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公,罪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主公,如果我猜的没错,李贤肯定在整军备战,说不定其援军已经到了路上”

    “哼,他不来便罢,他若来,这一次,我定让他有来无回!”

    袁绍战意高昂,青州军同样跃跃欲试。

    在李贤麾下,鲜有军卒畏战、怯战的例子。

    丰厚的战功犒赏,意味着军卒悍不畏死,奋勇争先。

    数年来,青州军迥异于别人的福利待遇完全免除了军卒的后顾之忧。

    此番,天子刘协恪守承诺,御驾亲征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先锋军耳中。

    太史慈特意召集全军,宣布了天子即将抵达的消息。

    “诸位,天子北上,御驾亲征,不日将至青州”

    “大汉万胜!”

    军卒战意高昂,他们高举武器,整齐划一地呼喊起来。

    令行禁止,这就是强军风范。

    太史慈很是满意,他笑道:“再过几日,冀州大军就到了,儿郎们,务必打起精神,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否则的话,背嵬军、背矛士一到,再想立功受赏,机会可就凭白少了一半呀reads;!”

    “杀,杀,杀!”

    先锋军将士恨不得现在就与冀州军厮杀一阵。

    袁绍虽强,可对于青州军而言,并非不可战胜。

    试想,连泽幕城这样一座城池青州军都攻了下来,还有什么是青州军做不到的?

    泽幕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城中粮秣充足,太史慈便动员城中百姓,与麾下军卒一道修缮城墙,挖掘护城河。

    与之前的工事相比,如今的泽幕城长出了锋利的牙齿。

    青州骑军不在城中,他们跟随赵云的脚步,将冀州的游骑斩杀的干干净净。

    一连三日,冀州都没能得到泽幕城的消息。

    泽幕城一丢,袁绍帐下谋士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沮授主张冀州军绕道他处,直攻青州,围魏救赵,审配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大肆渲染泽幕城的地理优势,告诫袁绍,不取泽幕,后路不宁。

    袁绍再三思量,还是无法将泽幕弃之不顾。

    太史慈抢占泽幕,这是一种挑衅,如果袁军避往他处,对袁绍而言是一件颜面无光的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十万大军,若是连小小的泽幕城都拿不下,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泽幕城,必须攻下。

    有了决断之后,第四日,冀州大军出现了。

    在袁绍的再三催促下,先锋将张统领万余兵马先行一步,兵锋直指泽幕城。

    此次南下,袁绍以颜良为中军将,鞠义为后军将,统领兵马八万,对外诈称二十万reads;。

    冀州军声势浩大,摆出一副神当杀神,佛挡杀佛的模样。

    青州骑军并未归返泽幕城,赵云及时派人示警之后便盯上了冀州军的粮道。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冀州军跋涉而来,数万大军对于粮秣的需求是一个天文数字。

    硬碰硬,也许青州军可以讨得几分便宜,可是,与取得的战果相比,代价太为昂贵了。

    因而,赵云选择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作战方式:伺机破坏冀州军的粮道!

    粮道,历来为兵家看护的要点。

    张也好,颜良也罢,都是军中宿将,他们对粮道看护的很是严密。

    不过,再严密的防护措施也得由人来实施。

    只要有人,这就意味着可能有疏漏。

    正所谓,百密一疏。

    大军一路疾行,谁也不敢保证每时每刻都是一副滴水不漏的态势。

    青州骑军接连盯了三日,终于窥得一个破绽:运粮的木车由骡马驮运,正值酷暑,每到午时,骡马必须饮用河水休息一番,否则的话,多半会因为中暑染疾。

    骡马饮水之际,运粮的队伍只能停下来。

    这时候,护粮的两千人一分为二,一部休整,一部戒备。

    从邺城到泽幕城外三十里,这支运粮队伍一直平安无事。

    时间一久,队伍难免会麻痹大意,

    没有人意识到,赵云的青州骑军已经盯了近百里,伺机以待。

    冀州游骑伤亡殆尽之后,袁绍麾下人马对于情报信息的了解很是浅陋,他们甚至搞不清楚青州骑军的动向,这就给了赵云可乘之机

第547章 袭击() 
c_t;先期抵达泽幕的冀州军足有一万人,大将张为军中宿将。【】

    泽幕城方圆六里,守军极多。

    围三阙一只是尽人事而已,在大军主力抵达之前,张并不打算攻城。

    不过,作为先锋,粮秣需要准备,攻城器械也需要打造。

    泽幕失守之后,大军的粮秣要从一百里之外运送过来。

    虽说,冀州主力正往南而来,可是,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

    因而,为防节外生枝,张特意增派了两千人的护粮军。

    常理而言,两千兵马足够应对突发状况了。

    可是,世事难料。

    这一日,辎重营行了百余里路,眼看着就要抵达泽幕城了,随扈的护粮军卒难免有些松懈。

    正午,牲畜多在河边饮水。

    劳累了三个时辰的军卒吃着干粮,努力补充体力。

    四下里,间或有巡弋的军卒,在更远的地方,八名哨探正在轮值。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牲畜惬意地打了个响鼻,便是休息的军卒都觉得困意上涌,忍不住在树下打起了瞌睡。

    “都他娘的起来,别睡了,再有二十里就到泽幕城了,交了粮秣,完成了差事,你们想睡到什么时候都没人管!”

    军校骂骂咧咧地,不停地挥舞着响鞭。

    “啪啪”,清脆的响声骇人心跳。

    这鞭子若是抽上一记,绝对可以皮开肉绽!

    军卒们怕极了鞭子,“莫打,莫打”。

    “快快起来赶路,谁再耽搁时间,别怪我手下无情”

    “啊,赶紧起来”

    “再嗦,老子的鞭子可不认人!”

    在军校的胁迫下,冀州军睡眼朦胧,他们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子,巴不得再睡上一阵。'。超多好看小说'

    忽而,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目标正是大喊大叫的军校。

    擒贼先擒王!

    军校一个激灵懒驴打滚,他再也顾不得保持风范,这时候,命最重要。

    “噗”,箭矢从军校的额头呼啸而过。

    军校逃过一劫,可是,他身旁的同伴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噗噗噗”,电光火石,又是三箭射来。

    冀州军压根无从防备,这一个回合便损失惨重。

    “快,快躲起来!”

    军校大呼小叫,不少人纷纷躲到了粮车后头。

    高大的粮车成了最佳掩体。

    两千名冀州军完全乱了编制。

    河边,正在引水的牲畜们六神无主,不知藏身何处。

    人嘶马鸣,没有人停下来。

    停下来,意味着等候死亡。

    是谁?

    是谁在突放冷箭?

    “轰隆隆”,巨大的马蹄声席卷而来。

    冀州军蓦然回首,“是青州骑军!”

    青州骑军已经成为冀州军的噩梦reads;。

    这时候,大队骑军陡然出现,意味着护粮队已经陷入绝境。

    大车大车的粮秣正在营地,牲畜们多数在河岸,它们惊恐不已,不安地吼叫着。

    “嗖嗖嗖”,冷箭接踵而至。

    冀州军心中浮出这么一个疑问:“外头轮值的哨探呢?两千名青州铁骑,己方人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快快列阵”

    “以粮车为屏障,大家只要据车而守,骑军再多也无济于事“

    军校的再三呼喊,并没有留住太多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此处已成险地,谁再留下,就意味着有可能面对死亡。

    在骑军近前之际,不少冀州军落荒而逃。

    趁着骑军的目标不是自己,逃得越远越好!

    若是耽搁太久,等到骑军解决了战斗,那时候再想逃窜可就难了。

    战马疾驰而来,几百步的距离转瞬及至。

    百步之内,已经有冀州弯弓搭箭,准备适时反击

    然而,不等冀州弓箭开弓,一根根黝黑锃亮的短矛呼啸而来。

    “噗噗噗!”

    竹签串肉一般,短矛将冀州军卒捅了个透心凉,死的不能再死。

    “杀,杀,杀!”

    青州军大声聒噪,他们以杀敌为第一要务,至于抢夺战利品,他们压根没心思。

    六十步、四十步、十步,等了这么久,所有人都像出山的猛虎一般。

    “铿reads;!”

    短兵交接,千余斤的战马狂奔而至。

    “砰砰砰”,战马顺势前冲,所携的力气常人难及。

    长枪兵也好,弓箭手也罢,无人能够挡住骑军的冲锋,一时之间,冀州军被冲的七零八落。

    时间太过仓促,冀州军连躲避、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否则的话,青州骑军决不可能轻易成事!

    粮队足有百余辆大车,可是领队的冀州军校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群龙无首。

    “快快禀报,就说粮队遇袭,军校已然战死”

    “喏!”

    无组织无纪律,冀州军没了统领之后,各自为战,压根没能形成有效的反击。

    两千对两千,单从数量上看,护粮军丝毫不落下风。

    只可惜,青州军有心算无心,完全杀了冀州军一个措手不及“

    每时每刻都有冀州军战死、投降,逃窜。

    赵云打马如飞,杀死一名又一名敌卒。

    “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接连不断的呼喊声层出不穷。

    一开始,冀州军将信将疑,不敢轻易相信,可是,等到后来,真的有军卒免逃一死之后,所有人都大喜过望。

    早就听说青州军颇为仁义,如此看来,毫无虚假。

    于是,更多的冀州军缴械投降。

    六十里外,袁绍正在喝水。

    忽而,有军卒急报:“使君,粮队遇袭”。

    “什么?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我粮队的主意?如何,战况如何?贼人可曾抓住了?”

    “是赵云的青州骑军”

    “该死的,又是赵云”

    “战况如何?”

    “青州军大获全胜,我方已然败了”

    “粮秣呢?”

    “尽数为青州所掳”

    “哎呀呀,该死,真是该死,张在干什么?”

    “张将军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小小的泽幕城,也需要攻城器械?”

    “使君,太史慈夺城之后,对城墙进行了加高修缮,又对护城河进行了拓宽,如今的泽幕城,早已经不是昔日的泽幕城了”

    袁绍勃然大怒:“少他娘贫嘴,泽幕城难道还能比邺城难攻?”

    “将军息怒,是小人失言了”

    袁绍怒意上涌,忽而有军卒来报:“使君,张将军来报”。

    “可是张?”

    “不错,正是张张将军”

    “来得好,我正要派人去寻他,速速让信使进来,我倒要听听他想说什么”

    “使君稍安勿躁”

    须臾,信使进入大帐。

    袁绍很不耐烦,道:“丢了粮秣,张有何说法?”

    “张将军愿意戴罪立功”

    “喔?如何戴罪立功?”

    “青州骑军一击得手,定会故技重施,那时候,我方便有可乘之机!”

第548章 入城休整() 
c_t;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军帐外头,战马早已经躲到了树荫下。()

    在一览无余的冀州平原上,战马是袁绍麾下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世人只知袁绍麾下有两支精锐:大戟士、先登营,却不知道冀州骑军同样不凡。

    北逼乌桓,围剿公孙瓒,冀州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冀州步卒强悍无匹,可是,如果没有骑军的配合,他们在平原上只会举步维艰。

    单独的步军亦或者骑军难以成事,唯有步骑合一才是王道。

    此番,袁绍大举南下,本想让骑军先行,谁曾想,辽东公孙度蠢蠢欲动,数千骑军不敢轻举妄动。

    谋划中的骑军大队,到头来只有千余人随扈。

    这千余骑军以守护袁绍为第一职责,哨探侦查此类工作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

    没有大队人马做依仗,寥寥数骑压根难以成事,正因为如此,泽幕城沦陷之后,赵云才能屡次抢占先机。

    两千石粮秣呀,白白便宜了青州军。

    其实,直到现在袁绍也想不明白,两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护卫,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粮草被劫倒是其次,真正让袁绍觉得颜面无光的却是自家兵马的表现。

    张可是有近万精锐,怎么能让青州军全身而退?

    一帮酒囊饭袋!

    若非张灵醒,及时派人通禀,袁绍一定会严厉苛责。

    现在,听到张的计策,袁绍忍不住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太史慈抢先动手,棋高一着,着实打乱了冀州军的节奏。

    泽幕城沦陷,粮队被劫,俱是青州军占据上风,其中,赵云的青州骑军居功甚伟。'棉花糖。'

    如果能够将赵云所领骑军一网打尽,袁绍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青州军会上当吗?

    假意运粮,实际设下圈套,听上去可行性极大,可是,一旦消息泄漏,再想对付青州骑军可就难上加难了reads;。

    思来想去,袁绍难下决断,只得在嘴里道:“正南、子远,你们意下如何?”

    审配跃跃欲试,“主公,可以一试”。

    许攸也微微颌首,道:“机会难得,趁着青州军没有防备,成事的可能性极大”。

    袁绍松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便试他一试!”

    “使君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早些将骑军调来才是正经事”

    袁绍不置可否。

    泽幕城外,青州骑军押运着数百辆车马缓缓而来。

    早有军卒查探清楚,向张征询意见。

    张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有了决断,他便会依计行事,不会节外生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