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的策略基本一致。自己这个外行都能想到这一点,想必李世民这个主帅对作战已经有了计划,而且他手底下谋士如云,有房玄龄、杜如晦、徐世绩等等,甚至还有一个被自己三言两语说动过去的魏征,不用担心他的计略会出问题。
倒是自己这边,一旦唐军开始围城,洛阳就是战争的核心。打仗可一点不好玩,尤其是惨烈的攻城战,到时候肯定血流成河,洛阳城一旦被围困,城中必然会缺粮,现在就应该囤积一些粮食了,如今家大业大,手底下还有十几个仆役跟着自己吃饭,万一战争真的变成持久战,别到时候没帮成唐军不说,还把自己饿死了。
把自己的想法和富贵一说,没想到富贵也是这么想的:“俺昨日进城就觉得洛阳不好打,军中最高的云梯怕是也够不着城墙,只能再加长,想攻进城里没有百万兵力恐怕做不到。”好家伙,这小子入伍不到两年,百万兵力张口就来啊,现在全国才几千万人口,哪来的百万兵力。
隋炀帝头两次征高句丽倒是动用了百万大军,结果现在尸体怕是都烂没了,李渊不可能不吸取这个前车之鉴,最多二三十万人了不起了。
“强攻是不可能的,李世民想拿下洛阳,只有围城一条路可以走。”王小麦说道。
“还有一个法子,”富贵想了想说,“里应外合,要是能夺一个城门下来,到时候直接打开城门,引兵入城,洛阳就可以一战拿下来。”
“你想的太简单了,洛阳的八个城门是重中之重,守将都是王世充的亲信,根本不可能劝降。要是靠武力进攻,咱有兵吗?”王小麦把桌子敲得“咚咚”响。
“有俺啊,”富贵拍了拍浑厚的上臂,“俺自己就能一个打十个,再加上你那个护卫刘大哥,俺俩加起来打二十个没问题。”
“滚!”王小麦没好气的说,“你现在入了唐军,死了也是为国捐躯,刘达可是我的人,凭什么给唐朝卖命。再说守城门的军队有上千人,周围城墙上的兵力随时还会增援,你就是霸王项羽再世,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嘿嘿……”富贵狡诈的一笑,“俺逗你的,俺当了快两年兵,自然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唉……”王小麦叹了一口气,为今之计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唐军到现在还没来,想这些有些早了。当务之急,还是先存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带着富贵和刘达去了酒坊,富贵打老远鼻子就开始耸动:“真香啊,这是啥酒啊。”
“神仙酿。”刘达在旁边给他解释。
富贵听完崇拜的看着王小麦:“小麦哥你真厉害,能酿出这么好的酒。”
“你这傻小子,”说起来王小麦就来气,“凭哥的本事,养活一百个你也不成问题,偏偏喜欢去军营里厮混,真是有福不会享。”
进了酒坊,老黄看到王小麦很高兴,张着嘴不停的说着讨好的话,这老小子现在一身的绫罗绸缎,头发也梳得干干净净,再也不是当初邋里邋遢那个样了。听刘达说,老黄现在做了酒坊管事之后,每月有五贯钱的收入,一口气娶了仨老婆,一年多下来,已经是有了俩女娃,现在老三的肚子也大了,就盼着要个儿子呢。
真是钱财让人卑躬屈膝啊,王小麦没好气的看着满嘴跑火车的老黄,还是当初那个邋遢汉子看着顺眼,这人现在的神情和当初工地上那些讨好自己的小工头没什么区别。
老黄拉着刘达在一边纳闷的问道:“公子今天怎么不高兴啊?”
刘达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整天人五人六的,拿自己当大老爷。阿郎这么有能耐,过日子也是很俭朴,倒是对朋友很大方,那个颜勤礼现在没了钱就往家里跑,前前后后拿了差不多几百贯了。还有郑颋在洛阳新建的那个藏书楼,光搭了钱不说,还把自己的印刷作坊送了出去。
看着刘达也不爱搭理自己,老黄更纳闷了,只好悻悻的跟在王小麦三人身后不说话。
“老黄。”王小麦总算开口和他说了第一句话。
“哎……”老黄赶紧屁颠屁颠的答应。
“装上一车酒,要最好的,今天要去酬谢之前帮我的那些朋友。”
“好嘞。”
“等等,”王小麦叫住他,“这么大岁数了还毛毛躁躁的,我还没说完呢。”
“公子尽管吩咐,俺老黄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就算……”
“行了行了行了……”王小麦赶紧打断他,“你要是再当着我的面说这些不着调的话,我就把你这个管事换下来了,自己兄弟,听着恶心不?”
“是是是,公子说的是。”老黄一脑门子汗,这才知道王小麦不喜欢他说的那些拍马屁的话。
“摇杆挺直了……这就对了。”王小麦打量着老黄,“以后酒坊多采购一成的粮食,但要少酿一成的酒。”
“这是为啥?”
“你不用管了,多出来的粮食每天送到我和宋老三府上,这件事不要和外人说,明白吗?”
“知道了。”
摇着头走出酒坊,看着旁边脸上带着笑意的刘达,王小麦气不打一处来:“你看看人家老黄,仨孩子了,你咋这么不争气,我的这半年多,连个娘子都没娶上。”
刘达却依然笑着不说话,王小麦气没处撒,又瞪了一眼富贵,这小子一直瞟着车上的酒坛子,简直就是个酒桶饭桶,看见好吃好喝的就走不动道了,自己身边这都是些什么人那。,,。请
第七十七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在洛阳混下去,就不能不去拜访故人了,尤其是去年入狱后为自己求情的那些人,首要的当然是王仁则。王仁则这个人及其崇拜自己的叔父王世充,一切行事也都向自己偶像靠拢,喜欢拉拢人心、笑面虎、两面三刀,这些都是洛阳人对此人的客观评价。
不过王小麦却还是从内心里挺感激他的,毕竟入洛阳以来,王仁则对自己都是关照有加,此人心肠再怎么坏,也从没坑害过自己。相反,倒是数次帮了自己不小的忙,虽然有些利益的纠葛在其中。你很难对一个一直对你很好的人起反感,大义灭亲的举动王小麦自认很难做到,亲亲相隐倒是觉得理所当然。
王仁则看到王小麦很高兴,昨晚就受到了他的拜帖,因此还故意推掉了原本的几个拜访,专门和他单独相见。
“唐王殿下,自从在下蒙难以来,殿下为我劳苦奔波,实在是让我心里过意不去,王小麦何德何能,能让唐王殿下如此礼重真是三生有幸。”王小麦的话一半倒是出自真心,毕竟自己充其量来说就是个毫无实权的小官,王仁则对他只是有些的情分在其中。要是换了其他人,在朝堂上稍微能替自己说两句好话就很不错了。王仁则不仅亲自向王世充求情,还说动了王世充的两个亲儿子汉王和太子,这份恩情,如果只是因为利益关系,那对他就太得不偿失了。
“继开贤弟,你我相交莫逆,这些都是应该的。为兄只是担心你的安危,如今没事就好。你不知道,去年太子都对你的事束手无策,叔父一开始怎么都不肯松口。后来叔父出征回来,我们又为你求情,这才答应了放人,不过却不知那些和尚对叔父说了什么,非得要你抵偿什么债务。昨天我在听说,原来白马寺那件佛宝是出自你手。”王仁则的话说的半真半假,实际上,王小麦脱险佛门也是出了大力的,王世充也不想因为一个区区的从五品官员就把佛门也得罪了,这才答应了放人。
不管他话里有多少夸大的成分,自己能平安无事毕竟和王仁则的奔波也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又说了一番感谢的话语。
“我和你透个底,”王仁则一脸神秘的说道,“你很快就要被启用了,好好在家里等朝廷的敕令吧。”
“哦?”王小麦倒是没想到王世充竟然会重新启用自己,这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没想到吧,”王仁则看着王小麦的表情还以为他这是惊喜所致,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次却不是去国子监了。”
不是回国子监?王小麦这下真的是惊讶了,不知道王世充是几个意思,难道还要重用自己不成?
“殿下可否再向我透露一二?”
“哈哈,”王仁则开怀一笑,“那好,我就直说了吧,你这次是去将作监。”昨天端午佳节,王家子孙都进宫陪王世充饮宴,宴上却听闻了白马寺佛宝的消息,当时就有宿卫营的密探向王世充禀报了这是原国子助教王小麦的手笔。
本来王小麦的事情都过了半年多了,王世充都差不多把王小麦给忘了,如今又听到他的名字而且还是和一件如此神奇的佛宝有关,当下便动了心思。仔细问清了那件佛宝的神奇之后,王世充顿时有些心动。今年开春以来郑国的情况急转直下,两三个月的时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民间都传言称李唐才是天命所归。如果在宫城内也建造一座这样的摆钟,甚至比白马寺那个还要大的,那对民心的作用简直不可估量。
又想起王小麦之前却是立了不少功劳,神奇的千里眼,还有那种死灰复燃的仙气种种都是出自此人之手,便又动起了重新启用此人的心思。当下叫过和王小麦交情不错的侄子王仁则,征询了他的意见后,便决意要把王小麦调到将作监主持摆钟的建造事宜。
王小麦听完一阵错愕,这王世充真是病急了乱投医,不想办法从社稷着手改善近况,反而又打起了装神弄鬼的主意,真可谓是不问苍生问鬼神了。不过想到此人的前科,以前打败李密就是用的这一招,后来篡位也是各种“神迹”层出不穷,现在想借助摆钟蛊惑民心也是和他一向的风格一脉相承了。此人当真比不过李唐父子,统治者虽然多少都会借助一些所谓的“天意”来助于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如此喜欢走捷径的也是没谁了。
王小麦心念急转,思量着其中的得失,很快做出了决定:“如此就多谢陛下和唐王殿下的器重了。”这件事容不得他不答应,王世充对于不合的态度有目共睹。而且自己已经答应了富贵那边会尽力配合唐军,身上有个一官半职也总归是好事,行事什么的也方便许多。
王小麦的回答不出王仁则所料,他拍着王小麦的肩膀笑道:“继开贤弟放心,为兄保证,你去了将作监,就算做不了监正,一个五品少监也是跑不了的。”
谢过王仁则的提拔之恩,又婉拒了他留自己吃饭的好意,王小麦又心事重重的赶去拜访孔颖达等人。不想转了好几家,却被告知主人府中,去了刚开馆的公共图书馆了。王小麦把礼品给诸人放下,便让刘达带路朝公共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阿郎,自打这公共图书馆开馆以来,城内的读书人比往日增加了不知多少,大多是洛阳附近的贫寒士子,甚至有人不远千里赶来看书……”刘达在旁边给他介绍图书馆的近况。
图书馆本来只是王小麦临时起意搞出来的一个东西,没想到起到的效果却比去年那次儒门盛会也不逞多让。自从开馆以来,洛阳的士子洛阳不绝,以至于王世充颁布的一项限制出入城门的政令也成了一纸空文。
很多家在洛阳附近的读书人天没亮就等在城门外排队入城,知道宵禁的时间快结束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更有许多家远的贫寒士子,直接在洛阳城中住下,白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晚上回住宿的地方睡觉,颇有些后世大学生临近期末考试时候的状态。
老郑还别出心裁的在馆前设立了一个讲坛,每日都有大儒在此义务为士子讲经,从者如云。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人,本来只是图便宜在北市买的这块地方,如今已经形成了不亚于南市的商业规模。如今“国士轩”最大的分店就建在图书馆的旁边,生意好的简直不得了。士子门读书读累了之后,便到此点一杯热茶,和三三两两的同道中人围坐在圆形的胡桌上一起探讨学问上的收获。
看着眼前这座方方正正颇具西方风格的红色小楼,王小麦颇有些激动,图书馆的设计是他亲手完成的,眼前的建筑虽然比初稿略有改动,但大体是按照设计的初衷完成的。
图书楼共有五层,高十丈有余,因为本来地势就比宫城所在的西北角低不少,又是采用的新式设计,再加上王世充的,倒不用担心暨越。
此时楼外已经派了长长的两队人,粗略一数,怕是不下近百人。王小麦刚走到楼前,想要问清孔颖达等人的所在,旁边便有士子出言警告他:“这位兄台,看你是第一次来这藏书楼吧,这里的规矩必须要排队的,你看那楼前的看守,一脸的凶相,你要是插队被发现,可就被取消进楼的资格了。”
刘达刚要说话,便被王小麦阻止了:“这位仁兄说的是,我们去排队。”
三人跟着长长的队伍缓慢的前行着,刘达不满的在后面抱怨:“这书楼都是咱家花钱捐的,进自己家还要排队,哪来的道理?”
“胡说八道,”王小麦转过头斥责道,“这图书馆何时成了咱家的?”
“钱是咱家出的,图纸是阿郎画的,就连建楼的红砖也是阿郎的主意……”
“图书馆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并非只是指这座楼,楼里的书籍才是最要紧的,咱花的这些钱比起里面的书籍来一文不值。”
“俺不懂。”
“唉……”王小麦摇了摇头,“你说我现在家财万贯是因为啥?”
“因为阿郎有本事啊。”
“本事那里来的?”
“本事……”刘达恍然大悟,“本事就是从这书中来得。”
“没错。”王小麦夸奖了他一句,这小子不傻,虽然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但脑子却很灵活。“我以前求学的时候就经常泡在这书楼里面,要不然哪来的这么多学问?有一首诗怎么说来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你这么大年纪还没娶亲,多看点书,能找个如花似玉的娘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