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明军这边也跟着接招,双方的打斗虽然有声音,可是却惊动不了远处的敌军主力。
短兵相接没有完全不吃亏的一方,除非双方实力相距太大,否则死伤难免。明军的技战能力并不比金兵高,所以第二回合伤亡难免。
“你受伤了?”伍曼宇扶着副班长问,对方已经快要站不起来了。
“快用火器,要不我们打不过。”副班长的胸前已经被敌人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而伤他的那个金兵正一脸鬼笑。
第508章 陈名夏魂丧德州城()
“分散,结阵。”伍曼宇吼了一嗓子,然后明军这边立刻就以三三阵型背靠背开始结阵。
这个时候,双方的技战术就出现了分水岭了,金兵依旧以个人武力见长,主动攻过来的都是对自己武技很有信心的,而站在后面乱晃的,基本都是没什么本事了。
一个拿着鬼头刀的金兵步伐沉稳地朝伍曼宇这边三个人攻了过来,从对方的动作可以看出来是个好手。
伍曼宇用胳膊肘子碰了一下他左边的战友,然后他端着刺刀就是一个突刺。敌人一刀磕偏了伍曼宇的刺刀,然后顺势就削了过来。这一刀又快又狠,如果得手,估计伍曼宇的脑袋要搬家。
“呼”的一声,伍曼宇只感觉到一阵凉风从他的脸上掠了过去,要不是他弯腰转头来的快,刀锋绝对上了他的头。可就是这样,他的头盔也被刀刃带落。
好险!
就在伍曼宇转身的一瞬间,左边的战友已经把刺刀捅进了对方的胸口。鬼头刀噹地一声掉地上,对手捂着胸口后退好几步,满眼的不可置信。
刺杀术是明军最基本的技战术,这是每个军出去队列外必须要率先掌握的技术。昂拳作为明军基础拳术技能,是属于锻炼身体用的。朱由检觉得军体拳招式太肉,都没拿出来。
其实,这也就是后世抗战中日军拼刺强过国人的原因。日军也不可能个个都是武术高手,我们也不能各个都是名家,所以,简单有效的招式和简单的配合才是最有用的杀敌术。当然,它绝对不是刺刀一起向一个方向刺。
金兵不傻,在看到危险的时候自然不会傻站着等明军杀他,这是人的求生本能。几个金兵一看情况不对,自然要跑别处搬救兵或者找别的更厉害的武器来对付伍曼宇他们。
“班长,敌人跑了。”一个战士见好几个家伙撒丫子朝城内跑去,就急着大喊。
“开枪。”伍曼宇迅速抬起了枪口就对准了跑的最远的那个地方就扣动了扳机。既然已经控制不住了,那么只能赶紧打开城门再说。
一阵枪响,金兵没被打死的已经跑了一个干净,而明军这边,完成了城头突袭的友军也赶过来增援。
“连长,我提前开枪了。”伍曼宇有些沮丧。
“提前开火有过,打开城门有功,功过相抵。我会替你说情的,你们班不用喂猪。”连长提着一杆燧发枪就越过了伍曼宇朝城里冲去。
明军大部队像潮水一样从各个城门冲进了德州城。
陈名夏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地就听到外面有声音,这个时候城内已经乱了起来了。
“怎么回事?”陈名夏一骨碌爬了起来赶紧问道。
“老爷,好像是明军攻进城了。”一个仆役惊惶地说。
“快,扶老爷我出去瞧瞧。”陈名夏可是很有派头的,探花出身的自然比一般进士要高傲。
德州城内的局势暂时还没那么坏,一是金兵人数有些多;二是明军没有使用炮火,仅仅只是燧发枪在攻击在,连手榴弹的爆炸声都很少。
陈名夏站在一栋少有的三层楼的上面看着城内,满脸的得意。
“大人,南人恐怕奈何不了我们,这都是您指挥有方。”一个军官奉承地说:“这些南人全靠火器犀利占优,一旦逼迫他们使用不了火器,他们就不会打仗了。”
“哼,一个流贼居然当上了什么军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崇祯那是没有遇到厉害的对手,又从西洋人那里学了一些奇淫巧技而已。论谋略想来当今天下,也只有洪大人和本官这样的人才是当世英豪。
只要能挡住崇祯的这次北伐,这天下还指不定该姓什么呢。汉奸?这个词就是一个笑话。我们这些人那是忍辱负重,深入敌营的英雄,历史那是胜利者书写的。”陈名夏说。
陈名夏这些人当然不会接受朱由检给他们安的罪名,甚至他们现在仿佛看到后金的失势空出来的机遇,如果这天下是他们赢了,那不光汉奸的帽子可以摘掉,甚至还可以给别人按上帽子戴。
德州的战斗非常惨烈,明军突袭只解决了攻城自身伤亡和百姓伤亡的问题,但是消灭敌军,还是得士兵们亲自打。
然而随着战斗的发展,德州城的四面八方都已经响起了打斗的声音,而且一些次要的小街小巷子也是喊杀声震天。
明军不光只是从街道上主攻,而且士兵从屋顶和偏僻的地方不断地结阵攻击。相反金兵却因为太拥挤而展不开。
“怎么回事?那是谁的兵,为什么退得那么快?”陈名夏有些生气,远处的一条小巷子突然火光冲天,厮杀声已经比其他地方深入城内近百米了。
“启禀大,大人。城内的刁民有人闹事。”一个金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给陈名夏汇报。
“这些刁民要坏本官的好事,传令下去如果有人闹事就给我把他们砍了,看他们怕不怕。”陈名夏眼神里透着凶光。
“不行啊大人,我们的兵正在打仗,根本调不出多余的人口去镇压这些刁民。”军官赶紧拦住陈名夏说。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不管?”陈名夏可不会手软。
“不如让标下带人去解决这件事吧?”军官说。
“那好,本官就给你五十个精兵,你务必要把这些刁民就地正法了。”陈名夏一脸官威,仿佛高高在上的神仙,随便就是一群人的性命掌握手中。这或许就是权利的魅力。
然而,一炷香时间过去了,那片骚乱的地方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越闹越大,已经大到和明军的主战场连成一片。
“怎么回事?”陈名夏脸色漆黑。
“报,大大人,有人叛变投敌了。”一个金兵气喘吁吁地说。
“是谁?”陈名夏很诧异,德州城里的士兵可都是手上粘过明人血的,怎么会有人叛变,难道不怕明军清算?
“是,是刚刚……”
陈名夏听完头顶一嗡,向投降的就是刚刚主动请命的那个军官。真相或者说是天地会的人带着骚乱的百姓去迎接光明去了。
这一下,明军直接就突破进了德州城的核心城区,打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
紧接着,明军就对战场上的金兵喊出了口号:“投降不杀!”
其实金兵也不蠢,之所以拼命还不是因为担心明军砍头。人为了活命才会拼命,这是求生的本能。当有人作了表率投降之后没有被明军砍头,自然就会有新的金兵去尝试着投降。
毕竟抵抗到底是必死无疑。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整个德州城已经千疮百孔,一堆瓦砾。一些金兵的尸体横陈在瓦砾之间,而更多的金兵被明军押解着朝城外走去。
“老总,我们会不会被拉到城外砍脑壳啊?”一个金兵脸色苍白地求着伍曼宇询问。
“砍了你们不费刀吗?你想什么好事呢。”伍曼宇轻描淡写。现在的明军根本就没有杀降的习惯,只有奴役降兵的需求。
陈名夏带着百十个人在那个小楼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而周围全是明军和愤怒的百姓。
“杀死他!杀死他!”百姓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袁宗第踩着牛筋底的皮靴来到这个小楼的不远处,他都能用肉眼看到楼上的那些黑色的人影。
“启禀军长,据说那里面就是陈名夏,他刚刚还派人出来传话说要见皇上。”一个参谋跑过来说。
“见皇上?他陈名夏有什么资格见皇上?”袁宗第皱眉头问。
“他自己说自己是崇祯十六年的探花,是天子门生,只有天子可以杀他。”参谋解释到。
“皇上不会见他的。”程先贞刚好也赶到了现场。
既然有了程先贞的话,袁宗第也就没什么顾及的了,管你是探花还是天子门生,只要不投降一律干死。
“把大炮拉上来。”袁宗第吩咐。
陈名夏站在楼上看着外面的明军拉来了好几门大炮,吓得花容失色、屎尿失禁。他完全没有想到他这辈子会被大炮直接轰死。
这就是明军攻打德州的过程中使用的唯一一次炮击。
第509章 双雄争霸互算心智()
洪承畴没有聊到明军会放弃几个大城市而把主力合并成两大股朝京城进军,原本他是想利用明军四路进军之间的时间差来击退明军的。
所谓“不管你有几路来,我直一路去”的野猪皮战法也不是什么神乎其技。在洪承畴这种人的手上,这种战术完全是小儿科。洪承畴自然也是有一支机动军力的,这就是由京营女真八旗和汉八旗京城主力组成的联军。
这是一支纯骡马化的军队,除了装备的大炮没有明军多和好之外,其单兵武器并不差明军多少,否则这仗也不用打了。
洪承畴现在麾下大将有佟养甲、宁完我、马得功、孟乔芳等人;麾下的文官有刘正宗、熊文举等,还有一个刚刚死掉的陈名夏。
至于王铎、候洵、侯方域等人,早已经投奔吴三桂去了。
明军的这着棋让洪承畴解得也很吃力,因为兵力调动一下有集中变得分散了,这样的仗不好打。可是,德州一仗又让洪承畴看到了转机。
明军硬吃下德州,那么明军自身的伤亡也不会小,两个军的明军变成一个半,而且另一路明军又去了宣府方向,这可是洪承畴想要的结果。
干!洪承畴决定打。
“快去通知各营速速朝霸州集结,不得有误。”洪承畴把这件事没有直接告诉大玉儿,因为兵权已经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整个北直隶,除了太原的守军离得远,周围保定、河间、沧州、霸州和天津卫一带都有不少军队。按照洪承畴的盘算,只要寻机把德州北进的明军吃掉,自己就有翻盘的机会。
就算没有翻盘,起码有谈判的筹码。洪承畴当然不想死,他所谓的谈判其实就是想让朱由检放他们这些人一码,因为他手里还捏着大玉儿和福临,还有一帮子蒙八旗。
根据历朝历代的传统,中原一般都不怎么真正理北面的事。军事上的强势政治桌上才会有谈判的筹码,洪承畴比谁都懂,所以他要赢一场。
洪承畴现在眼睛死死地盯在德州方向,他希望明军赶紧出招,这样他好作下一步部署。
……
德州,刘体纯部终于抵达。
整个德州成了一座物资补给战,无数的粮车源源不断地从济南和东昌府方向运送到这里。
李岩和朱由检随着一队运输队刚刚抵达,就看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大批的百姓并没有离开德州,而是充当了明军的劳动力民夫。
“这是什么情况?”朱由检问程先贞。
“回皇上,这些都是德州周围的百姓。被陈名夏掳到德州城,原本是想阻挡我军攻城的,没成想袁宗第玩了一个夜袭,把整个德州城内搅动成一锅粥,老百姓一下子就活了下来。再之后这些百姓就不走了,死活要跟我们回南面去,怎么劝都劝不走了。”程先贞解释道。
“这就是人心所向啊!”李岩感慨地说。
“这是我们收回民心的第一仗,一定要把这次百姓安顿好了,千万不能寒了民心了。这样,你这个山东父母官在周围征集一些车夫,帮助大军做好后勤。”
朱由检想了想,与其把这些百姓撵回家,不如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参与进来。朱由检想看看北直隶的民心到底对他还有没有怨恨。
“皇上,有了车夫没有车怎么办?”程先贞问。
“把济南后勤运输队的马车全部配给给刘体纯他们,这样应该够他们最少二十天的粮草补给。”李岩接话。
根据李岩的计划,刘体纯和袁宗第两个军一旦前出,就不能从济南补给,要一路攻到天津卫去。因为从济南到天津卫这一路,后勤很容易被洪承畴盯上。目前济南方向也调不出多余的部队增援北伐部队了。
“朕想跟着袁宗第他们一起北上。”朱由检又开始犯浑了。
“这可不行。皇上您的像现在可是印在银元上了,哪怕被一个敌人认出来就会有危险,这事绝对不行。”程先贞跳起来反对。
“可是朕想跟着他们一起去杀敌。”朱由检满脸的憧憬。
“臣建议皇上可以晚些时候从天津卫登岸,这样既可以深入战场,也能随时有水师护着皇上的安全。”李岩是没说给朱由检先找个后路,这样说皇上也太没面子了。
“那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到时候你们别再反对了啊。”朱由检就坡下驴,并坚决表示自己一定要上战场杀敌的。
两天后东线的明军终于行动了,只是洪承畴绝想不到这支军队居然足足多了两千车粮食和三千车草料。
朱由检嘴都笑咧了,他原本以为程先贞最多也就能找出个一二百个愿意跟大军一起的车夫,谁知道一下子足足来了两千人。李岩索性一狠心,把整个后勤的人车全给了大军。
但是转过身,朱由检又开始担心起来:“李岩,你说洪承畴他会怎么应对?”
朱由检的心里有一种莫名地焦虑,就算整个江淮大战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焦虑过。他觉得这是自己内心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或者说身体里的那个崇祯在面对洪承畴的时候也有这种不自信。
相比多尔衮,洪承畴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强者,哪怕他被人称“洪疯子”也难掩他的厉害。
“臣觉得洪承畴不管如何应对,都有一个弱点无法克服。”李岩很认真地说。
“什么问题?”朱由检来了兴致,他需要别人给他的心里打上一些强心剂。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