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距离谷道三十步的范围内,简直成了死亡地带。

    一队队后燕人在慕容绍严令下,冒着箭雨不断地发起冲锋。

    但一旦到了死亡地带,那恐怖的箭潮,立刻将所有人射成一只只刺猬。

    假若后燕人想借助盾牌掩护突围,立刻又有巨石、滚木砸向他们,直到将盾墙砸个四分五裂。

    慕容绍见后路被河西军堵住,立即便明了河西人意图,顿时一张脸又是苍白又是狰狞,不甘地怒吼着。

    在不到半柱香时间里,后燕人足足死了一千多人,巨石、滚木以及尸体碎骸遍布谷道。

    王镇恶站在远处山岗上,一直在观察整个战场。

    此时敌人已被分割成数段,不仅不易集中兵力反击,也不便指挥和配合,更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眼见敌人已到了穷途末恐,他果断抓住战机,一声令下,向残敌发起最后一攻。

    河西将士犹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入敌阵,迅速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

第331章 后燕退缩() 
p

    公元394年开春以来,天下形势风云突变,让人应接不暇。

    夏季刚过,平阳惨败、壶关失守、雁门血战等消息飞快地传播开来,天下顿时惊愕哗然。

    谁也没想到,河西竟凭一己之力,独抗秦魏燕三大胡族势力。

    秦魏两国多少跟河西打过交道,对其实力有一定认知。

    偏偏后燕,一向有北方第一强国之称,又是首次与河西正面交锋。

    结果消息传至中山,众人无不感到震惊莫名。

    以前北方,大国小国,几乎都知道在卫朔入主之后,河西有了另一番气象。

    然则这番气象究竟意味着何等实力,对后燕而言,始终是一团迷雾莫测高深。

    即便河西有东夺朔方、南取陇右之赫赫功绩,但除了有切身体会的北魏与后秦外,后燕对河西实力依旧不以为然。

    自慕容垂以下,大都以为目下之河西,充其量堪堪与后秦匹敌罢了。

    谁要说河西堪与北魏、后燕这等强国对抗,后燕大部分人都会哈哈大笑一通了事。

    毕竟,河西地处偏僻西北,这等势力再怎么折腾,落在后燕人眼中,并不意味着真正具备与中原强国对抗之实力。

    然而形势发展,完完全全出乎后燕预料。

    先是平阳之战,后秦被逐出河东;紧接着是雁门血战,又将北魏铁骑挡于北地。

    最后当壶关陷落,后燕国内顿时为之变色!

    直到这一刻,后燕人才终于意识到,河西实力极为强大。

    平阳、壶关、雁门三场大战消息相继传来后,其实不止是后燕人震惊,连北魏、后秦也受到极大震撼。

    方今天下乃胡汉相争之世,一个东晋已经令诸胡吃尽了苦头。

    若再来一个比东晋还要生猛狠勇的河西,诸胡如何不芒刺在背?

    自永嘉之乱爆发以来将近百年,各胡政权几曾有过如此狼狈过?

    面对三国联盟来势汹汹,河西军不但没有畏惧退缩,反倒是泰山石敢当,硬是以勇猛拼杀之锐气,先击败了后秦数万精锐大军,而后又奇袭壶关得手,斩杀后燕宗室慕容绍。

    这一系列战绩,,听着都让各地胡人心惊肉跳!

    惶惶之余,北地诸胡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纵横奔波。

    后秦与河西属老冤家,生怕河西趁平阳新败之机,大军东出或南下关中,姚兴急忙遣使到盛乐寻求支援。

    毕竟,眼下能救后秦并抗住河西者,唯有北魏。

    而西燕连经几场大败后,已是元气大伤,对河西的咄咄逼人之势,也愈发力不从心,只能不断地向后燕求援。

    当壶关丢失、慕容绍战死消息传到中山后,慕容垂便意识到上党即将不保!

    西燕一旦灭亡,后燕将面临北魏、河西两大强国威胁,后燕该何须何从?

    对此,慕容垂倒是想与北魏和解,以全力与河西对抗,可惜魏燕之间恩怨纠葛,一时之间难以化解。

    ……

    公元394年九月的一天早晨,天还没有大亮。

    河北,中山郡卢奴城,后燕王宫前小广场上,设置着一个露天祭台。

    祭台四周,悬挂着白幡,后燕文武聚集在祭台前,白衣缟素,神情悲伤。

    卢奴城以前是刺史府驻地,现今乃后燕都城。

    城内王宫的建筑布局,虽然修建的不是十分奢华,但是也大气磅礴。

    东方的天空略微又有些明亮,只见在大小官员的陪同下,从殿内中走出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

    他的个子略微高挑,胡须花白,头戴王冠,身穿黑色的玄服,神情肃穆而平静。

    此人便是燕皇慕容垂,他正领着众人祭奠慕容绍等后燕众将士。

    按说用不着他亲自出马,可谁让慕容绍身份特殊——乃慕容恪儿子。

    辰末巳初,太阳高挂时,整个祭祀活动才结束,内侍方才宣布朝会开始。

    然而,今日听政,慕容垂心绪不佳,一脸戚容。

    他缓步走到殿内的龙榻上,甩开阔袖,坐了下去。

    太子慕容宝、范阳王慕容德、赵王慕容麟、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散骑常侍高湖、御史中丞张攀、中山太守苻谟等宗室以及文武重臣侧身而侍,静待皇帝发话。

    慕容垂伸出双手,扶在龙榻的靠枕上,抬头看了看众人,眉头紧皱。

    “众位爱卿皆是大燕肱股之臣,今日将诸位召来,是有要事相商。”

    稍微停顿了一下,捋了捋胸前长须,慕容垂继续说道:“近日来,四方敌报纷至沓来,着实令朕忧心。”

    “我大燕立国日浅,国力尚弱,不能四面出击,面对豺狼虎豹,应择敌而战。”

    “诸位有什么高见,还请畅所欲言,朕洗耳恭听。”

    “父皇,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当然是先讨伐北魏啊。”

    太子慕容宝有些性急,慕容垂话音刚落,他便迫不及待地表露自己意见。

    自从败于拓跋珪之后,慕容宝日日夜夜都瞒着早日洗刷耻辱。

    “那拓跋珪忘恩负义,趁父皇南征时悍然引兵偷袭我大燕,硬生生地将幽州夺走,将我大燕国土一分为二。”

    “此仇不共戴天,孤与北魏势不两立,唯踏平盛乐,方消孤心头之恨。”

    看着太子慕容宝,慕容垂不由暗暗摇头,对其只顾私仇,不懂大局颇为不满。

    同时,他又不禁想起皇后段氏对慕容宝的评价:宝姿质雍容,优柔寡断,在太平盛世是仁明君主,在危难时却不是济世的雄杰。

    如今正是大争之世,豪杰并起,拓跋珪、卫朔、姚兴哪个不是一时之杰?

    对了,还要加上南朝刘裕,这些年轻后辈一个比一个厉害!

    慕容垂真担心他去世后,慕容宝应付不了大局,难不成改立太子不成?

    不提慕容垂坐在上面惆怅满腹,单说其他人听了慕容宝提议,纷纷发表自己看法。

    幽州之败,让慕容宝威信扫地,也让赵王慕容麟有了不该有心思,总是暗中打压太子。

    他摇了摇头,慢条斯理地说:“太子此言差矣!”

    “目前北魏占了幽州,实力大增。”

    “反观我大燕南征失利,再加上去年并州之失,国力被极大地削弱,此消彼长之下,如何能再伐魏?”

    “哼!北魏有了幽州胜利之后,自高自大,已有轻视我大燕之心。”

    “此时正该利用陛下神圣谋略,将他们彻底征服,不然必为后患。”

    “哈哈哈,太子难道忘了不成?如今北魏与大燕同处一个联盟,若冒然与其翻脸,不是平添一强敌么?”

    “再说那个卫朔,出身汉家,虎踞西北,拥兵数十万之众,频频用兵,抢占地盘。”

    “今河西已占了大半个并州,又据有太行天险,实非我大燕可敌。”

    “不如暂且示弱河西,以求得西边和平,以趁机集中力量休养生息!”

    说到这儿,慕容麟向慕容垂一揖,朗声道:“父皇,儿臣闻拓跋珪与卫朔有隙,与其由我大燕独战河西,不如先与河西交好,而后再设法挑起二人之争,好让大燕坐收渔人之利!”

    见太子吃瘪,慕容农面露不悦之色道:“赵王想法是否一厢情愿了?”

    “那河西腹地尚有后秦威胁,在不解决此掣肘前,卫朔敢跟北魏大动干戈吗?”

    慕容宝颇为感激地看了一眼慕容农,继续补充道:“河西刚刚杀了绍弟,难不成就这么算了?”

    “哼!河西杀了镇南将军自然不能这么算了!”

    “可眼下大燕急需休养生息,且壶关丢失之后,上党已成死地,再继续耗下去,不过是徒损兵力。”

    “以儿臣之见,既然上党已不可守,不如干脆借机跳出上党之争,全力休养生息。”

第332章 魏王不甘() 
p

    高湖、张攀等几乎一大半大臣都不赞同太子提议,反倒纷纷附和赵王。

    慕容垂对此不置可否,他见慕容德自朝会开始,一直紧锁眉头,似在深思,便大喊了一声。

    “范阳王……”

    慕容德这才回过神儿来,急忙向皇兄躬身谢罪。

    慕容垂捋着长须,满面笑容地问道:“适才太子与赵王之议,你以为如何啊?”

    “皇兄,依臣弟看来,太子与赵王所言皆在理。”

    此话一出,众人顿感诧异,不约而同地盯着他看。

    龙榻上慕容垂也收起笑容,不禁身体前倾,皱着眉头问道:“范阳王,此话怎讲?”

    “诚如太子所言,北魏虎踞塞北,亡我之心不死,实乃大燕心腹之患!”

    “然以目前拓跋珪麾下有带甲之士十数万,实力不可小觑。”

    “且正如赵王所言,当下魏乃燕友邦,为对抗河西尚不宜冒然与之翻脸。”

    “故臣弟赞同赵王提议,设法与河西休战,以便集中力量休养生息。”

    “待国力上升,陛下再统军征讨北魏,一报丢失幽州之仇。”

    慕容德说完后,施施然回到自己位子上。

    只见周围人脸上纷纷露出古怪之色,不少人暗暗寻思。

    难怪这位范阳王人缘最好,威望最高,果真与他八面玲珑的手段不无关系。

    片刻,从龙榻上传来慕容垂声音,打破了大殿上沉寂。

    “对于范阳王意见,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高湖、张攀等一干文武纷纷拱手道:“陛下,范阳王分析鞭辟入里,微臣赞同。”

    “既然尔等皆无异议,那便依此行事吧。”

    ……

    黎明时,当城门打开,让高都这座古老的城池,也仿佛从漫长黑夜的沉睡中醒来。

    慢慢的,大街上也出现了人流。

    “驾!让开,快让开!急报!紧急军情!”

    当斥候骑着快马送来壶关大军全军覆没消息,慕容楷顿时手脚冰凉,一时瘫在书案前动弹不得。

    默然半个时辰,总算慕容楷定力过人,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一道阴影倏忽掠过红润的脸膛,他咬着牙问:“壶关地势险要,城内还有一万守军,如何会丢失?”

    “还有陈留王呢?我绍弟可好?”

    信使粗重地叹息一声,匍匐在地,头不敢抬,小声道:“陈留王不幸战死,一万守军全军覆没……”

    “你?你说甚?再说一遍!”尖锐一声,慕容楷霍然站了起来,满脸不敢置信之色。

    “小的不敢欺瞒将军,我军惨败,陈留王已战死殉国。”

    当啷一声,慕容楷直挺挺砸在了长案上,脸色煞白煞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两边亲兵见主将晕倒,不由大急,冲外面吼道:“快,快找大夫过来。”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慕容楷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好在他只是急怒攻心,并无大碍。

    醒来之后,慕容楷满脑子便是想着如何替兄弟报仇。

    可还不等他有所行动,从中山传来圣旨,要他立即放弃上党,率大军撤往河内。

    慕容楷当然不乐意,甚至想抗旨不遵。

    幸好慕容垂早有预料,用词极为严厉,正好此时传来,晋军忽然大举渡河北上,隐隐有图谋河内迹象。

    慕容楷登时被吓出一身冷汗,也意识到他若再固执己见,很有可能步兄弟慕容绍后尘。

    于是,在内外重重压力下,慕容楷只好含恨撤出上党,从太行陉回到了河内。

    慕容楷一撤,顿时将慕容永置于险地。

    面对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的河西军,西燕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只能坐困长子,等待最终命运降临。

    ……

    当后燕上下急于从上党泥潭中脱身时,拓跋珪也接到了河西将全取并州之消息。

    对于并州局势变化,拓跋珪一直看在眼里,早在之前他便下令魏军南下雁门关。

    只没想到河西军太厉害,硬是抗住了秦魏燕三国联合,如今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河西实力暴涨而懊恼不已。

    早知西燕如此不堪一击,当初就该抢在河西之前下手,弄到现在白白便宜了河西。

    不过,拓跋珪也只是过过嘴瘾罢了。

    他看得分明,并州乃战略重地,不管谁想染指,都将遭到周围势力联合抵制。

    后燕如此,河西亦是如此,即便换成北魏也一样概莫能外。

    只不过后燕实力不足,没有抗住河西与北魏联击,最终败于台壁之战,导致功亏一篑。

    反倒河西凭借自身实力雄厚,面对秦魏燕三国联合,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即将并州收入囊中。

    有时候拓跋珪是真想不明白,为何每次卫朔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不管是当年袭占朔方,还是今日东入并州,皆如火中取栗一样存有巨大风险,可每次河西都能有惊无险渡过难关。

    如今随着河西军在并州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北魏上下再次变得躁动起来。

    拓跋珪宁愿让并州落入后秦姚兴手上,也不想看着卫朔收复并州。

    因为那意味着北魏将面临一个强大敌人,而这个敌人有可能终结北魏统一天下之梦想。

    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