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英雄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英雄血-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七二章 劫富济贫() 
带着特遣支队抵达黄泛区,胡彪一行也算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思。那怕他们想向灾民伸出援手,却知道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

    相比特遣支队携带的物资,跟那些需要救助的灾民对比,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抵达建在颍州的游击队,胡彪却发现这里的情况,还不算最为严重的。

    此刻的颍州虽然遭受日军的侵袭跟轰炸,却依旧尚未沦陷日军之手。可大量灾民的涌入,依旧让这个地区变得混乱,抢劫杀人、卖儿卖女这种事随处可见。

    听完游击队长的情况汇报,考虑一番的胡彪最终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从即刻起,搜集境内各土匪窝点,清剿那些祸害百姓的土匪,别人不剿我们剿。

    其次组织一批人,以土匪名义洗劫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劣绅,还有那些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官员。所有搜集来的物资,尽可能发放给灾民,让他们往更远的地方逃难。”

    面对胡彪做出的决定,参与会议的秦天佑也很直接的道:“这样一打,驻守在附近的部队,只怕也会坐不住。若是他们出兵围剿,我们如何应对?”

    “不用理会!如果他们敢助纣为虐,那就没必要跟他们客气。所有黄泛区的敌后武装,以救难军的名义展开行动。但有一点必须谨记,不许滥杀无辜,不许攻打县城!”

    清楚这样做,会引起地方上很大混乱。可在胡彪看来,杀一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家伙,应该能多救一些无辜的良善百姓,他觉得还是值得。

    至于这样做有可能便宜日军,就目前周边的敌情而言,这种灾民聚集的地方,只怕小鬼子也不愿占领。何况,目前小鬼子的进攻重心,应该不会放到这边来。

    除此之外,根据救助队提供的情报,颍州境内也有新四军的游击队在活动。在胡彪看来,这种地方也适合新四军发展。在解救灾民的事情上,新四军无疑更热心一些。

    考虑到抗战大局,胡彪才会下达不许攻打县城的命令。原因很简单,他需要维护政府跟驻军的正常运转。真要把县城打下来,那性质跟意义就很不同了。

    听完胡彪下达的作战指示,救助队长也很直接的道:“支队长,想完成这些作战计划,只怕部队还在扩大一些。在作战过程中,能否招揽一些青壮加入队伍?”

    “可以!给你们一个营的编制,另外挑一些灾情较轻的村庄,尽可能多安置一些战士的家属。这地方我们不可能久待,后期我会下令,让你们撤往其它更安全的地方。”

    “是,支队长!那武器弹药呢?”

    “前期我只支援你们一个连队的武器弹药,后期作战过程中,你们应该会缴获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饭要一口一口吃,别太过贪大反倒误事。招兵时,也要精挑细选!”

    “是,支队长!”

    这些抽调出来的救助队长,大多都是作战部队的军事骨干。他们抵达灾区后,限于胡彪的命令,手下部队一直保持在两百人左右。想多招人,也欠缺武器跟粮食。

    说到底,在黄泛区这种地方,想要招揽年青人加入队伍,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不怕招不到人。可在胡彪看来,救助队进灾区,救灾是主要的,招兵反倒是次要的。

    即便将来有人知道,胡彪在黄泛区制造了杀戮,相信也不敢指责胡彪什么。原因很简单,胡彪杀的都是该杀之人。而他救助的人,会比杀的人更多。

    若是把洗劫来的物资,全部用到征兵的事情上,别人也会觉得胡彪别有用心。让救助队打出救难军的旗号,也是让那些受过救助的人知道,救他们的人是谁。

    虽然胡彪没指望那些被救者报恩,却希望通过这种施救,让更多人知道,救他们的是什么人。这样一来,将来即便有人想打胡彪的主意,也要顾及一下民意。

    组建势力的同时,多养一些民望,终归不是什么坏事。尽管胡彪没想过当什么圣人,却依旧尽一份绵薄之力。打小鬼子是为了救人,组建救难军一样是为了救人。

    随着胡彪下达作战任务,以徐三刀为首的侦察分队,在救助队的引领下,开始清剿境内一些为祸地方的土匪团伙。缴获来的物资,也分放到灾民手中。

    驻守颍州的军政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惊讶的道:“这伙人,究竟什么来头?”

    “暂不清楚!听那些得到粮食的灾民讲,这伙人好像是什么救难军的?前番打劫我们粮队的几个土匪窝,听说都让这伙强人给剿人,那些土匪也全部干掉了。”

    做为境内的驻军,境内发生这种事,自然免不了关注一番。对于那些祸乱地方的土匪,驻军自然也想过围剿,可效果似乎都不大明显,甚至屡次受挫而归。

    尤其是大量灾民的涌入,很多幸存下来的年青人,为了能吃饱饭活下去,最终选择入伙当土匪。这样一来,一些土匪窝通过打劫,势力也迅速壮大起来。

    结果这一次,却碰到一伙极其强悍,且擅长黑吃黑的同行。可令官员跟驻军指挥官警惕的是,这支救难军剿匪得来的物资,却无偿发放给那些准备逃难的灾民。

    不少等待救助的灾民,得知消息后,也很激动的道:“真有人无偿给我们发粮食?”

    “也不是无偿!发粮食的那些人说了,继续待在这里,只怕没什么活路。要想活命的话,我们只能继续往其它没受灾的地方走,他们的粮食,发放给离开的人。”

    “要是在路上,我们吃光他们发的粮,那不又要饿死?”

    “继续待在这里,难道就不会饿死吗?算了!下次那些人再来,我宁愿拿些粮食,继续逃难吧!这里人太多,即便有好心人,人家也救不过来啊!”

    就算是乞讨,也要找个乞丐少的地方乞讨。现在颍州境内一些没受灾的县城,到处都挤满等待救助的灾民。很多县城的守军,根本就不敢开城门,生怕灾民造反。

    有些县城会在城外施粥,可每天一碗粥,根本就吃不饱。现在有人发放足够几天吃的粮食,也能让他们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有可能存在的一线生机。

    等到救助队在下一个地方发放粮食时,那些得知消失的灾民,很快便聚集了过去。好在每次发放粮食时,救助队都会挑选灾民较少的地方,劝导这些灾民离开。

    真要去灾民大批汇聚的地方,只怕缴获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发放。面对救助队员的劝说,很多灾民一边感谢一边询问道:“好汉,我们能去那里?”

    “往六安或者信阳那边走,那边暂时还安全。到了那里,总能找到一些出路。继续待在这里,指望政府救援的话,政府也根本救助不过来。”

    “好汉,你们队伍招人吗?要不,我们就跟着你们好不好?”

    “老乡,抱歉,我们队伍不招人!拿了粮食赶紧上路,路上大家也多加小心!”

    发放完粮食,救助队的人很快消失。拿了粮食的百姓,也担心被其它灾民抢走发放的粮食,也只能选择赶紧上路。而救助队,也会派人跟着护送一段路。

    若看到有人半路抢劫,救助队的队员也会现身,将那些作恶的灾民击毙或揍上一顿。等到这些灾民,安全离开颍州境内,跟踪护送的救助队员也会返回。

    如果说剿匪的行动,令官府跟驻军无动于衷甚至乐观其成。那么救助队第二阶段,打击土豪劣绅的行动,却真正挑动了官府跟驻军的神经。

    这些豢养大批武装家丁的地主,凭借大量的地方跟粮食,肆意欺压那些逃难的灾民。甚至借着这种机会,凌辱那些逃难的妇女。对这种人,胡彪也毫不留情下手。

    相比清剿那些土匪山寨,攻打这些地主庄园时,救助队却必须先提供信息,待胡彪确认后才准许行动。甚至于,胡彪会抽调作战排配合行动。

    看着深夜破门而入的袭击者,很多从被窝中被揪起的地主,满是惊恐的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你们要什么,我都给,还请饶小的一条命!”

    “现在知道饶命,早干什么去了?国难当头,不思报国行善,反倒横行乡里贱踏灾民,可谓罪大恶极。今番要你的命,就是让你还债的时候到了!”

    除罪行极大的武装家丁跟地主,救助队会毫不留情处决。那些罪行较轻的家丁跟地主家眷,救助队也不会滥杀。可临行前,却会将其家财跟粮食拉走。

    保留少量让其活命的粮食外,其余的东西一并洗劫干净。一夜之间,民愤最大的几个地主村堡,都宣告被洗劫。而实施洗劫的对象,救助队也打出了救难军的旗帜。

    得知消息,官府跟驻军也极为震惊。反观那些灾民,却暗自兴奋的道:“那些该死的家伙,终于得报应了!救助军,杀的好啊!这些人,都该杀!”

    给逃难的灾民无偿发放了两次粮食,救助军在难民中的口碑,也算彻底树立起来。在很多难民看来,这是一伙真正劫富济贫的好汉,自然值得他们称赞跟感激了!

第四七三章 我们需要盟友() 
民国时期,想维持地方的稳定,就必须依赖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跟乡绅。对很多地主还有乡绅而言,他们很多时候只知维护自身利益,其它事情大多都漠不关心。

    在很多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为兼并更多的土地,为求得更多自身利益,也有很多地主跟乡绅,选择投靠日军。尚未沦陷的地区,他们也是官员及驻军拉拢的对象。

    相比后世宗族势力几乎很少看到,此刻在民间宗族势力则极为推崇。对一些大的宗族势力而言,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威,甚至于当地的官员都必须忍让几分。

    先前救助队剿匪,只有极少数地主心生埋怨。原因是,这些土匪更多都是他们暗中资助起来的武装力量。土匪打劫来的财物,暗地也交由他们出手换取钱财。

    可这种事,地主跟乡绅也不敢明目张胆替土匪武装说情。等到救助队开始挑这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乡绅下手,其它的地主跟乡绅,也开始变得人人自危。

    不少跟城中官员及驻军有关系的地主乡绅,开始联合施压,希望官府跟驻军,能够出兵围剿救助队。面对这种情况,希望维持地方稳定的官府跟驻军,自然不敢无动于衷。

    就在地主乡绅联手逼宫于官府时,得知消息的胡彪,却很直接的道:“把这些洗劫的地主罪行,以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到县城,让城中百姓看看他们的嘴脸。

    如果驻军真的出动,给他们一点教训。跟地主乡绅存在勾结的官员及驻守军官,一并收拾掉。我也很想看看,是他们的刀利,还是老子的枪快!”

    “是,支队长!”

    给灾民发放粮食让其继续往安全区域逃离,通过有针对性的打击,缴获不义之财。这种行动,至少对胡彪还有行动队员而言,都没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

    即便被杀被洗劫的地主,并未做出投敌叛国的事,可他们肆意欺凌受水灾的灾民,大发不义之财,那就死有余辜。张贴大字报,也是向官府表明,这些人罪有应得。

    看到一夜之间,贴在城里城外的大字报,很多官员也很震惊的道:“这帮家伙,到底什么来头?这些被杀的乡绅,真做过这么多恶事?应该不至于吧?”

    “谁知道呢!只是这样一来,如果我们答应出兵的话,只怕会惹起民怨啊!”

    大量灾民涌入管辖区域内,对这些执政一方的官员而言,内心也很担心惹出什么大乱子来。救难军的做法虽然值得警惕,无形中却替他们分流了不少灾民。

    只是剿匪跟洗劫地主,前者官府可以坐视不理,后者却必须有所行动。对大多数官员而言,这些灾民的生死,他们并不是很在意。可乡绅集团,却关乎地方稳定啊!

    结果很显然,胡彪让人张贴的大字报,根本没起到太多作用。值得欣慰的是,大字报张贴出来那些地主的罪行,还是令其它逃过一劫的地主,行恶时开始有所犹豫。

    从大字报展露的罪行不难看出,救助队洗劫的对象,大多都是为富不仁罪孽深重的地主。反观那些行善的地主,救助队也秋毫无犯。这也说明,救助队并非滥杀无辜。

    甚至很多心存仁义的地主,很快指示家丁道:“再往城里运些粮食,有灾民过来,拿点吃的东西打发他们离开。真要让救难军的人盯上,那就真的有麻烦了!”

    反观那些心存侥幸,觉得救难军挡他们财路的地主乡绅,一边加强自身的村堡防卫力量,一边依旧催促那些得了他们好处的官员跟军官出兵,围剿救助灾同的救难军。

    就在这些地主乡绅,得知官府答应出兵,期待着好消息时。驻守在县城的城防部队,根据调查到的线索展开清剿,可地方还没到,便遭受救助队的伏击。

    狙击队率先开火,击毙那些带队的军官后,机枪队随即开火扫射。几轮手雷投掷下去,埋伏在山梁上的救助队员,便大声喊道:“缴枪不杀!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伴随救助队的喊话,幸存下来的那些守军士兵,无一例外纷纷抱头蹲下。看到这一幕,带队的作战排长也很无语的道:“指望这种部队守城,简直就是个笑话!”

    如此贪生怕死的守军,在特遣支队的作战队员看来,想抵挡住小鬼子的进攻,几乎也是没可能。也难怪,为何小鬼子一来,很多守城的部队几乎望风而逃。

    穿着百姓的衣服,蒙着脸从山梁上陆续冲下来,作战队员将守军武器全部收缴。这些武器虽然有点杂,可后续给扩充起来的救助队用,应该还是可以的!

    看着这些乞求饶命的守军,救助队长也很恼火的道:“看在同胞的份上,赶紧滚蛋!回去告诉你们长官还有当官的,这只是一次警告,下次就没这么便宜的事。

    要是他们还不死心,还要替那些作恶多端的地主出头,那就等着老子带人攻进城里,取他们脑袋去。还有,多行善事,少做祸害灾民的事,否则早晚有人找他们清算!”

    将这些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