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三国志-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家已经有了储君,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您所应当问的。”说罢,便护送棺柩回到邺县。

    据《魏略》记载,当时洛阳的军士民众颇苦于服劳役,军队因失去了统帅便骚动起来。有人主张把消息压住,暂不发丧。贾逵没有采纳这种意见,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青州兵听说主帅已亡,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了。大臣们认为应当马上禁止青州兵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不服从的就要治罪。贾逵认为魏王已殡,继嗣的新王还未拥立,此时最好还是对进行安抚。于是说服了众大臣,并发给青州兵长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

    曹操死后,群臣都到大殿哀悼,这时有人建议将各城的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的人(曹操的老乡),徐宣严词反对:“现在远近统一,人人都忠诚守节,为什么要将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人,而伤在当地长期守戍将领的心?””曹丕听了这话,赞叹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社稷之臣啊!”

        当时魏世子曹丕在得知父亲曹操去世后,号啕大哭,中庶子司马孚进谏说:“皇帝刚去世,天下要依靠殿下的号令。应该向上为了祖先,向下为了天下,怎么能模仿平民百姓的孝呢!”太子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说:“爱卿说得对呀。”

    群臣刚听说魏王驾崩了,互相聚在一起痛哭,不再讲究排列次序。司马孚用严厉的声音向朝臣呵斥说:“现在皇帝刚去世,天下震惊动荡,应当早立继位的国君,来安定天下,(你们)却只在这里哭吗!”司马孚和尚书和洽一起驱散了大臣,安排好宫禁的防卫,准备好丧葬事宜,拥立魏世子曹丕继位。

    刚开始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尚书陈矫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太子(指曹丕)应该放下哀痛立刻继位,来安定天下之心。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曹彰等人)亦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可能有人萌生异心,让彼此间的秩序出现混乱,如此那社稷将会面对重大危机。”

    于是陈矫设置应有的礼仪后,便假借卞夫人的命令让曹丕袭爵,并大赦天下。曹丕事后便说:“陈季弼即使在面对如此重大事变当中,仍能表现其明略过人的一面,可以说是一时俊杰!”

    不久,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予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仍兼任冀州牧,于是曹丕尊奉母后卞氏为王太后。

    同年,改年号为延康,延康元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

    曹丕上位之后,任命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后以夏侯惇为大将军。曹丕还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诏令太监职位不得超过众署令级别,并把这个诏令刻在金册上,收藏在石室之中。

    同时曹丕下令鄢陵侯曹彰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临侯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临侯曹植酗酒,言辞轻狂使用慢,动持并胁迫魏王的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将曹植的党羽,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夏侯尚曾经为丁仪等求情,未果。

    ps:这是补昨天的。

第060章 九品中正制() 
曹丕继位为魏王之后,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历史上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起始的时间】

    虽然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在刚刚当上魏王后听从陈群的意见所设立的,不过关于这一点还是有些争议的。据《晋书》中记载,有可能在曹操时期九品中正制就已经开始施行。

    【“九品中正制”简述】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负责人,也就是所谓中正,他们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被称为中正官,中正官长期由中央官员担任。

    第二点就是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两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最后中正官依照被评定者的家世、品德、才能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不过后期家世几乎成为了确定品级的唯一标准。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在魏初,中正定品尚重乡论。曹魏初期中正以郡为基层,郡中正是真正发挥品第人物作用的,它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门大族尚没能很好地控制中正制为其服务。

    而曹睿死后,曹魏大权逐渐旁落,权倾朝野的司马懿提议设立州中正,但遭到了曹羲等人的反对,后来曹羲与兄曹爽皆为司马懿所杀,州中正得以设立,品得人物之事由中央控制,这一点对于一些地方士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然而却也方便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而那些官居卑位或不居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却日趋衰落。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有所威胁的,此时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议名士,而是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门阀士族。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从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察举制”的演化,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推举制度,察举制度中举孝廉主品德,举茂才则侧重能力,而九品中正制将其进行了统一。

        在东汉末年,由于天下大乱,对于“察举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士流移,政府选举无法查考乡闾的批评,因此一方面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另一方面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遂最终决定在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

    相对于“察举制”而言,“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收回了地方大员任命官吏的权力。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因】

    “九品中正制”能取代“察举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第一点就是因为当时是由于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

    其次是曹丕当时准备代汉称帝,所以希望借助设立“九品中正制”谋求世家大族的支持。历史上曹操虽然表示自己想做周文王,但他的儿子曹丕是无法和周武王相提并论的,当时曹丕刚刚上位,并没有足够的威望,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妥协以谋求称帝。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在早期对于曹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影响,早先曹操虽然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但总归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九品中正制”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早期,选拔人才还是较为注重品德和能力的,不过后来随着士族的门阀化,选拔人才越加看重门第,后来中正基本都是本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也都是那些世族名门。

    最后,那些世家大族之人,无论品德高低,能力好坏,所得评价基本都为上等,而寒门子弟则出头无路,形成了明显的士庶等级界限。

    【士族的门阀化和“九品中正制”】

    早在东汉末年,士族就已经有门阀化的趋势,汝南袁家和弘农杨家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两家四世三公,在朝廷内外门人弟子满天下。当时的察举制已经开始奔溃,世家大族们利用察举的漏掉拉帮结派,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完成了初步的门阀化。

    在东汉末,世家大族们和外戚、宦官就是当时的三大毒瘤。

    在魏晋时代,统治者吸取了东汉灭亡的教训,对于宦官和外戚进行了限制,造成了士族门阀独大,曹丕和司马懿后来都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立和加强了九品中正制,使得这一制度对于世家门阀越加有利。

    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士族权力的增长也意味着皇权的衰落,在两晋时代,皇权衰落了一个新的低点,皇帝想要治理天下都必须依靠门阀才能办到,后来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才使得皇权再次由衰而盛。

第061章 三郡之变() 
延康元年(220)刘备自关羽兵败丢失荆州后,再次遭受了一次重大损失,当时驻守上庸等地的刘封和孟达不和,孟达不堪刘封的压迫,叛逃魏国,曹丕重用,并且和夏侯尚、徐晃等人联合击败了刘封,夺走了上庸等郡。。:。

    事后,刘封逃回蜀地,被刘备下令自杀。

    三郡之变

    建安二十四年(219)时,关羽讨伐曹仁,曾经多次派出使者要求驻守在上庸、房陵的刘封、孟达出兵支援,但二人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

    次年,刘封和矛盾之间的矛盾进‘激’化,二人之间互相恼恨争斗不和,刘封不久抢走孟达的仪仗乐队。孟达既恐惧自己所犯罪过,又十分愤恨刘封,于是上表向刘备告辞(注1),率领自己的部属投降魏国。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孟达率领四千余部队降魏。

    孟达降魏之后,得到了魏王曹丕的重用。当时曹丕赞赏孟达的才能容姿,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并为新城郡,以孟达兼任新城太守(注2),并且后来还派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同孟达一道袭击刘封。

    孟达投降后,刘晔曾经向曹丕进谏,他认为:“孟达有苟且求得的心思,又倚仗才气,好用手段,必定不能感恩图报,心怀忠义。新城与吴、蜀接连,如果那里有什么变局,将为国造成祸害。”不过曹丕终究没有将孟达调换职位。

    历史上孟达之所以能得到魏王曹丕如此的信任和重用,一方面固然是孟达的仪容举止才能都颇好,但更重要的是孟达投降的时机对于曹丕太重要了。俗话说“赶得好,不如赶得巧”,孟达投降的时间点恰好是在曹丕继承魏王,还没有称帝的时间之间,这个时候曹丕急需要积累自己的声望,一方面他需要稳固自己刚刚得到的魏王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也要为称帝做准备,而此时孟达投降了,对于曹丕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而曹丕投桃报李,出于千金买骨马的需要,当然重用了孟达,毕竟孟达是第一个投降自己的蜀吴将领,不意思意思怎么行。

    多说一句,虽然后来孟达如刘晔所料最终还是叛变了,但和当时的魏国局势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孟达和徐晃、夏侯尚等将领一起带兵讨伐刘封,孟达亲自修书给刘封劝降(注3),但遭到了刘封的拒绝,之后西城太守申仪叛变刘封,刘封兵败逃回成都。上庸太守申耽又投降魏国,魏国任命申耽为怀集将军,迁居南阳,申仪为魏兴太守,被封为员乡侯,屯扎洵口。

    历史上申仪、申耽两兄弟虽然都投靠了魏国,但其实二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弟弟申仪是自愿投降的,而哥哥申耽实际上是被迫投降的。申仪在孟达、徐晃、夏侯尚等人率兵前来讨伐刘封之际就已经叛变,而申耽则是在刘封兵败,逃往成都后才不得已降魏,所以曹丕因为申耽不是自愿归附,于是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赐予他怀集将军的称号,迁徙他到南阳居住,闲散在家,又剥夺了他的爵位,转封其弟申仪为员乡侯,并且依然保留太守职务。

    就此三郡重新为魏国收复,刘备在荆州势力损失殆尽。

    刘封之死

    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叹息说:“真悔恨没听从孟子度的劝说!”刘备为他流泪。

    历史上刘封之所以不听孟达的劝告,不愿意投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刘封和孟达不一样,他身上刘备的烙印太深了,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并且一度极有可能继承刘备的家业,所以孟达愿降,但刘封不降,而且话说回来,刘封和孟达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刘封不听孟达的话很正常。

    而后来刘封丧命,其一是在关羽讨伐襄樊时,刘封等人没有出兵救援,当时关羽节制荆州,刘封等人占据的上庸等地实际上也可以算是荆州地域,他们听从关羽的命令没有问题,就算刘备还没将上庸等地划归关羽管割,同为友军,也应该帮忙的。

    其二是‘逼’反孟达,孟达之所以会叛变和刘封有着直接的原因,本来孟达是刘备派出夺取房陵、上庸等地的将领,不过后来孟达麾下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刘备又担心孟达不能胜任,于是才派出刘封支援,二人共同夺取了上庸,之后孟达实际上就成为了刘封的副手,而刘封为人自大,仗着自己是地位高,是刘备的养子就开始欺压孟达,最终将孟达‘逼’反。

    当然,刘封之所以会被‘逼’自杀,还是因为他并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并且威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