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有些尴尬的说道。
所谓的耕读传家,十亩地是耕读,百亩地也是……以后还会出现家有万亩良田,生意无数的耕读世家!!!
怎么办?
“商人最怕衙门,杀鸡儆猴就好,只是那些文人该如何处置?”
方醒把难题抛给了夏元吉,好歹都是一个祖师爷的名下,你得看看自己的同门干的好事吧!
夏元吉毫不犹豫的道:“去查吧,有问题的马上处理,没问题的,以后这家人就别想着科举,更别想为官,地方官那里交代一下,此等不知为国出力的文人,要时时关心才是。”
好狠的夏元吉啊!
方醒和朱瞻基相对一视,然后都点点头,表示赞同夏元吉的看法。
“赵王殿下来了,杨大人和蹇大人也来了。”
话音未落,朱高燧热情的声音就到了。
“夏大人,好热闹啊!”
杨荣看到排队的人依然看不到边,已经搬空银子被堆在边上的箱子,就低声对蹇义道:“蹇大人,势头不对啊!”
蹇义点点头:“夏大人低估了百姓对银子的喜爱,此事麻烦了!”
随着有人传话,外面又少了许多人。
“都是商人。”
商人最怕的就是被惦记上,在这等威胁下,若是还有商人赶来兑换银子,那他的银子大概也不是赚来的。
“所谓的耕读传家,至少是有功名的,名下的田地多,店铺多,实际上和商人并无区别,只是他们觉着自己的身上有了圣人子弟和功名的虎皮,兑换些银子也不算事。”
……
“好了,今日到此结束,大家回去吧,想换的明日接着来。”
喊话的都换了第三个,可见今天户部经历了什么。
户部的计算能力不是盖的,从开始就一直在统计着,这时有人拿着几张纸过来禀告道:“二位殿下,各位大人,今日总计兑换了七万三千六百余两银子。”
朱高燧摇摇头道:“这只是第一天,若是照这样下去,百万两都打不住。”
这个倒是实话,北平的有钱人太多了。可若是北平都得要动用百万两以上的银子,宝钞兑换的计划就可以提前终止了。
杨荣很头痛,“此事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终止不可能!那会让天下人认为朝中政令朝令夕改,此大忌也!”
蹇义点点头,表示赞同。
夏元吉疲惫的道:“本官这就进宫,诸位随意吧。”
……
方醒回到家,和两个孩子逗弄了一番,说是晚饭在书房和解缙一起吃。
书房里,方醒缓缓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
解缙的衣服下摆有湿痕,多半是被悠悠尿了,可他根本就不在乎,沉声道:“此事就是个漩涡,吸引着各色人等卷进来,陛下看到了,肯定是看到了。你说陛下不会出手,老夫却不认同。”
“你低估了陛下心中的骄傲!”
解缙放下筷子说道:“陛下当年一路艰难,登基之后同样是遍地荆棘,可他认输了吗?”
……
朱棣拿着那份统计看了看,面无表情的道:“商人因为惧怕而会退缩,文人反而肆无忌惮,这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夏元吉苦笑道:“他们大概是以为政令如此,自然可以搜罗宝钞来兑换。”
你不是说允许兑换吗?难道不行?
“他们要是装傻,臣也觉得无计可施,只是等着以后慢慢的收拾些那些带头的人吧。”
法不责众,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大明此时国力强盛,朱棣追求的是平稳,在平稳中发展。
看看史书,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就是皇帝最好说话的时候。
而且朝令夕改影响的也是朝中的公信力,所以轻易不能反悔。
夏元吉觉得自己当初估错了对手,本以为对手会是勋戚和商人,可最后却变成了文人。
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忠君爱国之心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宝钞改革对大明未来的好处不可限量,在这种时候,作为既得利益者,那些文人怎么就能出来添乱呢?
难道大明衰败了对他们有好处吗?
这些问题在夏元吉的脑海中盘恒不去,而朱棣比他想象中的要果敢的多。
“既然都记录在案了,查!令锦衣卫和东厂马上去查,查到有问题的,一律拿下,该杀的就杀,该流放到的就流放,不要放在北平的牢中吃白食!”
这……
这报复来的也太快了些吧?而且还来的如此的赤果果,几乎是不加掩饰!
第1035章 深夜求见,朱棣出手()
感谢书友:“knny”的万赏!
……
吃完晚饭,方醒在书房里继续呆着,今晚他准备在书房睡。
那份分析表格被方醒翻来覆去的看了十多次,他闭上眼睛,喃喃的道:“本想揭露一把文人的无耻,可在陛下那里却过不了关,真是难啊!”
文人再怎么样,可他们依然是大明统治的基础,朱棣也不敢轻易撼动。
这就是大明的中产阶级和特权阶级,只是人数有些少了,不具备代表性!
“老爷,白天那个方启元求见。”
方醒一怔,失笑道:“这倒是个聪明人,让他在前厅等着。”
小刀去了,方醒继续想着那些文人的思维方式,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既得利益者不去维护大明,这个……不懂啊!
为了那点银子,值吗?
……
前厅,方启元根本就不敢坐,就像是个学生般的站在门口,脑袋低垂。
夜色不错,只是晚上有些冷,站久了脚麻。
所以当看到方醒出现时,想行礼的方启元一下就栽倒下去,幸亏方五眼疾手快的拉了一把。
“伯爷恕罪。”
面对跪在台阶上的方启元,方醒从他的身边走过,笑道:“方先生多礼了,再说你有何罪?莫不是喝多了……癔症了?”
方启元跪在地上原地回身,俯首道:“伯爷,小的有罪,今日那些人已经有了腹案,然后由三家出面揽下玻璃之事,事后大家分润。”
“那也没事吧!”
方醒坐下,云淡风轻的道。
一个跪在地上想认罪,一个坐着说没罪,这个怪异的现象被方启元的大喊打破了。
“伯爷,小的罪不可赦,今日出价低了呀!”
“哦!”
方醒讶然道:“有多低?本伯还以为高了呢!”
会吗?
方启元想起数学,想起第一鲜和四海集市,哪敢隐瞒。
“伯爷,少说低了一倍。”
方启元说完就把脑袋埋在地上,不敢抬头。
一倍是个什么概念?
一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能干啥?
这是要掉脑袋的啊!
方启元的身上瞬间汗湿。
富可敌国不是好事,那些钱财会变成高悬在头顶上的砍刀,随时可能掉下来。
方醒笑吟吟的道:“方先生和本伯同姓,缘分呐!方先生在夜禁的时候也能出城吗?这个本伯倒是有些好奇。”
方启元冷汗长流:“伯爷,小的认识一个守门的人,往日他最多允许把东西从城头放下去,可今晚却不知为何,居然敢用吊篮把小的放了出来。”
方醒还是笑吟吟的道:“此事本伯倒是知道,不过先问问,今夜城中可是有了变动?”
方启元点头道:“是,伯爷,今晚锦衣卫和那个东厂在四处问话,然后拿了不少人,都是读书人和商人。”
“于是你就被吓坏了?”
“是,小的被吓坏了,今日本就觉着问题不小,再被这一吓,小的拼着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抓住,也得冒险试试出城,否则……”
方醒笑了笑:“你以为你出城是意外?确实是,因为是有人吩咐给了你方便,否则现在你的脑袋已经挂在了城头上!”
方启元一脸的愕然,他不知道是谁给自己开了后门。
方醒起身道:“你今日排名第三,却面露忧色,本伯看在眼里,就与太孙殿下说了你的事,你,属于可以挽救的那一批人,明白吗?”
方启元哪还会不明白,他叩首道:“伯爷之恩,小的永世不忘,子子孙孙当以方家马首是瞻。”
门外出现了大太监,方醒心中一震,吩咐道:“你今夜就在方家住下,明日不动声色,明白吗?”
方启元没看到自己身后的大太监,只是感谢。
方醒和大太监走出去,低声道:“陛下……要出手了吗?”
大太监说道:“聚宝山卫已经被咱家拉出来了一个千户所,兴和伯可介意?”
忠心吗?
方醒说道:“方某一直主张大明军队不能成为将领的私军,此志不渝,永不改变。”
大太监必然是奉旨办事,林群安只有服从的份,下面的军士也不会有异议。
大太监边走边说道:“城内已经开始动手了,城外的陛下令咱家出来盯着,兴和伯,此事你知道的,声势不能太大,所以只能找到了聚宝山卫。”
“城外的哪家?”
一个千户所都拉出来了,这家人应当是很有实力吧。
“不是哪家,而是十一家,都是家中田地不少的读书人,耕读嘛,总是要多种地,陛下的意思是,既然他们喜欢耕读,那就送到缅甸去,在那边继续耕读。”
“陛下英明!”
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可朱棣居然愿意出手,而且还派出了大太监,就是要给那些人一个信号。
——朕,很不高兴!
不高兴的朱棣需要鲜血和人头来消磨火气,需要流放人犯来取悦心情。
“回去跟夫人她们说说,就说我今夜有事外出,无碍!不必等我了!”
方醒交代一句,看到辛老七已经带着三名家丁整装待发,就点点头道:“今夜谁做主?”
说着几人走出大门,门外黑压压的站着一千多将士,鸦雀无声!
林群安上前一步,低声道:“伯爷,下官率吴跃部前来,请您示下。”
“辛苦了!”
方醒回身,大太监说道:“咱家今夜只是个看客罢了,名单在此,兴和伯动手就是。”
方醒接过名单,看了姓名和地址之后,摇头道:“必然是东厂做的。”
大太监讶然道:“兴和伯如何知道的?”
方醒说道:“这名单上只有人犯家中的人口,却没有统计壮丁,若是不在意,弄不好会碰个头破血流。也只有东厂这等没经验,却又想抢功的地方才会这么干!”
大太监微微点头,把此事记在心中。
方醒拿着名单和地址找来了百户及以上的军官,然后就在门外,打着灯笼,在地上画出分布图。
“十一家,斥候百户也来了,这样,分成两批动手,每处两个百户所,这样稳妥些!”
方醒开始分配地方,随后伸脚把地上的划痕抹去,看着黑漆漆的远方,想起了那些自作聪明的文人。
“出发吧!”
随着命令,以两个百户所为单位,一千多人很快就只剩下了斥候百户,他们将由方醒带队,直扑距离最近的一家。
第1036章 意外发现(月初求保底月票)()
七月份,感谢大家的支持,咱们这本书的月票排在总榜第二十八名,历史分类榜第二名!感谢大家!
。。。。。。
宝华村不小,远远看去,那些建筑仿佛是一群怪兽。
方醒带队到达时,方五带着几名斥候已经弄出来一个男子,正在询问。
“谢家什么情况?”
方醒走过去问道,那个男子看到后面乌压压的一群骑兵,顿时就被吓傻了。
“老爷,此人说谢家占地颇大,家中有家丁约五十多人,有……人曾经来操练过家丁。”
方醒心中一惊,然后蹲着喝问道:“来操练的人是谁?”
这男子惊疑不定的看着方醒,大太监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尖声道:“在咱家的面前也敢遮掩吗?马上全家抄没!”
内侍?
想起以前村里人说过的遮奢公公,男子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说道:“大人,来操练的是三个人,都带着刀。”
“大事情啊!”
方醒拉着大太监到了边上,低声道:“公公,此事麻烦了,我的意思是马上突袭,拿下谢家人之后立刻刑讯,把那三人的来历弄清楚。”
大太监也知道事情的麻烦,就点头道:“动手吧,都到了这份上,别顾忌什么,有反抗的杀无赦,回头咱家兜着。”
方醒起身道:“谢家问题不大,这样,老七,你带着二十人来回巡查,不许村民出家门。外围安排十名骑兵游弋巡查漏网之鱼。其余人等,由方五带着。直接破门而入,高喊官兵拿人,反抗者杀之无罪!”
“是!”
辛老七和方五低声应诺,随即各自分开。
方醒侧脸对大太监说道:“公公可愿与方某去看看这耕读传家的谢家?”
大太监笑道:“咱家也想看看所谓的耕读传家是什么样的,正好今日了此夙愿。”
宝华村的占地面积不小,可进去后却很容易就找到了谢家。
“占了一半的地,果然是豪奢!”
站在谢家的大门外面,方醒看着左右都没有人家,不禁笑道:“这是在脱离村民啊!不过倒是方便了咱们行事,动手吧。”
方五点头,用手指着墙头,马上就有两人飞奔过去。
跑到围墙下后,一人弯腰,一人踩着他的后背直接上墙,随即就跳了进去。
“汪汪汪!”
动静一出来,马上里面就传来了狗叫声。方醒一看已经掩饰不住行藏了,就说道:“冲进去!”
正好此时大门被打开了,方五第一个带头冲了进去。
“官兵拿人,无罪者跪地不杀!”
“无罪者跪地不杀!”
突然爆发出来的呐喊惊动了这个占地颇大的豪宅,接着人声鼎沸。
方醒带着大太监步入前院,看着各处开始亮灯,就说道:“人不少,可见谢家传承不少代了。”
“齐射!”
“嘭嘭嘭!”
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