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九德的双手抓住长枪的枪杆,被金兵强推着退到了一堵墙边,他已经感到浑身无力,身子只想朝下倒。
一道白光从眼前闪过,卢九德感到脖子上一疼,然后看到了自己那无头的身躯,再之后他就感到跌入了无渊的黑洞。
“冲击皇城抢宝贝啊!”这是卢九德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感知。
凤阳北城,黄得功吊着受伤的右臂,他身上已经中箭三处了,只是都不是要害。
凤阳城已经破了三日了,能坚持到现在非常不易,只是北城还在明军手中,另外还有北城外的东西两山,那里还没有被金兵攻占。
“启禀大帅,皇城已经陷落。”黄得功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听到某一处失陷的消息了,对他来讲现在哪个地方失陷都是一样的。
半个时辰之后,皇城几座大殿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显然是被金兵点着了。
“去,把最后一只信鸽放回南京,就没凤阳已经陷落了。”黄得功说完这句话,一口气喝完摆在他身边的一大碗水,提着长刀大踏步就冲出了这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
“弟兄们,随我杀鞑子啊!”黄得功从一个巷子里突然冲了出去,一些躲在附近小巷子里朝金兵射击的火枪手和弓箭手立刻冒了头,对准街另一边的影子就射。
几个端着长枪准备杀掉黄得功捞军官的金兵立刻被射成了刺猬。但是黄得功还在朝前冲,他身后立刻跟进了一群拿着盾牌的明军。
金兵被明军的火铳压制了几秒,然后探头一看发现明军的人不多,他们便立刻开始结阵,准备攻击黄得功。
“变阵。”黄得功立刻停下脚步,侧身就是一闪,他身后的明军刚刚好跟上,一排的盾牌立刻就把他全身护住。
“噼里啪啦”一阵响过,金兵的一阵箭雨直接就钉在了几面盾牌上。黄得功看着几只穿透屯牌的箭头发怵,金兵这次用的居然是狼牙箭,可谓歹毒的很。尤其是箭头是传过来的恶臭,说明敌人在箭头是涂抹了粪便的。
一般涂抹过粪便的箭头刺入人体之后根本就无法清洗,最后受伤的人会伤口溃烂而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也会要一个人的命。这可以算作是最早的生化武器了。
“贴上去跟他们肉搏。”黄得功知道金兵的弓箭厉害,自然不想跟敌人打远程攻击,只能打近身战才有赢面。
黄闯子非常勇猛,他一个猛冲直接撞飞了金兵的一个单刀盾牌手,反手就是一刀捅透了一个长枪兵的胸膛,这还是一只手受伤的情况下。
“杀!”明军见金兵被黄得功的战力吓到了,便士气一震,大家呐喊着就冲向了地阵。
“盾牌手注意房顶,掩护战兵。”黄得功杀完两个人之后缓缓站了起来,刚刚那一撞一插,可是用老了力气的。
果然,在黄得功喊完小心没一会,金兵的弓箭手就从街道两边的房顶上开始射箭。他们也不管是金兵还是明军,只要有战斗的地方就无差别的射击。
可惜明军的火枪射速没有金兵的弓箭手快,精确度也没有对方的准。
“哎!撤。”黄得功只好下令撤退,他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朝廷不训练弓箭而要装备一大堆火铳。这些火铳在他看来还没单刀好用,因为他可以用单刀投掷就能杀死一个敌人。
明军就是这样一步步被避入绝境的,他们在没有完整的火器配备的情况下,根本就打不过金兵。
而黄得功并不知道,完备的火器配备不光是火铳,起码还要有提供近程攻击的手榴弹,负责远程攻击的大威力火枪,以及提供远程支援的臼炮。
这些东西最后再配合炮兵的面打击,才能真正算是进入火器时代。单凭一排排的燧发枪,那是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战局的。当然,如果开个挂,发明出重机枪,那就另当别论了。
又两日后,黄得功带着仅剩的两千守军,被金兵逼到了城外的东西山上。山上已经没有水源,没有粮草了,仅有的就是几门大炮。
“主子,黄得功已经跑不掉了。”李成栋高兴地凑到尼勘跟前邀功。正是因为他的告密,金兵才对水泥和新火器有了重新认识。也正是因为他,金兵才能迅速地找出凤阳守军的弱点,最后把黄得功逼到绝境。
“可是,他们还有两千多人啊!”尼勘提醒着李成栋,意思是你想捞功劳,还没到时候。
“主子,咱们只要围住他们,不出三天他们将会渴死,不用费一枪一弹也可以打败黄得功。”李成栋不想派自己的手下去送命,于是说。
“轰!”李成栋的话音刚刚落下,东山上的大就响了起来,一颗跑弹直接飞进了凤阳,差点砸中尼勘。
“废物东西,这就是你说的没有威胁吗?”尼勘气得跳起来连扇了李成栋几个耳光。
李成栋摸着火辣辣的脸颊,咬牙切齿地说:“奴才这就去杀了黄得功。”
不管是李成栋还是黄得功,他们的火铳虽然也是燧发枪,但是使用的药却只是颗粒化的黑火药,朱由检没有也没有多余的硝化棉配备给他们。
又两日后,黄得功心口连中三箭,在咒骂李成栋之后被乱枪打死。
中都凤阳被尼勘下令屠城,十几万军民无一幸免。
第369章 江淮大决战之十二()
豪格很郁闷,他完全不理解自己的精锐之师在淮安城怎么会遇到如此激烈的抵抗,而对手半个月前还是自己最看不上眼的三流杂牌军。
这支金军永远最强的骑兵、火器以及最凶悍的战士。除了没有超级大炮,可以说他们拥有这个时代中原战场上一切最好的武器。当然,朱由检新发明的那些武器除外。
而守城的这些髡发兵有什么?他们只有后金精锐不要的兵器,加上朱由检留给他们的一座完整的淮安空城。
就是这样,这些人在淮安已经坚守了整整十日,在失去了所有城墙、署衙和房舍等可以抵挡的防御地之后,约有最后的三千人退守进了野战医院。这里也就是朱由检当初的临时行宫,最早有刘泽清为自己建的豪华家园。
“头儿,这是大明皇上住过的地方,也是明军以前的医院。”髡发军之前并不知道这片房子是干什么的,一直到他们发现这院子里的有些房子里有一些药材和像是治疗外伤的器具之后,他们才重视起来。
朱由检是离开了淮安,但是因为他多次住过这里,所以他居住的那个院子一直被保留着,作为他的一个小行宫。所以,这个地方留下了朱由检使用过的一些东西,其中还有两三套龙袍。
髡发军的头,整个大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是知道这场守城之战是由他率领并指挥的。就像历史上曾经反抗过满清的许多义士一样,历史记不住他们的姓名。
“咱们已经被包围了,不是今天死就是明天死。兄弟们,既然我们是打着大明旗号被鞑子杀死的,不如我们堂堂正正的做一次大明的兵吧。”
髡发军的头儿看着朱由检的衣服和一堆令旗,军用品等等物品,有些感慨。他现在很想加入那支明军,可惜已经没有机会了。
头儿的提议让所有的髡发军士兵热血沸腾,他们经过一场场的战斗,其实内心里早已经把自己当做是明军了。只是,这还需要一个名份。
汉人讲究名份,建立家庭需要名份;考取功名也要名份;就连发动战争,也要发布一张讨贼檄文。似乎没有名份的事是不被上天承认的。
“我们没有明军的军服,但是我们有这么多可以证明我们是明军的东西。军旗,军号等等,还有大明皇帝的衣物。
我觉得,我们应该带着这些东西去跟鞑子打一仗,让外面的鞑子也知道我们其实是真正的明军。
大家说好不好?”
“好。”髡发军士兵起身叫好。这件事就此定了下来。
豪格站在淮安城外,他的眼前停满了战死的金兵尸首,整整有一万多人。这让豪格感到心疼,因为这些人里面就有八旗兵足两千人。
他需要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来解释淮安战事问题,否则后金自我宣传的辉煌战绩上面就会有黑点。
总不能说金兵自己和自己内讧,然后一些反出去的三流汉人军把精锐的八旗揍得鼻青脸肿吧?
找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还是其次,豪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彻底剿灭城里的守军。
“传我军令,派出两营八旗军,给我彻底杀光他们。”豪格瞪着牛眼,凶狠地下令。
这是后金作战一贯的作风,遇到强敌的时候,先派汉人军队去啃骨头,然后由汉八旗去消耗敌人的主力,等到最后打到敌人精疲力尽得时候,再派出满八旗或蒙八旗去收割战果。
反正最大的功劳永远是满八旗自己人的,而夸耀出来的战绩也都是属于满人的。
淮安城现在就是到了该摘桃子的时候了。那些髡发军已经人人带伤,各个精疲力尽,等待他们的只有最后一仗的屠杀了。
五百名汉人军队率先撞开了大门,然后几千名八旗穿着厚厚的两层甲胄,骑着同样覆盖甲胄的战马一窝蜂地冲进了院子,他们纵马在整个野战医院里流荡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守军。
“主子,他们在那里。”一名汉军士兵指着朱由检住的宅院大喊大叫起来。
“好奴才,爷赏你的。”领头的韩岱顺手扔了一小块银子,喜的那个报信的汉兵赶紧跪地磕头。
“大金国的巴图鲁们,跟随我一起杀敌吧!”韩岱提起他的战刀,对着那块院子高喊着。
这座院子其实不算小,里面还有一块很大的的操场,这就是朱由检当初集训第一批吏员做锻炼身体的地方。
韩岱带领的八旗冲到操场上,却被一长排长枪挡住了去路。八旗兵仗着自己骑射功夫和战马的甲胄横冲直撞,但是他们没有料到髡发军居然在四周房舍里还埋伏的有兵。
“杀呀!”这些守军突然之间打出了明军的大旗,一些人还穿上了城里一些明军士兵遗弃的衣物。更加夸张的是髡发军的头儿,他居然找了一个竹竿绑成一个十字架,然后把朱由检的龙袍穿在十字架上。
“弟兄们,为了大明皇上,跟鞑子拼了。”髡发军一边喊,一边奋力地抵抗着八旗兵。整个操场上都是乒乓响着不停的兵器相交的声音。
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其中有髡发军也有八旗。但是战阵之中的那面大明的日月旗却一直没有倒下,朱由检的那件龙袍也一直挂着。
“放箭。”韩岱骑在马背上,冷漠地看着这片操场,他的身边站着足足五百名八旗弓手。随着命令下达,好几波箭雨不停地射向战场。
髡发军倒了一地,鲜血染红了整个操场,这里已经成了一个血水的湖泊。很多八旗身上也插着箭支,但是因为他们的甲胄很厚,所以没有生命之忧。
但是没有甲胄的髡发军,却被消灭了一个干净。髡发军的头儿双膝跪地,他左手握住大明的旗杆,右手还举着朱由检的龙袍,眼睛始终瞪得圆圆的,死不瞑目。
豪格听到说找到明军的军服和皇帝的龙袍之后高兴坏了,这在他眼中瞬间就成了消灭皇帝已经皇帝最精锐的亲卫军的证据。
没有人会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因为已经被神话成不败之军的满八旗,最后用一点小小的代价消灭大明的皇帝和他最精锐的部队才是合情合理的。
“派快马把消息报给京城,就说我勇武的八旗军在淮安疑似缴杀了大明皇帝和他几万精锐亲卫军。”豪格不敢用明确的方式上报这件事情,其实他也知道这件事真实性不高。
但是后金发动这场大战需要战果,而最大的战果当然是杀掉朱由检。
豪格在发正式公文之后,又写了一份私人奏报给多尔衮,详细解释了这件事情的真相。虽然真相不明,但是朱由检和他精锐主力在淮安覆灭的消息却像洪水一样迅速地传遍了整个江南。
这是后金利用淮安战事做的一个政治宣传,也是他们想迅速瓦解江南抵抗的一招快棋。
淮安陷落了,下一步豪格就是快速进军扬州城了。
第370章 分裂()
“老夫绝不相信!”
扬州城里,史可法愤怒地扔丢了手中的军情。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江北的各种失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送到他的手上。
马士英死了,史可法惋惜不已;刘良佐叛变,他愤怒咒骂了整整一夜;凤阳陷落,他痛苦流涕。
可是现在说朱由检和江北最精锐的主力全都没来,史可法不信了,朱由检这三年来的身影一幕幕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要说朱由检现在的很多做法,的确让史可法感动不可理喻,但是皇帝还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一点谁也抹杀不了,因为整个江北的防御是皇帝一人组建完成的。
在史可法的心里,朱由检已经变成了一个有可能中兴的皇帝,只需要一步步北伐,终将重新夺回北方失地的。
朱由检怎么会死呢?不,决对不会的。史可法绝不相信朱由检死了,除非他见到遗体。
可是有人相信,首先南京城里的监国太子相信了。又或者说是太子的老师刘宗周愿意相信朱由检已死,并且南京朝廷中还是很有一些人愿意朱由检死的。
“老臣请太子节哀!现在江北大战在即,我大明正面临天大的危机,急需要太子来主持大局。老臣奏请太子早日登基,稳定朝局。并下令召集天下兵马来南京勤王。”
所谓的监国太子上朝议事,最近两年来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大明的许多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南京方面来朝议了。
但是今天,刘宗周终于大胆地站了出来,并且说出了自己积压已久的心思。
刘宗周话音刚落,钱谦益紧跟着站出来附议,其他几个在朝的东林党纷纷赞同。至于其他文官,谁也不敢明确表示反对,如果朱由检真的死了,监国太子即位就是顺利成章的事,谁愿意这个时候跳出来站队呢。
马士英死了,史可法在扬州,南京城就只剩下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