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人都是苦于不知足,既得到陇地,又哪能眼望着蜀地呢!”
据《傅子》记载,七天后,蜀地来降的人说:“蜀中一天发生数十次惊忧,刘备虽然以斩杀来弹压,仍然安定不下来。”曹操问刘晔:“现在还能进攻吗?”。刘晔回答:“现在蜀地已初步安定,不能再进攻了。”
刘备在建安十九年(214)占据益州,此时他还没能在此彻底站稳脚跟,一年后曹操夺取汉中,益州门户大开,所以短时间内人心浮动的厉害。
历史上曹操在占据汉中后,却最终放弃继续扩大战果南下,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尽管当时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但曹操的首要大敌还是孙权,刘备那时还不是曹操的第一目标。在曹操讨伐汉中的同时,孙权已经再次显露出意图出兵北上进犯合肥,而之后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次合肥之战,所以曹操急需要返回江淮战线,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攻取益州。
其次,曹操那时可能是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教训。在刘琮投降后,曹操轻易得到了荆州,并且大胜刘备于当阳,随后他不满足于战果,意图进一步夺取江东,结果在赤壁惨败,所占据的荆州领土最终也大部分被夺走。
曹操占据汉中后,不久张鲁就归降了曹操,这可能让曹操有了即视感,曹操害怕重蹈覆辙就放弃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最后,当时曹操已经不再年轻了,有了一丝作为老者的暮气,所以曹操的选择开始更加倾向于保守。
【大好机会】
在历史上曹操平定汉中之后,的确获得了一个南下占据益州的大好机会。首先当时刘备刚刚占据益州一年余,立足未稳,人心未附,曹操在此之际夺取了益州的门户汉中,对于益州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所以短时间内震荡很大,但益州毕竟已经被刘备占据一年有余,如果曹操没有进一步行动,这个冲击还足以动摇刘备的根基。
另外,对于刘备而言,当时因为荆州之事,刘备刚刚和孙权闹翻,双方几乎兵戎相见,此时曹操占据汉中对于刘备而言几乎是雪上加霜。
所以曹操如果当时趁机南下,刘备很有可能守不住益州。毕竟当时刘备虽然是皇族,但朝廷是在许昌不是在成都,刘备本身也是鸠占雀巢,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曹操借助天子的名义,在大义上刘备就会完全处于劣势,那时必然会有很多益州人反水投靠曹操。
而刘备又要和孙权处理荆州的事情,再快也必然会浪费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可能会露出可乘之机。
对于曹操而言,他在占据汉中后进可攻退可守,在大胜后乘势南下的话,就算失利也可以迅速退回汉中,这一仗只要曹操用心完全可以打的。
如果曹操能趁势占据益州,刘备就算运气好回到荆州,也只剩下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个郡而已,将不再对曹操产生威胁,并且对于刘孙联盟也能形成北面和西面的包围,孙权和刘备所凭仗的长江天险曹操也可以西面绕过,他再进一步一统天下也不是梦了。
【迁移百姓】
曹操离开汉中之前命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领张郃、徐晃等人守卫汉中;任命丞相长史杜袭为附马都尉,留下掌管汉中的事务。杜袭采取怀柔政策进行开导,汉中的百姓自愿出来迁徙到洛、邺两地的有八万余人。
在东汉末年,因为长期的战乱,所以关中乃至洛阳一带的百姓很多都流离失所,那时汉中虽然被叛贼张鲁所占据,但由于汉中富饶,农业发达,张鲁又是管理有方,所以很多难民纷纷来投,在经过张鲁近三十年的统治后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所以曹操在占据汉中后,迁移百姓到洛阳等人口缺少之地是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曹操占据汉中后,并没有进一步南下,所以汉中实际上成为曹操和刘备对抗的前线,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损伤还是防止汉中被刘备夺取,曹操都应该尽快迁移百姓。
曹操夺取汉中后虽然放过了刘备一马,但并不代表刘备就会领情,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刘备是无法容忍被曹操所占据的,所以事后,刘备先是派张飞等人出兵北上,在张飞失利后,刘备亲自率大军北上试图夺取汉中。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029章 诸子争嫡 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建安后期,曹操年龄已经颇大,遂开始考虑自己的继承人,本来曹昂可以说是曹操的第一位继承人,不过他在宛城之战中为了救曹操让马已经去世,曹操后面几个儿子中曹丕最为年长,但曹操对于其一直不是很满意。
除了曹丕之外,曹彰、曹植、曹冲当时都有可能成为曹操的后继者。
【早死的曹昂】
建安二年(197)曹昂随曹操讨伐南阳张绣,张绣先降后叛,导致曹操在宛城惨败,当时曹操的爱马绝影中了流失,曹昂为了保护父亲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曹操就此逃出宛城,而曹昂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的亲生儿子,所以实际上曹昂就是曹操的嫡长子。
曹昂死后,丁氏因此和曹操彻底闹翻,两人就此断绝关系,后来曹操才让自己的另一个小妾卞氏成为了自己的夫人,卞氏也是曹丕、曹植、曹彰的母亲,曹丕此时也成为了曹操新的嫡长子。
历史上如果曹昂没死,那么丁氏就不会和曹操离异,卞氏也就无法上位,而丁氏只有曹昂这一个儿子,曹昂又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所以说只要曹昂不死,曹魏极可能就是由曹昂来继承。
【神通曹冲】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他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据说曹冲在五、六岁时,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曹操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曹操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荆州神童周不疑(刘先的外甥)去许都后与曹冲关系很好,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曹冲夭折后,曹操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来,心突不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丕为其求情。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
个人认为曹操杀周不疑很可能不是因为周不疑对于曹操有多大威胁,而是曹操怀恋曹冲,看到周不疑就想起自己的儿子,遂就把他杀了。
黄初二年(221),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太和五年(232),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勇武的曹彰】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哪能作博士呢?”
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作将军。”曹操说:“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后大笑。
曹操笑完之后,估计也就把曹彰排除继承人之外了。
【后世之谈】
据《魏略》记载,曹丕继位后经常说到:“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其中家兄孝廉就指的是曹昂,仓舒说的就是曹冲,大概意思是如果曹昂和曹冲还在,这个皇位可能就轮不到我了。
曹昂作为嫡长子,再加上丁氏的支持,如果他不死,曹丕的确很难上位。而曹冲则是锋芒太露了,对其他人产生了太大的威胁。要知道,曹丕、曹彰、曹植虽然他们相互之间竞争也激烈,但总归都是曹操正室卞夫人的孩子,而曹冲却是曹操小妾的儿子,又在年幼还没有自保之力时就表现出了如此的才华,甚至被曹操认可为自己的继承人,这等于把自己推到了风尖浪口上,在这种情况下曹冲早逝是很正常的。
就像曹操所说的那样:“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030章 诸子争嫡 下()
在曹昂、曹冲死后,曹彰转向军事,世子之争实际上就是曹丕和曹植的争夺了,其中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并且一度为曹操所赏识,但最终却是曹丕成为了魏世子。
【被看低的曹丕】
曹昂死后,卞氏上位,曹丕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但曹操却对于曹丕并不是很看重。建安十五年(210),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却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同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当时,曹植得到了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丁仪的父亲丁冲与曹操交好,曾为曹操立下大功,曹操也一直很感激丁冲。丁仪在当时是才学美盛之士,丁冲死后,曹操打算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丁仪,于是就和当时还担任五官中郎将的长子曹丕商量这件事,没想到曹丕却并不看好这桩婚事,说:“女人对于男人的容貌还是比较重视的,丁仪虽然很有才华,可是他的眼睛太小,我实在是担心您的爱女不会喜欢他,我觉得不如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这样亲上加亲更合适。”曹操同意了这个意见。把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懋。
当时丁仪因没能娶到清河公主,对曹丕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和曹植更加亲善,经常和杨修等人在曹操的面前夸奖曹植。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
【大臣们的意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长立嫡的传统,所以大臣大多站在曹丕一边,贾诩、崔琰、邢颙和辛毗等人更是都纷纷劝谏曹操立曹丕为世子。
曹操当时就此事询问邢颙,邢颙回答:“以庶子替代嫡长的宗子,先代已有例子作为警戒。希望殿下慎重考虑!”曹操随即明白了邢颙的意思。
在丁仪等人纷纷劝谏曹操拥立曹植之时,曹操也是很犹豫的,于是他发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访探。其中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
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最终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
历史上袁绍和刘表死后,最终都是非长子上位,袁尚因为内斗被曹操所灭,刘琮更是不战而降,所以都被贾诩作为了反例,不过袁尚和刘琮实际上也不算是自己父亲指定的继承人,袁尚是伪造了袁绍的遗书才能得以上位,刘琮更是被那群亲曹派直接推上去的。
在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中,曹操的大臣们之所以会支持曹丕,其实也不是因为曹丕的能力有多强,更主要的是因为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本身就占据了道义,而曹植的才能也谈不上能服众,所以大家才会更支持曹丕。
据说当时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坚决支持册立曹丕。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
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