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老夫就在这里别过各位,希望尊驾从洛阳返回之时可以在寒舍多住上些时日。”由于陈登身体还未痊愈,不能轻易出行,陈珪为了表现出诚意,便亲自相送,一直把刘备他们送到下邳城外十余里,礼数做得极其周到。
对于这样一位老者的盛情相邀,刘备也就笑着答应了,正好他还想和陈登多交流交流呢。
商队的头领是陈氏族人,一向对陈珪忠心耿耿,当日陈珪并没有告诉他刘备的真实身份,但言语之中反复暗示了这是身份高贵之人,并且和陈登一见如故,所以这名商队头领心领神会,每日里早晚请示问候,唯恐哪里伺候得不周到,怠慢了贵人。
刘备也不拒绝他人的善意,每日里也对这位头领客客气气,几天的路程下来,彼此倒也挺聊得来,于是有事没事就坐在同一驾马车上天南海北地闲扯。
这位商队头领名叫陈风,字子扬,是下邳陈氏重点培养的直系子弟,他自幼跟随陈登熟读诗书,武艺也有名师指点,加之走南闯北下来见识渊博,许多奇闻轶事信手拈来,让刘备等人听得大开眼界。
看得出来,陈风这个商队头领的职务并不是被当作下人,而是陈珪为了让他增长见识,多结交豪杰而下的苦心。
这一天商队出了徐州,来到兖州地界,众人刚好又聊起医术,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登的怪病。
陈风说着说着不禁感慨起来,对刘备再次抱拳施了一礼,“说句实话,刘公子和华佗先生都是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不已啊。”
刘备摆摆手,笑着说道:“治病救人的是华佗先生,答应留在徐州开馆收徒的也是华佗先生,和我又有何关系?”
“在下虽然驽钝,但还是有些眼力的,华佗先生明显是唯公子马首是瞻,若公子不许,华佗先生绝对不会留下。”陈风认真地说道。
赵云忽然插嘴说道:“赵某倒是能理解公子的做法。”
“哦?请赵兄弟说说看。”陈风来了兴趣,稍稍侧过身去对着赵云。
“医者不在四民之内,而医术也被视为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学医之人只能行走江湖,难登大雅之堂,陈兄认为这样是利还是弊?”赵云问道。
天下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这四种人,他们是统治的基石、社会的中坚力量,和这四种人相比,其他职业的从业者都要低上一等。
陈风不加思索就作出了回答,“自然是弊,医者救死扶伤,对病重之人可以说是有再造之恩,理应与士农工商并列,只是世人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太难。”
“除了吃喝玩乐,天下还有什么容易的事?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他难不难?可是到了现在,儒家弟子遍布天下,再有大儒想要传道授业,就没有那么难了。
只要能招收弟子,将自己的道传播下去,一代不行就两代,总会成功,但是,这就需要有人来大力襄助,而你陈家则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刘备解释说道。
“原来刘公子如此看得起我陈家?”陈风素来以出身于陈氏为傲,听了刘备这样说之后又惊又喜。
刘备呵呵一笑,继续说道:“陈氏在徐州素有贤名,还有雄厚的财力建起医学院,更有遍布天下的商队,只要你们到处宣扬医学院,让那些有志于医道的年轻人前来徐州求学,这是不是同样为传播医道出了大力?”
“对啊!”陈风激动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在下这就去吩咐伙计们,让他们每到住店打尖的时候都多去宣传,讲讲神医华佗在徐州治好我家大公子的怪病,再讲讲陈家兴建医学院,广招门徒的事。”
看着陈风匆匆跑到车队前方,刘备和赵云相视一笑,他们在过去的两年里亲眼看到在有了大批医生之后,辽东百姓的健康水平直线上升,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会为之欣喜的。
徐州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若是在这里培养出大量的医生,能够让医疗和卫生水平达到辽东那样的水平,从中受益的百姓数量将会是数以百万计,这种好事应该做。
看着天色渐晚,刘备钻进自己的那架马车,张宁正一个人闷闷不乐地摆弄自己的手指头,见到刘备掀起车帘进来也不说话,只是瞥了他一眼之后又继续低下头。
“怎么了这是。”刘备一屁股坐到张宁身边,“手指头有什么好玩的?”
张宁缩了缩肩膀,轻声说道:“快到洛阳了。”
“嗯啊,快了,再有个七八天就到了。”刘备有些纳闷地回答她。
“我害怕。”
刘备一愣,随即伸出胳膊将张宁揽入怀中温声道:“有我在身边,你有什么可怕的?”
张宁就那样顺从地将脑袋枕在刘备肩上,“若是子干先生不愿让郎君娶我呢?我可是张角的女儿,难道要瞒着他?”
“原来你担心这个啊?”刘备不禁笑了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张宁有些恼怒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是先生和我的。”
“我自幼丧父,母亲每天忙着织草席和草鞋养活我们俩,所以没有太多时间管我。”刘备微微笑着,又回忆起当年求学的时候,虽然这不是他亲历的记忆,但这些记忆每次从脑海里浮现上来的时候,他都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温暖。
“后来我跟随先生去了洛阳,那个高门显宦云集,花花绿绿的世界,结交的朋友也大多是世家子弟,他们有权有势,花钱如流水,也不在乎带上我一起吃喝玩乐,所以我越发的不成器了,喜欢漂亮衣服,喜欢喝酒享乐,每天不读书,只知道带着狗打猎。”
“然后呢?”张宁好奇地问道,她见到的刘备可不是那个样子,即使现在身为一郡太守,位高权重,却对吃穿没什么特殊的讲究,最多是要求衣服干净整洁,食物干净。
至于喝酒享乐,带狗打猎,似乎和刘备完全扯不上什么关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刘备继续说道:“先生对此心如明镜,却一直没有训斥过我,直到蛮族叛乱,朝廷任命他为九江太守前去平叛。在我和德然、伯珪三人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幽州的前夜,先生才把我单独叫到书房,对我讲述了一番道理。”
第124章 故地重游()
那一夜卢植推心置腹的话语让刘备至今难忘。
“那些高门子弟有父辈支持,即使他们不成器,以后总是会有个官位在虚位以待,就算不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们家中的资产也足够一生衣食无忧,玄德你认真想想,你有什么依仗?”
“或许你想的是广泛结交,获取声名,获取高官名士的青睐,借以举孝廉为官这一条捷径,但捷径终究是捷径,难比大道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你既然拜入我卢植门下,他日回到州郡地方自然也不会泯然众人,总会有人给上些许薄面,但你要记住,名声用上十年二十年就臭了,面子用上三次五次就烂了,自己的真本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由自己本事获取,而是靠先辈余荫,或是他人施舍而来的名望和地位有如水中浮萍,终究根基不牢。”
“玄德你天资聪颖绝非常人,但吃亏在年纪尚小,受不得美食美酒和游乐的引诱,这次回幽州对你来说不是坏事。老夫希望你能够找回本心,收敛性情,在幽州磨砺自己,来日必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你前程远大,万万不可自己荒废了。”
张宁听得出神,不禁脱口而出,“真像是父亲一般。”
“是啊。”刘备搂紧了她,脸上笑意更盛。“那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看重我,也是第一次有人那样对我教诲,后来我就再也不喜欢什么鲜衣怒马和美酒了,一心只想如何努力才能不辜负这份厚望。”
“先生如此看重夫君,若是他认为只有高门大姓的女子才是郎君的佳偶良配呢?”张宁又紧张起来,将刘备的腰背牢牢抱住不放。
刘备佯怒地拍了她脑门一下,“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明白?先生眼里根本没有什么高门还是寒门,只要我们两个是真心在一起,先生一定会想办法成全。”
“哦。”张宁这才放下心来,嘿嘿傻笑着凑到刘备脸庞亲了一下。
兖州是前几年黄巾之乱的主战场之一,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处于战乱之中,那些被打散的黄巾余党惧怕官府的追究,便聚集在兖州广阔的山林之中,彻底从义军变成了啸聚山林的强盗匪人,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所幸刘备跟随的这支陈家商队人数众多,而且有全副武装的护卫跟随,所以那些贼寇们倒也不敢前来侵扰,不过商队也不敢大意,进入兖州之后陈风就下令加快脚步,希望尽快进入司隶境内。
刘备等人对兖州并不陌生,毕竟是来来回回走过两次的地方了,这块土地上埋葬了不少跟随刘备南下的幽州和常山义勇,赵云率领的那支小部队当时经常担任全军先锋,损伤尤为惨重。
每到一处曾经的战场,护卫们都要备上食物和美酒,祭奠那些先走一步的同袍,自古燕赵之地多出慷慨悲歌之士,这些护卫们且歌且舞,时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刘备和赵云已经有了身份,不能像他人一样放浪形骸,但他们经过战场之时,也总是要默默地在那里站上一阵,希望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们可以知道,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并没有忘记他们。
一开始陈风还有些摸不到头脑,但从平日里的只言片语之中,他也似乎听出了一些事情,得知刘备、赵云、还有那些一看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护卫们,都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于是对二人愈加敬重。
终于,商队进入了司隶地界,众人经过管城一路北上,两天后便来到黄河岸边,这里临近洛阳,生产恢复很快,如今变得人烟稠密,炊烟处处,仿佛已经从那场战乱中恢复了元气。
“公子想必也来过此处吧。”看见刘备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出神,陈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轻笑着问了一句。
刘备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两年前来过,那时候黄河边上可没多少人,都逃难去了别处。”
陈风故作惊讶,顺着话头接了下去,“公子不说,在下还真看不出来。”
“我们第一次经过的时候,方圆几百里都是荒芜人烟,沿途所有的村庄都被毁坏了,连个有房顶的屋子都没有,也找不到粮食,断粮好几天,只能喝水充饥,沿途还有黄巾贼出没。”赵云淡淡地说道,那段旅程相当艰苦,许多义勇战士不是死在刀枪下,而是被饥饿和疲惫击倒,身体虚弱的赵风都险些被拖垮病死,令他至今难以忘怀。
“不过我们运气好,在前面几十里,没错吧子龙?”刘备有点记不太清了,赵云点了点头,他才继续指着西边的一个小山包说道:“有一支黄巾的部队,大概一千五百人,我们打赢了,抢了他们的粮食,大家才没有继续饿肚子,就这样相互支撑着,最后到了洛阳。”
转眼间,那段奔波流离,朝不保夕的时光已经过去两年了,经过两年时间的磨砺,如今刘备和赵云早已见惯生死,说起当年几乎击垮了整支部队的往事,也可以轻描淡写地面对。
但这些话听在陈风耳中却是无比新鲜,同时又令他隐隐心悸,他虽然也走南闯北,却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战争的残酷,也从未像刘备和赵云这样经历过生死,以他的人生阅历根本无法想象,两年前刘备的部队是如何穿越了近千里的无人区的。
刘备见陈风脸上满是敬畏之情,不由得笑了起来,“别把我们想得太厉害,来洛阳是因为我们在东郡一不留神被黄巾渠帅蒲喜给堵住,只能沿黄河向西逃命。最后到洛阳的时候你还没见,几百个人又累又饿,身上的盔甲都成了破衣烂衫,我进皇宫的时候就穿得破破烂烂的,结果皇帝看我们可怜,给每人都赏赐了一副羽林军的铁甲。”
“哈哈哈,公子真是机智。”陈风感觉自己后背上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了,他挤出僵硬的笑容,吹捧了刘备几句就连忙告退。
带兵打过黄巾军,还去过洛阳见过皇帝,还能给部队配备羽林军装备,同时还被陈家老家主奉为上宾,陈风不敢去想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那不是他应该做的事。
他如今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刘备平平安安地护送到洛阳,然后各走各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陈风也不怎么找刘备聊天了,众人相安无事,刘备也乐得清静,正好借着这段时间和张宁朝夕相处。
两人虽然情投意合,但在辽东的时候刘备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只有晚上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屋睡觉,更不要说和张宁好好地享受二人世界了,这次带张宁出游其实权当是度蜜月了。
张宁虽然听说过许多关于洛阳的故事,心中也对洛阳这个世间最为繁华的地方充满了憧憬,但她毕竟心中有事,和刘备之间的巨大地位差异,使得她对自己越发地不信任了。
纵然二人朝夕相处,感情一直都很牢固,但张宁还是忧心忡忡,生怕和刘备的婚姻被卢植阻挠。
刘备自然也能察觉到张宁的异常情绪,但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说服张宁放宽心,只好每天换着方法,陪她说笑聊天逗乐,那些在朐县买到的海螺这时就派上了用场,张宁天天听着刘备的甜言蜜语,把玩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大海螺,终于暂时忘记了心中的苦闷。
第125章 说出来吓坏你()
洛阳到了。
“看,前面就是洛阳。”刘备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张宁的手走出了车厢,望着远处北邙山下那座巍峨的城池,张宁不禁看得痴了。
作为大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和其他城池相比起来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令人见过之后再难忘怀。
这是一座无郭之城,除了宫城、宗庙和社稷等重要建筑被五六丈高的夯土城墙严密保护之外,近百万民众居住的房屋都位于城墙的外侧,这些房屋在城外连绵十几里,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车队缓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