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登州的百姓都知道,我是一个清官,家无余财啊。噢对了,论起来,晚生与国姓爷还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哦。”

    抄家算是力气活,不过动手的事情有手下来做。倒也没郑成功什么事儿,他还是乐得顽皮一会儿、清闲一阵儿、拿这只土鳖开一开心的。于是郑成功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正堂上首,对跪在他面前的李等会问道:“噢?此话当真?且说来看看,若说的通,本帅立马回军,这家也就不抄了。”

    李等会听后顿时激动的咽了咽口水,却还是镇定了心神缕了缕思路,说道:“实不相瞒,晚生原本非中原人,只是当了中国的官,才不得已借用了父姓。”郑成功听他这么说,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指着他骂道:“说的什么狗屁,这父姓还有借来的,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还啊?”

    李等会身子一抖,跪得更加直溜了,他知道自己这话还没说明白,如果不能让郑成功马上明白,那么他将死得不明不白。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必须抓住机遇啊!“前辈容禀,我本是倭国后裔,父姓拖屋里。母亲何氏年轻时与丈夫荆装聋一起跟随晋江商人杨天生东渡倭国,后来杨天生与颜思齐以及令尊郑公等中国海商结义为二十八兄弟,想要推翻德川幕府,结果事未成,二十八兄弟全部撤离了倭国。我母亲与她的丈夫因此留在了倭国,为了生计,去到平戸藩的一个甲螺(小头目,相当于警察局长)的家里做工。母亲为甲螺家洗衣服,丈夫荆装聋在甲螺家里做杂役。可没想到我母亲刚刚做工不久便被甲螺看上了,甲螺便经常青天白日的行其好事。有时候甚至就当着荆装聋的面前做些爱做的事情,荆装聋却只做哑巴和聋子,从来都不闻不问。后来就有了我,而那个日本甲螺便是我的日本父亲,他名字叫拖屋里正法,他还给我起了个日本名字叫做拖屋里不难。”

    说到这里,李等会的母亲也跪在一旁哭哭啼啼,郑成功一看老太太长那样,一脸麻子,大圈儿套小圈的,五花三层的麻子,中间还长了许多撮儿白毛,别提多寒碜了。心想这样的都被托屋里正法了?你爹是什么眼神儿啊?老太太听到儿子痛诉在革命家史,也禁不住填上几句动情道:“荆装聋后来被拖屋里正法提拔成了府内管事,因此也有了些钱。而拖屋里正法后来因为到外面偷大人家的小老婆,真的被大人给就地正法了。荆装聋因此不久后便带着我们母子又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就开始走日本商路,以后又更加发达了,临死前还给我儿托屋里不难买了个官儿做。而我当年在怀上不难的时候还经常被托屋里正法强迫行事,所以不难这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了强迫症。后来经过一位蒙古大夫的诊治,又有些矫枉过正了。从此遇事儿总是要等会儿、等会儿的,成了个慢性子,连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都叫‘你等会儿’。孩儿啊,这都是为娘害了你呀!”

    “母亲!”“孩子啊!”母子二人喊着喊着就抱在一起痛哭,就是谁也没流泪。当妈的是因为生了眼疾,想哭哭不出来,当儿子玩儿的是演技,演的不太动情,所以也哭不出来。他的注意力全在如何保住家里藏着的财宝上面,没心思动情。

    郑成功枯坐了半天,没耐性的打断了李等会母子的哭丧:“行了,待会儿再哭丧。我倒是听出些你的来历,但是没想通这个来历跟本帅有什么关系。想来想去你除了那个你并不承认的中国后爹拿钱给你买了个官儿,而你却除了并不承认这个爹以外,再就没做过一件好事儿。”

    郑成功的话把旁边的施福给听糊涂了:“大帅?生父没有养父大,何况养父还给他留下了财产和高官呢?这他都不感激,大帅怎么说他这是在做好事呢?”郑成功回答:“这不明摆着么,这么一个腌臜泼才、百无一用的废物、上窜下跳的小丑,我听他的名字都觉得恶心,还特娘的托屋里正难。把他留在中国人堆儿里还不是给中国人丢人?就叫他给他的日本亲爹和日本祖宗添乱去吧。”施福恍然大悟:“大帅睿智啊,像这路货色想做中国人确实是不配的。”

    郑成功挥手对施福说:“你别打断我的话啊,我刚刚说到哪了?”施福答道:“大帅您说他只承认自己是日本人其实是件好事儿。”郑成功哦了一声又对李等会说道:“你的日本名叫托屋里正男?”李等会连忙说道,不难不难,一点儿都不难!”郑成功又说:“恩,不难就好,还有你我的关系在我看来除了你那个自己并不承认的中国爹曾是家父结义兄弟的家仆以外,我们之间应该再没什么联系啊?仅凭这些你就想不被抄家,是不是有点儿想多了?”

    李等会听到这里赶忙解释:“啊不不,何止这些,我与国姓爷还有其他联系,就是……”郑成功追问:“有屁快放!”李等会停顿了一下,又整理了一下衣衫,正襟危跪,一本正经的说:“我与大帅都是倭国后裔!”‘哐啷’一脚,李等会被郑成功踢了个四仰八叉,跟懒蛤蟆一样。郑成功窜起身边踢边骂道:“放你娘的屁,再少给你那说不清楚的日本爹屁股上贴金了。老子是堂堂的中国人,赐封国姓,你特娘的算老几?就是一不和谐性生活产生的怪胎,死变态一个!”李等会也急了:“我们都是属于同一个地方的名人!而且你的母亲不也是日本人吗?”

    (本章完)

第397章 于七出世(4)() 
郑成功听后笑骂李等会道:“狗崽子,你的话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本帅就说咱俩永远都不会一样,本帅虽然不是日本人,但是整个日本都会称颂本帅,你又能拿什么跟本帅比?你除了天天被人骂以外,还有什么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就因为你叫托屋里正男、到底是难还是不难?你难不难又关本帅个屁事?不过这下好了,你的母亲和你两个父亲所发生的那些真实故事,日后都将会被中国人广为流传的。不知道你家里那点儿烂事儿的只要随便度娘一下也都会知道托屋里不难就是个野种。不过再告诉你一点和本帅的区别,也是你我间最大的区别。本帅的出生是因为家父把日本女人给办了,而你的母亲却是让人家****日本人给办了,听懂了吗?”

    连踢带打,打得李等会连连称诺,这时,有士兵来报告说:“大帅,布政司内发现有李等会的私人仓库。”紧接着又有人来报告说:“大帅,李等会的后庭栽种的菊花下面有很多财宝。”郑成功冷笑着回答:“那就把李等会后庭菊花里的财宝都抠出来吧,带上火钳子过去。小李啊,以后本帅还是这么叫你吧,本帅觉得有了今天这一番对话,若不为你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你啦。”李等会一听郑成功这么说,觉得事情像是可以有转机了,便利索的膝行到了郑成功的身前,满脸期盼的对郑成功谄媚的说:“大帅请便,无论大帅让晚辈做什么,晚辈都毫无怨言。”

    郑成功开心的不得了:“哈哈哈,还有人会提出这种请求,好吧,做什么都可以是么?那你就去做太监吧!”李等会刚听着没反应过来,还想要谢主隆恩呢。忽然听到后边太太和老娘们全都哭成了一片,也许日本人家就兴这股风气,连老娘也喜欢凑热闹。儿子被阉了,你个老娘跟着媳妇一块儿瞎起什么哄啊?

    看到老娘和媳妇开始嚎哭,李等会可算反应过来了,他这等一会儿的习惯真不是浪得虚名啊,遇到什么事儿都要等一会儿。郑成功可不会想等一会儿,他又喊了句:“先把他菊花里的宝贝挖上一挖,来呀,为李公公去势。”几个壮汉早就看这位托屋里难不难的不爽了,上去捆猪一样的把李等会脱了个精光,绑了个结实。然后施福抚摸着一把开山斧就乐呵呵的走到了李等会的面前,准备动手,他还对李等会说:“你的名字叫托屋里不难,真是人如其名啊,也很有一番用意,而我的名字呢,叫做施福,今天施福就是给你送幸福来了。”

    李等会没时间同施福磨牙了,他马上对一旁偷笑的郑成功喊道:“我需要一个完美的理由!”郑成功也回答的简单:“理由?等搧完了你再告诉你。”“啊!&~&%#欧雷欧雷欧雷欧雷!”施福这一斧子劈下来,效果立刻体现。只听李等会的声音由粗转细,由澎湃到柔情,他终于变性了。

    “一次手术让你做一生完整的女人,这便是理由,呵呵更是结果。”郑成功一脸痛苦表情的喊:“拿酒来!”然后又走到李等会身边依旧痛苦的说到:“想做个日本人不是吗?那就去做个日本女人吧,全世界都会喜欢的。从此你也不用再回日本去了,整天在中国的土地出没也是好的,那就从此在中国享受一个女人所应该享受到的乐趣吧。不过我还是会替你的日本同胞把你的根带回去,就算带回去喂狗也是好的,也至少是把你的根留给了日本狗。刚刚搧你是因为你伤害了中国人的心灵,现在要祭你是因为我们伤害了你的肉体。”

    说罢,郑成功竟然哽咽了,还不知道从哪里鼓捣出来三坛子的衡水老白干。一手扣开了封泥儿后,便又一坛子、一坛子的倒在了李等会的患处为他祭奠。在郑成功倒空了头一坛子酒的时候,似乎有一只母猪在叫。直到这头母猪晕过去之后,郑成功又倒上了第二坛子酒,于是李等会的家人们也全都吓得大声喊叫起来。那痛楚的部位好像传染到了家里每一个人的体内。郑成功依旧不为所动的又倒上了第三坛子酒,这时候就连明军士兵也在叫了,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郑成功本人。

    看到李等会那疼痛欲绝的样子,现场谁都受不了这残忍的一幕了。可是虽然表情都很惊恐,大家却都耐心的等着郑成功把酒倒完。这些人真的都很善良,这次的老白干儿就算是为李等会消毒吧,至少他的伤口一定不会感染了。要说人家老郑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呢,表情虽然惊恐,却过足了变态的瘾头,玩儿的很是开心,只是糟蹋了三坛子好酒。

    明军士兵们在李府内出出进进的,看到李等会的模样也都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却谁也没有忘记动手把李府的东西搬回家。李等会家里的漂亮女子也都被郑成功保护了起来,保护到了床上去。而李等会日后将会流落到某海岛,继续同人讲诉他身为皇民那莫名其妙的自豪感,此后被厌烦他哈巴狗形象的人们凌虐打骂,都是家常便饭。

    此后李元胤在莱州、郑家叔侄在登州都开始经营各自驻地的防御,并且还想要招募训练胶东各地的乡民,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没想到山东百姓根本不需要等他们招募,而是许久以前便开始了与清廷的殊死斗争。说起山东的大起义,此前一直没有提起,那是因为笔者想要单独拿出一章来写,也希望这一章会使您有一个惊喜。

    明末清初在山东发生的起义,规模虽然不比晋、陕、赣、粤四省,甚至比南直隶所发生的起义规模也要小一些,然而在清初全国所有农民起义的斗争中,山东起义的烈度却是最高、带给清军的精神折磨又是最大、起义的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而提到山东农民起义,绝对绕不过一个人,他是一位大侠,绿林道的扛把子、明末的武举人、螳螂拳的创立者。接下来,作者将隆重推荐清初革命历史以及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于七之乱’的发起者——于七,于乐吾。

    (本章完)

第398章 于七出世(5)() 
《念奴娇。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寒,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白头。

    此章先借用小说人物宋江的词来说一条真正的山东好汉!

    ‘善观即孟熹,孟熹即乐吾。’时人都知道于七于乐吾字孟熹,却没有想到这话竟然出自113岁的善观老和尚之口。公元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113岁的崂山华严寺主持,善观大师有感自己即将圆寂,于是便将所有徒子徒孙都召集到了一起,又从佛坐之下取出一柄大刀,他要将毕生所用的武学精髓——一套刀法传授给后人。

    老和尚一百一十三岁了,却亲自将这套刀法演练给了众弟子,虽然不能像当初那样快如闪电,却依然神形兼备。这一套刀法之精妙,让所有弟子都瞠目结舌,信息量之大,真是很难让这些武僧们一时间消化。老和尚演练刀法完毕后,大喊一声:“生不逢时,清不灭,目不瞑!”随后投刀扑地而圆寂。

    善观大师也许是世间唯一一位死不瞑目的名僧吧。弟子们却在忙乱中悄然发现,大师在演武的过程中还用那把刀写下了一行字,‘善观即孟禧,孟禧即乐吾’。这一行字顿时引爆了整个崂山,继而引爆了整个山东乃至全国。而众徒子徒孙也终于知道了华严寺周边为什么只种植一种植物——柞树,因为造反就是‘作’,一作就作他个天翻地覆。

    康熙大帝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于乐吾终于找到了,而且还刚刚死去了,大概有这样的原因吧,所以两年后,康熙大帝也终于安心的离开了人世;全国百姓却也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因为那个七十多年前曾经叱咤风云,令无数清兵闻风丧胆的于七爷,又成了一百多岁的高僧,而且已经圆寂了,可从此于七爷的故事将更加的闻名遐迩!蜚声中华!

    他有一把刀,曾经杀敌上万;他有一种棍法,世称‘牛郎棍’;他开创了一套拳,便是世人皆知的——螳螂拳。他更有一种气质,可以一呼百应。他的威名使人只要听说这回又是于七侠在造反,便会在三日内聚众数千、旬月间聚众数万;他更有一个传奇,在初次起义的四年血战后,硬是逼得登州知府张尚贤亲自送来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以为求和。

    他的存在对于清廷来说比那位莫须有的朱三太子还令人闹心,他的传奇让后世世代争相传唱、竟相效仿。连笔者对于七的最初了解,都是来自老一辈人口述的民间传说。《聊斋》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