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刘备端坐在书桌之前,在白纸上粗略地画了几个圈,又分别用线段将其连接起来,“我们用当今的朝廷结构来说,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下来是三公九卿,在这个小圈子里,天子是主导者、三公九卿是执行者;然而到了他们各自处理政务的圈子里,这三公九卿又成了主导者,下属们是执行者,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都会有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这个你能理解吧?”
诸葛亮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一丝脉络。
“今天坐在议事堂中的文武官员们是为师的下属不假,但他们同时也是位高权重,掌握着我方各条命脉的重要人物,同样有一大批下属需要他们的领导和指引,如果为师把什么动脑的事情都做了,不让他们思考、只让他们去执行,长此以往,他们难免会荒废主持事务的能力,那么我方的整个行政班子就要变得迟钝、暮气沉沉,什么事都得等着上面的命令和指示。”刘备盯着诸葛亮的双眼,口中不住地说着。
在原本的历史中,诸葛亮的才干和忠诚都无可挑剔,在各个方面都堪称楷模,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鞠躬尽瘁,把所有的责任和重担都抗在自己肩上,给所有人头顶上支起了遮风挡雨的大伞。
什么方面都比其他人强,所以诸葛亮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放心交给别人,都想自己去做,然后活活把自己累死,其他人失去了长期以来庇护着自己的大伞,变得无所适从。
虽说蜀汉政权在丢失荆州、又经历夷陵之败后损失了大批中青代骨干,诸葛亮把所有事情一肩挑实属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是阻碍了许多人才的发展。
诸葛亮把困难的事情都做完了,其他人只需要按照指示修补边角,没有直面困难的机会、没有试错的机会,怎么可能得到成长?
如今刘备特意让诸葛亮参加这样的会议,让他接触到另一种集体工作的模式,正是希望通过耳濡目染,让诸葛亮不要走上原本的那一条道路。
扭转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肯定会很困难,但刘备始终坚信,这样做是值得的。
天下无双的诸葛亮,值得他倾注所有的心血。
第637章 大盗归来()
就在这对师徒谈得兴起之际,裴元绍带着满脸的兴奋来到书房门口,还文绉绉地扯了一句文言。
“老大,有朋自远方来,见不见他。”
刘备一愣,随即放下手中正在写写画画的毛笔,笑着骂道:“你都过来禀报了,还问我见不见,这是想讨打不成,赶快请进来,让我看看是哪位高朋。”
“使君,好久不见!”随着脚步声和爽朗的笑声,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刘备见到此人,顿时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和简雍一起在洛阳呼风唤雨,把十常侍的家底都骗光的游侠王烈。
王烈完成洛阳那边的任务之后,在返航途中偶遇甘宁,又跟着他的船队去了朝鲜半岛,把三韩搞得鸡犬不宁,后来就一直留在那里,为新成立的韩州往来奔走。
细细一算,他与刘备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见面了,此时故友重逢,自然是喜不自胜。
“徒儿,为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当年著名的洛阳大盗,别看他长得凶神恶煞,像个将军的模样,其实对战阵之术不怎么了解,反倒擅长飞檐走壁,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好事。”刘备跟王烈互相嘘寒问暖了一番之后才回过头来,笑嘻嘻地对诸葛亮介绍起来。
诸葛亮早就听说过幽州巨骗简雍和洛阳大盗王烈的威名,对他们的事迹神往已久,如今见到真人,马上深深一躬,对偶像致以崇高的敬意。
能够在群狼环伺之下过得逍遥自在,还能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做成所有想做的事,这种人绝对有大本事,而诸葛亮最佩服的就是有本事的人。
“使君是越来越没正形了,天底下哪有这种揭人短的待客之道?”王烈浓眉一挑,装作不悦地说了一句,随后就伸出一对蒲扇大的巴掌把诸葛亮轻轻扶起,仔细端详起来,口中还啧啧有声,“光是看相貌就不寻常,怪不得他们都赞不绝口,说是使君这次捡到宝了。”
“他们?”诸葛亮一愣。
“是啊,好几个人给张子元的信里都提到了你,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就连郭奉孝那个眼高于顶的家伙都说出了前途不可限量的话,王某这一次过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见见你。”王烈哈哈一笑,充满赞许地说道:“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
“快别吹了,你那牛眼能看出来什么。”刘备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王烈的话头,“老实说,这次回来,是不是韩州出了什么事情?”
王烈尴尬地笑了笑,转身来到刘备对面坐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什么事情都没出,只是那旮旯大一点地方都走遍了,觉得有些无趣,就想重新换个地方去耍耍。”
刘备也笑了起来。
在他这些朋友中间,王烈是个比较超然的角色,这人不喜欢做官、不喜欢带兵打仗、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有趣无趣,能不能让他有新鲜感和挑战感。
正因为这种游侠作风,王烈虽然混到现在还只是个小小都尉,但他是整个幽州集团中少数几个可以无视刘备身份,与刘备保持比较纯粹的朋友关系的人之一。
“你的老搭档简宪和现在正在并州雁门一带,想不想过去帮忙?”刘备笑了一阵,给王烈指了一个好去处。
“不去不去,我在韩州钻了几年的山沟沟,现在看见山就头晕。”王烈把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一般。
“徐州那边的商会缺个主持大局的,你不是喜欢坑蒙拐骗吗,去祸害当地豪强吧。”刘备眼珠子一转,又给王烈指了条道。
“不行不行,没有宪和这个满肚子坏水的,我怕是算计不过那些地头蛇。”王烈继续摇头。
“这也不去那也不行,你该不会是就想留在邺城蹭酒喝吧?”刘备狐疑地瞪着王烈。
王烈嘿嘿一笑,终于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我想去西边耍耍。”
刘备马上明白了对方的想法,这一次轮到他自己把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一样了,“你是疯了吧,长安已经乱成了一团糟,李傕郭汜那种人根本没法用常理去揣测,这时候去那边不是找死吗?”
“我不去长安,刚才我已经见过云长了,他说咱们再过几个月就要出兵河内,所以我就想去为大军探探路,顺便摸一下河内豪强的心思。”王烈狡黠地笑道:“当年宪和在河内河东也安排了不少暗线,只是后来断了联系,如果重新整合起来,大军作战不是更容易些吗?”
当年借助幽州商会雄厚的财力,简雍在洛阳及周边地区铺下了不少关系网,虽然被董卓一个火烧洛阳,把整个根给挖了,后来又经历了荀氏兄弟联手封锁,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联系,但王烈很有自信,只要自己出马,就算没有简雍那神乎其神的搅局势天赋,也能趁着各地人心惶惶的时候搞出些名堂来。
“倒也不是不行。”刘备身子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沉吟起来,幽州军之所以能够做到每战必胜,除了各方面硬件条件超过对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常人看不见的层面上下足了工夫。
收集情报、分化敌人、发展内线
这些事情说起来不起眼,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往往不亚于将士们在战场上的流血拼杀。
见刘备有些意动,王烈身子微微前倾,伸出了几根手指头,“只要给我二百人、再加上足够的货物,别说区区一个河内,就是河东,我也能搅合搅合。”
五天后,一支商队从邺城出发,朝着西南方向浩浩荡荡地开拔而去,恰好与外出巡逻刚刚归来的赵云等人打了个照面。
看着自家主将与商队的头头熟络地打着招呼,亲热得像是多年老友一般,几名亲随不禁心生好奇,在双方离别之后开口询问起来。
“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只要多立功、多升官,你们迟早会知道的。”赵云并没有回答部下们的问话,而是双腿一夹马腹,继续向前奔驰而去。
第638章 燎原先生()
“听说了吗?最近从东边来了位大商人,出手阔绰得很,这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了几大家族的座上宾。”
“屁的商人,那就是河北某个高官推到前台的摆设,帮人赚钱的!”
“河北,难道是袁绍袁本初的手下?”
“我说你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人?袁本初都死了半年了,现在河北的执掌者可是幽州牧刘备刘玄德!”
一处气势恢宏的庄园之中,数十位不同打扮的人们正为了各自的目的,分成几个小圈子,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么。
其中最为显眼、也是最近城中流言的源头,那位从河北过来的豪商,正端着酒杯,在这庄园主人的陪伴下,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初夏的美景。
“燎原先生从北地而来,在河东可还住得习惯?”裴潜是这座庄园的主人,也是河东裴氏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他身材高挑,温文尔雅的气质下是掩藏不住的从容自信,即便面前的贵客身材魁梧气势逼人,他的气势也不落下风。
听了裴潜的问话,那位燎原先生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我这人天南海北都跑过,只要有钱赚,就是荒山野岭、风餐露宿也能安然入睡,要是没钱赚,就是绮罗锦帐、锦衣玉食也睡不踏实。”
“燎原先生果然是个秒人。”裴潜大笑起来,丝毫不顾形象,引来远近诸人的目光也不在意。
笑了一阵,裴潜终于压低声音,谈起了今天想要解决的正事,“燎原先生,粮价真的不能再降一降?”
“长安周边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几十万钱一石,某家这里的价格却只要五万钱一石,裴公子只要一转手就能获取近乎十倍的利润,居然还不想着如何筹钱进货,却有闲心思讨价还价?”那位燎原先生笑容一敛,语气讥诮地反问起来。
裴潜轻叹一声,倾诉起了自己的苦处,“河东与弘农之间有黄河险阻,过了弘农才是长安,一路上道路崎岖,贼寇横行,还要打点沿途官员,这钱也是不好赚啊!”
“某家只是个跑腿挣辛苦钱的,许多事情做不得主,裴公子自己掂量,这买卖能做最好,若是实在做不成,某家就离开河东,去其他地方碰碰运气了。”燎原先生看看裴潜,又有意无意地扫了其余人几眼,“河东世家林立,有实力的也不在少数,那边一直在注意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就是卫家的卫觊?”
随着说话声,这位燎原先生稍稍抬起了手,与相隔甚远,正被几名年龄相仿之人簇拥而坐的俊俏男子相互致意,然后微笑着侧过脑袋,跟裴潜告辞了。
“公子说得不错,河东与北地气候迥异,令人困乏得紧,感觉这酒也是喝不动了,还是尽早告退,不打扰诸位的雅兴吧。”
裴潜根本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决然地拒绝了自己的讨价还价,并且根本不给自己继续谈判的机会就抽身而退,不由得愣在当地,心中腾地冒起了火气。
在这个节骨眼上,除了裴家,哪还有旁人能够穿越黄河渡口,安安稳稳地把粮食运到三辅之地去谋求暴利?
卫家没有这个实力,其他家族同样没有!
就这么耗着吧,再耗几个月就是秋收,到那时候,这个装神弄鬼,不敢以真实姓名示人的家伙就得火烧屁股了。
燎原先生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庄园,那些被金钱的味道吸引而来的人们顿时没了继续坐下去的兴头,纷纷前来与裴潜做别,然后乘着马车离开,也不知是回家睡觉,还是想要继续跟远方来的客人联络一下感情。
半柱香的工夫,原本欢声笑语不断的庄园后院就沉寂下来,裴潜冷着脸坐在正中,十几名与他亲善的世家子弟则是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听起了谈话的内容。
“没有,这人嘴很严,始终不肯透露自己身后究竟是什么大人物,但从他之前带来的货物和手下来看,来头肯定不小,至少是太守一级、并且有很大权柄的。”面对对那位燎原先生身份的质疑,裴潜缓缓摇了摇头,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跟燎原先生搭上线还是在半个月前,那时候从王屋山下的东垣,直到河东的治所安邑,到处都传播着东方豪客的消息,出于好奇,裴潜亲自前往拜会,并跟这个身份扑朔迷离的家伙成了酒友。
经过一番试探,燎原先生那股颐指气使的傲慢态度、以及他麾下那些一看就是精悍士卒的“伙计”,都让裴潜敏锐地感觉到,对方从属于某个或是某几个手握权柄、想要中饱私囊、却又不方便抛头露面的大人物,专门负责倒卖军资军粮的。
然后,裴潜又把今天的寥寥数语说给众人。
听说对方一点都不肯让步,咬死了五万钱这个底线,诸人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几个脾气暴躁的甚至骂了起来。
“人家千里跋涉而来,就是看准了司隶粮价飞涨这个机会,想要狠狠地捞上一笔,换了是谁都不会轻易松口,就算他同意,也得向河北那边的幕后人物请示才行。”裴潜倒是不怎么生气,反倒更加笃定了这个燎原先生的跑腿身份。
“文行,除了粮食之外,你就没谈谈其他的生意吗?”说话的年轻人来自于另一个颇有势力的世家,这家人有严重的受迫害妄想症,总觉得长安那边的乱局会蔓延到河东,一心想着购买兵器铠甲,增强自己家族的私兵,那位燎原先生之前透露过只要价钱合适,可以卖一些质量上乘的二手兵器,这是最让他感兴趣的。
“没有粮食生意获利,我们拿什么来买其他的军资?”裴潜有些不耐烦地反问道:“再说了,粮食生意都做不好,怎么能让人家放心大胆地运输大量兵器盔甲过来?河内可是还在张雅叔手中,跟河北的刘使君是敌人呢!”
“那怎么办,答应他的价格?如此一来,算上运输的损耗、往来打点的花费、我们最多能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