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都护,但愿你能信守承诺。”

    ……

    此时在王宫内,吕纂、吕弘正在进行最后的分赃大会。

    吕纂因忌惮吕弘兵势强盛,遂假意劝吕弘即位。

    吕弘看出吕纂不是真心,而且他一直统兵在外,于朝堂上不如吕纂有威望。

    再说如今危机四伏,即便当上了天王,也不见得是好事。

    故而吕弘极力推辞,一力要求吕纂继位。

    “以前因为吕绍是弟弟却继承了大统,兄弟们心中不服气,才不惜违背先王之命,愤而起兵。”

    “眼下吕绍已死,弘已自感到惭愧,对不起父王在天之灵。”

    “假若再越过兄长而立,还有什么脸立于世间?”

    “而大哥年长,且贤名在外,若登基即位,以兄长威名,定能震慑各方。”

    “请兄长务再犹豫,尽快登上大位,以安定国家。”

    最终还是吕纂即天王位,其刚一登基,便宣布大赦境内罪犯,并改年号为咸宁。

    又谥吕绍为隐王,任命吕弘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改封为番禾郡公,其余的人封官拜爵各有不同。

    正当这出闹剧即将结束时,突然宫门被猛然推开,一侍卫满头大汗的地闯进来。

    “报,敌……敌人入城啦!”

    吕纂身形微微一顿,脸色登时大变,上前抓起侍卫,喝问:“快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侍卫神色焦急,连大王都忘了称呼,直呼吕纂之前爵位。

    “哎呀,太原公,有人造反啦。”

    “叛军打开了城门,现在高昌军已进入城内,正沿街大肆追捕吕氏宗亲。”

    “守军见事有不济,纷纷望风而降。”

    吕纂、吕延、吕宝等吕氏宗亲闻言,无不面色苍白,纷纷颓然,嘴中喃喃自语。

    “完了,一切都完了!”

    吕延意兴阑珊,苦笑不已,仰天叹曰:“兄长半生心血,毁于一旦。”

    “其实当我得知你们兄弟互相残杀时,便想到会有今日之果。”

    “果不其然,那卫直元向来谋而后动,若我等团结一心,他或许还会忌惮一二。”

    “而今大势已去,再无翻盘希望。”

    吕纂面色难堪,他晓得吕延这是在指桑骂槐,可又无力驳斥,只好沉默不语。

    这时吕宝面色惶急道:“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大家还是赶紧逃命吧,再晚会儿,恐怕想走也走不了啦。”

    “逃?往哪儿逃?”

    吕纂、吕弘早已方寸大乱,抓着吕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虽鄙视吕纂、吕弘关键时刻不堪大用,但也不能眼睁睁看俩侄儿送死,吕宝略一思索有了主意。

    “往南逃,过了洪池岭是秃发鲜卑地盘,那里胡虏众多,又地势险要,暂时高昌军打不到那里。”

    “只要能据有岭南数郡之地,未来即使无法报仇雪恨,起码自保绰绰有余。”

    这是之前吕宝与儿子吕超、吕隆早商量好的退路,不然吕超也不会在失败后,逃亡广武。

    听了叔父吕宝建议,吕纂、吕弘两人顿时眼前一亮,觉得事情还没那么绝望。

    尤其是吕弘,他原本一直驻扎在南方,去了岭南,犹如到了自家地盘。

    当下吕纂、吕弘点起心腹,护着各自家人,与其他吕氏宗亲一起冲出姑臧,向南狂奔。

    临走之前,为了拖住追兵,吕纂曾下令焚烧姑臧。

    幸好姜飞早有准备,不然真有可能让他一把火将姑臧烧个干净。

    当天夜里,姜飞命心腹打开西门,接纳高昌军入城。

    随后数万高昌军汹涌而入,守军猝不及防之下,姑臧迅速被高昌军接管。

第109章 入主姑臧() 
姑臧之战,因得姜飞暗助,高昌军损失甚少。

    前后加起来,总共才数百人伤亡,成功夺取河西第一雄城——姑臧。

    除了部分吕氏宗亲以及世家外,其余如杨颖、郭抱、董方、贾虔、窦苟等文武要员被一网成擒。

    天明时分,高昌军平息了城内混乱,俘虏业已被分开关押。

    在沮渠蒙逊、康龙、许昭、沮渠男成等将陪同下,卫朔顺利抵达时,大局已定。

    他站在姑臧城下,望着众人不由感慨万千。

    想当初,他孤身一人来到古代,曾为日后如何生存而惶惶不已。

    没想到时间过去四年,他不但再不用为生存担忧,还拥有了一块根基之地。

    河西为汉胡交界之地,向来民风剽悍,自古有西凉出精骑之说

    ,史书上更是记载:“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而姑臧作为河西要冲与重镇,历来为各方重视。

    姑臧城因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乃武威郡、凉州治所。

    历史上曾是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大凉首都,又被称为五凉古都。

    汉时为古代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军政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

    因地理位置优越,乃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节点。

    “末将恭迎主公。”

    “玄盛、姜飞将军,不必多礼。”

    卫朔走到众人面前,先扶起李暠,拍拍其肩膀,以示夸奖。

    随后他又扭头打量了几眼姜飞,才慨然笑道:“姜将军,别来无恙啊!”

    面对卫朔热情,姜飞则十分恭敬地施礼,回道:“飞,拜见大都护。”

    “将军不用客气,尔与杜师为生死至交,朔在您面前算是晚辈。”

    “临来前,杜师再三叮嘱,说当年西征的老兄弟,只剩下您和他两人,定要朔保护将军无恙。”

    “杜兄高义,飞无以为报。”

    当着众人面,姜飞姿态放地很低。

    一方面固然是在向卫朔表明,他不会持功自傲。

    另一方面也是给旧部做榜样,希望众人不要仗着与杜进有关系,以功臣旧部自居。

    据他所知,杜进这个徒弟可不是一般人,姜飞可不想部下们稀里糊涂丢了性命。

    姜飞的低姿态,让卫朔既意外又欣慰。

    在投过来的西征军旧部中,有不少曾是杜进心腹,一个处置不好,会让杜进不痛快。

    现在好了,连姜飞都没搞特殊,其他人自然不好意思提要求,让卫朔省了不少心思。

    想到这儿,卫朔看向姜飞的目光愈发亲切。

    随后在众将陪同下,卫朔步入姑臧。

    ……

    战乱刚刚平息,街上人烟稀少,昔日繁华早已不见一丝踪迹。

    来到王宫,卫朔屏退闲杂人,只将沮渠蒙逊、李暠、许昭、姜飞留下商议要事。

    “诸位,当下最紧迫之事,当属整编俘虏。”

    “玄盛,此战我军共俘获多少吕军士卒?”

    “回主公,此战我军共俘获吕军将士一万五千余人,只是……”

    “只是什么?”

    “俘虏中大部分为世家部曲,而世家又向来敌视高昌,末将担心有人借整编之机,煽动士卒闹事。”

    “都到了这地步,世家还敢闹事?”

    “主公有所不知,吕光已死,世家自知再无人可压制高昌,难免有人破罐破摔。”

    “前夜就发生了世家鼓动士卒闹事一事,幸好被末将及时察觉,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哼,看来世家真要狗急跳墙了。”卫朔冷哼道。

    临来前,宋繇曾警告过他,须谨防世家闹事,如今果真被其言中。

    姑臧为河西最繁华、最富庶之城,不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内还有大量世家。

    自汉以来,世家在这片土地上,已生活了数百年,其势力盘根错节,遍及方方面面。

    从来只有世家骑他人头上作威作福,什么时候轮到卫朔一寒门竖子,对世家发号施令?

    即便众世家处境不利,可出于自身骄傲,仍然不屑向卫朔低头,甚至在用这种方式,向他示威。

    “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必须尽快完成军队整编。”

    “接下来,朔让姜飞、许昭两人协助你。”

    “先淘汰老弱,后选其精锐,再与军中悍勇之辈打散混编。”

    “整编中,若有人违反军令,尔等须以军法处之。”

    “另外,再传本都护将令:军中,再敢有蛊惑、生事者,立杀无赦。”

    当卫朔杀气腾腾般宣布完将令,在场众人纷纷凛然。

    沮渠蒙逊、姜飞等新投靠过来人才,尚不清楚其中深意。

    李暠、许昭这两位原高昌军部将,却明白其中关键。

    以往在高昌军中,很少有士卒因军纪而被斩杀,大多时候是被关禁闭。

    而今天,为了整编俘虏,卫朔不惜授予李暠、许昭生杀予夺大权,可见其心中已恼怒之极。

    “高昌军初入姑臧,威名不显,难免被愚蠢之人小觑。”

    “今朔授予尔等生杀予夺之权,不是让你们肆意残杀士卒,而是借机树我军威。”

    “属下明白,绝不敢败坏高昌军名声。”

    直到李暠、许昭再三向其保证,不会随意斩杀士卒,才让卫朔放下心来。

    “诸位,眼下吕氏余孽南逃,已不足为虑。”

    “接下来当尽快安抚各地、善待百姓,以收河西军心、民心。”

    “臣等遵令,愿助大都护称霸河西。”

    “哈哈哈,好,朔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在卫朔踌躇满志忙着接收河西时,此时部分世家已是惶惶不可终日。

    有些家主将责任推到已逃跑的索承明、阴训头上,宣称都因两人之故,才让世家与卫朔之间关系紧张。

    尹家家主尹文坐在客厅上,一边不断咒骂吕纂、索承明、阴训等人,一边苦思冥想思索脱困办法。

    卫朔入主姑臧太过突然,突然地让尹文来不及做任何准备。

    尤其当他得知率领高昌军先锋骑的竟是李暠时,他更是感到深深绝望。

    当初李暠向尹家求亲,尹文也曾答应下来,但一切都因尹娥逃婚,而让两家关系尴尬。

    眼下李暠衣锦归来,也证明了当初尹文的确‘眼光不凡’,谁知人家会不会借机报复。

    想到李暠,尹文不由自主地想起来女儿尹娥,如果不是女儿胡闹,说不定李暠早已是他女婿,哪有什么可担心?

    可惜尹文却不知,若尹娥不逃婚,李暠未必会去高昌,也可能不会有今日之衣锦归乡。

    “哎呀,该怎么办才好,真是愁煞老夫也!”

    “夫君,您这是怎么啦?”

    正当尹文唉声叹气时,尹夫人忽然现身了。

    尹文循声望去,没好气地回道:“怎么啦?!还不是被你那个宝贝闺女气的?”

    “闺女?怎么?你有闺女消息啦?她在哪里?你快告诉妾身。”

    “你激动个什么?!我啥时候说闺女有消息啦?”

    听了尹文呵斥,原本还激动不已的尹夫人,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忍不住垂泣起来。

    见老妻这幅可怜样,尹文心下不忍,出言安慰道:“夫人莫担心,娥儿从小比别人聪慧,定能照顾好自己。”

    “女儿再聪明也是个女儿家,更何况眼下外面兵荒马乱,她一个女孩儿出门在外,我怎能不担心?”

    可惜尹文夫妇完全不知道,他们日夜担心又烦恼无比的女儿,眼下正在来姑臧途中。

    与尹娥一道同行的还有宋繇、张湛、宗敞、史暠、阚骃等都护府各曹主事。

    除了留下杨翰老大人继续坐镇高昌外,其余大半文武纷纷启程前往姑臧。

    众人皆知,当下卫朔入主河西已成定局,高昌已完成历史使命,今后政治中心当不可避免地移至姑臧。

第110章 西秦来袭() 
安排后俘虏整编,卫朔又在王宫内,接见原后凉官僚。

    其中贾虔、董方、郭抱、杨颖诸人,已明确表态愿意投靠。

    这几人皆是原西征军文官幕僚,只因西征军内是以武统文,众人地位才不高。

    直到吕光建立后凉,又大肆排挤武将,众人才渐渐得其重用。

    可谁知好日子才过了没几天,后凉却又烟消云散。

    他们都不是本地豪族出身,其中杨颖出身弘农杨氏,其他人亦是出身雍秦官宦世家。

    故而不像河西世家那般,对卫朔有抵触心理。

    有了诸位后凉文臣相助,在宋繇抵达前,大大减轻了卫朔负担。

    “麻烦四位先生将各地户籍、田地旧册数目,系数整理清楚,好方便推行均田制。”

    “臣等遵命。”

    杨颖、贾虔等边着手整理书册,边在心中暗暗将卫朔与旧主吕光进行比较。

    两人均仪表不凡,除了吕光看起来更像武人,而卫朔更像文人外,外表上几乎分不出高下。

    然从待人、处事上看,卫朔显然比吕光更适合做君上。

    因为吕光像个将军,多过像一国之主。

    不说吕光很少将精力放在政务上,多数情况下,仍是用管理后勤的思路,处置民生俗务。

    卫朔却不一样,他比吕光更重视民生、经济,而且对政务有自己独到见解。

    对臣下、幕僚提出的建议,也能迅速地分辨出优劣,并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众人处理政务时,忽见沮渠蒙逊闯了进来。

    “主公,岭南急报。”

    闻言卫朔腾地一下站起,抢过军报迅速打开,登时脸色大变。

    这是段业传来的急报,称乞伏乾归集起数万大军意图北进,担心守不住洪池岭,遂向后方求援。

    “乞伏乾归来者不善啊!”看完军报卫朔喃喃自语。

    沮渠蒙逊点头附和道:“肯定是高昌军快速夺取姑臧,刺激了乞伏乾归,其想趁我们立足未稳重夺姑臧。”

    “哼,这一次老子定叫乞伏乾归明白,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卫朔冷哼一声,又手指沮渠蒙逊激将道:“蒙逊,朔意留你驻守姑臧,尔可敢担此重任?”

    “臣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完沮渠蒙逊立马跪倒在地。

    别管沮渠蒙逊这番表态有几分真心,但在外人眼中却十分得体,妥妥一忠贞之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