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上真的没有想过要杀了侄儿?”有了三分酒气壮胆,和对朱四最初的一些了解,朱慈焕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率直,朱四擦了擦手反问道:“朕为什么要杀你?”“因为侄儿也许是圣上皇权的一个威胁呀。”“哈哈,事情未发生之前,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朕的潜在威胁,那么要不要把这些威胁都杀掉呢?每一位皇帝都自称天子,都自诩奉天承运。可真正能不能坐稳皇帝位,看的不是天,而是黎民百姓的口碑。被黎民百姓恨之入骨的人,就算是玉皇大帝,也一样会被推翻;被老百姓恨上一半儿的皇帝就会被冠以昏君之名;你觉得朕如今还会怕你一个小毛孩子吗?就算是多尔衮,如今也只能害怕朕,而不是朕该去怕他。你想多了,朕知道你能走到今天也很不容易,但是越不容易的生活,就越要学会信任。”

    朱慈焕则反驳道:“在小侄的心里,已经很难建立起对人的信任了,在我的记忆力,生活二字也只是生下来,并且活下去。李自成寇京那年小侄十二岁,因此并不能理解偌大的一个王朝怎么说完就完了呢?那一天,父皇叫来我们,让我们换好平民服装逃命去,还叫我们不要忘了为父报仇重振大明。可是京城已经被包围,我们根本逃不出去,最终被太监栗宗周、王之俊将我们献给了闯贼。本以为这下便会死在闯贼的手里,可闯贼说我们没有罪,不久后便带我们去了山海关。我知道,李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罪而不杀我们,他是想挟持着我们去招降吴三桂。”

    朱四问道:“如果真如你所说,李闯没杀你们只是因为需要利用你们招降吴三桂,那么他在山海关兵败之后为什么没把你们杀掉?那时你们的存在,对于招降吴三桂已经没有作用了。”朱慈焕道:“他是来不及杀掉我们,只顾着逃跑了。”高必正想要替闯王反驳,却急吼吼的说不出什么道理。朱四挥手示意高必正不要动气,道:“必正不要急,此事自有公论,况且咱们是一家人,谁有道理都不妨拿出来讲,朕不会偏袒皇家,你也不要强辩。”

    高必正索性将一大根鹿骨头扔进了火堆,哼声道:“哼!反正我姐丈已经死了,我老高也做了大明的忠臣。可我觉得刚刚他的话就是没道理嘛,可要让我说为啥没道理,我也不会说。当时我在关中,并未随闯王去山海关,不知道这件事情,也不清楚最后大顺军为什么会兵败。可我老高却知道,居庸关守将投降后,闯王本无意立刻攻占京城,只要求你们封他个西王就得了。闯王还说如果被封为西王以后,将会联合明军出关一起杀鞑子,可你们偏偏连一个空头的王位都不肯给。本来可以将坏事儿变成好事儿的,如果一个西王的名头能够换来内部和平,然后一致对外,要是我老高肯定会干的。谁知道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成天竟想着些什么?难道这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吗?”

    高必正一生气,连朱四也拐带进去了,朱四用一根木棍儿将高必正扔进火堆里的骨头挑出来说道:“朕对这种尸骨发焦的气味一直很反感,你高必正以为自己的逻辑很有道理。以李闯的个性,他如果真的受封西王,必然也会信守承诺出关杀鞑子。可问题在于历朝历代之中,只有开国三百年的大明是从不向任何敌人妥协的。就算是当年也先裹挟着英宗皇帝攻打北京城,用刀逼迫着英宗站在城下招降,守军也照样向自己的皇帝开炮!就算是建虏的实力已经强大到无法击败,大明也从未低头。说来还真的只有面对起义军时,曾放过你们数次,期望起义军可以在被遣散后能够安守本分。可若是别人的城下之盟,断不能够,就算是朕,也不能够!漫说封李闯一个西王他便可以出关杀鞑子,就算他可以为大明征服整个世界,只要是城下之盟,大明世世代代的帝王都绝不会接受!”

    (本章完)

第572章 生下来活下去(3)() 
高必正一向都很心服朱四的话,可对于朱四的这番话还是非常的不能理解,他缓和了语气轻声问道:“万岁爷,您说这是为什么呀?”朱四仰望天空,缓缓说道:“为什么?这天下大事,真理不会永远只站在一方,一个王朝也不可能永远只做对的事情,江山社稷更不可能千秋万代的传下去。任何一个朝代终究都会有灭亡的那一天,但是我们的王朝,我们的大明,留给后人的必将是永不低头,逢敌必战的血性,这种精神才是我大明永远的国魂!”

    在场的所有人都默然无语,只看着烈火在干柴上烧得噼啪作响,大明的国号‘明’字,代表着日月之光,是最炙热久远的光芒与灵气的结合体,哪怕燃烧的是自己,大明人也将在烈火中狂舞!

    许久后,还是朱四最先开口,他又对朱慈焕说道:“刚刚必正说你误解了李闯,却没说出理由,这个理由朕来替他说。答案很简单,李闯在败退时还没忘了杀掉吴三桂的全家满门,而你们还依然活着,你还有什么理由认为李闯没想要放过你们?如果他真的想杀你们兄弟几个,真的就只是一顺手的事儿。”

    朱慈焕道:“如此看来,我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朱四朗声道:“有一句话,出自一首诗中,叫做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朕很喜欢,便在此送给诸位了,‘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谁也没听过这首诗,连钱谦益和柳如是也都抚掌叫好,朱四却也还存些人品,没有冒充自己是作者。可没有料到的是,朱四吟诵的这首诗居然让朱慈焕泣不成声,大家都用莫名的眼光看着他,朱慈焕哽咽道:“渡尽劫波兄弟在,可我的兄弟都已去了天国。”朱四想骂他添乱,本来自己说的是起义军与大明之间,朱慈焕却非要选择性的听这句话。一直未说话的马进忠凑到朱四耳边道:“万岁爷,甭理他,我说句话您别生气,他们这一家子都是这样儿,用您常说的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偏执。”

    朱四想想也确实如此,便也不去怪朱慈焕搅合了自己的努力。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竞相绽放着光芒。虽然那些光芒有明有暗,但是偌大的一个星空,真的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想耀眼而去遮挡别人。世界很大,也会很精彩,偶尔也会有落寞,篝火旁的人们寂静着,因为那个要倾诉的人的故事很长、很苦。人们像是在倾听,而朱慈焕则更像是旁若无人的在自说自话道:“闯军败退后,我和两个哥哥落到了吴三桂的手里,吴三桂大概也以为鞑子真的是来吊民伐罪的吧,最初还跟我们说要复国,可后来又说不行了,鞑子不让我们复国,他也不想杀我们,便把我和两位兄长拆散了,分别派人护送着逃走。太子从天津海路来到了江南,二哥大概是又回到了京城他的外公周奎家里。二哥的去向只是我的猜测,因为听说后来鞑子在周奎家里抓到了一位太子,也就是尽人皆知的北太子。而被弘光帝害死的南太子,据说每条腿都有两条小腿骨,这也是太子区别于所有人的特征。而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并不多。”

    “而我呢,跟随着吴三桂派给我的一个毛姓将军一路逃到了河南,在那里做了一年的农民。结果清兵打过来后,很快便开始以清剿流贼的名义抓捕大明遗民,那个姓毛的将军都没告诉我他的真名叫什么,就扔下我跑掉了。于是我又开始躲躲藏藏,过着滇沛流的生活,从小锦衣玉食的一个人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不会任何的谋生手段。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那个时候我便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要干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被起义军和鞑子兵抓来抓去的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不如死了的好,可是当我尝试过几次自杀以后,发现我根本没有死的勇气。但我却有勇气活下来,我要活给这个世界看,要让那些折磨我,想我死的人看到我生活的精彩!”

    朱慈焕越说越激动,泪水夺眶而出,在篝火前扑簌簌的闪着,像是天上的星星落下。多年压抑在心头的愤懑让他将指甲深深抠口入了手掌,指关节都变得发白,他说每一句话,都咬紧着牙关。“可是我心里虽然这样想,现实中的世界却没有留给我任何的余地。我乞讨,我楚楚可怜,可是谁又会在乎我?无论是想杀我的,还是想帮我的,都不会可怜我。想杀我的人更希望得到我的尸体,想帮我的人也只不过等到我死后才会帮我风光大葬。而那种葬礼,祭奠的又怎么会是我呢?也许就连哭丧都是在做给活人看的吧!于是我便想要出家,我要去凤阳寻找太祖爷曾经剃度的寺庙去出家,我想到大明的龙兴之地寻找回祖上的荣光。可当我到了那里以后,我发现这又是一种天真的幻想。因为我已经把一切机会都错过了,大明也只可能有一个太祖爷。再后来,鲁王的探子找到了我,又带我来到了这里。而当我发现大明又再一次重新强大起来以后,我还需要什么?谁又能比永历大帝做得更好?大明只有一位太祖爷,也只有一位永历大帝,您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让我不想反抗的人,因为您的斗争就是我的精彩,是我们整个朱明皇家的荣光!”

    朱四笑道:“朕又不会将你怎么样,所以你根本无需反抗。大明是朕的大明,也是朱家的大明,更是天下百姓的大明。只要是真心爱着大明、保卫过大明的人,朕绝不会错杀;可要是大明的敌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本章完)

第573章 生下来活下去(4)() 
所有人都因为朱四看似平淡的一句话而被震慑住了,钱谦益更是感到后怕,试想刚刚如果自己没有先朱慈焕一步把事情交代清楚,如今便要被这个小子给卖了。

    马进忠忽然不顾众人的疑惑,明晃晃的贴近朱四耳边轻声说:“万岁爷,您当真要放了他,这小子看似怯懦,实则却是一个心狠手辣,不念旧情的人。钱谦益苦苦帮他,他却在出卖钱谦益的时候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最可恨的是他的话还会让人感到同情,让人觉得他即使出卖了别人也有他的道理!臣认为这样的人,留不得。”

    马进忠简直就是拼了,虽然四周人绝对听不到他在跟朱四说什么,但是谁都知道是朱慈焕刚刚一通长篇大论,而此前的马进忠却一直都在城楼上观风景。他又如此迅疾的凑到朱四耳边说悄悄话,那么这位大明第一智将说过的话,里边肯定会有一把刀。

    朱四当然明白马进忠的用意,什么是第一智将,那一定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怎么会轻易在众目睽睽之下敦促朱四杀人呢?首先他这是在表明立场,他深知朱四虽然看着面善,却绝对不是什么活菩萨。在政治斗争面前,一旦站错了队,甭管朱四和他的关系多么亲密,刀子也一定会落下来。他根本不重视朱慈焕是怎么个死法,就算被他马进忠当众亲手杀掉他也会毫无顾忌。凭他的智慧也肯定猜得出朱四不会就这样把人杀掉。可保不齐这小子一旦活下来后会干些什么,如果那时是一场血雨腥风,那么在这些对他来说毫无价值的潜在对手面前,还是第一时间摆明态度最为稳妥。如此一来,朱四不管动不动手,自己都是最安全的。

    聪明人和聪明人之间,根本无需太多言语,朱四也当然会理解马进忠的,虽说马进忠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可毕竟有句俗话叫做伴君如伴虎。既然朱四自己就是那只老虎,当然不会在意马进忠这只老狐狸怎么表演。更何况这只老狐狸还是他的好朋友、好帮手,一丘之貉。于是朱四也侧头对马进忠说道:“这个人必须先留下来,邓凯会在他身边派些得力的人手的,如果他真的欲壑难填,肯定会有他死的时候,如果他想做乖宝宝,那么朕就会是他的好叔叔。”马进忠不再说话了,这是他已知的答案,只要他的忠心能为自己和战友换来一个美满结局。他们这些人用九死一生换回来的强大王朝能够风平浪静,朱四想怎么折腾都随他的便。

    可要想把姿态做足,光说悄悄话不行,朱慈焕的话看似在痛诉革命家史,却已经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也把同宗的鲁王朱以海还有大恩人钱谦益都出卖了个遍。可朱慈焕出卖的方式非常高明,连朱四也只能口头表示赞许,心里却琢磨道:到底是皇宫里长大的凤子龙孙,还说什么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坑起人来却完全站住了正义的制高点,人家是为了我这个皇帝,为了大明的太平兴盛才出卖亲人和恩人的,所以呀,恩,这一定得赏啊!

    “朕的好侄儿,果然通晓大义,心地纯善啊。既然你想要活得精彩,朕身为你的皇叔,又怎会不令你如愿呢?从今日起,朱慈焕恢复永王的封号,在南京城开府建衙。朕赐你丹书铁券,你的爵位将世袭罔替,也希望你能够好生做一个太平贤王,为朕的那位可怜的皇兄开枝散叶,后祠永远不绝。朕这么做,也应该可以对得起大行皇帝,朕的皇兄了。他身死社稷,朕保住他的后人,日后的青史定会好好记载这一桩美谈的。”

    朱慈焕连忙叩谢答礼,朱四让他平身,起身的朱慈焕眼神又忧郁了起来,朱四忙问道:“皇侄这是怎么了,你还需要什么尽可详细说来,朕都会尽力满足你的。”朱慈焕却摇头道:“能活下去已经是奢望了,侄儿还敢有什么妄想。侄儿只是遗憾此时正在写的一个话本儿怕是没法完成了。”

    朱四顿觉好笑道:“嗨,一个话本儿怎么会写不完呢?日后回到了南京,你不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在这上面吗?更何况你还可以找钱牧斋来帮你润色一番的啊。”朱慈焕微笑道:“侄儿的这个话本儿本来是一部悲剧,写得大概是侄儿自己平生所遭受的痛苦经历,家庭亲人由欢聚再到离散,感叹的是命运多舛。可如今侄儿又重新找到了亲人,圣上又能让侄儿回到昔日安逸的幸福生活中去,这本书,侄儿怕是再也难写了。”

    (本章完)

第574章 生下来活下去(5)() 
朱四心道:“好一张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