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胡子已经老长,年轻轻的脸看起来像是老了十岁。但是脸上的气色还不错,主要是将军山现在的供应太好,不比后世的疗养院差。
黄宗羲走到牛顿的身边,也不问话,先围着转上几圈,然后猛一下蹲在牛顿的面前。如果是一般的小孩,肯定要被这一招吓到。但是牛顿没有,他很淡定地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你最擅长做什么?”黄宗羲突然用一口伦敦腔的英语问牛顿。
“尊敬的先生,我喜欢做机械模型。”牛顿回答的彬彬有礼。
“你做成功什么机器构造?”黄宗羲继续问。
“我曾经做过一个装着老鼠的传动磨盘,还有一个能叫我准时起床的水钟。。。。。。”提起机械,牛顿的眼神充满了渴望。
二人交谈了足足十几分钟,而方以智在一旁听得简直不耐烦了。
“我说黄呆子,行不行你倒是给个准话。”方以智打断了黄宗羲和牛顿之间的对话。
“皇上,把这小子交给我吧。”黄宗羲一脸笑意。
“想得美,我才是山长,这是我的地盘。”方以智一把拉过牛顿,护犊子一样护在身后。他贼精贼精的,黄宗羲都已经张口直接抢人了,他还能看不出来这就是个宝贝?
“我说你个方大傻子,你讲不讲理啊。”黄宗羲不干了。
“哈哈哈,人我教给你们了。但是有一条,这里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对他开放。至于跟谁,看他自己愿意了。”朱由检笑着说。
“皇上,所有的地方都对他开放?”方以智以为自己听错了。要知道将军山有几个地方可是绝密,那里面的知识可以说石破天惊。一般人根本不能接触。
“没错,朕就是这个意思。将军山所有的地方全部对这小子开放,至于能学多少出来,要看他的造化。”朱由检决定不对牛顿保留知识。如果他可以,他牛顿完全可以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发扬光大。反正世界已经改变,爱因斯坦还会不会出现都是一个问号。
“那其余的孩子呢?”方以智问。
“朕会特别下一道旨意,每一年,从全国各省选拔一部分天才少年出来,加入到将军山的少年班学习。这部分人会和少年班的天才们一同研究学问。以后的将军山,只专门培养最有资质的特殊人才。”朱由检很认真地说。
既然国家已经统一了,人才选拔上面当然不需要那么随意了。作为掌握知识最前沿的将军山,当然有资格挑选最顶级的人才来培养的。
“另外,为了加强大明的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公主这一次从欧洲带回了二百名高级制表工匠,他们将教会机械学院的学员们制作精密机械。”朱由检补充说道。
在机械制造方面,这一时期的欧洲的确走在大明的前面。比如精密仪器的起步,就是从钟表开始的。朱由检为什么强调要招募欧洲的制表工匠,就是因为欧洲的很多天才枪械设计师,都是从制表匠转型的。
实际上,朱由检就是在有意培养大明的枪械师,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科学基础。
第638章 朱由检以为的知己()
朱由检处理完将军山这边的事,这才又回到了皇宫。
今天皇宫里的晚宴当然是为女儿和女婿接风洗尘准备的,不管怎么说,九儿他们这一次去欧洲,都算得上是劳苦功高。
家宴不同于国宴,但是因为女儿也是已经出嫁的人,所有要比一般的家宴正式一点,还有宫廷乐队演奏的歌舞。皇家的家庭成员现在已经多了很多,除了两个皇子在外地之外,该到的都已经到了。
“儿臣先敬父皇、皇后一杯,预祝父皇和皇后福寿安康。”九儿端起一支高脚玻璃杯,轻轻走到朱由检的跟前,行大礼。
在称呼上朱由检没有特别强调按照旧制,也没有要求其他孩子必须称呼皇后为母后。其实只要他们喊一声皇后,就已经足以。
葡萄酒并非是欧洲产的,而是地道的大明自产。别以为这个时候欧洲的葡萄酒有多好,论品质还不如大明自产的。玻璃杯天生就是被这种饮料准备的,加上现在大明丰富的水果供应,整个宴席上陈列的比例器具,就已经足以让人看花了眼。
出来玻璃器具,还有新法烧制出来的骨瓷,以及施琅献上来的锡器、宫廷御用的珐琅、青花瓷等。唯一没有摆出来的就是金银器了。那是因为朱由检觉得这个时代的冶炼提纯不足以让金银器安全,特意嘱咐不上的。
这一场盛宴并非是朱由检故意摆阔,而是他在展示大明现在的产品生产能力。别看这些都是日常消费用品,可是这些东西最能证明大明的工业能力。
“好,你们没有辜负父皇的期望,朕很开心。”朱由检看着九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崇祯留下的四个孩子,都挺不错的,想想每一个都比崇祯要好。如果历史上崇祯留下一道圣旨,或者是提前把几个孩子送到南京,大明何至于,何至于啊。
有人认为君王死社稷是血性,但是君王死社稷的背后,却也是一场悲剧。
“既然已经回国了,不要忙着做事,你们也该抓紧多要几个孩子的。”朱由检大手一挥,算是酒后乱说话了。
“父皇,哪有你这样的。。。。。。”九儿眼睛一瞪,脸红彤彤的。
熊丽静也偷偷地用手狠狠地掐了一下朱由检腰上的肉,朱由检这话确实有点过了,作为当爹的,哪有当女儿面这样说的。可是他们不知道,其实朱由检心里还真没觉得自己能当好这个父亲,他顶多拿九儿当一个妹妹在看。
。。。。。。
这天晚上,朱由检醉醺醺地一个人坐在后花园的凉亭里,石桌上摆着醒酒的茶汤。
星星满天,苍青色的天空上像是点缀这数不清的钻石,闪闪发光。
朱由检醉卧在椅子上,但是手里还拿着酒杯不放手。他左手撑着脑袋,眼神迷离,偶尔慢慢地举起酒杯,抿一口杯中酒,仿佛不想让自己清醒,又不忍让自己醉睡。
王承恩的脚步轻得像一个长辈照看摇篮里睡熟的婴儿一般,可能是他已经上了年龄,所步伐显得极为缓慢,没有了轻盈。
“你是不是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朱由检翻动了一下眼皮,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承恩问。
“已经很好了,我从跟着他入主皇宫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期盼着有这一天。可是啊,天不遂人愿,我每一次呈送进宫的,都是不好的消息。”王承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噗!”这里只有他们俩人,同样的也是一个夜晚,朱由检不由得不想起了他穿越来的那天晚上,也是他和王承恩两人。朱由检笑了!人家穿越都是一辈子没有人知道,可是他穿越的当天晚上,就被这个老妖怪给看穿了。
“我告诉你老家伙,这才是我来这里的上半场,远远还不止这些的。要不然,老天爷让我来干嘛?!”朱由检右手伸展了一下,颇有醉话。
王承恩心里一顿,带着疑惑看了一眼朱由检。但是朱由检醉了,根本没有发现王承恩的神情。
“我跟你说,大明不应该是这样的,大明的百姓应该过得更好才对,他们应该吃上肉,天天吃,顿顿吃。大明的商贾,要把生意做遍天下。我要大明货通天下,汇通天下。。。。。。”
“天天吃肉,那岂不是各个都是勋贵了?那这天下还怎么管?”王承恩心里一惊,按照他的思维,百姓就不能吃的太饱,吃肉这种事历来只有过年过节才干的。天天吃肉的,那是贵人。要是大明全都是贵人了,那可能会江山不稳。
“你莫不是在说胡话呢。”王承恩怼了朱由检一句,这已经是很久没有过的事了。
“我没骗你,我肯定能做到的。”朱由检还是没察觉,他继续和王承恩谈他心中的理想。
这一夜,朱由检对王承恩谈了很多。也许是他找不到人诉说的缘故,他拿王承恩当了一个倾听者。有些话,他的确不敢讲出来。作为一个穿越者,穿越的秘密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比如王承恩,他肯定是不会泄露的,如果让外人知道大明皇帝是个冒牌的,这大明的江山,必定会重新掀起腥风血雨。
可是,这一夜王承恩就没敢合眼,因为他从未想过未来的世界会是一个没有皇帝的世界。这等于是抽调了王承恩的支柱,他从没想过没有主子的日子该怎么继续。
王承恩尽力拖着朱由检的身子,努力地让他睡得更舒服一些,但是当他看着这张脸的时候,又有些陌生。
一个人的气场是由环境和心情决定的,当初那个沮丧的崇祯早不知道哪一天丢失了,取代他的是如今这张自信的脸,这张脸不光带着自信,还带着野心。
他的野心会让大明改变成他说的那个样子吗?
王承恩看朱由检脸庞的眼神眯成一条缝了,显然,这不是王承恩心中盼望的脸庞。
“来人,扶皇上回宫歇息!”王承恩终于站了起来,对着远处沉声说了一句。黑暗中,四个年轻的太监快步走了过来,合力抬着躺椅快速离去。
第639章 大明第一次经济工作会()
自从九儿带着船队回到大明,朱由检的理想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从这一天起,大明就正式转入另一个轨道。
穿越者总是喜欢谈论工业化,谈论蒸汽机、燧发枪以及各种骇人听闻的武器。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得依靠经济的繁荣来积累财富的。尤其是火器时代的强国,出来掠夺,大约就只能贸易强国了。
掠夺这种行为,看起来是很热血,很爽的一件事,可是看多了,也没多大的意思。它就如同抗日神剧一样,天天看着一个人拿着枪,面对毫无悬念的结局,你会不会麻木?
贸易的崛起,在亚洲是没有欧洲那种市场的。大明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大明人自身对贸易并不感冒,所以,大明的货最好的方式只能是卖出去,靠出口挣钱。
而出口,就需要开动工业革命,这把大门的钥匙了。
前面我们说过,工业革命的前提,还是要有市场才行,不然生产出来的商品赚不到钱,谁还会搞工业呢?实业没有房地产赚钱的年代,谁搞实业谁傻逼。
今天是朱由检亲自召开的御前会议,列席会议的,都是朝廷这两年不太重用的官员,比如金声恒,邢红艳,高桂英等。这些人前期都是有功之臣,但是能力上又不能继续挑大梁,如果就这样养着,也不是办法。朱由检得给这些人找点事干。
“朕今天把诸位爱卿召集到这里,只为一件大事。”朱由检说完,就扫视了一遍大伙。
“皇上你就说吧,是让我打哪一个,我绝不含糊。”很久没露面的金声恒今天居然也在座,他以为皇上召见他是又准备重用他了。实际上金声恒的部队已经退入二线,基本上已经等着被裁撤的命运了。
“朕是准备打一场打仗的。”朱由检一说完,所有人都坐直了身子,就想听听皇帝又准备打谁了。
“这一仗不用刀枪,也不用大炮,最主要的是要靠一张嘴,两条腿。”朱由检说。
“皇上,这仗怎么打啊,不用刀能杀人吗?”有人问,大伙都很好奇,哪有打仗不用武器的啊?
“是的,朕让你们打得这一仗,就是做生意去。“
轰,会议室一下子热闹开了。皇帝专门开的御前会议,不讨论国家大事,居然直接聊起了做生意。商贾之道虽然在现在的大明不受歧视,但是也没受重视啊。这算怎么回事?
”朕已经决定了,不管是抽调的退伍军人,还是从民间招募的人手,全部参与到做生意的浪潮中去。朕希望你们要靠着一张嘴,两条腿,把各地的货物卖到所有的村镇,和全世界各地去。。。。。。“
朱由检知道一条,如果让大明民间的贸易自由发展,起码没有上百年,大明的贸易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所以,必须要以国家作为推手,来推动整个大明贸易的发展。只有把市场打开了,商品生产的积极性才能提升。而商品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业化的条件自然也就具备了。
到了那个时候,不用朱由检刻意推动,有条件的人自然会去建厂,而为了提高利润,资本家必须使用机械。这比朝廷强行推动机械化要好。
”可是皇上,我手下那些军汉们,不会做生意啊。“金声恒感到很为难,让一群拿枪的老爷们去做买卖,还不如让他们拿锄头种地呢。起初金声恒也是料到可能被裁撤的,他已经打算好了给自己的手下安排退伍后的生活了,没想到画风居然大变样。
“不会可以慢慢学,朕理解你们。朕可以让你们先帮忙运运货,但是学做生意的本领,还是要加强学习的。”朱由检说完,哗的一声拉开地图。
除了东北没有标注之外,连台湾岛在内,全国已经被分成了七个区域,已经被涂抹上不同的色块。
“朕的意思是,各省各部抽调五名四品官员挂帅,分组负责一块区域。你们在坐的负责国内,南洋和国外有进出口公司负责。。。。。。”
任谁也没想到,大明皇帝突然出的一手政策居然是这个。而且说干就干,硬生生地摊开了一个名叫合作社的贸易公司。就连邢红艳和高桂英,都被朱由检给安排了职务。
“皇上,您让我们做生意可以,可是这俸禄,该怎么计算呢?”邢红艳到底是管账的人,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了。
“你说,怎么算?”朱由检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多干多得行不行?”邢红艳诡异一笑。
“那不行,照你那样说,我的人一块钱都挣不着了。”金声恒不干了,他也不笨,知道自己的斤两。
“那你说咋办?”邢红艳一甩胳膊,怼了金声恒一句。
“依我看,还是按月发俸禄的好。”
“啊呸!挺高的汉子,说出这种想偷懒丢人的话。”邢红艳用极为瞧不起的眼神看了金声恒一眼骂着,把金声恒弄得脸红脖子粗的。
“月俸还是要给的,不过高邢氏的话也在理。既然是做生意吗,自然还是要靠各凭本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