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再怎么说,她也给你生了一个小妹妹……”钱谦益在这个档口,极力在维护柳如是。(这是史料,记载柳如是给钱谦益戴绿帽,但是钱谦益反而帮柳如是说话。)
“谁知道是哪儿来的野种,爹爹又没和她生下儿子,如果爹爹想要孙子,大可以让儿子代劳。”钱谦益的儿子越发污言秽语起来。
“你……”钱谦益和李香君实在听不下去了,这等羞辱,怕是一辈子的仇人也不过如此。
事情已经闹大了,按照传统的惯例,只怕此事难以收场。钱谦益只希望赶紧带着柳如是离开现场,他颤巍巍地走到女人身边,想拿自己老迈的身体去替柳如是遮羞。
“嘶”的一声,钱谦益的衣服也被钱家人当场撕裂,这一下,两男一女全都暴露在当场。围观的人群一起起哄,堂堂探花郎,临了是这般下场。
“让开,贵妃娘娘到。”就在众人全当笑话在看的时候,一队穿着紧身衣的汉子推开了人群,簇拥十几个穿着华贵的女人来到现场。
“顾姐姐,卞姐姐…”李香君一眼就认出来,最先挤进来的是顾横波和卞玉京。
陈圆圆穿着很素,站得远远的,但是她的派头,足以让所有人敬畏。这种场面她不适合到现场,可是其他人早已经赶过来来救柳如是了。
“我钱家的家事,轮不到外人来管。”钱谦益儿子感觉到压力,可是他任然要反抗。
“大明哪条律法容许你私设公堂的?”顾横波瞪了钱谦益儿子一眼,倒是把对方给吓退了。
柳如是披着遮羞的毯子,已经没有眼泪,她本是一个不屈服世俗的女子,所以不会向任何对手示弱。正史中钱谦益死后,她当着钱家人的面上吊自杀了,到死还是没有抗争过世俗的羁绊。但是这一次,她获救了,而且是陈圆圆救得她。
大明的社会本身已经出现了变革,本来只想安心度过后半身的陈圆圆也不能无动于衷。她本来只是来苏州找卞玉京的,却遇上了顾横波,顺道打算看望柳如是,缺偏偏给装上了今天的事。
“香君妹妹也在?!”陈圆圆看了一眼李香君,没有什么其他表情。李香君的事,可能陈圆圆早就知道了。
“见过贵妃娘娘。”李香君施礼过,脸上也没其他表情。她和皇家之间的恩怨,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得开的。
“我这次来,是想找你们商量商量,咱们应该联合江南的女子,一起给皇上上道折子,请求保护我们这些可怜的女人。”陈圆圆说明来意,众人显得很诧异,唯有顾横波点头。
“南京早就有一些女子社团,皇上也多次提出大明的女子地位偏低,应该立法提高。依我看,此事可行。”身处上层的顾横波显然嗅觉灵敏一些,或许她实际就是女权组织的领头着。何况如果这件事把陈圆圆加进来,成功几率还是很大的。
半个月后,朱由检收到了陈圆圆的几封来信,其中有私人的,也有公事。陈圆圆的意思很明白,她想求朱由检为女人说句话,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俗事了。
朱由检陷入了思考之后,虽然大明已经废除了女人缠足的陋习,可是有很多地方依然还在流行,这种事已经到了非用律法的手段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其次,大明鼓励男人纳妾,可是关于财产继承的法律却没有跟上。比如,东北孩儿军那边就出现了例子,某孩儿军死了,他的倭国媳妇继承了他的财产。这一点在朱由检看来是会有后遗症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那就是加强大明女人的社会地位。强调只要是大明本土的女人,都有合法的继承权,强化本土女性的社会地位,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朱由检相信有东北的例子在前,朝内的大臣是可以通过这个决议的。
这一招叫隔山打牛,利用看得见的问题,来达到看不见的目的。不能说大明的法律和政策都只顾及大明的男人,大明的女人也理应从中分一杯羹。
另外,朱由检认为适当的女权主义抬头是一件好事,这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比如就在当下,大明因为纺织业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女工能出门工作。男人,的确不适合在纺织行业离做工。
第654章 矫枉过正()
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终于到了验收的阶段了,不只是皇帝朱由检,包括满朝文武,都在翘首以盼,看看这五年到底取得了那些丰功伟绩。
社会底层在变革,这一点是明确的,可是顶层除了扩大的版图之外,似乎没有值得骄傲的亮眼功绩。如果按照前朝的惯例,国力强盛的一些标志性的指标,都不曾出现。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又比如成祖朱律。现在的大明,没有兴起一座皇宫,也没有修建一座长城,甚至像样一点的标志性建筑都没有。
没有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并不代表这五年建筑技术行业没有发展,相反民间的基础建设比以前好了很多,而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一直在不断推进,具体到了哪一步,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另外一个反应盛事的硬性指标就是人口,大明五年内的人口增长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历朝盛事。根据内阁发布的数据显示,大明现有户籍人口已经达到了两亿三千万,也就是说,五年内增长了五千万。而且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这个数据让朝野一片惊喜,可是朱由检却还是愁容满面。
朱由检愁的不是大明养不活这么多人,而是人口的两极分化很严重。鼓励生育虽然好,可是前面几十年的战争让劳动力人口减少,导致了现在大明出现了用工荒,老的老,小得小,中间层负担很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明现在只敢裁军,都不敢扩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的数量太少,这也是典型的战争后遗症。这一部分人,在五年至十年前,正是半大小伙子,而且处于战争时期的孩子,那时候因为战争和饥饿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活下来。
换言之,大明想要真正具备称霸的实力,只能在等十几年。这些在别的穿越者身上,似乎根本就不是事,可是朱由检没办法用基因造人。人口的成长是定值,不能用机器来流水线生产,长不够一二十年,就成不了人才。
“周围藩属国喝欧洲各国的人口情况如何?”朱由检思索了一下,他的目光不能只是盯着国内。
“根据天地会的情报,朝鲜国和南洋诸国这几年都以为年轻女人大量输出我大明的缘故,人口甚少增长。倭国因为战乱,女人输出等原因,人口一直在减少;英格兰和荷兰两国的第二战争已经发生,人口数量还在减少;欧罗巴大陆人口略有增加。”
另外一个数据是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并不快,因为人口净增长是拖累财富积累的。或者说,大明百姓五年后和五年前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太多,仅仅是低端的消费类商品品种多样化了。人口红利还不到收获季节,大明也没有从中得到惠利。
“皇上,不能再这样生下去了。好多百姓一家生了七八个,甚至有的几年生了十几个孩子的,两三家合起来都可以办一个蒙学班了。”顾炎武自己就是例子,之前娶妾的时候很爽,可是轮到养孩子之后,苦不堪言。
“谁让你贪心,娶那么多小妾的?你看看我,我就没有娶小。”黄宗羲站出来骄傲地说。
“你倒是想娶小,可你敢吗?”顾炎武瞪了黄宗羲一眼,鄙视地说。黄宗羲倒是想娶,可是面对方怡这样的老婆,借他十个胆儿。
“妻妾是个大问题,如果再不加以干涉,恐以后会有很多男子只能娶藩女为妻了。”陈子龙也忧心忡忡地说。
他说的问题也很实际,现在在大明的一些富庶之地,男人一娶就是一堆妻妾,那是有钱。可是哪个女人不想过好日子?这导致了大量大明女子流向有钱人家庭,而穷人只能娶藩属国卖出来的女人。人口当然会涉及到财产分割,姻亲关系等社会问题。如果朱由检不想以后跟周边藩属国有过多的牵扯,就必须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
“那你们说怎么办?”朱由检心里发笑,可是脸上装得很严肃。
“臣建议,取消过度纳妾制度。大明女子只能为正妻,不可为妾。”李岩站出来说。
“那,东北那些人怎么办?”朱由检有些担心孩儿军的问题,那里最少有十万倭女已经成了大明的媳妇,也就是说将来可能有一堆带有倭国血脉的后代。这就是问题了。
“把这些女子的户籍全部划入北海道,断绝她们和倭国本岛的联系。而我大明对倭国的政策,也要做最终的谋划了。”李岩看着朱由检,非常严肃地说。
“就照首辅大人的意见办理。从即日起,凡我大明户籍女子,不得为妾,只能为妻,东北另行处理。各家各户,凡有继承财产者,以正妻之子为正统,凡庶出者两代以后可视为己出。即日起:纳妾者,苛以重税,从朕做起!”朱由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他意识到这种办法可以在未来平衡男女平等问题。
这项政策和前面一样,等于是提升了大明女人的社会地位,让拥有大明户籍的女人,有了骄傲的身份。或者说,就向后世一样,孩子的户籍随女方而定,女人的身份决定了孩子的出生。如果妈妈是吃商品粮的,子女就是城市户口;反之,就算爹是吃商品粮的,如果妈妈不是,子女就是农村户口。这在当初,几乎是硬性指标,想转户口,不知道求了多少人。也让农村户口的女人,变得一文不值。
当然,现在朱由检给的政策是让海外来的女人地位变得很低,同时把大明国内的男女平衡问题给纠正了过来。就算有些女人想当小妾,那么她就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庶出的身份带来的社会地位为题。朱由检认为,不能太惯着一些骨子里没有尊严的人的小心思。这样一来,富人们想纳妾,要么付出更多成本,要么就去找外面的玩去,而想玩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大明的眼光只盯着男性劳动力,不解放女性,就算人口基数很大,任然没有办法释放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提高女性地位,就算没有像后世那样,最少也能提高一半的劳动力市场。这对于即将开启工业化改革的大明,是一剂强心剂。
第655章 辙鲋之急()
提到大明的东北问题,就不能不再一次提倭国和北海道的郑家了。
实际上,1659年的倭国,已经正式提名叫日本了。在这个时空,倭国已经打了三年内战了,同时倭国和郑家之间似战非战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起因就是天皇被刺杀事件。导致皇室正式和幕府决裂,提出日本国称号。日本皇室看得很明白,大明就是来肢解日本的,如果他们不做出反抗,势必慢慢会被消灭掉,那么千年以来的天皇家族,就会消亡,他们不得不起来反抗。
而幕府也看得明白,幕府如果站出来跟大明斗,下场就是一个,幕府自己完蛋。因为倭国内部本身就分裂成幕府和皇室两种势力对抗。幕府如果不对抗大明,他还有可能保持现在的统治地位,一旦对抗大明,那么倭国周围将全是敌人。
这个时期的幕府,可不是国力上升时期的日本。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幕府只能选择把皇室的力量先压下去,但是又不能彻底消灭皇室。幕府只想让皇室屈服,回到以前的傀儡状态,但皇室不干,所以战争一直打了三年。
反过来,对于大明来说,军队已经五年没有打过什么打仗了,零星的战斗起不到练兵的作用。五年来,除了军官,所有参与收复失地战争的士兵都陆陆续续退伍了,他们得到了朝廷优厚的待遇,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但是新入伍的士兵,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战斗力上,都有了大范围的削弱。
唯一值得提及的,就是武器装备更精良了,训练更严格了,指挥更专业了。可是这样的一支军队,郑家期盼了好几年,始终没有挪动一步,而北海道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如今的札幌活生生就是一块军事基地,出来极少数的居民之外,大部分都是士兵以及为军队服务的劳工。这里并没有如郑家想象的那样,变成一座贸易兴盛之地,也没有变成人口旺盛的大城市。这里是一座死人之城,因为每天都在伤痛和死亡。
郑芝龙已经老了很多,憔悴的面容,杵着拐棍,蹒跚着在札幌的街道上走着。陪着郑芝龙的是田川次郎,当下的北海道国主。
“父亲,偷渡过来的流浪武士越来越多了,这些人到处藏匿,到处搞破坏,我们已经有些应对不过来了。可是,大哥那边还是没有得到朝廷出兵的准信,这可如何是好?”田川次郎也是一脸愁容,瘦成脱相。
“本以为五万雇佣军可以控制局面的,没想到这北海道到处都是海防,这些可恶的倭寇又惯于偷渡,防不胜防啊!”郑芝龙长叹一声。
没有群众基础的郑家想在北海道立脚,说穿了有点不自量力。他们经营福建也没能掌控全局,顶多也就是一个海边上的富商,经营一个岛的能力确实很一般。哪怕后来郑家经营台湾,带去了几十万军民,水平也就那样。
何况郑家在这个时空的最近几年,因为失去了倭国贸易,拿什么来撑?要不是大明的是还护着点,恐怕早被日本皇室的力量给赶下海了。
“这都是被皇上给算计了。”田川次郎对朱由检意见蛮大,他就是感觉自己被利用了。
“这怪不得皇上,是我们郑家的胃口太大,想一口吃个胖子,反被噎住了。”郑芝龙摆摆手说:“皇上那是明明白白的阳谋,我明知道不能急,却还是偏偏要钻进来。失误啊!”
郑家是大明最大的地方势力这不假,而郑家的功劳也有点功高盖主了。之前郑芝龙担心朱由检会对郑家下手,可是朱由检没有这么做,相反还很重用郑成功。郑芝龙明白一件事,离了岸的郑家什么也不是。他当初以为后金势力强,那是因为没想到南京会有崛起的实力。
后来朱由检收复了实地,整个大西和大顺军队都被南京收编了,如此力量,岂是郑家能抗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