远征和对阿拉伯地区的入侵计划,因为他不信任步兵。
帕迪卡的执政标志着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的帝国领导层第一次政治妥协的建立。然而这个妥协远不是亚历山大大帝理想中欧亚大同式的广泛联盟,而主要是欧洲人和马其顿人内部、代表马其顿农人民主传统的步兵方阵和代表亚历山大大帝亲卫的伙友骑兵之间的妥协。在亚历山大大帝生前受到信任的波斯人和其他被征服民族的代表则遭到了无情的清洗。
雅典人获悉亚历山大大帝死讯后,立即发生了叛乱,其他几个希腊城邦也群起响应,占据了塞莫皮莱(温泉关)。赶来镇压的安提帕特被迫退入拉米亚(lamian)城堡。322年春,赫勒斯滂-弗里吉亚总督列昂纳托来援,但战败被杀。此年夏,克拉特鲁斯到达,他发动了11500名马其顿老兵,在西里西亚建立舰队,9月5日,在克拉农战役中,克拉特鲁斯打败了叛军,从而结束了拉米亚战争。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作为自由城邦的各希腊城市都被降为臣属,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宣告结束。
同时,被亚历山大大帝强制安置在东部各省的希腊老兵无法忍受殖民生活,起兵返乡。他们共有20000步兵和3000骑兵(史书记载很有可能把数量夸大了),选出菲隆(philon)为将,这些老兵都骁勇善战。帕迪卡闻讯,派米底亚总督培松率3000马其顿步兵、800骑兵前往镇压,并从各省调来10000步兵、8000骑兵归他指挥。培松是个野心勃勃的将领,他早已待机而动了,打算一路上争取人心,以为己用。但帕迪卡对他已生疑心,命令他要处死所有叛乱的士兵。
培松战胜了希腊叛军,并招降了叛军。希腊老兵接受了他的保证,进营投降,培松对此很高兴,但马其顿士兵还记得帕迪卡的命令,他们撕毁了协议,用标枪射杀了全部希腊老兵,并占有了老兵们的财产。培松的希望破灭,只好班师而归。
第一次继业者战争()
在培松、安提帕特和克拉特鲁斯在东西部各地平定叛乱时,帕迪卡则忙于在卡帕多西亚的斗争。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期间并未征服该地,波斯帝国的末代总督阿里亚拉提斯(ariarathes)在此自立为王。大弗里吉亚总督“独眼龙”安提柯负责保证欧亚通道免遭阿里亚拉提斯的攻击,但他却不支持帕迪卡征服卡帕多西亚的行动。当帕迪卡召他进见时,他逃奔到了安提帕特那里。
前322年底,内战爆发,安提帕特和克拉特鲁斯起兵反对帕迪卡。起因是安提帕特之女妮卡亚(nicaea)本已与帕迪卡订婚,但当亚历山大大帝之母奥林匹亚斯提议将其女、亚历山大大帝的亲妹妹克丽奥佩脱拉(cleopatra)嫁给帕迪卡时,帕迪卡就撕毁了与妮卡亚的婚约,安提帕特一怒之下发动了战争。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一旦帕迪卡娶了克丽奥佩脱拉,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王位继承人。由于腓力三世即阿里达乌斯是庶生子,而小亚历山大有一半亚洲血统,所以帕迪卡与克丽奥佩脱拉之子作为纯马其顿血统就具有合法的优势。更深刻的原因是以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和安提柯为首的马其顿将领不满于帕迪卡权势的不断增长。而在埃及,托勒密韬光养晦,一心谋求独立。
前322年12月,帕迪卡将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运回在马其顿的宗教中心埃迦伊(aegae)修建的陵墓。当运到大马士革时,托勒密劝说护卫队长波勒蒙首领将遗体转送到了埃及,永久安放在亚历山大里亚。这一行动激怒了帕迪卡,他决定惩罚托勒密。
前321年,4位叛乱领袖结成联盟,并相互联姻。安提帕特将其二女菲拉(phila)和欧律狄刻(euridice)分别许配给克拉特鲁斯和托勒密,妮卡亚改嫁给色雷斯总督利西马科斯。帕迪卡决定入侵埃及,并派卡帕多西亚总督攸美尼斯对抗安提帕特和克拉特鲁斯。攸美尼斯曾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秘书,从来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按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军事经验的,但他却在赫勒斯滂附近打败了马其顿宿将克拉特鲁斯,克拉特鲁斯阵亡,其残兵并入了安提帕特的部队。
前320年5月,帕迪卡抵达埃及,他在佩鲁修姆(pelusium)两次企图渡过尼罗河,都被托勒密击退。帕迪卡转道三角洲顶部的赫里奥波利斯(heliopolis),但其部队在渡河时被河水冲走。帕迪卡的残兵也起而哗变,他众叛亲离,最后被自己的部将培松、塞琉古和马其顿银盾军长官安提贞尼斯(antigenes)所杀,从而结束了。
托勒密与诸将谈判,他没有接受推举自己为摄政的建议,因为他很精明,志在为自己保有埃及,而不是去冒险争夺整个帝国。他提议由培松和另一个名叫阿里达乌斯的将领任摄政,这两个人都没有能力和声望阻止他的独立。
但安提帕特对此不满意,他自己想成为摄政。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最终在叙利亚的特里帕拉迪苏斯(triparadisus),诸将签订了条约,规定:
托勒密保有埃及、利比亚;
拉俄墨东保有叙利亚(同年托勒密派尼卡诺尔俘虏了他
菲罗塔斯保有奇里乞亚(西里西亚
安菲马库斯(amphimachus)保有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
塞琉古保有巴比伦尼亚;
安提贞尼斯保有苏萨尼亚(埃兰
佩乌塞斯塔斯(朴塞斯塔斯)(peucestas)被确认为波斯总督;
特勒波勒摩斯(tlepolemus)保有卡尔曼尼亚(carmania)(克尔曼省
培松保有米底亚;
菲利普保有帕提亚;
斯塔桑德尔(stasander)保有阿里亚(aria)和德兰吉安纳(drangia
斯塔桑诺(stasano)保有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底亚纳;
西比尔提乌斯(sybirtius)保有阿拉霍西亚(arachosia
罗克珊娜之父奥克夏特斯(oxyartes)保有帕洛帕米萨达(parapamisia
印度相邻地区归另一个培松;
印度河流域归波鲁斯(porus)(包拉伐斯国王,海达斯佩斯河会战战败后成为印度总督
卡帕多西亚归尼卡诺(安提柯手下大将)(nicanor
安提柯保有大弗里吉亚、潘菲利亚、吕基亚和利考尼亚;
阿桑德保有卡里亚;
克利图斯(clitus)保有吕底亚;
阿里达乌斯(将军)保有赫勒斯滂-弗里吉亚。
利西马科斯保有色雷斯;
安提贞尼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