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狗屁军师,如今我们是朝廷官军,诸葛亮不过是贼人罢了,怕他作甚!”

    话虽如此,‘乱’军还是把消息通禀到了魏延耳中

第753章 逼迫()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氏。(棉花糖……

    刘表暴毙之后,魏延带着麾下一千兵马投靠了刘备。

    刚开始,缺兵少将的刘备大喜过望,他对魏延委以重任,藉此良机,魏延手中的人马从一千增长到了三千人。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魏延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刘备又死了,青州而来的张绣、徐盛穷凶极恶,先是夺了荆州,又将刘氏残军赶入了五溪蛮地。

    士为知己者死,魏延打算对刘氏尽忠,他想辅佐刘禅,谁曾想,关羽一直对魏延横眉冷对,只因为二人有几分相似之处。

    关羽字云长,魏延字文长,关羽枣红脸,丹凤眼,魏延也是枣红脸,丹凤眼,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魏延也善使大刀……

    ‘私’下里,军卒都将关羽、魏延视作兄弟,若是寻常人也就罢了,顶多一笑了之,可是,关羽却不是寻常人。

    世人皆知关羽义气无双,却不知道他为人骄傲自负,最很别人说他与魏延相像。

    可怜魏延一腔热血,却处处受到关羽排挤。

    麾下嫡系被拆分也就罢了,连补给都是最差的,这让魏延如何忍受?

    若不是畏惧关羽的武力,魏延早就反了。

    这一日,关羽在后方设伏,诸葛亮在押运粮草,魏延当即立断,反了刘氏。

    不过,刘氏中军有不少死忠,魏延虽然蹿啜了大半军卒,却迟迟未能掌控全局。

    诸葛亮到来的时候,魏延正在劝说军帐内的几名裨将,这几人掌握着中军,只要他们愿意倒戈,魏延便有十足的底气。

    不过,天不遂人愿,说来说去,总是有三个人不愿意就范。

    魏延没了耐心,他冷冷一笑,道:“来人呐,这几位将军需要好生休整,你们一定要好好‘侍’奉,不得有误”。

    “喏!”

    隐晦地施了个颜‘色’,魏延扬长而去。

    须臾,魏延来到营外,此时,诸葛亮正耐心等候。

    二人见面,诸葛亮并未破口大骂,他知道疑‘惑’道:“魏将军这是要干什么?”

    魏延拱手行了一礼,道:“投奔朝廷,为天子效力”。

    诸葛亮找不到反驳之词,只得说道:“天子尚幼,难辨是非,只怕为天子效力是假,为李贤效力是真!”

    魏延不动神‘色’,道:“军师此言差矣,曹丕掘开黄河,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是李贤李大将军悲天悯人,开仓赈灾,否则的话兖州之地尽成沼泽”。

    “这与你何干?”

    “末将觉得,天下虽大,却已经没了我们的立足之地,与其亡命天涯,倒不如降了李贤”

    诸葛亮叹了口气,“这就是你的想法吗?”

    魏延微微颌首,“不错”。

    诸葛亮提高嗓‘门’,“儿郎们,你们都觉得我们已经败了,毫无胜机了吗?”

    无人应答。

    难言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只是仰天大笑,道:“错了,你们都错了,你们以为关羽、李严他们去了哪里?告诉你们,他们去设伏了,这时候,说不定青州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三千伏兵,足以应对万余追兵,此番,关羽必胜!”

    一众军卒窃窃‘私’语,他们之所以跟随魏延,就是因为前路渺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这时候诸葛亮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军卒心中又起了‘波’澜。

    魏延又急又躁,他好不容才说服绝大多数军卒,若是因为诸葛亮所言,这帮军卒又改弦易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旦事情败‘露’,首尾两端的军卒一般不会受到处罚,可是,首恶却在劫难逃。

    早就将魏延视作眼中钉的关羽绝不会放过这一次攻讦的机会。

    怎么办?

    军心浮动。

    比智谋,魏延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比嘴皮子,诸葛亮也占据上风。

    魏延唯一的长处就是他比诸葛亮能打,可是,诸葛亮是文臣,他是武将,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若是魏延邀斗诸葛亮,只会为人耻笑。

    四周,军卒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刘备败亡过后,刘氏军马连遭‘波’折。

    如今,五溪蛮军已成过去,万余人马连五溪蛮地都待不下去了,只能落荒而逃,跟着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前途可言?

    然而,就在众人绝望的时候,诸葛亮又给人以希望。

    到底该如何选择?

    是跟随诸葛亮继续追随刘氏,辗转迁徙,还是跟着魏延,反戈一击,投奔荆州军?

    千钧一发之际,魏延想到了关窍,他朗声大喝:“兄弟们,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你们念及旧情,不愿与往日同僚拔刀相向,是不是?”

    众人纷纷称是。

    魏延又道:“我魏延在此允诺,只要诸葛军师放我们离开,不做阻拦,我可以保证,绝不会向昔日同伴拔刀”。

    有人嗤之以鼻,“魏将军,你是在说笑吧,到了张绣军中,你还敢扛令不遵吗?”

    魏延重重颌首,“李贤李大将军麾下降将极多,可我从未听说过李大将军强迫他们反戈旧主,他们可以,为何我们不能?”

    魏延所言切中要害,军卒们跟着诸葛亮东躲**,补给不足,其实早已经腻了,只是畏惧荆州的大军方才聚而不散。

    倘若李贤传令天下:离开‘乱’军之人,皆既往不咎,说不定诸葛亮手下早已经没了可用之人。

    “魏将军,如果你真的说话算话,我愿跟你”

    “我也信你一次!”

    “也罢,这荒山野岭的,终日奔‘波’,何时是个尽头,也罢,我也降了荆州”

    ……

    电光火石间,魏延身后的人马便多出一倍。

    诸葛亮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军心已经动摇到了这种程度。

    这时候,就算关羽大胜的消息传来,想必魏延身后的人马也会执意离开。

    这可如何是好?

    放他们离开?还是火并一场?

    诸葛亮陷入犹豫之中。

    魏延这时候咄咄‘逼’人,他笑着说道:“诸葛军师,适才所言你应该听到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只要你们不做阻拦,我可以保证,绝不与你们刀兵相向,可好?”

第754章 魏延的建议() 
寒风凛冽,诸葛亮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放任魏延离去?

    开什么玩笑,此时中军足有三千军士,如果因为魏延的缘故任由军士离开,诸葛亮起码要折损两千名军卒。

    此风断不可涨,否则的话一旦军卒有样学样,跟随诸葛亮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马定会大幅折损。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兵马才是最要紧的财产,诸葛亮念头千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魏延离开。

    只是,军中大将都随着关羽设伏去了,此时,留在营中的人马多是廖化这种有伤在身的军将,指望他们击败魏延,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何行事?

    诸葛亮略一琢磨便有了想法:“魏延,你想离开,可以,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自己离开,我可以在此保证,绝不派人追杀”。

    魏延笑着摇头:“第二选择呢?”

    “你可以带着他们离开,但是,你们必须交出盔甲、武器,白身离开,否则的话,纵使战至一兵一卒,我也不会放你离去”

    魏延心中一跳,道:“军师,何必如此呢?”

    “山中军械补给困难,你们投奔李贤也好,卸甲归田也罢,甲胄、武器对你们而言可有可无,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同了,一身甲胄,说不定可以置换几头牛羊,这要是让你们带走了,剩下的人马吃什么,喝什么?”

    诸葛亮所言,征得留守军卒的大为赞同,“想离开可以,脱下盔甲,交出武器,否则免谈!”

    魏延绝不会交出武器,任人宰割,如果真像诸葛亮所言,大军交出武器,日后即便得到李贤收留,也会为人耻笑。

    魏延可不傻!

    “军师,如此以来,我们便手底下见真章吧,儿郎们,愿意随我搏一场大富贵的,杀!”

    说罢,魏延打马直取廖化。

    廖化破口大骂,“贼子好胆!”

    魏延不屑一顾,“杀!”

    主将发威,魏延心腹当即紧随其后,接着便是蠢蠢欲动的离去之人。

    诸葛亮空有满腹经纶,却手无缚鸡之力,这时候只能避到一边。

    “铿铿铿”,电光火石间,魏延便与廖化交手了几十个回合。

    廖化毕竟身上有伤,魏延大占上风,“去!你不是我的对手!”

    话音刚落,魏延一击便将廖化抽落下马。

    魏延目视诸葛亮,道:“军师,你虽不仁,我却不能不义,兄弟们,咱们走!”

    说罢,魏延杀透敌阵,带领军卒呼啸而去。

    廖化都败了,魏延手下再无一合之众。

    诸葛亮浑身颤抖,待到魏延远处之际,他喷出一口血雾。

    若是关羽关云长在此,魏延何至于如此猖狂?

    离开中军之后,魏延小心查探了一番,确认身后确无追兵,这时候他才放下心来。

    一番清点,跟随魏延离开的人马足有一千六百人,也就是说,如今,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人马!

    就算关羽大获全胜,刘氏残军也不过五千人左右。

    魏延的离开,给了联军最后一击。

    若无外力相助,诸葛亮再想东山再起,显然困难至极。

    之前的半个多月,刘氏军卒一直过的不甚如意,无论是吃食还是衣物,都堪堪果腹保暖,根本算不上充裕。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如果统帅不是诸葛亮、关羽,兵卒们早已经逃走了,他们留下来,他们苦苦忍受,只因为他们相信关羽、诸葛亮能为他们带来胜利。

    如今,诸葛亮失策了,中军大乱,魏延的离开使得军心浮动,而关羽呢?

    三路伏兵尽出,看上去攻势凌厉,可是,时间一久,青州军的韧性便显现出来。

    胡车儿大呼酣战,他虽然不是关羽的对手,可是,四周的青州军却完全占尽了上风。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长白兮,灭贼寇。与子征战兮,歌无畏”,一曲流传数百年的战歌苍凉而古朴,回荡在无尽的山谷中,给奋战中的青州军带来了无穷尽的力量。

    张绣将追剿残敌的任务交给了胡车儿、沙摩柯,却没想到他们遇到了伏击。

    当张绣惊闻战报,派出兵马援助的时候,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

    关羽、关兴、李严三人所向披靡,在将领层面上,他们无人能敌。

    然而,刘氏军马却不是青州军的对手。

    关羽一刀劈腿来犯之敌,眯缝着双眸,阴沉地说道:“儿郎们,打起精神,让荆州军瞧瞧我们的厉害。”

    “万胜!”

    “万胜!”

    军卒强打起精神,高呼万胜。

    腹腔中的心脏“嘭嘭嘭”有力地跳动着,关羽怒目巡视,他在找寻胡车儿的位置。

    为今之计只有斩杀敌将,否则的话,战事不可挽回。

    就在关羽发现的目标的时候,身后一名军卒狂奔而来,“将军,大事不妙,魏延领着人马杀过来了”。

    关羽皱起眉头,“魏延?他不是在中军吗?为何至此?”

    “将军,魏延反了”

    关羽大怒,“啊呀呀,贼子可恨,我誓要取他性命!”

    “杀!”

    恰在关羽咬牙发狠的时候,从大山伸出陡然传出一阵杀贼的呐喊声。

    刘氏军马腹背受敌,一下子阵脚大乱。

    关羽虽然第一时间挡住了魏延,然而,彻底缓过神来的青州军却趁势掩杀,彻底扰乱了刘军的阵脚。

    军心一乱,胡车儿的主力便得寸进尺,彻底压住了刘军的风头。

    关羽再也顾不得魏延,他竭力维持住阵脚,然而,惊惶失措的部众却完全丧失了战心。

    万人敌也有力竭之时,厮杀到现在,关羽已经有些乏了,只是战事不利,他无法休整,只能咬牙硬撑。

    青州军狰狞的面目若隐若现,关羽早已经纵马厮杀了一阵子,然而,在潮水般袭来的军卒冲击下,刘军的惨败就在眼前。

    “关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带着兄弟们撤吧!”

    不知何时,李严披散着头发,来到了关羽跟前。

    “撤?往那里扯?来时三千人,去时几人归?我关羽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接连败给了张绣两次,关羽败的一次比一次要惨。

    想当初,坐拥数万兵马在手,他关羽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呢?数万部众分崩离析,便是埋伏下来都不是胡车儿的对手。

    胡车儿是谁?只不过是张绣座下一员裨将而已!

    关羽心灰意冷,了无生意。

    李严心叫不好,他果断出手,阻止了关羽自裁的动作。

    巨大的打击下,闻名天下的关羽关云长竟然想自刎以谢天下!

    “为什么要拦着我?”关羽大声咆哮。

    李严这时候大声呵斥:“死只是弱者的行径,不是大丈夫所为,若是你还想寻死,这一次,我不会再拦你!”

    关兴这时候拍马上前,他惊呼道:“父亲!”

    关羽叹了口气,目光犹豫起来。

    “父亲,少主还要你看顾呀!”

    提起刘阿斗,关羽终于打起精神,“撤!记住今日,他日我必有所赐!”

    魏延无心阻拦,关羽一行很快便离开了。

    魏延一行是敌是友?

    敌情不明,胡车儿没敢下令追击。

    这时候,魏延打马上前,自报家门,“我是义阳魏延,听闻朝廷大军开赴至此,特来投靠,不知前方是哪位将军在此?”

    胡车儿浑身鲜血淋漓,他却不以为意,“我是荆州牧张绣帐下胡车儿,魏延,我且问你,你在诸葛亮军中担任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