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厮还提被窝里放屁的事儿!”掌声还未消退,朱四的姿势保持不变,并对马进忠能为他出头报以眼神上的鼓励。

    (本章完)

第569章 可见到活的了(4)() 
朱慈焕在暗暗佩服朱四的诗才,钱谦益已是老泪纵横地道:“想我钱谦益遭人唾骂这许多年,今日终于有陛下为臣正名啦!”朱四吟诗的时候,他跪在地上还没起来呢,这下更是对朱四再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呀。口中连连称谢,说一定要将此诗供奉在祠堂,留给祖上和身后的一代又一代去瞻仰膜拜。

    当年刘邦一统天下以后,先是只给同自己最亲近的人封官进爵,以致群臣颇为议论纷纷。正当一天,他与张良散步,听到群臣们在议论,便问张良:他们在研究如何谋反。可把刘邦吓了一跳,问道:“朕还没来得及全部给他们封官,他们却因何谋反啊?”张良反问道:“皇上想平息此事吗?”刘邦回答说:“法不责众,当然得平息。”张良又道:“那么皇上最恨的是谁?”刘邦想都没想便道:“雍齿!这个杀才作为朕的同乡,却要帮项羽来打朕,真是太可恶了。”张良道:“那么皇上便封雍齿一个大大的官。群臣见皇上连最恨的人都封了官,自然也就不会忧虑皇上如何封他们了。这样一来,群臣的情绪自会平息。”

    这个典故一般的学人都知道,何况柳如是这般高才。柳如是知道朱四的用意何在,只是她隐约觉得朱四送钱谦益的这首诗,似乎哪里有些问题,却一时间也没琢磨出来。因为朱四的献丑,现场的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高必正重新拎起了被扔掉的鹿腿载歌载舞,那舞姿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毕竟他的身材有点儿安禄山的风格,却不会胡璇,更是完全没有胡人的舞技;邓凯和寇湄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头也不抬的一边吃一边夸高必正跳得优美,其实邓凯都有心拿手里的牛耳尖刀把这个在地上乱蹦的夯货一刀给宰喽;马进忠却看似无意的蹭过去找朱慈焕攀谈起来,其实却是想要套他的话儿;钱谦益的三拜九叩已经不知磕了多少个头啦,表面上千恩万谢,心里却直发狠道:今天要是不说清楚封给老子什么官儿,老子就一直磕下去不起来。

    朱慈焕却并不理睬马进忠,让老马落了个没趣儿,老马只好转身吃烤肉喝小酒儿去了,背后却在骂朱慈焕道:“难怪你们家把江山给丢了,甭管我老马想找你唠什么,好歹老子是鄂国公,你特娘的生死都全凭老子在皇上面前的一句话,却对我如此不理不睬,也忒能装,忒不通人情啦!”

    朱慈焕却没有马进忠想得那么复杂,他一心只在这个谜一般的皇帝,还有皇帝做得那首谜一般的诗上面。“河东河西三十年,用一句俗语暗夸三十岁的河东君柳如是,巧妙。万古江山百岁人,说的是人生与这世界相比不过百年而已。左边有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钟鼎之上,右边是有人书写的诽谤文字,弹劾奏折。半生的功与过,只有天知道。园外杨树园内柳,一点梅花一片心,明里依旧是在夸耀柳如是,实则却是在说只有梅花可证明自己的心。管他草木秋风,终有一天可以证明真情。全诗似乎没有一句话是在为钱谦益鸣不平,实则却以人物和景致把钱谦益大半生的污名用湖水和月亮洗净了。确实构思巧妙,语言平实却又意境悠远。”

    正在有人暗自惊叹的时候,朱四终于觉得折磨够了钱谦益,像是忽然才发现似的回头说道:“哎呀,牧斋怎么还没有平身啊,快快请起,你可是朕的卧龙,朕的刑部左侍郎啊,还有你家的河东夫人,朕也要封她一副诰命。来人啊,把‘厕纸’拿过来,哦不,把册封钱谦益为刑部左侍郎的御旨拿过来。”一句长长的名字被朱四简化成了厕纸,张福禄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御旨,清了清嗓子刚要奉天承运一番,被朱四一把夺过来道:“行啦,朕都已经宣布完了,钱侍郎接旨吧。”说着便把御旨随便递到了钱谦益高高举起的双手之上。

    钱谦益又要谢恩,朱四也没拦着,这个官职对钱谦益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许他还在想,多尔衮也给了他一个侍郎——礼部侍郎,自己却撂挑子跑回来又做了大明的刑部侍郎。可大清已经不大了,算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而大明这边却如日中天。自己这个刑部侍郎坐上三年,就可以升为尚书了,更有可能直接入阁。刑部尚书袁彭年是我东林党的小字辈,我若去了刑部,他这个一把手还不得处处都听我这个二把手的,咱可是东林党的祖宗辈儿啊,万岁爷可真是有心之人,翻遍六部,只有刑部尚书袁彭年的资历最浅。

    他却不知道,朱四给他刑部左侍郎,是早就算好了的。为得就是让这位东林党大佬和半个东林党、半个保皇派的袁彭年掐起来,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而柳如是似乎终于明白朱四那首诗的意思了,完全不是朱慈焕所理解的那样,以朱慈焕的阅历,再经历多少折腾也做不到朱四那样机关算尽。可看到钱谦益若喜若狂的样子,柳如是根本不敢也永远都不会对钱谦益说出她所理解的这首诗的真实意思,只是可怜这位当世第一大儒了,被人骂成了狗,还言之凿凿地要把话本儿放到祠堂上供奉起来,让老祖宗还有世世代代都去学习一番。

    “好一个青年皇帝,难怪他可以屡战屡胜,把里里外外所有敌人都制服。仅仅这一首明褒暗贬的诗,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出来?”柳如是反复揣摩这首诗,内心正翻江倒海:“我河东君三十岁,钱谦益百岁,不是在骂牧斋老牛吃嫩草吗?再有万古江山做比,不是在骂牧斋是个老不死的吗?半生功过半生问,就是要让牧斋自己问问他这半辈子都做过些什么。园外杨树园内柳,一点梅花一片心,看似在写我,实则却是在讽刺牧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美色之中不能自拔。草木秋风舞迷乱,但有湖月鉴真情,看似是在为牧斋鸣不平,实则是在说他自己不会因为牧斋的表演而被迷惑,人家的心跟湖里的月亮一样,明镜儿似的。”

    (本章完)

第570章 生下来活下去(1)() 
柳如是见到朱四写出如此明褒暗讽的诗来送给钱谦益,脸上虽依然保持着如沐春风般的笑容,心下却顿觉凄然。她已能猜得出他这场仕途的结局,只要朱四渡过了这场危机,等待钱谦益的,一定是朱四的各种报复。朱四看这钱柳二人,一个踌躇满志、容光焕发;一个含愁含恨、欲泣欲啼,不觉心中顿生怜悯之意。便问柳如是道:“河东君既已受封了三品诰命,为何却满面愁容啊?”柳如是连忙收回担忧,换做一脸笑意对朱四道:“回陛下,臣女只是想起了曾经过往,再有今日的受封,顿觉无限感慨。”

    朱四因为刚刚那一首诗,柳如是才变了颜色,心下已经猜出七八分了,他又看着钱谦益,也不知是在装傻充愣还是当真没有理解诗中的意思,可既然气已经出了,便想着把该说的话先与钱谦益说透,便道:“钱卿能有今日之回头,证明了你心中还没有忘记故国旧君之恩情。你能自守晚节,以兄之雄才峻望,定可助我大明中兴。今日朕亲来此地,并不是因为兄的文章,也不是因为兄有羽翼东林的能量。朕今日能够来此,也证明了朕也并没有对当初兄台未死国难之事有所介怀,这一切都还是只为了兄能够回头。”

    看着钱谦益低眉顺目、抱手躬身,显得有些紧张的样子,朱四笑了笑又道:“坦白的说,朕非常不喜欢东林党,非常讨厌东林党人的满口仁义道德,却专心于弄权,营建私利,一味排除异己,怯于国战。希望钱卿入朝后能凡事站在大局上考虑,收一收东林党人的心。如果钱卿能总是站在国家和社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将东林党人带入正途,那么朕将让你钱家历代荣宠不绝。”

    朱四的话虽是有告诫的意味,其中却也有保证,就是在告诉钱谦益:虽然现在咱们谈的是一笔买卖,可如若这笔买卖做得漂亮,一样是稳赚不赔的。钱谦益自然指天指地对朱四表了一通忠心,发誓此后要一心为国,舍己为公,朱四也很是称许。

    再看柳如是,紧锁的峨眉终于舒展开来,朱四暗道:“看来这钱柳二人间,却是极有一番真情的。”他又想到十年后当钱谦益老死之时,钱家人侵夺他留给她的家产,而柳如是为了守护他留下的家业,立下血字遗书,戴孝悬梁自尽的故事,心中顿生了许多同情和爱怜之意。钱谦益生时对她百般宠爱,死后却是与原配合葬一墓。而柳如是殉夫后,却只落得孤坟一座。

    朱四心中感叹,不免又生一计,他想要为这个节烈的女子做些什么,便道:“钱卿能有今日之回头,河东君可谓居功至伟呀,所谓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如果钱卿至今依然献媚于建虏,那么鞑子灭国之日,便是钱卿断头之时。”钱谦益也称是道:“陛下所言甚是,臣之所以只去了北京数月便执意弃官逃回,确实大半是因为河东君决意不肯随臣赴京。她留在老家,臣又怎能一心贪恋仕途呢?臣当时一念之差,本想毁了自己的名节,也要保住中华文化。可到了北京,臣才真正明白,我汉家的文化核心便是为了道义可以舍生忘死。而想要保住仁义,必须要有廉耻。臣错了,希望陛下能够给予臣改过自新的机会。”

    见一代伪道学竟然一语点破全书的主旨,泄题了。朱四只有无奈地点头道:“你还好,只是胆子小,外加贪慕虚名,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出卖祖宗的事情。不过再要想卖一卖皇帝宝座,可要想想自己有几个脑袋了。”“这,这。。。。。。”钱谦益手足无措了,朱四竟然连他当初在弘光皇帝登基之前以五十万两银子的价格出卖皇帝宝位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让他异常的惊恐。朱四岔开话题笑呵呵道:“不但朕的位子不能任由你来贩卖,朕要连你日后的爵位也钦定下继承人,虽然朕还没有给你赐爵,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只要你能兑现刚刚所立下的誓言,朕也一定兑现许给你的荣宠。不过你日后的爵位吗,在朕看来,你的子侄辈多有不肖之人,钱卿百年后,你的爵位就由河东君来袭吧。”

    邓凯和寇湄正一起边听边吃,寇湄一听说朱四要把日后赐予钱谦益的爵位让柳如是继承,乐得几乎要跳起来了,邓凯却急忙拽住寇湄的衣襟,示意她淡定。并偷偷对寇湄说:“有机会我也要跟万岁爷说,叫他老人家等我百年后,也把赐给我的爵位传与你。”本来在为柳如是高兴,听邓凯这么一说,寇湄更开心了,虽然自己已经贵为大明的公主,可邓凯的心意依然让寇湄笑得是‘咯咯’的。邓凯这么说显然是不想寇湄以大明公主的身份嫁给自己太过委屈,可他拉住寇湄不让她说话则是因为他太习惯朱四的套路了,知道自己老大的这番心思套路还没耍完,自己这帮人最好是该吃吃该喝喝,千万别跟着瞎添乱。

    柳如是一个万福道:“谢陛下厚爱,夫君与臣女膝下只有一女,陛下让臣女继承爵位怕是要让家人非议的。”朱四心道:“你哪里知道,老钱家的家人就没一个是好东西,你想跟他们玩以德服人那一套,最后就只有三尺白绫等着你了。”

    可这种先知先觉的事儿又怎么能明说呢?朱四便略带挑逗的说道:“其实啊,这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女,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朕的这双眼睛对于眼前的美,只能是看看而已,可钱卿就不同了,想必朕的这个旨意会让他非常开心的。你与钱卿年龄相差很大,而你又是个痴女子,一言不合便要寻死觅活,殉国殉夫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人们多看两眼,所以朕希望你能永远的美丽下去。”

    (本章完)

第571章 生下来活下去(2)() 
柳如是觉着朱四的话里含有挑逗之意,便道:“陛下说的是,这人世间有许多种令人称道的事物,而臣女与牧斋能够结为夫妇,虽不一定是最般配的,却是最为相爱的。”朱四打断道:“是啊,所以说钱卿为你牺牲了那么多,你也当为他做些事情才对呀。”柳如是疑惑道:“不知奴有何事可以为牧斋做的,奴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你看看,你看看,朕最怕的就是你这一句,动不动就付出性命,你当知道佛法难求、人身难得呀。当真需要人付出性命去守护的,就连朕也不会有所顾虑的,可对于你来说,你能好好活着,就是对钱卿最深的爱。日后钱卿入朝为官,你自应当为他的著作付出心血。要知道他的那些著作便是他的生命,著作能够传于后世,他钱牧斋的生命也便得到了永生。虽然大明没有灭亡,可《虞山国史》还是一定要写下去的,那些能够影响百年的著作如果钱卿没有精力尽述,河东君自当在他身前身后都倾尽精力来帮他完成,这也是朕对你这个千年第一才女的期盼。如果你能够做到,那么你便对得起自己继承的爵位,对得起钱家的列祖列宗。朕也相信以河东君的贤能,定能不辱使命,且一定能将钱家的家业发扬光大。令《虞山国史》鉴证大明的铁骨铮铮与辉煌岁月。”

    钱谦益一开始对朱四的旨意也很开心,毕竟柳如是才是他最看重的,柳如是继承他的爵位,况且现在还没有爵位呢,这是人家皇帝提前许诺的,怎么不是件好事呢?可越听越觉得膈应,越听越觉得憋屈。怎么自己还全身全影儿的站在这儿呢,皇帝老子就把自己的后世都给安排完啦?这意识未免也太超前了吧,是恨不得自己早点儿玩完的节奏啊!

    入夜了,人们依然喝着酒,聊着天。袅袅炊烟直往天际,抛开星月,奔向霄汉。那份高远,寓意着对未来的展望。那份悠长,恰似过往数不尽的绵绵忧愁。朱慈焕也终于卸下了防备,他的第六感发现朱四对他并没有敌意,而这个只想做普通人的皇子,如今最缺的就是亲人。这一个不想杀他的堂叔,大概是于他血缘最近的亲人了吧。

    “圣上真的没有想过要杀了侄儿?”有了三分酒气壮胆,和对朱四最初的一些了解,朱慈焕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率直,朱四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