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等了一年多,机会终于来了,东莱军卒们很是期待。

    大军离开剧县之后,径自往北而行,每隔一个时辰都会有探马来报。

    为了提前发现贼军,李贤将探马哨探的范围扩大到了十里。

    被劫掠一空的青州人烟稀少,大军从北海国的剧县进入齐国的广县之后,行了几十里的路程,沿途间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乡民百姓。

    荒芜的田地,破败不堪的屋舍,随处丢弃的物事,场面触目惊心。

    几十里内无人烟,去年李贤北上救援都昌的时候,即便是穷凶极恶的张饶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可现在,青州的黄巾做到了。

    李贤记得很清楚,史书记载的青州黄巾之乱,参与足足有百万之众。

    这么多人是哪里来的?自然是黄巾军干的好事,每到一城一地,他们必定先抢了钱粮瓜分,然后再逼迫没有粮秣的乡民一同上路。

    若是遇到官军,被裹挟的乡民可以充当炮灰,迟滞对方的攻势。

    蚁贼的骂名由此而来,但凡黄巾过境之后,必定白骨累累,十室九空。

    这等惨状,东莱军卒们已经许久未曾见到了。

    没有人大声嬉闹、说笑,所有人都不发一言,在北海国内的时候,他们已经渐渐的习惯了那种安稳日子,甚至有些司空见惯,可现在,进入齐国,重新目睹了荒无人烟的颓废情景之后,军卒们开始明白了,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太平日子,不是因为贼寇仁慈,而是因为李使君带领他们南征北战,杀死了张饶,击溃了管亥,全歼了黄巾余孽。

    北海国的安宁是建立在贼寇的尸体之上的。

    同样的,如果此番不能击杀贼寇,让黄巾涌入北海国,那军卒们的家园马上就是另外一个广县!

    莫名的危机感涌上心头,军卒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武器,他们要用手中的刀枪来守护家园的安宁。

    家居莒县,未曾经历过黄巾之害的徐盛更是怒目圆睁,他早就听说黄巾灭绝人性,所到之处犹若蝗灾,可当亲眼目睹这等情景的时候,一股难言的愤慨还是涌上心头。

    乡民是无辜的,为什么要让他们来承受这种妻离子散,家园破碎的伤痛?

    没遇到李贤之前,徐盛原本还打算去江东躲避风头,可这一日的所见所闻让他明白,跟在李贤身边没有错,因为徐盛觉得,他不是一个懦夫,他自诩勇武过人,自然要为匡扶社稷尽心尽力。

    去江东,偏安一隅,不是勇士的行径,大丈夫自当纵横沙场,手刃贼子,这样神采飞扬的生活才是徐盛想要的!

    一日行军四十里,等到天色渐晚,日落西山的时候,大军便选了一处靠水的地方安营扎寨。

    虽然是临时营地,贼寇也远在几十里之外,可李贤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夜袭敌营的事情李贤做过很多次,他可不想遭遇同样的情况。

    辎重营的周东昌奔波于军营内外,他不停地大呼小叫着,这位新任营官长于后勤,是周家堡堡主周博府之子。

    李贤的正兵营位居大营正中,左侧是周仓的军营,右侧是徐盛的兵马,辎重营驻扎在后军的位置,这里相对而言最不容易受到敌军的攻击。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劳作,一座简易的军营拔地而起。

    李贤亲自检验过,很是满意。

    外围是简易的鹿角、壕沟,内侧是辎重营的木车、木板,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李贤可不想因为任何一个纰漏,从而导致一败涂地。

    用过晚膳之后,李贤召集了四营主官,包括徐庶在内,开始部署下一步作战计划。

    贼寇到了哪里,在哪里与贼寇交战,是设伏,还是正面硬撼,这都是需要提前策划好的。

    一场战争,战斗的时间可能只有几个时辰,可他的准备策划时间却有可能很久。

    人数到齐之后,李贤开门见山,嘴里道:“我打算在三十里开外的巨昧水南岸设伏,击杀贼寇,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半渡而击,这是徐庶与李贤商议过后决定的事情,之所以再度征求营官的意见,是想查缺补漏,看看有没有疏忽的地方。

    周仓去过巨昧河,那里河流急喘,可供大军过河的地方寥寥无几,只要提前确定贼军的动向,设伏击杀,无疑是绝佳的作战方案。

    “据我所知,卞南贪财好色,要想对付他,须得对症下药!”

    李贤眼前一亮,他没想到周仓竟然也有惊人之语,“喔?怎么个对症下药法?”

    “可使人乔装成大户、商队,卞南听闻之后必定会紧追不舍,到时候,他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我等拿捏了”

    李贤大喜,“哈哈,好,好计,就这么定了,你们几人以为如何?”

    徐盛与胡七抱拳作揖,道:“我等并无异议”。

    李贤拍案而起,“那好,明日便由徐盛乔装成大户,护卫三百人,车马二十辆,一旦发现贼寇,可适当的丢弃一些车马,引诱贼寇上钩”。

    “喏!”

    “周仓”

    “在”

    “你率本部人马埋伏在巨昧水南岸!”

    “喏!”

    “周东昌”

    “在”

    “你率辎重营人马在旁压阵,没有我的命令,不可自行出击”

    “喏!”

    “好了,都散去吧,明日又是一场大战”

    “喏,我等告辞!”

第156章 大大的肥羊()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仓出身黄巾,所以他最懂黄巾。

    如果把百姓比喻成羔羊,那么黄巾就是豺狼,狼遇上羊,自然不会大发慈悲,它只会冲上前去,将羊杀掉。

    周仓的诱敌之策恰好击在了贼寇的软肋,由不得他们不上钩。

    翌日一早,大军开拨,徐盛领着三百人马押着二十辆大车缓缓北上。

    军卒们都在甲衣外面套上了寻常的百姓衣衫,乔装成了护卫的模样。

    三百名护卫的规模恰好适中,既不会因为数量太多,吓跑了贼寇,又不会因为太少,引起黄巾的怀疑。

    众所周知,青州已经是黄巾军肆虐最为严重的地方,如果一支商队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陡然出现,就算是傻子,也会看出来这其中必然有诈。

    可如果商队有几百人的护卫,于情于理便都可以说的过去了。

    朝廷式微,地方豪族并起,有几个常年在刀头舔血的商队冒险穿越青州,倒也不是什么太过突兀的事情。

    三个时辰之后,东莱军来到了巨昧水以南,按照之前马雍绘制的地图,大军潜伏在一处山谷两侧。

    除却用作诱饵的三百名护卫之外,李贤麾下的三千多人马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由胡庸带领,随同李贤埋伏在山谷,另外一部分一千五百人由周仓率领,他们的任务是抄掉贼军的后路。

    卞南麾下的一万人肯定不可能同时抵达,而黄巾向来军纪松懈,一旦前军遇袭,后军极有可能不战而逃,周仓的任务就是堵住贼寇的退路,与李贤一同夹击贼寇。

    相对而言,周仓任务的危险程度甚至不下于做诱饵的徐盛,因为一旦贼寇亡命奔逃,周仓麾下的兵马能否抵得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万一麾下兵马溃散,周仓又该如何自处?

    要知道,周仓麾下的人马有一多半都是之前的黄巾降卒,虽说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降卒们长进了不少,可谁也不敢确定,这支军马能否堪用。

    原本徐庶建议李贤,把设伏的差事交给周仓,然后由胡庸带领军马抄截后路。

    哪曾想,听闻详情之后,周仓竟然主动请缨,他说胡庸的背矛士杀伤力极强,用来设伏杀贼最恰当不过,若是让他们围堵贼寇就有些浪费了,与其这样,倒不如让背嵬营的军卒们试一试。

    稍稍思虑一番之后,李贤答应了周仓的要求。

    周仓的考虑不无道理,能否最大程度上的杀伤贼寇,是李贤此战成功与否的关键。

    若是受袭之后,黄巾依旧保存有较大的实力,那么下一次,遇袭的就一定是北海境内的城池了,而李贤再想有这样一个机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管怎么说,围堵黄巾后路一事事关重大,甚至干系到李贤的全盘规划。

    如果贼寇逃了出去,那李贤即便赢了,也绝难讨到好处。

    临行之前,周仓向李贤抱拳作揖,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如此。

    李贤将抄截贼寇的差事交给周仓,这说明在李贤心中已经完全认可了周仓的这支人马,而且是没有任何程度的怀疑。

    如若不然,又哪里会让周仓的背嵬营去?

    周仓知道,与李贤的正兵营比起来,自家兄弟总是洗刷不了出身黄巾这一事实,这一次,他要用一场毫无争议的胜利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背嵬营,依旧是敢战之士。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河流北岸突然腾起了大片尘埃。

    负责哨探的军卒不敢怠慢,急忙向李贤汇报。

    李贤闻听之后,心中有数,看模样,应该是徐盛回来了。

    “传我军令,全军戒备,任何人不得喧哗出声,违令者,斩!”

    “喏!”

    再度将军令重申一边过后,李贤看的清楚,在视野尽头,一队骑士正护卫着十多辆车马狂奔而来。

    殿后的骑军且战且退,他们身后是密密麻麻的贼寇。

    贼将卞南发现徐盛这只“肥羊”过后,原本还有些犹疑不定,哪曾想,尾行追杀的贼军竟然从地上捡起了银块。

    这说明车马中全部装载着贵重物品,而且极有可能是整车银钱。

    听闻这一消息之后,视财如命的卞南眼睛都要绿了,他当即命令麾下五百名骑军紧追不舍。

    “杀,杀光他们”

    “抢,抢了他们的钱货!”

    若论烧杀劫掠,黄巾当为天下第一。

    适才卞南已经允诺过,只要将二十辆车马全部留下,可以拿出其中的一辆分润给五百骑军。

    几百斤重的钱货呀,即便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在银钱犒赏的刺激下,黄巾骑卒们凶性毕露,他们“嗷嗷”叫着,直向车队扑去。

    贼军轻骑出击,如果不把他们抵挡下来,车队很快就会陷入重围。

    徐盛倒也不慌,鱼已入网,他只要小心行事,断然没有失手的道理。

    瞥见贼军分头袭来,徐盛当即率众抵抗,他也不恋战,每每在贼军将近车马的时候,他都会命人丢弃一些钱货。

    贼寇见了银钱,哪里还肯打马前行?

    几乎不需要人提醒,黄巾骑卒们便翻身下马,争抢起地上的银钱。

    就这样走走停停,徐盛以损失五辆车马的代价,成功将黄巾的五百骑军引诱过河。

    河的北岸,卞南七窍生烟,对面的商队护卫实在是太过厉害,他麾下的人马追杀了这么久,竟然没能尽数留下。

    “追,追上去,我要把他们全部杀光”

    “将军三思呀,我部人马孤军深入,若是官军在前头设伏,那又该如何是好?”

    “别他娘的胡吹大气,官军?笑话,连刘岱都被我大哥宰了,这青州又有谁能奈何得了我?”

    “将军莫忘了,介亭李贤李三郎可就在剧县”

    “李三郎?狗屎,不怕他不来,我正想去会会他!”

    “将军不觉得这伙商人出现的有些奇怪吗?”

    卞南心头一跳,他下意识觉得对方说的有些道理,可想到到手的满车财货,他当即怒吼道:“奇怪什么?你别告诉我,那商队是官军假扮的!”

    “在下正有此意”

    卞南仰天大笑,道:“官军?谁有这么大的手笔拿整车整车的钱货来引诱我们?我可是有一万人马呀,他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那裨将还要多言,却被卞南喝斥住了,“好了,莫要担心,那李贤不过几千人马,就算他亲自过来,又能怎样?难道我麾下的虎狼之师还怕了他不成?”

第157章 谁才是猎物() 
卞南见猎心喜,命令麾下人马尽数过河,追拿商队。

    反正都是过河南下,在哪里不一样?

    青州已经被黄巾祸害的不成样子了,再难榨出半点油水,卞南此番出击,就是想到北海国打打秋风,看看能否赚些便宜。

    当然了,如果有机会能跟介亭李贤较量一阵的话,倒也了却了卞南的一番心愿。

    自打卞氏兄弟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之后,卞南的自信心便膨胀不已,他觉得天下之大都可去得。

    那李贤又如何?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至于惨死在李贤手下的张饶等人,只不过是他们运气不佳罢了。

    去年,管亥数万兵马围拢都昌,最后被李贤追杀的不知所踪,至今还是一个谜题。

    连这等名声在外的渠帅都败给了李贤,如果聪明人,见了李贤肯定会退避三舍,然而,卞南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李贤的成功只不过是侥幸。

    一个盐丁出身的游缴罢了,能有什么本事?不过是败军之将们以谣传谣罢了。

    卞南绝不相信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能够厉害到这种程度。

    不过,有道是树大招风,不管卞南愿意还是不愿意,李贤在黄巾当中已经是数得着的危险人物了。

    这么一个人物,若是被卞南杀了,那他卞南的地位岂不是水涨船高?

    打败渠帅管亥的李贤败在了卞南手中,这结果只是想一想就令人兴奋!

    说不定,那渠帅的位置,卞南也可以做一做!

    抱着这样的心思,卞南一意孤行,没有遵从长兄的命令,而是自行南下。

    本以为半途间不会有什么收获了,哪曾想,前哨骑军竟然发现了一伙商队!

    劫掠成性的卞南才不会去考虑究竟是谁家的人马,他只要钱货!

    徐盛的三百骑军且战且退,他们成功护卫着剩余的车队进入了河谷。

    “追,莫要逃了一辆车马!”

    紧追不舍的贼军骑兵没有半点犹豫,他们大声喝骂着,争先恐后地疾冲而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