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昭烈帝-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中,只有杨龄脑子动得最快,趁着许褚冲锋过后拨马掉头,背对着自己且距离不是特别远的时候,迅速催动战马,舞着长枪向许褚冲去。

    许褚刚回到之前二马错镫的地方,就听见己方阵中大声鼓噪,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等他察觉到不对劲,猛地回头望去,杨龄已经距离自己只有三十多步,而且完全进入冲锋状态了。

    这时候杨龄才暴喝一声:“贼人杀我同伴,拿命来——”

    眼见回身迎敌已是来不及了,许褚当机立断,重重一夹马腹,拼命向前加速,然而,按照双方的速度对比,最多再过二十步,杨龄就可以衔尾追杀到他身后。

    形势极为不利。

    若是换了吕布、赵云,或是那些出身于边军的专业骑兵将领,可以利用自身卓越的骑术和与战马的默契玩出急停急转这种花活,化被动为主动,但许褚本就是小豪强出身,骑术不错,但也只能算是不错,胯下战马也是专门培育出来的高大品种,为了承载他巨大的体重而放弃了一定的速度和灵活性,做不出太多高难度动作。

    只能想其他办法。

    顷刻之间,杨龄便拉近了十余步的距离,他见许褚单手执缰,另一手提着长刀,刀头斜斜向下,心中便是大喜,更加放心大胆地追杀而去。

    任何长柄兵器都需要双手握持,攻击范围都主要集中在身前范围,面对正后方的敌人根本无计可施,只要自己够快,这个贼将就完全无计可施。

    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呼吸的工夫,杨龄就逼近到许褚身后两丈,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但就在此刻,许褚骤然转身,借着回身之势抡圆了胳膊,将沉重的战刀挥向杨龄。

    双手武器讲究前手虚后手实,前手主要控制方向,发力是后手,也就是右手的活计,但此时许褚单手持刀且虚握,完全利用转身和抡臂的力量,几乎是把刀给甩了出去,长长的刀柄顺着他的虎口不断滑行,直到滑至末端,青铜铸造而成的刀鐏才被许褚牢牢握住,以免真的甩飞出去。

    青龙偃月刀长达一丈三尺,又被许褚这样伸直了手臂,握着尾部挥了出去,攻击范围远远大于杨龄的长枪。

    毕竟刀和枪的攻击方式不同,人可以单手持刀挥砍,却没有人能单手握着枪尾去刺击,还能保持住方向和力度的。

    眼前骤然闪现的刀芒令杨龄心胆俱裂,但事发突然,他又已经将马速提升至最高,完全没有闪避的余地,只得变刺为挡,希望用枪杆挡住这一刀再作打算。

    然而,高速圆周运动下的二十七斤重刀所蕴含的磅礴大力,根本不是一根枪杆可以抵挡的。

    “咔嚓!”

    “噗!”

    杨龄的长枪毫无悬念地从中断开,但青龙偃月刀去势未绝,又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划过了他的肩颈,好好的一个人,瞬间就变成了无头之鬼。

    短短片刻,战场上的形势被完全逆转,几乎所有人都惊在那里。

    “那是将军的拖刀术,他怎么会用的?”周仓失声叫道。

    “这招数我给你们演示过,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看一看不就会了?”关羽呵呵一笑,显得心情很好。

    由于此前没有长柄大刀,更没有青龙偃月刀这种沉重到利用自身重量结合一定速度就可以破敌制胜的绝对凶器,所以招数都是脱胎于戟、戈等旧有兵器,经过关羽等人这些年来的钻研归纳,才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招数体系。

    刚才许褚使出的拖刀术,就是关羽在两年前首创的一招,周仓等人也不是没见过、没练过,可是除了关羽自己之外,就只有刚才许褚那一刀是真正称得上雷霆万钧的绝技。

    这就是本事啊。

    关羽越想越是欣慰,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许褚确实配得上青龙偃月刀。

    ******

    初战不利,还在万人注视下折损了两员大将,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还都是自己在荆南提拔起来的嫡系,刘磐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不顾众将的极力劝阻,决然出兵,又发动了一次会战。

    然而,即便是压上主力,荆州军也根本无法撼动这支由关羽一手打造,从河北打到长江再打到荆州,一路横行,战功卓绝的铁军,再次吃下一场败仗。

    这时候,刘磐才真正有些慌乱,开始谋划起如何全身而退,并向南边的育阳、新野等县派去信使,命令当地官员做好接应大军的准备。

    令人庆幸的是,关羽并没有趁着连战连胜的势头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仍然是不紧不慢地构建防御工事,宛城内部的颜良部队也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协助张绣加固城防,让刘磐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这种举动又给了荆州军众将一种错觉,那就是己方的战力也颇令敌军忌惮,若是能稳住阵脚,缓缓撤军,或许敌军也不敢太过逼迫。

    可就在刘磐将城北的部队安全转移出来,准备分批撤退的时候,他之前派出去的信使仓皇回来了,并带回了一个更不好的消息——

    数日前,一支外乡军队从南阳东南部的桐柏大复山中出现,这支军队推进速度极快,斥候赶到新野之时,正巧看见他们在攻打城池。

第863章 纸上谈兵() 
新野是荆州治所襄阳通往南阳诸城,尤其是宛城的必经之地,也是刘磐部队粮草运输路线上最重要的一站,此城遇袭,远在宛城的刘磐都得到了消息,区区百里之外的襄阳更是不用说。

    早在两天前,荆州牧刘表便通过运量部队的回禀,得知攻打新野的军队是故兖州牧曹操的旧部,都顾不得惊诧和疑惑,连忙让军师蔡瑁紧急集结部队,前往新野救援,并向周边县城发去调令抽调兵员,同时还派人前往中庐去请蒯越,去鱼梁洲上请庞德公,以及黄承彦、司马徽等襄阳名士前来商议要事。

    谁知道中庐那里传回消息,说是蒯越因为思念兄长和受了风寒,也已经躺在家中动弹不得,怕是活不了几天;鱼梁洲上庞德公的茅庐已经人去楼空,据说老先生是带着家人和好友司马徽前去鹿门山寻仙采药,茫然不知所踪了。

    另一名豪门代表黄承彦也没在家,好像是前段时间思念故乡亲人,带着小女儿回安陆探亲,汉水茫茫,一日百里,此时估计早已经进入江夏地界了。

    几大家族的头面人物之中,就剩下了蔡瑁和庞季二人,庞季一向任劳任怨,接到命令之后就起身南下,去周边诸县抽调兵力,丝毫没有推卸之意;蔡瑁表现得更是忠心耿耿,他前段时间也染上了风寒,但仍然不辞辛苦地奔走于襄阳附近,令刘表感动不已。

    蔡瑁在军中多年,对各项事务了如指掌,在他的调度之下,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襄阳便集结起五千名士卒,军械粮秣一应俱全,然后这些士卒就在水军副统领张允的率领下拔营北上,前去解新野之围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张允一开始是比较拒绝的,他擅长水战,这些年来也一直是醉心于操练水师,如今要率领军队去跟人野战,总是有些底气不足。

    然而,刘表对张允这个外甥却是寄予厚望,特意将他叫来鼓励了一番。

    “那曹孟德本就是个志大才疏之辈,麾下诸将更是酒囊饭袋,若是他们真有本事,何至于颠沛流离,几次被人打到穷途末路,戎马半生,只是占了区区半州之地,如今曹孟德一死,其余诸人更是如同流寇一般,要来我荆州袭扰,此等庸人,有何惧哉?”

    “子昭你只管放心前去,至多不过数日,宜城等地的郡兵就可抵达襄阳,到那时候,老夫便发兵助你。”

    刘表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允心中也清楚,新野那边不光是一座县城的归属问题,更重要的是刘磐大军的粮草供应,若是自己继续找借口拒绝出战,万一刘磐那边战事不利,搞不好就要把黑锅甩过来,到时候自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前途毁了不说,脑袋都未必保得住。

    还是老老实实去吧。

    大军出发之日,蔡瑁前来送行,张允情绪低落,也没什么闲聊的心情,随便说了几句便径自去了,而蔡瑁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心中也是颇有怨怼。

    竖子不足与谋!

    蔡瑁之前极力拉拢张允,唆使他去对付蒯、庞两家,为此不惜装病,给张允创造机会,但是,也不知张允是出于胆怯还是不愿意得罪人,迟迟下不了决心,结果拖了几天,非但庞德公跑路了,蒯越待在中庐不肯离开,就连黄承彦都带着女儿逃得远远的,短短几天,这几大家族的核心人物就像是嗅到了什么危险的气息一般,瞬间离开了蔡瑁的掌控范围。

    虽说这些狡猾家伙的族人们还在襄阳,但对于蔡瑁来说已经是毫无价值了,再说了,他也没那个胆量亲自下手,去对付始终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盟友。

    “这些家伙是怎么察觉到的,或者说,有人泄露了风声。”蔡瑁思来想去,总觉得蒯越等人的举动十分蹊跷,不应该是偶然事件,“难道是张允这竖子?”

    与此同时,州府之中,荆州牧刘表正端坐在案桌前,手中拿着一份信件,许久之后,这位老者才长长叹息一声,将信件放在手旁的陶钵之中烧成了灰烬,然后起身来到窗前,仰头看天,沉默不语。

    这封密信,是蒯越命人暗中送来的。

    ******

    荆州大地战火重燃,双方近十万大军云集南阳地区,荆州牧刘表忙得焦头烂额,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们也在为各自的荣华富贵或是身家性命在四处奔走,然而,洛阳这边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除了掌管军事的几名重臣和一群年轻的参军之外,几乎没有人去议论发生在数百里外的战事,仿佛那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一般。

    就连大汉天子刘备,也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着,有人提起了就说上几句,压根不会主动操心。

    放眼整个洛阳,关心南方战事的也就是国子监和太学中的生员了,这些年轻人意气风发,正是向往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年纪,每日里都会有不少人拿着荆州地形图,在那里推演得不亦乐乎。

    这一天,开课的小铜钟已经响起,诸葛亮已经提着小包,施施然走进课舍了,结果却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激烈地争论着什么,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进来,一时好奇,便也凑了过去。

    原来是庞统与徐庶二人正在以二尺方圆的手绘地图上鏖战,口中念念有词,旁观的生员们也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气氛相当热烈。

    在人缝中扫了一眼地图,诸葛亮便轻笑起来,开口问道:“朝廷大军已经打到襄阳了?”

    “半个月前就在对峙了啊——”徐庶有些不耐烦地答道,同时抬眼望去,结果却看见诸葛亮饶有兴致地望着自己,连忙起身问好。

    众人也回过神来,意识到已经是开课的时间了,纷纷走回自己的座位,脸上多有愧色。

    诸葛亮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元直、士元,你二人何不来到前面,继续推演战局?”

    “我等只是纸上谈兵,过过嘴瘾,耽误了先生授课,还望先生恕罪。”徐庶以为诸葛亮是在责怪自己,连忙起身再度告罪。

    “有才之人理当心系天下,若是你们漠不关心,那才令人失望呢,你二人上来便是,但说无妨。”诸葛亮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两天之后,我便要南下参战,正好听听你们的高见。”

    偌大的课舍之中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

第864章 考校() 
许多人这才想起来,面前这位年轻得不像话,学问好得不像话,每天笑眯眯的助教还有另一个身份——

    当今天子的得意门生。

    这背景也硬得不像话。

    自己这些人大多出身于望族,在地方上也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但如今寓居在洛阳,希望谋求一官半职,对于发生在南方的战事,也就是通过外界的消息来推测,再在自己手绘的地图上推演一番,过过嘴瘾。

    人家可是要亲临前线了。

    这差距,真是气死人啊。

    可是,诸葛亮一介书生,去荆州能做什么?

    “朝廷有一批新式武器要试验,襄阳是个不错的试验场,陛下命我押运这批武器前去,一方面是给征南将军做个参军,学习军务,另一方面则是顺便看看新武器的优劣。”诸葛亮微笑着解释起来,打消了众人的疑问。

    生员们恍然大悟,但紧接着,他们又生出了新的疑问:什么新式武器?

    徐庶和庞统更是又惊又喜,他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齐齐来到讲台之上,便做起了复盘和推演。

    “按照我和庞士元前两天的推演,朝廷大军于十月下旬击退刘仲武的部队,席卷南阳全郡,兵锋推进至汉水一线。”徐庶一边讲解,一边走到巨大的白板前,用炭笔在上面勾勒出了一张地图。

    炭笔是用松烟掺胶制成的,字迹格外清晰,再加上徐庶对荆州各地地形了如指掌,寥寥数笔,便将襄阳城周边十几里的山川河流走向展现得一目了然。

    作为二人纸上谈兵的主战场,汉水更是被着重下笔,两岸地形、河流宽度、河心沙洲等等一应俱全,看得出是下了苦功夫的。

    庞统出身于襄阳庞氏,虽说一直闭门苦读,声名不显,但通过家族的渠道,他对荆州水师的虚实更为了解,便接着徐庶的话头,分析起了双方战力对比。

    “荆州水师分为南北两部,南方的江夏水师是以黄祖为主帅,舰船分居江陵、江夏二地;北方是以襄阳为基地的襄阳水师,以蔡瑁蔡德珪为主帅。”庞统面向众人侃侃而谈,然后介绍起了襄阳水师的兵力,“襄阳北临汉水,汉水之中又有鱼梁洲等大小沙洲,其间水流平缓,水师驻地便在这些地方,蔡德珪麾下兵力有一万多人,都是惯习水战多年的好手,如果加上各地郡兵,随时可以超过两万兵力,大小舰船更是数以百计,战力颇为可观。”

    “征南将军的部队陆战天下无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水战与陆战不同,比的就是战船和弓箭,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