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敬的护国公大人。,我的父皇不是来跟您分战争赔款的。我父皇认为,荷兰人赔给英国的二十七万英镑是贵国应得的,我们一分也不要。”九儿微笑着看着克伦威尔。
这位英国的护国公即高兴又惊讶,高兴的是明国人居然不是来谈钱的,惊讶的是对方居然知道详实的赔款数目,要知道这可是十七实际。
“我这次来伦敦,是特意来和贵国做生意的。”九儿继续说。
“做生意?公主殿下,请问是什么生意?”克伦威尔问。
“我们想卖战舰给贵国。”九儿继续说。
“我没有听错吧?”克伦威尔显得很好笑,居然有人要卖船给英国,就像有人卖瓷器给大明一样好笑。
“是的,您没有听错,尊敬的大人。我们卖的是这种战列舰。”九儿一挥手,四个随从抬上来两艘风帆战列舰。
一屋子的英国人都被大明精湛的船模手艺惊呆了,这两首战舰模型真是太漂亮了。
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眼光,克伦威尔一眼就看出,这两艘战舰,技术上已经超过了当下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
不久前,明国人还在英国找造船工匠,为什么这么快明国的造舰水平就超过英国了呢?
难道之前那批工匠里有高人?
第613章 大明看上欧洲什么()
克伦威尔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英国的工匠有什么先进的造船技术流落到大明去了。
这不能怪英国人骄傲,因为九儿拿出来的战舰,从样子上看就是师承英国战舰,这就是十八世纪英国战舰的模型,当然要比十七世纪先进一些。
“公主殿下,我们英格兰的造船工期确实有些紧张,看在我们两国是盟友的面子上,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订购两艘这种军舰,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克伦威尔眼珠子一转,立刻表达了他的歉意。
没错,就是歉意,而且是假的。
“哼,父皇果然没猜错,英国人压根没打算订购我们的军舰。”九儿心里鄙视着克伦威尔,但是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
朱由检为什么要把这么先进的技术给英国呢?第一,这种战舰其实相对于这个时代也只先进了一些,并不是划时代的产物。
第二,朱由检要把明军的大炮卖给荷兰,在舰炮技术上,荷兰人一下子强过英国不少。要想让两军实力继续差不多,那索性就提高英国的战舰。
这样,双方各有优势,打得越狠越好。
第三,朱由检也同时在告诉英国人,我的战舰水平跟你们差不多,你牛什么牛。别指望打赢了荷兰就想到东方掺和,你还是安心在欧洲和荷兰人一较高低先。
朱由检的这个意思克伦威尔深有体会,他在稍微细想之后就有了一个决定。
他想放弃和大明签订的贸易特权。说到底,英国人现在吃不下大明送过来的这块肥肉。这个特权可以明面上存在,但是实际上,英国人控制不了荷兰人的参与,这也是朱由检希望看到的。
同时,只要英国人和荷兰人都有求于大明,大明的商人也可以慢慢到欧洲来。朱由检把贸易口岸挪到南洋,不只是为了发展大明的海贸产业,也是要等到大明的这群海上先从大陆走向南洋,再从南洋走向世界。
这就像老母鸡带小鸡一样,先让小鸡在窝边溜达,长大一点了再去更远处转悠。
不过,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等他们慢慢长大。要不然,一下子丢到强盗窝里,能剩多少只有天知道。
既然克伦威尔只是象征性买了两艘军舰,那么英国人自然不好意思在剩下的生意中太过小气了。再说,大明公主这一次带来的商品,确实是好。
首先,九儿展示的大宗商品就是细棉布和羊毛呢面临料的大衣。
英国靠什么行业实现工业化腾飞的?纺织业。这个时候的英国,纺织业已经有了一点点的苗头了。
朱由检给英国人带来的,是大明已经技术成熟了的棉纺和毛纺,而英国人现在的技术,还在穿粗布棉和扎人的羊毛。
他们根本弄不懂大明的棉布为什么这么细,这么匀,羊毛为什么这么软。
当然,单纯的商人们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在意的,是这些东西运到伦敦,能赚多少钱。
“这些布料,比丝绸便宜多了。”九儿一句话,让他们吃了定心丸。这要是跟丝绸一个价,那就真没利润。
朱由检当然知道纺织业有多大的利润,而纺织业如果不做出产业,是赚不到钱的。而一旦形成产业,将会让一个国家腾飞。
而且纺织业是低端产业,非常适合人口众多的国家,比如大明。
把布料销往欧洲,让欧洲失去工业化的机会,是朱由检的目标。
穿的展示了,接着九儿拿出了用的。所谓日用品,大明能拿的出手的,自然是日化产品。一瓶小小的香水,足以迷住满屋子有狐臭的英国贵族女人。
何况大明公主一出手,就展示了全套的护肤品,自然不包含香皂那种低端玩意儿。
第二天,整个伦敦上流社会全疯狂了,没有哪个女人不爱俏的。九儿拿出的,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化妆品的范畴了。
一张保湿假面面膜,就足够引起英国女人们的尖叫声的。
在她们眼中,大明公主就是一位可以让人变年轻的魔法师,太神奇了。
“你说,咱们的这些东西应该比卖香料赚钱多了吧?”九儿看着方怡问。
“那还用说,香料卖的是木头,咱们卖的是香料精,能一样嘛。我现在特佩服皇上,这么好的主意他是怎么想到的?”方怡看着一屋子疯狂的女人,接连摇头。
她要是知道后世一些穿越小说里还在做香水发财,心里肯定嗤之以鼻。
“我父皇手里的好东西多着呢,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没有发现。”九儿说。
此次她们来欧洲卖的,压根就不是传统商品。什么瓷器,丝绸,已经不是大明东印度的经营重点了。已经掌握香料生产地的大明东印度公司,如果还在卖瓷器、丝绸和普通香料,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同时,已经具备初级化工技术的大明,也自然顺便要开启欧洲人日化产品消费的新时代。这些东西,只要打开市场,才能推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潘多拉魔盒的盒盖。
衣食住行用,大明不可能给欧洲送吃的,也不可能过来替欧洲人盖房子,除非欧洲容许大明人过来搞地产开发,可惜他们的经济还没发展到那个程度。
所以,九儿在卖了布料之后就卖日用品,紧接着,明人又拿出了一些非常好看的皮鞋,皮具,以及一些小装饰件。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架不住款式多,种类齐全。
总之,大明有的,要卖给欧洲人;大明现在还没有的,也要卖给英国人。朱由检简直是疯了,他如今就是不顾一切要开战东西方的贸易,尤其是要大把赚欧洲人的钱。
“卖这么多东西,咱总不能空着船回国吧。”作为一个精明的女商人,九儿考虑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她已经再考虑把欧洲的什么好东西运回国了。
要不然,单方面的贸易可不是一个好买卖。
“你父皇说了,欧洲没什么东西是大明最需要的,但是可以在欧洲雇人。”方怡说。
“雇人干嘛?”九儿不解。
“皇上说欧洲雇佣兵适合帮大明打仗,大明可以用赚到的欧洲人的钱请欧洲的雇佣兵,然后消灭其他和大明作对的敌人。免得大明的士兵在战场上白白战死。皇上说大明人的命更精贵。”方怡说。
第614章 朝鲜对日本的战争()
说实话,欧洲现在还真没有可以让大明惦记的东西,除了人口。
鸦片战争就是因为东西方贸易的不对等,才导致英国要把鸦片输入中国,以减小贸易差。
朱由检当然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谓进流入对经济也未必是好事。大明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但是欧洲如果没有对应的流入,势必对经济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朱由检首先想到的是欧洲的人口,如果大明想引进人口,欧洲的白色人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跟大明肤色相近的美洲土著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欧洲人用来干什么,当然是用来在战场上当炮灰用。欧洲人没有国家观念,他们只追求金钱利益,自然是最好的雇佣兵。
1654年就这么过去了,大明也没有发生太重大的事件,一切平稳。时间很快进入1655年中。
朝鲜对日本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难分难解,你死我活。日本人在牺牲精神上是值得尊敬的,在朝鲜军队攻入日本本土之后,整个日本都动员了起来。
山娃子团的正对面,日本人已经发动了多次自杀式进攻。朝鲜军队已经伤亡三分之一了,山娃子从望远镜里已经看到日本兵阵地上已经没有什么生机了,这才下令肉搏进攻。
然而,当朝鲜军队进攻到日军阵前时,荷日军阵地说立刻响起了喊杀声的咆哮。日军又一次发动反攻击了。
一个日军浪人一把保住了一个朝鲜士兵,然后引爆了身上的火药,瞬间三个人化为一滩肉泥。
“这种打法打下去,最后只怕这些朝鲜兵会受不了的。”作为副团长的汉子提醒山娃子注意天气变化。
“基础理论不突破,整个行业的技术就跟不上来。同样是枪管露气的事,燧发枪的要求比栓动步枪的要求低得多。”朱由检说。
“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能教格物之学的老师严重短缺且水平不够,就算现在天天不睡觉现教也教不出来啊。”方以智补充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前不重视格物,是因为没有发现格物的好处。要想让格物之道发扬光大,在推广上就必须有所倾斜。
现在朝廷拿下了南洋之地还需要巩固,正好借机发展造船业。造船行业需要用到大量的格物之学。
索性就朝这个方向倾斜,等到把下一代人才培养出来了,再从海里转回来。教书育人是一个亏本的事情。朝廷以前为了照顾读书人制定了不纳税的政策,导致了大量百姓拿着土地投靠举子。
这是弊端,不能因为读了几天书就当霸王。以后朝廷的教育不能一味指望朝廷倒贴,要考行业来支撑。就先有造船业来支持适合造船技术发展的格物之学吧!”
朱由检一口气说得口干舌燥的,赶紧端起茶碗猛灌。穿越也不是万能的,大明就算是有朱由检带来一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也不能说整个社会就此大发展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跨越式发展,唯独教育不行。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教育支持,想一下子就发展出几百年的成就,那还真真是扯淡了。
“炼钢的技术发展现在很慢,老臣愧对皇上……”宋应星嘴巴蠕动几下,有苦难言。
“别这样想,宋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朱由检赶紧劝住。
炼钢看起来容易,实则相当困难。炉温的提高技术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炉到大炉也不是简单的把炉体扩大。
很多小说里写炼钢,只要一实验出来,然后一两年钢产量直逼二战的米国,再过几年中原大地就能跑火车了,而且还能从新疆修到中原,从河北修到关外。
胡扯!
能用小炉实验出的钢产量,怎么支撑一条铁路的用钢量,建一万座小炉子吗?
钢铁洪流听起来激动人心,可惜钢铁行业的发展整整经历了几百年,而且从技术层面上,人们很早就知道原理了。
“炼钢技术不能停,如果钢材料不过关,武器就会落后。大明可以不装备栓动步枪,但是不能不产钢。”朱由检一语成谶,这是他不敢松懈的技术发展。
四个人聊了很久,看似轻松惬意的一场话会其实决定了大明未来的政策基调。
大明现在步子迈得有点大,然而国内其实已经严重空虚了。要不是海战这一仗打赢了,怕是亏空的厉害。
说到底,朱由检使用了国债这个手段来暂时填补了亏空,但是央行发行的国债是五年期的。难道到时候朱由检使用货币超发这种掠夺式的办法,来堵这个窟窿嘛?
那是真不要脸的行为。
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后世,大明没有工业规模,也没有商业规模。货币超发,抢那些从地里刨食的农民的血汗钱吗?
大明必须在五年之内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出来,而且还要填得上国债这个窟窿。
左想右想,实际上只有发展航海和海贸这一条路。再说明白点,就是抢荷兰人的生意。只有把“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生意抢了才有可能得到这笔财富。
同时朱由检说得也没错,大明没有现代造船业,从教育和政策上向造船行业倾斜,一是帮助朝廷抢荷兰人的生意;二是帮助教育业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人才,因为营造技术本身就是理工科的范畴,跟文科可扯不上关系。
其次,大明在商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抢荷兰人的生意还是有底气的。只要造船业跟上来了,相信海贸的发展会有一片新天地。
“皇上想如何发展造船业呢?”方以智问道。
要说大明现在的造船技术也不落后了,就算前一批战舰造得有点粗糙,可那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时间不够赶出来的活儿。
在这样先进的造船基础上还要技术倾斜,那会是什么技术?
“造铁龙骨的战舰,或者包铜皮的战舰。民用船只要造得更大,航行更远的大海船。”朱由检说。
“什么,铁造的船,不沉吗?”宋应星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不光铁龙骨船不沉,全部用铁造得船也不会沉。”朱由检说。
“这怎么可能?”皇帝的话已经颠覆了他们几个的认识。
“现在不可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但是你们可以先设计出靠蒸汽机驱动前行的船出来。”朱由检又说。
“是在船上安装水车的划桨吗?”王承恩都听得兴起,加入了询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