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头,将脑海中繁杂思绪甩出去,卫朔又随口道:“伯渊,不知学堂几时可完工?”
“回禀殿下,月底即可完工。”
“钱财、材料可充裕?”
“殿下放心,一切皆已安排妥当。”
“臣从世家抄了不少钱财,足以保证学堂建设。”
“至于所需建筑材料,除了水泥需要从关中、河东调运外,其余材料可就地取材。”
“尤其白马寺被拆后,材料都是现成的,直接搭建即可。”
“其实这些材料原本臣是要用来修洛阳皇宫,只是时机不成熟,只好拿来先修学堂。”
卫朔微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
他当然也想修洛阳,但正如崔浩所言,眼下时机不成熟。
不过,虽不能对洛阳皇宫大动干戈,但他已命崔浩等人着手布局洛阳城建。
目前,官府已着手开始扩建洛阳城墙、街道,以及民宅、学堂等。
等于说除开修皇宫之外,河西早已在大规模扩建洛阳城。
随后卫朔又在各地转了一圈,正准备起身回宫城,却见侍卫康龙匆匆来报。
“启禀殿下,徐州牧刘裕来访。”
“哦?刘裕来了?在哪儿呢?”
“眼下其已抵达孟津渡口,正向洛阳而来。”
得知刘裕来访,卫朔明显一楞,显然没想到刘裕这么快来访。
忽然之间,他心中有些明悟,或许刘裕与世家之间没那么简单。
……
洛阳北门外,数百侍卫军簇拥着卫朔,正在等候刘裕到来。
不多时,北边尘土飞扬,只见刘裕身披铠甲远远打马而来。
远远地,他看见雍王出城亲迎,急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单膝下跪。
“末将刘裕参见殿下。”
“哈哈哈,将军快快请起!”
卫朔连忙扶起刘裕,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德輿兄,别来无恙乎?”
“谢殿下挂念,末将一向安好。”
接着魏咏之、丁旿等人纷纷上前,和卫朔一一见礼。
众人寒暄过后,刘裕与卫朔并肩而行,其余众人紧随其后,一起向城内走去。
到了太极殿上,众人分宾主落座。
“殿下,末将这次过来,是想与河西商谈一下北伐事宜。”
“哦?不知德輿兄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不过末将腹中有几点拙见,想请殿下指点一二。”
“哈哈哈,德輿兄客气啦!”
“尔为当世名将,胸中自有韬略,不妨直言,孤洗耳恭听。”
对于这位历史上南朝第一帝,卫朔从未小瞧过。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其军事谋略绝对属最前列那一拨。
刘裕起身一指北方道:“此次朝廷北伐,南燕并不足为虑,唯北方拓跋魏可虑!”
“魏燕唇亡齿寒,而拓跋珪时之枭雄也,其一定不会坐视南燕灭亡。”
“而目前有实力牵制魏军者,舍殿下其谁?!”
“末将没有其他要求,唯愿殿下尽力牵制魏军,使其不能全力支援慕容德。”
“如此末将有把握助太尉一战尽灭南燕。”
“嗯,德輿兄此言甚是有理,魏军确为伐燕之大敌!”
“请德輿兄放心,魏国交给河西负责,尔只管放心征伐南燕。”
“好!有殿下此言,末将便可安心啦。”
“哈哈哈,德輿兄无需忧虑。”
“此次大晋精锐尽出,合太尉、你、我三方之力,一个小小慕容德何足挂齿?”
“如若不然,你我脸面何在?!”
刘裕微微颔首,确如雍王所言,三方合力,别说是慕容德,就是慕容垂来了也白给。
这时,刘裕又想起了大河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忽然心中一动。
他略一沉吟道:“殿下,末将路过孟津渡口时,见大河上布满船只,听说是从关中运送物资?”
“没错。”
“中原疲敝、物资匮乏,为了支援中原建设,孤不得不下令从关中调集物资。”
“原来如此。”
“正好末将偶得一策,或可能隔断魏燕间联系。”
“愿闻其详。”
“魏军强在铁骑犀利,若战时派水师沿大河巡逻,如此魏军铁骑再强,怕也跨不过大河天险。”
“甚至再进一步,还可故意放魏军渡河南下,再以水师断其退路,将其歼灭在大河南岸。”
“嗯,将军此计甚妙,孤觉得可以一试。”
“不过,具体战事如何安排,还得等南郡公北上会盟后才能定夺。”
刘裕明白卫朔话中深意,毕竟这一次北伐是以桓玄为主,不可能抛开桓玄单独灭燕。
倒不是两人没这个实力,而是政治上需要桓玄立下灭国大功。
对此,不管是他刘裕还是卫朔,皆对此心知肚明。
将手中茶盏放下,刘裕从怀中掏出一份密报,双手呈给卫朔。
“这是什么?”
“世家欲勾结末将对抗殿下,末将不敢隐瞒,特来向殿下陈述详情。”
“什么?!”
第599章 各有算计()
p
卫朔眉头紧皱地盯着眼前刘裕,心中警惕性大增。
说实话,他虽然料到以刘裕智商,绝不会跟世家真有勾连,却没想到他会和盘托出。
刘裕向他请罪,看似软弱,实则已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脱离了风暴中心。
而他又敢在河西眼皮底下虎口夺食,让眼前这个刘裕颇有几分历史上南朝第一帝风范。
无论是心机、手段,还是谋略、城府,哪一样都是上上之选。
有那么一瞬间,卫朔差点儿忍不住下令杀掉刘裕,幸好理智让他恢复了冷静。
杀掉刘裕或许很容易,但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将永远也无法根除。
历史上,魏武不杀刘备、苻坚厚待慕容垂,难道仅仅是妇人之仁?!
不,绝不是!
以当时环境而言,显然留下刘备、慕容垂比杀了对方更为有利。
只不过后来曹操、苻坚两人玩脱了,如此反而显得有妇人之仁之嫌。
若是曹操取得赤壁大战胜利,统一了天下。
王猛也多活了几年,助苻坚平定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番评价。
更何况杀人也需要理由,尤其对名人而言,更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不然只会重蹈拓跋珪杀崔逞之覆辙,让有识之士望而却步。
眼下情况同样如此,杀了刘裕固然一了百了。
却很可能让世家、胡虏从中浑水摸鱼,而这才是卫朔心中最大顾虑。
如今他好不容易才压下胡虏,又马上要降服中原世家,此时绝不能节外生枝。
另外,接下来不管平靖中原,还是北伐南燕,都少不了刘裕配合。
再者,以当下河西实力而言,刘裕死不死问题真不大,他不可能阻挡卫朔统一步伐。
卫朔强打起精神,使劲儿甩甩脑袋,将各种纷乱思绪抛之脑后。
“德輿兄深明大义,让孤铭感五内。”
“殿下言重了,世家密谋叛乱、罪在不赦,末将岂敢隐匿不报?!”
“另外,末将还有一事请殿下见谅。”
“什么?”
“某曾跟世家虚与委蛇,希望殿下不要误会。”
“哈哈哈,德輿兄放心,孤没那么小气。”
“说实话,之前末将已收了世家一份大礼。”
“一直对此心怀忐忑,生怕殿下误会。”
“如今有了殿下亲口承诺,末将总算松了口气。”
接下来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刘裕便提出告辞。
望着刘裕离去背影,卫朔陷入了无边沉默。
对于刘裕所言,他没有全然相信,更有些想不通。
刘裕竟想着跟河西合谋算计世家,难道他不怕被世家察觉吗?
须知,江东不比河西,当地世家势力庞大。
一旦被世家知道刘裕暗中向河西通风报信,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他也不认为刘裕如此大费周章,仅仅只是为捞取一点儿钱财货资。
至于其中刘裕还有什么算计,他一时半会儿还想不明白。
……
到了深夜,一辆马车宫门前缓缓停下,崔浩面色疲惫地从马车上下来。
整顿中原有一大摊事几乎压在他一人身上,以至于崔浩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哪怕雍王调来高湖、鲁宗之等人协助他,依然累得够呛。
原本他刚处理完公务,正要上床休息,忽然接到雍王紧急传见。
崔浩不敢怠慢,急忙坐上马车赶往皇宫。
此时卫朔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无边夜色,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倏地转身,正好看见崔浩迈步踏入殿内。
也顾不上一些繁文缛节,卫朔当即将刘裕给的密报,递给崔浩观瞧。
豫南、兖东局势不稳,崔浩对此早有耳闻,甚至私下也没少关注两地。
但两地世家竟敢勾结刘裕对抗河西,还是让他为之震惊。
“哼!真是好狗胆。”崔浩低声骂了几句。
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满脸不解道:“殿下,刘裕此举何意?”
“他若不想得罪河西,干脆不掺和世家谋叛便是,为何又要背叛世家?”
“他不知此举会惹来天大麻烦吗?”
“刘裕这么做肯定有其算计,而他敢背叛世家,自然也想好了退路,只是你我暂时不知其有甚底细。”
“那不知殿下打算怎么应对?”
卫朔叹了口气道:“孤曾想把刘裕、世家一块儿算计了。”
“但后来又仔细想了一想,发现不太现实。”
“刘裕敢向孤和盘托出,想来已谋划好了退路,绝不怕孤反咬一口。”
“而如今北伐在即,孤也没那么多时间与他斗智斗勇。”
“想来想去,最好处理办法,莫过于跟刘裕合作,以尽快解决兖东豫南豪强。”
“嗯,殿下此言甚是有理!”崔浩捏着下巴道。
“只是这样一来,估计会便宜了刘裕。”
“若臣所料不错,刘裕不光是看上了豫南、兖东世家财产,定然还有其他算计。”
“但以目前形势而言,河西重点在于镇抚中原、铲除世家,以便推行均田制。”
“至于刘裕……只要他不影响大局,臣以为让他得些好处也无所谓。”
“甚至有了刘裕协助,我们更能轻易掌控世家动向,更方便铲除他们。”
“嗯,伯渊此言甚合孤意!”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能维持中原稳定,孤愿意舍弃其他利益。”
“对于兖东豫南世家豪强,不知殿下准备如何下手?”
“豫南豪强不足为虑,孤最担心兖东鲁郡孔家。”
“这个孔圣后裔可不好对付啊。”卫朔满心忧虑道,
魏晋时,尽管孔家尚未完全崛起,可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家江湖地位就一日高过一日。
可说实话,别看孔家乃孔圣后人,卫朔很难对其抱有什么好感。
自春秋之后,中国再没有那个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倒。
由此使得帝王宝座被不同人坐了个遍,也让许多家族随着王朝兴衰或湮灭或兴旺。
但只有孔家一个家族始终屹立不倒,不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孔家好处。
甚至孔家就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世家大族,孔姓也是中国第一贵姓。
尤其儒家兴旺后,孔家更是跟着水涨船高,哪个帝王敢不给三分薄面?
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孔家,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当权时,更是可劲儿拍孔家马屁。
不但封了孔丘老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给孔家建了一座奢华府邸。
可以说正是老赵家一系列努力,才真正确立了孔家天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说,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
况且历代华夏帝王臣民对孔家着实不错,孔家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后人情操太‘高尚’,实乃真正之“国际主义战士”!
起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外夷杀入中原,为“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也正因此,卫朔才对孔家一直抱有微词。
如果换做宋明两朝,估计他还不敢直接冲孔家动手。
幸好眼下正值五胡乱华,儒家势力最为衰弱。
而孔家地位也没那么高,卫朔才敢憋着坏想要算计孔家。
当然了,如果孔家明确支持均田制,即便卫朔心里再不痛快也不会动其一分。
但很显然,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孔家已选择站到河西对立面。
既然孔家如此不识趣,那卫朔自然也不会客气,早欲拿其祭旗立威。
不过,考虑到孔家影响力巨大,他必须想好稳妥之策才行。
崔浩看了卫朔一眼,欲言又止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须得从长计议。”
“嗯,放心,孤不会轻举妄动。”
卫朔很清楚,若想扳倒孔家,绝不能只靠武力镇压,必须从道德上、法理上全面下手。
唯有站到道德制高点上,他才会动手。
……
“主公,难得你不担心被雍王算计吗?”
“呵呵,长道,你可知当下雍王最关心什么?”
“整顿中原、推行均田制?”
“没错!”
“雍王亲自坐镇洛阳,便是为了镇抚中原,以便将中原纳入河西治下。”
“与之相比,裕这点儿小心思对雍王来说压根不值一提。”
“只要我们助雍王搞定兖东豫南,雍王就会对咱们的小动作睁一眼闭一眼。”
“然不知为何,臣心中总是觉得心惊肉跳。”
“万一走漏风声,恐让主公声名狼藉啊。”
“放心吧!我与雍王联手,还怕玩儿不过那些世家?”
“臣并非担心世家,反而还怕雍王事后翻脸不认人。”
刘裕身形一顿,过了一会儿才道:“放心,某心中有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